首页 理论教育 提供娱乐和消遣

提供娱乐和消遣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提供娱乐和消遣在国外,有人把新闻分为“严肃新闻”和“通俗新闻”,还有的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一般来讲,“通俗新闻”和“软新闻”主要起的是娱乐和消遣作用。随着社会节奏进一步加快,娱乐新闻有增加的趋势。这就点明了全球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提出了可供新闻界内外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这种现象表现怎样?

四、提供娱乐和消遣

在国外,有人把新闻分为“严肃新闻”和“通俗新闻”,还有的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一般来讲,“通俗新闻”和“软新闻”主要起的是娱乐和消遣作用。人们经过紧张的工作之后,往往通过一些奇闻趣事、通俗新闻来松弛一下,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小报,这方面的新闻就更多—些。另外,有些节目本身既是新闻,又有娱乐性,如现场球赛、实况文艺转播等。随着社会节奏进一步加快,娱乐新闻有增加的趋势。

参考资料

战事同一报道迥异 媒体并非社会公器

林 枫

2003年3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在题为《世界媒体谨慎注视美国》的报道开头指出:“世界各国记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共同采访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并对这场冲突做出了迥然相异的报道。”中国《参考消息》3月27日转载此文时,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战事同一报道迥异”。这就点明了全球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提出了可供新闻界内外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这种现象表现怎样?产生的原因何在?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主战反战 针锋相对

对于“战事同一报道迥异”现象,《华尔街日报》的上述报道是这样描述的:“美国一些随军记者显然脱不开与本国军队的关系,在报道部队进展时使用了‘我们’这个代词,而非美国的随军记者在报道时则显得比较超然。”

“在政府坚决反对战争的法国,全国上下似乎都在质疑美国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官方说词。”

“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和最大的私营电视网长时间转播了半岛电视台播放的美军战俘画面。美国政府禁止美国电视网播放这些画面,意大利访谈节目的观众拨打电话,批评这是一种新闻审查行为。在德国,媒体对美国的新闻机构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国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体化’状态。”

4月2日,《今日美国报》刊登一篇题为《全世界媒体同情伊拉克而对美国的报道持谨慎态度》的报道。认为,全球媒体这些天铺天盖地的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语调,可能会让美国人感到惊讶。“无论从英国广播公司(BBC)到德国第二电视台(ZDF)的电视节目,还是从西班牙到曼谷的报纸,人们都能感受到报道明显反对战争,偏向被围困的伊拉克人民。这些报道往往用情真意切的第一人称写成,内容多为记者对医院或被炸毁房屋的所见所闻,还配有伤亡者的照片,而这一切决不会在美国的媒体出现。”

《今日美国报》说:“目前,似乎很难说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媒体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这在中东地区不足为奇。”“最近,约旦的《宪章报》热情赞扬伊拉克人对联军的英勇反抗并对美军声称有数千名伊拉克士兵投降的说法提出质疑。”“但是,即使是在其政府支持美国的国家里,怀疑主义也是占了上风。在英国,老牌的国有广播公司(BBC)已经遭到政客们的指责,说它报道伊拉克方面的观点太积极。”“当然,在高度政治化的欧洲,新闻报纸和电视台都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其主子的政治路线,因而读者和观众也会随波逐流。”南非“报纸的头条都是哀悼死亡的伊拉克平民和赞扬前往巴格达充当‘人体盾牌’的南非人的文章。”(《参考消息》4月11日)

上面两家美国报纸,对于世界上多数国家新闻媒体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同美国“迥然相异”的状况,作了相当准确的概述。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何在?

立场不同 利益不同 报道也就不同

日本《每日新闻》4月3日刊登记者的报道,谈在美军中央司令部前线指挥部采访的感受。报道说,在各国记者云集的新闻中心,“我切身感受到了战争报道的艰难和各国媒体报道立场的不同。”“美国和伊拉克都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体。”“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拉克,愿意提供给媒体的只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参考消息》4月12日)

上文提到的《今日美国报》的报道也认为,对待伊拉克战争报道问题,“似乎很难说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媒体站在美国的立场上”。

世界上多数国家媒体的立场,同美国主流媒体的立场不同在哪里?首先是对待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不同。主战反战,针锋相对。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战争问题上立场不同,也就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不同。正如法国《欧洲时报》3月26日文章所说,“美国人可以弹指之间灭掉萨达姆,但恐怕仍难逃过‘失道寡助’的下场。”“席卷全球的反战声浪此起彼伏,源源不断,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也在兴起。”“这说明即使强大如美国,没有联合国授权就动武,照样在外交、法理和道义上输分,大失民心。”“蛮横如布什,失去了联合国的授权,也就失去了世界人心。”(《参考消息》3月28日)世界上多数国家媒体反对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的铺天盖地的报道,正是席卷全球反战声浪的真实写照。

《俄罗斯报》4月8日的署名文章,从广阔的角度思考伊拉克战争中和战后美国同其他众多国家的对立、矛盾。这些都是美国媒体同世界多数国家媒体立场、利益不同的重要根源。文章中提到从经济角度思考:“伊拉克战争因石油而引发。”“石油比国际法更有分量,石油就是发言权和武器。”从地缘政治角度思考:“美国在战中和战后都将遭遇到对它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反抗。”从文明的角度思考:“在价值观上不仅东西方之间,而且在西方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各种文明在冲突对撞。”从军事角度思考:美国取得的“将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胜利。”“美国开始剥夺别国的主权。”“每个国家都可能受到军事挑衅。美国以军事方式与世界对立。”另外还有民族和宗教角度的矛盾。(《参考消息》4月11日)

媒体是特定群体的喉舌 并非社会公器

马克思主义的领袖人物,总是指明新闻媒体同阶级、党派的密切关系。1849年1月,恩格斯在《瑞士报刊》一文中指出:“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1957年5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谈到:“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新闻观点和新闻政策。”“无产阶级的新闻政策和资产阶级的新闻政策,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资产阶级报纸只登对他们有利的东西,不登对他们不利的东西。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报纸也不登对我们有害的东西。这都是阶级利害关系,是普遍规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吴冷西:《忆毛主席》,第35—37页)

新闻的阶级性、党派性,是指新闻、新闻媒体站在某个阶级、党派以及由阶级、党派掌控的国家、政府的立场上说话,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新闻媒体平时强调客观、公正,反映各方面意见,为全社会效力,掩盖、否定具有阶级立场和党派倾向。伊拉克战争是具有不同立场、利益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死搏斗。由于美、英国内不同党派、集团之间斗争激烈,以及美、英同法、德、俄、中等众多反战国家间的矛盾重重,反映在有关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上,倾向性比平时直率、露骨,承认或指明:美国同世界多数国家媒体对伊拉克战争报道迥然相异,是由于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这同恩格斯、毛泽东的上述论点,比较接近。

由于在伊拉克战争中说了真话,说了违背布什政府战争政策的话,而被美国新闻界扫地出门的著名记者彼得·阿内特的遭遇,引起国内外新闻界的众多议论。有文章提到,1991年8月2日,在美国CNN的“交叉火力”节目中,主持人问:“一名美国记者在战争时期有义务竭其所能地帮助他的国家打赢战争吗?”阿内特答:“我认为他们(记者)的职责首先不在于为美国效力。而在于告知公众。”另有访谈文章就阿内特事件指出:“作为瞭望者、观察者的新闻工作者,和充当某一利益集团的喉舌、马前卒、代言人是不一样的,应该尽可能和各种利益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述议论涉及新闻媒体的性质、地位问题,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由此派生。当今世界上对此的答案大体有两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是阶级、党派、国家、政府等特定群体的喉舌,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西方新闻学、传播学一般主张,媒体是社会公器,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瞭望者、观察者,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为全社会服务。

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党派林立的时期,在国际上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在国内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激化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就不能不带有阶级性、党派性,不能不是某个阶级、党派、政府的喉舌。

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瞭望者、观察者,为全社会效力等论点,听起来十分诱人。但在现实世界行不通。每个国家都有立场不同、利益不同的众多阶级、党派,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能一视同仁地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吗?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政府,能容忍媒体违背他们的重大政策,危害他们的根本利益吗?阿内特终究为所在国家和媒体所不容,原因就在于此。

伊拉克战争中,媒体、新闻工作者的阶级性、党派性、政治性表露明显。平时,这些色彩较为淡隐。但在总统竞选等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又会显现。伊拉克战争基本结束以后,有关开战理由是否可靠的争论,正在美国、英国日趋激烈。媒体的党派性、政治性随之显露。

伊拉克战争中“战事同一报道迥异”,以及战前、战后的众多情况都表明:新闻媒体是阶级、党派、国家、政府等特定群体的喉舌,并非社会公器。

由于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从总体上说,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不具有这种属性。

(原文载于《中国记者》2003年第9期)

知识点概览

新闻事业的性质定位 新闻事业的特点 新闻手段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新闻事业的功能 新闻事业与舆论的关系 舆论 齿轮和螺丝钉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思考与练习题

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新闻事业有哪些特点?

3.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种精神武器?

4.如何理解新闻事业的政治性?

5.什么是新闻手段?

6.为什么说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都具有阶级性?

7.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如何看待“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器”的观点?

9.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

10.为什么说掌控新闻媒体是无产阶级执政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

11.新闻事业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84页。

[3]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382页。

[4]转引自陈安:《新闻编辑学》,齐鲁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367页。

[5]胡锦涛:《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7月1日,第1版。

[6]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8月23日,第1版。

[7]转引自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8]参见《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40页。

[9]参见《公社的教训》,《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6页。

[10]参见《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 三》中写道,当巴黎公社表现出想要逐步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时,“那些替以资本和雇佣奴隶为两极的(地主现在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驯顺伙伴)社会说话的喉舌,立刻就出来大唱辩护之歌,仿佛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童贞和白璧无瑕的状态,……他们叫喊说,公社想要消灭构成全部文明的基础的所有制”。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2]转引自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13]转引自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14]参见邵宁:《论苏联解体前后新闻控制的演变》,载于《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刊。

[15]参见穆欣:《办枙光明日报枛十年自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24页;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15—321页。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55页。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