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年动乱”时期

“十年动乱”时期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泛滥,它是一种“权力异化”,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异化。客观地说,“文革”期间的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并非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为播好“大批判文章”而形成的磅礴气势,应成为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传统中的有益成分。

三、“十年动乱”时期[35]

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播音事业与其它事业一样,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遭到了严重的扭曲。

政治异化。“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泛滥,它是一种“权力异化”,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异化。在语言传播中表现为以政治代替一切。播音员被异化为政治口号的传声筒,出身不好的,与语言传播绝缘。延安时期、陕北时期以及建国后许多好的传统都被丢弃。

激情异化。播音时,“激情就是一切”(江青语),“不喊不革命”,调越高,声越大,就越“革命”。“量来表达‘最最’和‘亿亿’的级别、‘横扫’和‘一切’的气势”[36]。用声调与音量来衡量播音员的“政治态度是否鲜明”,对党、对伟大领袖是否“忠诚”,人文精神的异化到了可笑、可悲、可怜、可怕的程度。

大气磅礴的气势。客观地说,“文革”期间的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并非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为播好“大批判文章”而形成的磅礴气势,应成为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传统中的有益成分。

异化,是“文革”时期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要特征,但是在那被压抑的地壳下面有反人文精神异化的岩浆地火在奔涌,而这恰恰应该是这一时代人文精神的主流,是社会良知的存留,也是“文革”过后人文精神重构的力量源泉。许多头脑清醒的播音员在播送表现上述内容的稿件时,恰当地运用语言功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削弱极左思潮对时代、对民族人文精神的破坏。而这种勇于坚持真理、善于坚持真理的求真精神也正是语言传播的时代的人文精神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