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悟性主体的陶铸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悟性主体的陶铸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传播中悟性与感性的联系最为紧密,感性是悟性的孵化场,因此有时“感”与“悟”并提,称“感悟”[26]。悟性的取得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语言中枢神经、家庭社会的影响、语言的历时积淀等。语言传播中的悟性是对直觉、灵感和顿悟的深化,创作主体要把顿悟的成果稳定化、长期化。主体悟性的陶铸,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方向。

三、语言传播人文精神悟性主体的陶铸

“我们的前沿在哪里?一言以蔽之:悟性。”[25]说的是朗读美学的前沿,我们认为,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体建构的前沿也在于“悟性”。悟性是有声语言境界提升之“深不可测”、“幽渺难知”的深层动因,也是形成语言妙不可言魅力的根本原因。“悟”之常义为“了解;领会;觉醒”(见枟现代汉语词典枠)。这三个义项是层层递进的:理解之后,化之于心,后豁然开朗。这也是悟性形成的过程。有声语言之中的悟性是建立在感性、知性、理性基础上,对三者进行整合、升腾的一种认识乃至实践能力。

语言传播中悟性与感性的联系最为紧密,感性是悟性的孵化场,因此有时“感”与“悟”并提,称“感悟”[26]。它是主体在感性中对知性成果进行加工、分类、消化,然后由理性进行引导、提升,再经过感性的反复酝酿,朗、灵光四射状态。在有声语言中,悟性的最终形态是“语感通悟”[27]“语感通悟,是一种通感中的悟性。”[28]。这里所说的“通感”比之我们通常修辞意义上的通感要宽泛、宽容得多,它不仅是不同感官之间的感觉互通,而且是不同的语言样态、样式、情境、语气之间的融会贯通。它,仰,能上九天之上;俯,能下九泉之侧——“上穷碧落下黄泉”是也。

它是一种感通能力,具有生发力、辐射力、点染后的化通力,举一反三、点石成金,一通百通,就像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推倒一个,其余则砉然顺遂,且力量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出乎主体的意料。

它是一种语感的全息能力,见微知著,洞幽发微,以一当十,滴水见太阳,能在一种语言样态中生发出对所在语言样态的把握能力,而主体对一个字音、一个语调的处理竟融入了他全部的人生感悟、生命体验、价值理想、意识形态。

它是一种化合能力,具有选择性和凝聚力,它会自动地撷英集粹、剔除糟粕、强健体魄。

它是一种自新能力,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动态性,它不会拘于一时,当主体驻足不进、孤芳自赏时,它就已经从主体身边悄然飘过,一去不返。

悟性最终要落实到语感、语气上,如果迷于蹈虚运玄,则会陷入唯心论、神秘论而于有声语言表达无益。至于如何“形之于声”,则会凸显主体的个体差别,无法划一,也不用划一,这也正是悟性的魄力。

悟性的取得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语言中枢神经、家庭社会的影响、语言的历时积淀等。但主体悟性的陶铸更需后天的不懈求索,“需要真正投入,动脑、动心、练耳、练口。”[29]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主体要“积学”,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文明精粹,亲之近之、融入心宅,融入性灵,融入感念,化为语感,随口唾出,一字千钧。主体还要“感物”,生产生活、新人新事、时代风貌、方针政策、优秀传统,感之以心,暖之以情,入于心灵,成为“本能”,皆若出己之心,呼之而欲出。清代袁守定在枟占毕丛谈枠中将积学与感物视为触发通悟的两个途径:“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遇,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对于悟性的形成很有借鉴意义。

悟性按其产生的方式又可分为“渐悟”和“顿悟”。渐悟是主体对悟性自觉进行的、滴水穿石的积累历程的体现,积小悟成大悟。顿悟是主体对一种语感长时间求索而不得,但一直把它保持在注意力的范围之内,甚至沉淀在潜意识中,“暖之以日月”,当主体遇到外界与之相关的某个因素的触发后的豁然开朗、灵光突现、一通百通的灵感状态。语言传播中的悟性是对直觉、灵感和顿悟的深化,创作主体要把顿悟的成果稳定化、长期化。做为创作主体不能满足于灵感与顿悟的偶尔光顾,要对语感通悟切近之、精研之、求索之,把自己的悟性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传播创作主体要融渐悟、顿悟为“通悟”,这才是创作主体人文精神建构的理想境界。

对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建构来说,悟性本来就是在有声语言的美学追求中提出来的,要“致美”,如果没有悟性的感发那就等于缘木求鱼,感悟以主体的性灵之真为前提,这是主体求真的根本,任何小小的虚假都会关闭通向语感通悟殿堂的大门,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悟的性灵之真又是至善之基,“疏瀹五藏,澡雪精神”[30],主体离欲去利,心灵得到升华,则善念自生;悟性是开放的,它对一切优秀、精华的东西敞开胸怀,故能不断吐故而纳新,创新几乎是悟性主体的一种本能;悟性主体心境澄明,一尘不染,远离物欲,而庸俗、流俗与物欲本互为因果,主体由悟而去俗,如择芝兰之室而居,日久则心香自生,此为趋雅之途;悟性之存以及悟性之进,主体必须时时涤荡心胸,“湛怀息机”[31],内心清净,故能求精于毫发之尖;悟性的生成是以主体准确自我定位为前提的,能融会贯通,自然易于把握分寸,所以能至“准”。主体悟性的陶铸,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