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关怀主体的建构中最终实现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关怀主体的建构中最终实现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关怀主体的建构中最终实现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具有外张性、行动性、实践性,它以对受众施加影响为最终目标,即要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才能实现。

二、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关怀主体的建构中最终实现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具有外张性、行动性、实践性,它以对受众施加影响为最终目标,即要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而这一目的是语言传播创作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在服务人、熏陶人、影响人、关心人的过程中完成的。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必须真正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体察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困难,分享他们平凡而真切的快乐,而不是以白领自居。语言传播者要扪心自问:我对中国最普通百姓的生活,尤其是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最困苦的人的生活又了解多少呢?我是为极少数的“大款”、“大腕”们服务呢?还是为占总人口大多数的生活还不太富裕正在为生计而奔波的人服务呢?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要深入到生产和建设的第一线去,活、创造价值的快慰,去体味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要深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去,感悟生活,接受教育,锤炼意志,捕捉感动,积累经验,培养敏感,强化责任,引发愿望。

语言传播主体要涵养关爱之心。关爱是使彼此分裂的东西达到统一的一种力量,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移情”。[35]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36]说的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并称之为“忠恕之道”。关爱就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在语言传播中,创作主体在给予受众关爱之后,反而在精神上变得更富有、更充盈。“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37]创作主体正是在这种爱的给予中,精心关注受众的需求,真正尊重受众,而他在这一过程中,精神变得更充盈,内涵变得更丰富,人生境界逐渐提升。

这样,语言传播创作主体在话筒前和镜头前就能够急受众所急,想受众之所想,爱受众之所爱,恨受众之所恨,真正做到与受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所传播的内容也才真正达于耳、入于心、渗于行。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才能实现。

【注释】

[1]恩格斯:枟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枠,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枠第3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枠,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枠第1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枟列宁选集枠第1卷,第31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枟列宁选集枠第1卷,第317~31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德]黑格尔著:枟精神现象学枠上卷,第113页,贺麟、王久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张颂教授曾对语言传播工作者的“演艺化”倾向作过深刻批判,欲见其详。

[7]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枠第42卷,第16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当然,语言传播中的感受与人们常说的“感性”的涵义是不完全一致的。其不同之处在于:一、语言传播中的感受是创作主体的“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是含有一定程度主动意义的;二、语言传播中所说的感受不仅包含人们常说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所接受的形象感受,也包括对关系的逻辑感受,还包括对创作依据的形式、体裁、风格等的感受;三、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感性大都实指,而语言传播中所说的感受是创作主体透过“言”而得“象”,再透过“象”去感受人、事、理、景、物、情的,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想象完成的,为虚指。

[9]张颂著:枟朗读美学枠,第17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枠第42卷,第16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本书对于主体能动性表现的提法参考了郭湛著:枟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枠一书中的相关提法。枟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魏征:枟谏太宗十思疏枠,枟古文观止枠,第277~278页,[清]吴楚材、吴调候选注,安平秋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13][古希腊]色诺芬著:枟回忆苏格拉底枠,第119页,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美〕弗洛姆:枟为自己的人枠,第208页,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美]弗洛姆:枟为自己的人枠第208~209页,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美]弗洛姆:枟为自己的人枠,第176页,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匈]阿格妮丝·赫勒:枟日常生活枠,第140页,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8]这一提法参考了张颂教授在枟朗读美学·前言枠中的论述,见枟朗读美学·前言枠,第3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9]关于语感问题的论述,本书参照了张颂教授的相关论述,分别见枟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枠,第141~146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枟朗读美学枠,第105~11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0]有关语感“丰富与精密”的论述,请详见张颂著:枟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枠第六章第五节“语感通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关于语感“具体与独特”的论述,请详见张颂著:枟朗读美学枠第八章第四节“语感的个性特点”,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1]枟孟子·公孙丑上枠。

[22]枟论语·颜渊第十二枠。

[23]枟孟子·告子上枠。

[24]此处关于“整体和谐”的论述,援引了张颂教授在枟朗读美学·绪论枠中的一些提法,请见枟朗读美学·绪论枠,第8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5]张颂著:枟朗读美学·前言枠,第3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6]张颂著:枟朗读美学枠,第278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7]由张颂教授提出的这一概念对于有声语言来说,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正像张颂教授在枟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枠(第144~145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说的那样:“其意义与作用,必将成为语言心理学中的重要支柱,成为播音美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关乎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把有声语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创作主体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因此,我认为,“语感通悟”理念的提出对于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建构来说甚至对中国播音学来说,具有存在论、本体论意义。对此,本书将在下一章枟“进入澄明之境”——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在主体间共建枠中试做论述。

[28]张颂著:枟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枠,第14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9]张颂著:枟朗读美学枠第27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0]刘勰著:枟文心雕龙·神思枠。

[31]况周颐著:枟蕙风词话枠卷一,转引自朱志荣著:枟中国艺术哲学枠,第11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江泽民: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枠(2002年11月8日),第39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张颂教授的枟语言启蒙行动宣言枠,洋洋几千言,言之凿凿,情之切切,期之殷殷。语言传播的现实,不容乐观,有志于斯者,当以此自醒、自励、自行!见枟语言传播文论(续集)枠,第1~13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4][德]康德著:枟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枠,第22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5]参见彭峰著:枟生与爱枠,第191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枟论语·颜渊第十二枠。

[37][美]弗洛姆著:枟为自己的人枠,第247页,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