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把手”的重大意义
“一把手”,通常指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无论是党政建设还是企事业单位经营,“一把手”的作用都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现实意义上看,“一把手”的作风和思路就是导向和战略,其位置与权限决定了这种运作体系。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从点到面,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局部到全局都能体现出其影响力。“一把手”不仅能够引发、制约和改变一个人或部分人的意志和行动,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组织、集体的意志和行动。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在企事业单位的上上下下,有着大大小小的“一把手”。“一把手”的素质、能力如何,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播电视业是具有多重属性的行业。过去,广播电视一直采用国家事业单位建制,直接接受各地党和政府的领导。根据我国的国情,它的政治属性是首要的,舆论单位必须坚持“两为”方针,必须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经济属性,广电业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的运作。在这种双重属性要求下,广电系统内各级领导、“一把手”的作用愈发突出。
“人太重要了。”湖北广播电视局局长李文钊感慨,“选好一个局长可以让整个局改变面貌,选好一个台长可以让整个台意气风发。”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各地广电系统内一项新的事业能否建立起来,什么时候起步,什么时候飞跃……“一把手”的方向和策略举足轻重。不仅是“一个领导代表了一种‘政策’,代表着一项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对各职能部门是否“放手一搏”,无疑也是一颗定心丸。
时下,在国内和国有企业中经常能听到“一把手工程”这样的说法,如环保一把手工程;安全生产一把手工程;扭亏增盈一把手工程;减员、下岗、增效一把手工程;企业改革、解困与发展一把手工程等等。在广电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新业务模式的开辟,无形中也需要与“一把手”挂起钩来,把这些项目列入“一把手工程”。
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新项目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确实需要“一把手”直接领导才能有效地贯彻实施;二是有些人认为,把项目冠以“一把手工程”,可充分引起“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三是有些人认为,把一些项目冠以“一把手工程”后,项目容易立项,资金容易到位,出了问题自然也由“一把手”来承担;四是有些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来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推进数字电视的口号喊了这么久,可是有的地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地方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如果决策层尚在犹豫,或干脆完全不清楚数字电视业务到底能为局、台的未来带来什么结果,那么办具体事务的下属又岂敢“轻举妄动”呢?因此,我们曾听闻国家广电总局主管技术的官员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对广电领域的局、台领导们进行数字电视的“洗脑革命”。这不仅说明了上层领导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要发展这项事业首先需要贯通的是各级领导的思路,然后才能谈怎么去解决政策、内容、技术、运营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