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剧的采编播
1.购买量下降
2002年,电视台完成了有线、无线合并的工作,电视剧市场的格局由以前的中央电视台、省台和市台的有线、无线、卫视多元分布,整合为中央电视台、省台和市台三级购买市场。如此的调整使电视剧市场买家数量减少,整体购买价格降低,一部电视剧在同一家电视台内的使用率提高,重播次数增多。较之以前,全国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需求总量大大降低。
以湖南省电视台为例,两台合并前,湖南台有6个频道:经济、都市、卫视、娱乐、影视和生活,其中影视频道播放的首轮剧少,其他频道每周黄金时间播放11集电视剧,相当于五个半频道在黄金档播电视剧,一年的总量大概是11集/周×52周×5.5=3146集。非黄金档是1.5集/天。改革后,湖南台包括卫视、经视和娱乐传媒三家,其中经视只有综合频道才能在黄金时段播放电视剧,这样就变成三个频道,一年的播放总量降为11集/周×52周×3=1716集。湖南的电视剧价格以前平均为3.5万元/集,现在则是2万元/集。
有业内人士估计,原来晚间9:30前的黄金剧全国可以卖到65万元1集,合并后只有50万元1集的收入,整个电视剧的交易市场约有20%幅度的缩水。
2.三大买家的竞争
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根据对电视剧的需求和购买力不同,购买的标的各有不同:中央电视台买全国播映权、省台买全省和卫视播映权、城市台买城市播映权。电视剧在制作之初往往就已经明确了走哪个市场:要么走回本快风险高的中央电视台,要么走容纳性强但回收周期长的省市台市场。
在对优秀电视剧的抢购上,有两个对阵。
一个对阵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00多家会员台的城市台协作体与中央电视台之间对顶级剧的竞争,2002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射雕英雄传》的首播权即被全国30多家城市电视台联合购买。但此两者的竞争范围极小,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央电视台购买的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有定制的色彩,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央电视台能够放手的大戏为数寥寥。
第二个对阵是在省内,拥有同一片观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的省级台和以省会台为龙头的城市台,城市台以联购的形式与省级台叫板,争夺的是电视剧的省内播映权。此两者虽然呈对峙之势,但是省级台凭借资金实力和卫视资源往往占据优势地位。《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2~2003)》显示,2002年,80%的制片公司曾将电视剧发行到省级台,60%的制片公司将电视剧发行到省会台,29%的制片公司将电视剧发行到中央台(由于在不同级别可以重复发行电视剧,因此百分比相加大于100%)。
由于行业竞争加剧,近两年业界出现了类似“定制”或“预购”的操作模式,即电视台涉足电视剧的投资策划领域。对于好的剧本,有些电视台事先买下部分版权,以联合摄制的名义先期出资,参与策划和跟片。这种购买行为发生在发行许可证尚未批准之前,在行业政策上是违规操作,电视台将其视为一种投资。事实上,这种“投资”等同于将正常购买电视剧时需交纳的定金提前预交,无所谓风险且保证了电视台能够首先拿到电视剧的播出权。
3.采编播脱节
电视台对电视剧的运作包括购买、编排、推广、评价等一系列环节,需要电视台的购买部门、编排部门、评价部门和推广部门等协同来实现。然而,电视台在电视剧的经营上普遍存在各环节脱节的现象,造成了经营力量的耗散。
首先,电视剧的采购没有标准。一是频道需求的差异不显著。虽然频道已经进行了专业化的细分,但规范的只是栏目,电视剧承载的才是营生大计,电视台购买部门采购时首先考虑的是这部电视剧有没有商业价值,至于是否符合频道的定位,就扔给各频道去考虑。二是电视剧产品的差异不够显著。目前市场提供的电视剧产品较为趋同,类型细分得不彻底,影响了采购的效率。三是电视剧的定价机制还不成熟,缺乏一个规范、有序、共同遵守的完整价格体系。
其次,采购环节缺乏与其他环节的互动。一方面,采购没有与频道的编排有效对接。很多电视台在电视剧采购上频道参与的权重不大,购片部门在不知放在哪个频道、哪个时段的情况下就买下了电视剧,目标观众群无法掌握。另一方面,采购没有与推广有效对接。两台合并后,频道增多,重播量加大,需要的推广资料也多,什么样的资料配合什么样的播出时间和推广进度,使用的是什么媒体和推广方式,往往在购买的环节并未多加考虑。
从电视剧的编排来看,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所有的频道都播放电视剧并不会获得“1+1”的效应。在与其他电视台的收视率竞争上,电视剧的确具有很强的实力,但是同样也会造成内耗。特别是如果播出的电视剧类型差异化不很明显,反而会模糊各个频道的专业化定位。二是强剧放在主频道,加剧了观众的分散状态。总编室一般将最好的电视剧放在主频道,看重的是主频道观众的范围广、收视率高,而主频道一般是新闻综合频道或卫视,如此一来,更削弱了其他专业化频道的市场份额,使得本来人气最旺的影视频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三是剧场编排不重视观众市场。有的剧场的设置以广告商为导向,目的是把赞助和冠名拿到手,而不是从观众市场的角度出发。
电视剧的编排与广告的经营也有脱节的现象。各个时段有固定的广告价格,广告部希望收视率平稳、居高。但电视剧与栏目不同,每部剧的质量和观众群各有不同,对编排的要求较高。因此,电视剧的编排人员与广告的编排人员常常发生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