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打无准备之仗
暗访虽然意味着可以让观众无限逼近真实,但是同时也意味着记者将面临更多的危险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必须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质疑精神。因为在与制假售假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取得他们的信任,进入防范严密的造假现场,而且还要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拍到满意的画面。
拍摄制作过化肥催生龙口粉丝的施洋告诉记者,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最遗憾的事情就是采访过程中暴露了身份。因为这样不仅记者会遭遇一些人身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这种制假行为的片子会因之“流产”。吴光秋也向记者透露,栏目组此前的确发生过暗访记者暴露身份的事情,当时的情形十分惊险。其中一次是记者进入非法屠宰点,几十名工人和记者僵持了足有40多分钟。最后记者使用了一些逃生技巧才逃离了该地。另外一次,记者在做地沟油的加工车间里被对方识破了,三名记者被分别控制在不同房间里,最后无奈之下采取了报警的措施,通过地方执法部门出面才把记者解救了出来。
“每次采访前,我们通常都找一些业内的专家进行咨询,要到大型正规企业参观学习一些相关的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知识。”峥嵘告诉记者,《每周质量报告》有一套规范化的采访流程。为了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他们在采访前往往都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策划,把所能想到的情况都提前设计好。
由于《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造假黑幕不少是首次批露,在创作上讲究独创性,因此前期的调查采访难度可想而知。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记者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的行业标准,而且还要和企业接触,了解行业内的真实情况,使记者真正成为业内的专家。采访时,一般要到产品的主要产区实地调查,因为假冒伪劣产品一般都有“傍名牌”的现象,例如调查牛肉到山西平遥,调查火腿到浙江金华,调查粉丝到山东招远。这个过程往往持续时间较长。
《每周质量报告》操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选题耗时八个多月,仅记者出差在外调查的时间就有三四个月,记者前前后后到现场五次,最终才拍到了使用毛发制造酱油的毛发水酱油生产的全过程。龙口粉丝的调查则接连跑了30多家粉丝生产厂家。这种耗时巨大、效果轰动的片子往往也会在栏目内部的评奖活动中获奖,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当然,随着《每周质量报告》影响力的增大,全国各地的职业或半职业打假者开始为《每周质量报告》提供信息。据栏目组内部资料显示,平均每月栏目能接到热线电话240个、电子邮件50余条、观众来信20余封。线索虽然增多了,但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依然十分繁重。“我们自己的感觉就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越来越少了,现在出差搞调查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编导峥嵘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