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鲶鱼效应”
在市场经济理论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金枪鱼的故事:渔夫们辛辛苦苦捕得了很多金枪鱼,兴高采烈地准备运回去卖个好价钱,却意外地发现绝大多数的鱼因为舱底缺氧而死于非命,后来聪明的渔夫想了一个办法,在鱼舱里放了金枪鱼的天敌鲶鱼,金枪鱼却意外地全部存活了,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竞争虽残酷却壮烈,能够激活个体的生存欲望和培育壮大其力量。在激烈的生存角逐中,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适者才能更好地存活,新闻市场同样如此。
《南京零距离》在面对相继推出的《江苏新时空》等新闻直播类节目时显得从容与坦然,其收视率不降反升。从表面来看,南京一个地区同时出现三四档这样大规模的新闻直播节目,似乎太过拥挤,且这些节目都强调南京本地新闻,信息也会雷同。但事实上,恰好是几档节目的良性竞争共同打造了6:00~8:35的收视时段,培养了受众的收视惯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频道和时段的利用率。收视率高了,广告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而得之。同时,作为南京地区新闻改革领头的羊《南京零距离》,激烈的竞争迫使其不断调整节目形态,使信息含量更丰富、节目更加人性化、更适合观众的收视需求。由于注重挖掘和形成自身的差别化优势,因而能够在同质性的新闻节目中颖脱而出。比如6:20~6:50《绝对现场》的推出,就与《南京零距离》携手联动形成了前后总共一个半小时的超大容量直播,从形式到内容的融合互动牢牢地锁定了观众的视线再比如在《南京零距离》的前后时段通过精心选购和编排动画片和电视剧,打造连续5小时的黄金时段,2003年该频道5小时的收视率达到4.08%,比2001翻了将近4倍。
采访结束时,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告诉我们,竞争使得南京地区的电视新闻收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了,竞争使得《南京零距离》不断推陈出新、释放潜能。相信《南京零距离》和“南京电视现象”会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契机和门户,只有中国电视新闻市场做大了,观众、电视台、广告客户等才会从中受益,找到共赢的机会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