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

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刘 阳作者简介 刘阳,南京大学2007级传播学硕士,南京鼓楼汉口路22号,E-mail:lakeso@126.com。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人网人际互动中个体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不同的人人网用户,包括热情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和被动型用户,在人际互动和自我呈现两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

刘 阳

作者简介 刘阳,南京大学2007级传播学硕士,南京鼓楼汉口路22号,E-mail:lakeso@126.com。

摘 要 2005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SNS网站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人际互动方式之一。国内较为著名的人人网是成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SNS网站之一。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人网人际互动中个体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总结出借助人人网进行的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对人人网用户个人主页主要内容的文本分析,总结出该网络空间中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途径;最后,结合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以戈夫曼的拟剧论为分析框架,描述和探讨了人人网空间自我呈现的中区行为倾向。研究发现,在人人网中,个体的自我呈现主要有三种表现策略,即“弱化”——削弱观众隔离、“修饰”——包装真实自我,以及“美化”——建立理想自我。同时,不同的人人网用户,包括热情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和被动型用户,在人际互动和自我呈现两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SNS,人人网,人际互动,自我呈现

一、导 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Forrester Research近期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随着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网站的蹿红,2007年至今,美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翻了一倍。目前,在美国成年人当中,社交网站的流行程度超过了即时通信(梁晓云,200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相当部分的博客发布平台由专业博客运营商向互动性更强的SNS网站进行了转移。

SNS社交网站的全球蹿红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社交网站发展状况、成瘾问题等各类报道经常见诸报端。SNS也渐渐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研究的成果。随着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SNS对人们的网络生活、上网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对SNS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保护,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大胆的姿态介入到互动中去,人们可以不受年龄、地域、职业等社会身份的制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动机,隐瞒部分甚至全部在现实里的真实身份,重新塑造跟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不同的自我。这是一场重塑自我的游戏(黄少华、陈文江,2001)。如今,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网络是虚拟的”这一旧有观念,再次冲击了人们之前对网络交往的认识。在人人网中,实名制的应用逐渐揭去了网络“虚拟”的面纱,那么通过人人网所进行的人际互动出现了哪些新特征?用户通过哪些方式建构和呈现自我形象?在这种新型互动形式新特征的影响下,用户所呈现出的自我有何特征?因此,本研究将围绕这些问题就人人网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个体在人人网中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与特点展开探讨,总结出这一特殊网络空间中人际互动的新特征、新问题,对网络交往形成一些新的认识。

(二)相关理论

1.符号互动论

互动是社会学基本的分析单位,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它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致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互动论者认为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萌芽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形成时期。詹姆斯在1890年的《心理学著作》一书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多面性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产物。形成阶段是20世纪20~40年代。1934年米德发表的《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符号互动论思想的经典之作。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之后,布鲁默和戈夫曼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2.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符号互动论发展至第三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他的奠基之作。他的研究兴趣始终集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社会互动秩序。

戈夫曼以“人生如戏,社会是一座舞台”来阐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他把互动的领域区分为前区(front stage)与后区(back stage)。前区的表演要求符合社会情境的规范要求,因此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操控和调节自我姿态的传送,确立某种符合社会情境的自我形象。而后区是限制他人进入的,人所展示的大多是自我中冲动的、自发的、具有人性的那些成分(蔡禾,1992)。在他看来,后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前区与后区之间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前提则是“表演者对自己所面对的互动对象的情境界定”(戈夫曼,1989)。

梅洛维茨(Joshua Meyrowitz)(2002)发展了戈夫曼的拟剧论,他提出,电子媒介打破了原来的社会地点与固定的物质地点之间的联系,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情境和行为的界限不再取决于物质位置。电子媒介通过改变情境的界限而造就了混合情境,当混合情境出现时,前区和后区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而出现了一种“中区”行为。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深度访谈

研究者注册了人人网账号,结识了不少的人人网用户,从而保证了一定访谈对象的获得。本研究采取滚雪球抽样,研究者通过私人关系接触到可能的受访者,询问自己在人人网上的“好友”是否有意愿接受访谈,然后通过受访者的人际脉络,引介更多对象来进行研究与访谈。最终确定了19名人人网用户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研究者以在人人网上赠送虚拟礼物的形式向受访者表达谢意。受访者基本资料如下:

img23

此次研究中深度访谈主要采取了面对面访谈和QQ访谈两种方式。由于受访者G和受访者J身在南京,因此采用了面对面访谈。另外17位受访者居住地比较分散,对他们的访谈则是借助即时通讯工具QQ进行的。

(二)文本分析

为了弥补深度访谈的不足,完整地描绘出SNS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本研究还采取了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用户生产内容、互动较多的版块主要集中在“状态”、“留言”、“相册”和“日志”四部分。用户发表内容之后,并不一定立即可以收到他人的回复,有的甚至会在几小时几天后才会获得他人的反馈。由于传播的延时性,在“留言”这一部分中,用户与某一互动对象的交流中间经常会插入用户与他人的对话而有所中断,内容也比较杂乱无章。但是由于“状态”、“相册”和“日志”中,在用户上传一句话、一张照片、一篇文章之后,其他互动对象就该主题与用户展开交流,互动也更加深入。因此,研究者选取了19名受访者在2009年2月24日至2009年8月24日期间上传的状态、相册和日志,共搜集了487条状态、59个相册和169篇日志作为文本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

根据文本的内容意义以及与用户私人信息的相关程度,研究者对搜集的状态、照片和日志进行分类。这些文本大都体现了用户的生活经历、情感感悟、认知看法等,均能折射出用户自我形象的各种特点。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人人网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

在现阶段关于SNS人际互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以及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笔者对人人网人际互动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互动主体的真实性回归

虚拟性是传统网络人际互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虚拟的赛博空间中,人们随意地修饰或涂抹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通过一个ID代号与藏身于其他ID代号背后的人们进行交流。网络的匿名特性使人们有机会隐姓埋名,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

实名制的应用可以说是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最鲜明的特色。《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2009)显示,目前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的整体真实姓名填写率为53.8%;头像的真实性较高,达到了91.3%。SNS用户交流中,对姓名真实的敏感度要弱于对头像是否真实的敏感度。家乡/居住地的填写比例最高,达到94.2%,这与主要SNS网站注册时的要求有关,另外这也是用户在SNS网站开展交互的重要线索。

在实名制的约束下,网络上的“虚拟交往活动”逐渐开始

揭去“虚拟化面纱”和因符号化而被蒙上的神秘面纱,恢复了个体用户在匿名制下隐藏的社会属性,还原了交往的现实社会情境和交往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实现了行为主体的“现实归位”和“责任归位”。(朱峰、吕伟,2009)

朋友们在人人网上的资料都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在上面说话会谨慎一些,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QQ、MSN就没有真实性,和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随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骂人家去死啊,编一些不存在的事情啊。但是在人人网上我就没这么放得开,毕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嘛。(受访者B)

物理世界的道德规范借助实名制在虚拟世界得到了延伸,个体不得不顾及自己的言行将对现实中的个人形象产生的影响。主体继续受到物理世界角色规范的束缚,因而更多地延伸了现实世界的行为,虚拟世界中的个体形象不再是“另一个我”,而是现实自我的延伸。

2.多元化的互动符号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人际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在人人网上,人际互动主要依赖的符号有:

(1)文字语言符号。在网络人际互动中,文字语言符号是主要的交流手段。人人网用户在持续性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语言符号,并且共享这些符号的意义。以受访者J在其个人主页上与朋友K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

K 08-17 11:14

L竟然贴我!!!!

J 08-17 12:24

回复K:我见你被贴了赶紧帮你找车位,没想到你已经在路上溜达掉一千多块钱了……

K 08-18 15:37

回复J:昂!我都不知道!被贴条了,又被罚钱了,气死我啦!

这是两名用户就人人网中的“抢车位”游戏展开的一段对话。以上对话包含的信息为:用户K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汽车停在L的停车位上,L将K的汽车贴条强制其离开并没收K通过停车所获得的虚拟货币,之后K的汽车没有及时找到新的停车位又被游戏系统自动罚款。

(2)图像符号。主要写卡通图像符号:一类是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等组合而成的具有感情色彩的符号,例如^_^代表开心。另一类是人人网默认的表情图标,模拟人类的表情(img24惊恐)或者动作(img25吃饭)。其他的图像符号则包括:用户上传或转载的照片或图片,此外,人人网还提供“紫豆服务”、“信纸”等功能供用户在“个人主页”中添加图片。

(3)声音、影像符号。用户不仅可以在“个人主页”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还可以借助人人网的即时聊天工具“校内通”进行语音或视频聊天。

1987年,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Culnan & Markus)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网络人际交往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环境作用等。人人网上的人际交往中,被虚拟空间消除的线索正逐步恢复。主体借助多元化的互动符号,让对方更多地接收到自己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全面地表达自我、呈现自我,丰富和完善了主体与自身相符的社会线索,在贴近物理世界人际交往情境的同时促进了人际互动的深化(刘文娟、袁文芳,2009)。

3.“核心圈子”内的频繁互动

互联网空间具有无限扩张性,SNS网站用户似乎可以与无限量的“朋友的朋友”结为好友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人脑的认知力限制了社交网络的规模。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敦巴(Robin Dunbar)根据智力大小和大猩猩的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所允许的、稳定的社交网络约为148人,约等于150人,即“敦巴数字”。即使Facebook上有最多朋友数的用户,也只与其中小部分朋友进行交流。社交网站的用户并不会过多地向“敦巴圈子以外的朋友告知他们的生活”(肖恩,2009)。

人人网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的人群,用户无意于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原本现实世界中就经常联系的朋友会在人人网上经常互相访问查看,平常疏于联络的朋友、同学仅仅只限于保持非经常性的联系(汪阳,2009)。

我的“好友”大多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不认识的不多,不超过20个。有时候随便浏览陌生人的页面就加为好友了,不过后来又删掉了一些,那些人实在不认识,没什么话好说。我关注比较多的是我在意的女孩、好哥们儿之类的,了解他们的最新动向。(受访者A)

“核心圈子”指的是人际关系网中若干个体由于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又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这类群体是以情感或者共同信念为基础的若干个体结成的交换资源的团体,对群体外的个体有着排斥性。

在人人网上,核心圈子成员之间的交流随处可见。以下面一段对话为例:

M 03-31 12:09

李总去看你!什么时候的事儿?哇哇哇

J 03-31 12:12

回复M:就上周六,下了火车直奔南大,够意思吧,好好向李总学习。

在这段对话中,用户M和J使用了只有该核心圈子成员才知道的称谓和话语资源,将二人共同的一位朋友称为“李总”,不知道“李总”为何人的其他用户则很难加入到该对话中去。用户在人人网上的交往范围主要包括现实生活中原本就认识的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因此也产生了许多只有圈子成员才知晓的话语资源。

4.公私交叠的互动情境

维持人际关系被用户视作是他们使用社交网站的最主要原因,参加网络互动也是主要动机之一(李丹,2009)。一方面,SNS作为一种私人性的传播工具,保持和促进用户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SNS又具有公开性,用户通过SNS的搜索功能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互动对象,或进入群组和论坛与其他用户展开讨论,认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人。

人人网具有多层级的隐私设置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对好友开放还是对同校、同城的用户或者对所有人开放自己的“个人主页”。甚至针对单独某一篇日志、一个相册,用户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通过“悄悄话”功能,用户可以与某一位好友进行隐秘的一对一交流。

我的个人主页是向所有人公开的,隐私的东西像手机号之类的一般不往上传,也就写上QQ号,方便老同学看到加我。我都不在校内上写日记,所以陌生人来看不会介意,反而很希望多点人来踩踩增加人气。(受访者E)

有时候有些比较内心的东西会设置为只有自己可见。有时候和同学聊天涉及我身边同事的信息就“悄悄话”,也不是只和关系比较铁的才“悄悄话”,和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话不方便让第三个人知道。(受访者F)

从隐秘的一对一交流,到向所有人开放“个人主页”,灵活的隐私设置帮助用户根据传播内容对传播对象进行一定控制,人们可以在安全地待在私人空间的同时,又选择公开程度不同的互动情境,以部分公开或完全公开的形式发表私人的内容。

(二)个体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

用户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不断地丰富“个人主页”上的各类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人人网用户“个人主页”上的“状态”、“相册”和“日志”进行了分析研究。

1.“状态”

“状态”是指“个人主页”最上方显示的一段文字、图像等,类似于论坛或即时通讯工具中的签名档。没有固定格式,没有固定主题,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标点符号或一个表情图标即可构成一条状态。“状态”是“个人主页”上最活跃的内容之一。

通过查询受访者“状态”的历史记录,本次研究搜集了19名用户最近6个月内更新的“状态”共计487份。根据其内容及其所表达的含义,分为情感表达、社会人生、文化与生活、自我认知与激励、幽默以及其他六大类。

2.“相册”与“日志”

按照相册、日志的内容与用户私人信息的相关程度,将相册和日志划分为:

(1)私人型相册/日志:与用户本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例如本人的儿时照片、外出旅游的照片、亲友的照片等;描述个人生活经历、宣泄个人情感的日志等。用户将自己的经历呈现出来,与他人进行分享。

(2)公共型相册/日志: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针对文化生活、社会事务等搜集整理的各类照片和文章,涉及用户私人信息较少。

受访者G表示自己平常比较关注星座、各类心理测试方面的信息,她的日志中因此也搜集了多篇相关文章,例如“十二星座的爱情长度”、“测试你的心理性别是男是女”等。受访者J的相册中则搜集了她所喜爱的球星、明星的图片。

虽然公共型相册/日志涉及较少用户私人信息,但同样可以反映出用户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个人特征。此类相册/日志可以吸引具有相同爱好或关注相同事物的其他用户访问个体的个人主页,或转载分享个体的某个相册某篇日志,扩展其传播范围,增强他人对个体的了解。

(3)混合型相册/日志:介于私人型和公共型两者之间。例如用户针对文艺作品、公共事件等做出的评论,其中会掺杂用户个人的经历和情感。

个体在人人网上创建“个人主页”的时候,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要表达的意思出发,改写“状态”,上传照片或日志,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力凸显自己的独特个性。人们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往往都是把“自我”作为出发点,自由决定生产内容,创建出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个人主页”,个性鲜明地表达自我。

(三)人人网中自我呈现的中区行为倾向

戈夫曼将人的日常交往和生活比拟为戏剧表演,每个人或是个体表演者,或是剧班的一员,在不同的舞台上、特定的场景下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来表演。他将人类的表演场也成为舞台,划分为“前区”和“后区”。表演的部分就称为“前区”,这部分是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且使观众从中能获得一定意义。“后区”则是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舞台的部分,表演者在后区不必关注自身形象。

戈夫曼的前区/后区仅适用于单一的情景分析,而电子媒介孕育的新的混合情境却相对更为复杂。梅洛维茨认为(2002),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不同社会情境的明确界限,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这种新的混合场景。当混合情境出现时,前区和后区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观众同时看到了表演者前区和后区的行为表现。“中区行为,可以指任何两个或多个不同情境或多个以往不同情境的融合所产生的行为”。从情境中分离出来的两种新行为就被称为“深后区”行为和“前前区”行为。

1.后区行为的暴露

电子媒介促使公私行为变得模糊,人们已经不再过分在意自己的后区行为。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湮没在大众媒介创造的“虚拟现实”中,现实世界中表达空间受到挤压,互联网则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表达渠道(王传晓,2006)。人们将自己的后区行为放置到前区供“观众”欣赏,将自己的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在人人网中,用户的“好友”与现实中的交际圈有很大交集,用户对访问者的身份因此有所了解;此外,用户通过不同的隐私设置选择个人主页内容的公开程度,对整个交流场域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这两个因素为个体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人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记录生活、宣泄情感,把一个后区的相对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还可以被朋友们看到并评论,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有些话现实中不知道应该去对谁说,但是在网上就方便多了。有什么心里话就说出来,说出心底的秘密,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倾诉一下引起共鸣。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写日志比较直接地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主页上还有一个相册“那些认真过过的青春,那些认真爱过的人”,里面的照片都是有关我的大学校园、学生时代的一些经历。大学同学看到这些照片总是很感慨,感觉好像回到学校里一样。(受访者C)

人们的窥私心理是个体暴露后区行为的外在推动力。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喜欢窥探别人隐私是个人成长的需要(雷润琴,2005)。

通过人人网我了解到,现实中并不知道的同学们的一些方面,发现某个同学其实很小资,喜欢看文艺片。班上有个小姑娘很聪明,平时说话很逗乐,我看了她主页上的照片才知道她好有才啊,自己裁纸制作笔记本,DIY日历,做得很漂亮。(受访者G)

做兼职辅导员的时候加了很多我的学生为好友,通过人人网也可以了解他们一下,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做朋友。(受访者D)

真实个人信息的公布和后区行为的暴露则有可能加速人肉搜索进程,引发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2009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一网民发现了人人网上一名叫“高也”的用户,并从其公布的照片中看出此高也即为出现在《焦点访谈》节目中的高也。很快高也的就读学校、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陆续被公布,与事件无关的高也女友也被曝光,甚至出现大量人身攻击的言论。在强大的人肉搜索压力下,高也被迫注销了自己的人人网账号。

此外,后区行为的不当暴露也会引起人际矛盾或者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一项名为《博客调查:因素与责任感指数》的研究发现,实名博客常常陷入与雇主、家人和朋友的矛盾中。有36%的受访者表示因为自己在博客中写的东西而招致麻烦,34%的受访者知道其他的博客陷入了与家人和朋友的不愉快,12%的受访者知道其他的博客因为日志内容而卷入法律和职业的麻烦(樊晓辉,2009)。英国一名女子在Facebook上抱怨工作,辱骂老板,指责他骚扰自己。她忘记已加老板为好友,被后者在几小时后的回复中炒鱿鱼。

我大学同班同学在他的主页上传了我们大一还是大二那个时候集体出游的照片,有一张是我和一个女生在海边的合影。当时很胖,头发是短发像假小子,很难看。我现在的同事看了都以为我整容了呢,形象大毁。(受访者B)

个体在人人网上的互动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就认识的朋友,为维持与这部分人的交往,个体将一些后区行为推向前区。但是,真实个人信息的公布和后区行为的暴露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引发人际矛盾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

2.中区行为的产生

由于个人主页上暴露后区行为的内容不断增多,个体担心过多的隐私被泄露出去可能造成困扰,在丰富主页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故意地掩饰或者直接隐去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保护信息,精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或修改部分细节,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的性质。

一方面可以畅所欲言,用写的可以有效组织语言,但又会有所顾忌。比如和身边的人闹矛盾自己心里非常生气,想写点东西发泄一下。但是别人同时也会了解到我经历的人和事情,所以又想让他们看出来。我就写隐晦一点,不那么直接,或者开玩笑一样把它讲出来。(受访者F)

在访问者阅读及评论个体的个人主页的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的反馈,不断地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修正“表演”中的一些失误,在成功塑造自己形象的同时,又力求符合“观众”对自己的期待要求。

曾经一度拒绝同事加为好友,后来他们当面要求,没办法就加上了。工作和生活应该是两个互不干涉的个体,不想同事太多地了解我的生活。前段时间感情上出了点问题,写了篇比较伤感的文章,好多人留言,一天后我就把它删了,不想太多人关注我的感情。(受访者H)

在个人主页上,“观众”即看到了个体“表演”的那一面状态,同样可以窥视到个体的一部分私密生活。个体往往以一种“中区”行为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生活。这种表述的内容往往与现实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并非是个体最深层次最隐秘的思想与行为,但吸引了众多对个体本人及其生活感兴趣的人们,满足他们对个体“前区表演”全程监视及“后区生活”不断窥视的心理(周玉黍,2006)。

在个人网页的建造过程中,个体总是会有一些不愿意透露给大众的信息,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个人网页中的信息进行自我监控(岗特利特,2004)。用户不会在个人主页上公开个人所有的隐私信息,对个人主页内容进行自我监控,一些思想和行为从而被推入“深后区”。

我不大上传和男朋友一起的照片,应该说基本上没传过。亲戚家的弟弟妹妹也是我的好友,被他们看到首先是感觉怪怪的,然后我谈恋爱的事情肯定又要传到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那里,回到家他们就问这个问那个的。我们俩是异地

恋,心里总不太踏实,等稳定下来再跟家里说。(受访者E)

例如,使用网站的“悄悄话”功能,使两人之间对话内容只有参与对话的双方可以看到;将日志、相册的浏览权限设置为“输入密码可见”或“仅自己可见”,以此限制某些隐私信息的传播范围。

给别人发送电话号码或者其他号码的时候会用“悄悄话”。要说一些私话的时候,比如夸奖某个女生很漂亮。只有两个人知道的事情,不方便外人知道的事情,或者两个人谈论第三个人的时候也会用。(受访者I)

采用匿名方式消解真实身份带来的压力,以书写日记等方式限制局外人的进入。

比较隐私的东西不太想让别人知道。人人网上的好友都是熟人,有些话不太方便讲。要发牢骚感慨啊我就去163空间,那儿是匿名的,没有认识我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受访者G)

我主页上的日志表达的是一般的喜悦或者悲伤,非常内心的东西不会写。我有其他的发泄方式,遇到非常不开心的事会很传统地写在日记本上发泄出来。(受访者D)

用户的“个人主页”同时承载着现实生活中各类交往对象的阅读和评论,个体因而将不同场合下的后区行为推向前区。个体担心过多的隐私被泄露出去可能造成困扰,在丰富主页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故意地掩饰或者直接隐去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保护信息或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的性质,“中区行为”由此出现。另外,出于自我监控的考虑,个体将一些不愿公开的思想和行为推入了更深的“深后区”。

(四)人人网中自我呈现的表现策略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者认为,个体在人人网空间中呈现自我时,主要是借助以下三种表现策略实现的:

1.“弱化”——削弱观众隔离

当一个人不小心将自己不寻常的一面泄露给一些不愿面对的对象时,那些人不仅会对他表现出的这一面表示失望,同时还会对平时所看到的那些方面表示怀疑。为了维持自己在不同观众面前的表演,表演者最为关键的做法就是使不同的观众区隔开来,在不同的活动区域构成一个个几乎互补交叠的前区与后区,这就是戈夫曼所说的观众隔离(戈夫曼,198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将不同的交际圈分隔开来,在老师面前,我们表现为一个尊敬师长用功学习的学生,在朋友面前我们又表现得十分随意。但是在人人网空间进行观众隔离,比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困难,个体无意间总会暴露自己在其他场合下的后区行为。

放过一张做鬼脸的照片,跟贞子一样。我师兄来看我相册的时候在下面留言说,没想到你挺能闹腾的嘛。在他面前我就是个很文静的小师妹,他没见过我疯狂的一面。被他一说觉得有点尴尬,像以前被我爸撞见我唱“我想和你谈恋爱”那时候的感觉差不多。(受访者J)

人人网中用户进行观众隔离的主要手段是“悄悄话”,“悄悄话”的内容仅限参与对话的双方可见。受访者N则将自己的留言板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因为“有些朋友会在我的留言板上说一些比较隐私的话,不想被别人看到”。

此外,人人网虽然提供了“好友分组”功能,帮助用户将好友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但用户并不能将不同的传播内容对不同分组的好友进行单独公开。个体与他人结为好友之后,他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各类交往对象均可以访问其个人主页并浏览其主页上的大部分内容。因此,与现实世界相比,在人人网中,个体进行观众隔离的各种手段受到限制。

2.“修饰”——包装真实自我

19名受访者在回答“人人网个人主页中展示的自我形象与现实中的自己有无差异”时,一般都认可“展示现实中自己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答案。用户使用个人真实身份注册人人网,线上的人际关系与线下的交际圈有很大的交集,用户受到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属性的制约,更倾向于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形象。

遇到非常不开心的事会写在日记本上发泄出来。除此之外,我在人人网上展示的自己还是比较真实的,不会刻意地去改变语言风格什么的。感觉其他人也是这样,没有谁平常比较内向网上变得过分活跃的,大家都和现实中差不多。(受访者D)

用户在“个人主页”上列举自己的经历爱好,上传照片或日志,向好友们展示出一个精雕细琢的自我形象。印象管理是自我呈现的更深一层的心理动因,个体会希望在向他人呈现自己的时候受到赞许(王君玲,2009)。因此,个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意地管理自己在个人主页上给他人营造的印象。

例如,用户会选择性地上传照片,自由决定展示自我形象的若干方面:

照片当然是传拍得最漂亮的啦,拍得丑的坚决不传。有时候还会用光影魔术手把照片修一下。有一次我男朋友在他页面上放了一张我在湖边拍的照片,那张拍得我巨丑无比,难看死了,赶紧让他删掉了。(受访者J)

突出展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掩饰弱点:受访者A在接受访谈的过程中,多次强调自己语文成绩很好,“高考作文得了满分”,比较喜欢写文章,他的个人主页上因此也发表了多篇日志。受访者H的情况则恰好相反,表示自己“其实很不善于笔头的表达”,因此个人主页上多是转载他人文章。此外,他还倾向于“遇到烦心事会打电话给朋友发牢骚,人人网上展现的只是自己比较优秀比较好的一些方面”。

另外,在现代心理学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多重性格,而在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展现的大多是他性格中的主要性格,次要性格被压抑而无从表现(黄少华、陈文江,2001)。虽然与其他网络交往方式相比,人人网中的互动符号更加丰富多彩,但它仍然缺失了面对面交流中的一些非语言因素比如身体的接触等。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真实世界中种种主要性格带来的压力和尴尬心理,给个人一个表现自我次要性格的机会。于是,次要性格得以展现。

以前在大学里,一个老师让我们写对某个同学的印象评价之类的东西。写什么“生如夏花”之类的,大家就觉得好

酸啊。那时候我也没大写东西,大家也都不知道其实我挺喜欢写作的。后来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看到我的日志打电话给我:“没想到你小子还留一手,写得不错”。(受访者J)

借助网络这一中介,受访者J有了机会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人们把自己性格中潜在的一部分发掘出来,展示出原来被现实生活深深掩盖与隐藏的另一面。

3.“美化”——建立理想自我

每个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是有限的,没有一个人的性格是完满的。人们也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但其中能够变为现实的却十分有限。网络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弥补自身性格的机会,塑造出自己想要而又不具备的一些特征,从而建立自己的理想形象。例如:

(1)将自己喜爱的明星或动漫人物的图片作为头像。受访者E将韩国明星韩佳人的图片作为自己的头像,并表示自己“老用自己的照片没意思,换张美女的好看”。受访者A则使用了自己喜爱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女主角的海报作为头像。

(2)转载照片、文章等用以表明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许多用户通过“分享”功能转载自己感兴趣的视频、相册或者日志。受访者E是一名英语系女生,喜欢关注美容护肤、减肥保健知识。因此她个人主页上的分享有“绝对有用的纯面试急用英语”(日志)、“英语标准国际音标讲解”(视频)、“瘦身瑜伽招式”(相册)等。

(3)利用“状态”直接展现理想自我。受访者C表示:“工作之后意识到自己以前不够自信,以后要勇敢做自己。一辈子就这几十年,没必要压抑自己”。在他的历次更新的“状态”里面,有很多激励自己的话语,例如“不需要任何人的尊重,但也不害怕任何人”,“你虽在困苦之中也不要惴惴不安,往往总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等。

与现实生活相比,人人网中的观众隔离被大大弱化,观众因此看到了个体在不同场合下的各种后区行为。在物理世界的社会属性等因素的影响下,个体也更倾向于在人人网中展示真实的自我,但出于印象管理的心理动因,又会对自我形象进行一定的修饰和美化。因此,在人人网的人际互动中,削弱观众隔离、包装真实自我和建立理想自我是个体自我呈现三种主要的表现策略。

(五)不同类型人人网用户视角的分析

通过对19位受访者使用人人网的情况不断进行比较,寻找他们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研究者把不同的人人网用户分成3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热情型用户、主动性用户和被动型用户。下面将对这三类用户使用人人网的特征进行逐一分析。

1.热情型用户

热情型用户登录人人网的频率比较高,在线时间也比较长。这类使用者一般每天都会上网,一上网就会登录人人网,平均每天使用人人网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上线后这类用户一般表现都十分活跃,或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照片、文章、视频(受访者P),或频繁上传日志(受访者C),个人主页内容的更新频率比较高。

热情型用户在将现实中的交际圈搬上网之后,他们还会主动地搜寻好友的好友或自己感兴趣的陌生人,积极地利用人人网扩展交往圈子,因此他们的好友数量较多,如受访者C拥有948名好友,或在短时间内好友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类用户对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陌生人的接纳程度也比较高,他们通过陌生人好友请求的标准并不是那么严苛。受访者N则表示,如果有陌生人主动要求加自己为好友,他都会通过其好友请求,因为“加了也没什么坏处”。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之后,他们会主动地浏览对方的个人页面或展开进一步的交流。

热情型用户较为积极地利用文字、图片等各种符号表现自我,他们的个人主页内容比较丰富,自我呈现的程度较高,例如三名受访者的日志数量均在100篇以上,其中受访者P的日志多达464篇。热情型用户的个人主页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们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的方方面面,也较多地暴露了他们在各个场合下的后区行为,但他们并不十分在意暴露后区行为内容的增多。例如受访者P,他的个人主页隐私设置为“向所有人公开”,认为“没有必要向别人隐瞒自己”,其主页内容也很少进行单独的隐私设置,“只有在问别人手机号码等涉及他人私人信息的时候才会使用悄悄话”。

2.主动型用户

在本次访谈中,主动型用户在受访者的总数中占了一半以上,共有12人被归为这一类。这一类用户在登录人人网的时间和频率上的多样性比较明显,有人登录的频率非常高但每次在线时间较短,例如受访者H每天会登录6次,平均每次在线时间仅为5分钟;有人每周仅登录一两次,但每次在线时间则长达两三个小时,例如受访者G。主动型用户上线后最主要的行为是查看好友的最新动态,其次为更新主页内容,他们更新个人主页的频率比热情型用户要低。

主动型用户使用人人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发展与现实中的朋友、同学和熟人的联系。他们对陌生人的接纳程度比热情型用户要低,通过陌生人好友请求的标准比热情型用户要高,大多会提高主页的浏览权限设置用以阻止陌生人来访他们的个人主页。当陌生人向他们发送好友请求时,主动型用户一般会根据是否与其拥有共同的好友或地缘、业缘、趣缘关系来决定是否同意添加为好友。因此,主动型用户通过使用人人网使得自身的交往圈子有所扩大,或是使自己更加了解一些平时比较疏远和不了解的人,但扩大的程度不及热情型用户。

与热情型用户相似的是,主动型用户也会积极地利用各种符号进行自我呈现,但他们会对涉及个人后区行为的内容进行更加精心的选择,因此他们个人主页内容对后区行为的暴露程度不及热情型用户。主动型用户更多地将比较隐私的思想和行为保留在深后区,例如将某些相册/日志的隐私权限设置为“输入密码可见”或“仅自己可见”,在其他网络空间或通过日记等表达一些不愿公开的个人情感和经历等。这是由于“有些涉及他人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人际矛盾”(受访者M),“个人性格如此,不愿意想太多的人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受访者D),或者“在匿名空间表达自己会受到较少的约束”(受访者G)等。

3.被动型用户

被动型用户登录人人网的频率较低,在线时间也比较短。在线时他们的活动也并不活跃,个人主页的更新频率也比较低。

此类用户的好友数量通常比较少,除了现实世界中的朋友,他们有时也会与一些陌生人结为好友关系,但他们与所有好友的互动交流都比较少。他们对人人网的兴趣并不大,也较少主动地去探索如何去更好地利用它。受访者B开通人人网已经两年的时间,但仍然并不知晓可以对个人主页上的相册/日志进行单独的隐私设置。对于被动型用户来说,人人网只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并不那么重要的网络互动途径。

被动型用户一般是他们的朋友圈中较晚使用人人网的,他们使用人人网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同辈群体压力。同辈群体是指有大致相仿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同辈群体压力是指同辈群体中的人都采取某种行为时,行动者担心如果自己不采取这种行为,就会被群体所孤立,因而便会采取同样的行为。受访者B、I和K均反映,他们使用人人网是因为他们的同学、朋友大多都在使用,并且有人多次向他们建议应该开通账号,他们觉得如果不使用的话就会有落伍的感觉。这是同辈群体压力的典型表现。

被动型用户的个人主页内容通常比较少,尤其是原创内容比较少,因此他们暴露自身后区行为的程度比较低。被动型用户呈现自我的时候,带有更浓重的前台表演的色彩,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分享、转载各种相册/日志或者视频来展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例如受访者I,他的个人主页上内容最丰富的则是“分享”版块,全部4篇日志均是有关爱情、人生哲理的公共型日志。

访谈中还发现了一名比较特殊的被动型用户受访者S。受访者S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受访者S“对人人网不再那么热衷了”,登录和使用人人网的时间逐渐缩短,个人主页的更新频率变低,逐渐由热情型用户转化为被动型用户。

四、结 语

与传统的匿名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相比,借助人人网进行的网络人际互动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互动主体的真实性回归、多元化的符号互动、核心圈子内的频繁互动以及公私交叠的互动情境。

由于网站的实名制特征,个体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都得以公开,多元化的互动符号使得个体的多线索传播信号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恢复,为他人扮演提供了依据,社会情境因而得到较好的还原。电子媒介打破了不同社会情境的明确界限,SNS用户的“个人主页”同时承载着个体的各类交往对象的阅读和评论,个体不得不以一种“中区行为”的方式建构“个人主页”。由于个体在SNS空间的互动对象以现实中的交际圈为基础,为维持与这部分人的交往,个体不断地暴露自己的后区行为。个体担心过多的隐私被泄露出去可能造成困扰,往往故意地掩饰或者直接隐去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保护信息或精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前台表演的性质。

个体在人人网中呈现自我时主要有三种表现策略:①“弱化”——在人人网中进行观众隔离变得更加困难,观众看到了个体在其他不同场合下的后区行为;②“修饰”——个体精心修饰其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形象,或在此基础上展示次要性格;③“美化”——表达对自己的美好期望,建立理想的自我形象。

当然,不同的人人网用户,包括热情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和被动型用户,在人人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和自我呈现方面也存在着差异:①热情型用户的线上交往圈子范围较大,并更多地暴露出自己的各种后区行为;②主动型用户主要与其核心圈子成员进行频繁的互动,更多地将他们比较隐私的思想和行为保留在深后区;③被动型用户与其所有线上好友的互动都比较少,他们进行自我呈现则具有比较浓重的前台表演的色彩。

任何研究都有局限,为力求细致地描绘出SNS人际互动中自我呈现的面貌,本研究主要针对人人网用户“个人主页”上的自我呈现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未涉及网站中的其他互动空间,例如游戏、论坛等,因而关注并不十分全面。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关心类似问题的人们提供一定的解释和借鉴,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SNS”。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baike.baidu.

comview8258.htm。

[2]蔡禾(1992),《现代社会学理论述评》。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第189页。

[3]大度博策(2009),“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第4页。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wenku.baidu.comview14b452ea551810a6f52486bf.html。

[4]丁道群(2003),《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理论与实证研究》,第31页。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5]杜克斯,凯;赖茨曼,劳伦斯(1991),《当代人际交往奥秘》(邵晟东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00~101页。

[6]樊晓辉(2009),《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校内网”为个案》。西北大学硕士论文,第28~29页。

[7]岗特利特,戴维(2004),《网络研究——数字化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第86~87页。

[8]戈夫曼,欧文(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20、131页。

[9]黄少华,陈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第20页。

[10]黄少华,陈文江(2001),《互联网与社会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第160页。

[11]雷润琴(2005),《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0页。

[12]李丹(2009),“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传媒观察》,2009年第4期,第44~45页。

[13]梁晓云(2009年8月12日),“SNS全球迅速蹿红重塑用户生活魅力无限”。《通信信息报》,第A14版。

[14]刘文娟,袁文芳(2009),“校内网的SNS人际传播特征分析”。《东南传播》,2009年第5期,第129~130页。

[15]梅洛维茨,约书亚(2002),《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7页。

[16]肖恩(2009年3月2日),“Facebook人均好友120人SNS难扩人类社交规模”。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tech.sina.com.cn/i/2009-03-02/07232868882.shtml。

[17]维基百科,“SNS”。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NS&variant=zh-cn。

[18]人民网(2009年8月17日),“英国年轻女子在社交网站Facebook骂老板被炒”。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it.people.com.cn/GB/42891/42894/9865113.html。

[19]王传晓(2006),“博客日志传播与人的后台行为前台化”。《今传媒》,2006年第5期,第56~57页。[20]王君玲(2009),“试析个人博客中的自我呈现”。《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37~39页。

[21]汪阳(2009),“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状况调查——以兰州地区为例”。《青年记者》,2009年第11期,第23~24页。

[22]杨波(2008),《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以“华夏”为例》。兰州大学硕士论文,第17~18页。

[2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7月16日),“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0页。上网日期:2009年12月10日,引自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7710466d1051.html。

[24]周玉黍(2006),“趋向现实的虚拟交流——基于博客传播的个案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14~119页。

[25]朱峰,吕伟(2009),“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第3期,第25~29页。

[26]James,W.(1890).Principles of Pcychology,Volume 1.Page 292.New York:Henry Holtland.

The Self 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personalInteraction via Renren SiteLiu Yang

Abstract:SNS websites have appeared in China since 2005 and fast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way of the Internet interaction.The famous Renren Site is an early-founded SNS website in China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well.This dissertation made a research on the ways and features of the self 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via Renren Site through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text analysis.

First,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action via Renren Site were conclud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cent papers.Second,with the text analysis of users'profiles,the dissertation made a conclusion on ways to present oneself in Renren Site.La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combined Erving 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 with the data from the interview,it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e tendency of the middle stage activity in the self presentation.

The dissertation has found that,the middle stage activity is realized by three kinds of strategies:weakening the audience segregation,displaying the self image in the reality selectively and establishing the ideal self.Meanwhile,different users,including zealous users,active users and passive users act distinctively in the interaction and self presentation.

Keywords:SNS,Renren Site,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elf Presentation

【注释】

[1]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发布的2009年9月份的美国社交网站排名显示,Facebook(41.57%)、Myspace(21.52%)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同类SNS网站,而这两个站点在国内的用户数却远低于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kaixin001)等本土SNS网站。

[2]根据联合国的《200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推算而来,是个概数。

[3]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缘起,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演变而来,最早是作为经济学术语出现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并列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而马克思也曾在《资本论》中提过“社会总资本”,指代的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的无数个别资本的综合。而雅各布斯(Jacobs,1961)在《美国大城市的存亡》一文中将城市“邻里关系网络”界定为社会资本。

[4]上这算部分学生在所抽取的宿舍样本中,有20人是非SNS使用者,主要为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数,则三个年级的样本数大致相同。

[5]时以1=半小时以内;2=0.5~1小时;3=1~2小时;4=2~3小时;5=3~5小时;6=5小上。

[6](参照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对网络应用类型的分类方1)信息获取类包括网络新闻、搜索引擎;(2)交流沟通类包括即时通信(IM)、博客应用、电子邮件、社交网站、论坛/BBS;(3)网络娱乐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4)商务交易包括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络炒股、旅行预订。

[7]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数据来源:http://www.ipart.cn/adservice/。

[8]互联网研究机构互联网实验室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08年5月。

[9]以下皆简称为“爱情公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