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编辑单元
(一)版面、版组、栏目
1.版面
1)什么是版面
版面指大众传媒所具有的一定的空间面积。不过,这里的大众传媒主要是指纸媒而不是电视荧屏、电脑显示器及其可视面积。就报刊而言,版面指的是报刊一页纸的幅面。这就是说,印刷在一张纸上的报纸或期刊,摊开则呈现为两个有合又有离的版面。这就构成纸媒版面的单面与复合面。纸媒版面通常采取上下长、左右短的矩形形态。
版面由诸多元素构成。以报纸为例,版面主要由版心、白边(留白)、报眉[1]、报线[2]、中缝构成。其中,头版的版面还另有报头、报眼(又称“报耳”)。报头(如图4-1所示),是报纸头版安放报名之处,通常横置在位于头版左上角或上端中央,且常刊登报刊的创办日期、报徽,当期报纸的出版日期、版面数量、总期数等。我国港澳台地区一些以竖排为主的华文报纸多将报头竖立在第一版的右上方。对于报刊来讲,版面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版心。
图4-1 《张家口晚报》报头
2)版面:单面
版面中的单面,指由一个页面组成的版面。
单面是最基本的版面,由长×宽构成。纸媒类型不一,其版面尺寸也有一定的差异。考察纸媒单面的版面及其差异,可从开本或开张、版心、留白和版面字数等入手。
第一,开本或开张。
报刊之间和同类纸媒之间的单面开本或开张,在尺寸上不完全一致。
报纸有对开、四开之分,其各自版面的常规尺寸是不一样的。
对开报纸:我国通常为高55厘米,宽39厘米,版面面积2145平方厘米,如《人民日报》。若报纸版面高度不动而宽度缩窄,如《长江商报》对开版面的宽度仅32厘米,已成为瘦报。美国多为高53.34厘米,宽33.02厘米。
四开报纸:我国通常为高39厘米,宽27.5厘米,如上海的《新民晚报》。美国通常为高35.56厘米,宽27.94厘米。
期刊以16开最为常见。我国的16开期刊有传统开本和国际流行开本之分。传统开本又分小16开、大16开两类。其中,小16开的尺寸为高26厘米,宽18.4厘米,如软新闻期刊《知音》、《家庭》;大16开的尺寸为高28.5厘米,宽21厘米,如《南方人物周刊》。16开国际流行开本尺寸为高29.7厘米,宽21厘米,如广州的《新周刊》。新闻期刊的流行开本尺寸并不统一。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为高27.94厘米,宽26.67厘米。我国的新闻期刊如《瞭望》、《三联生活周刊》、《财经》、《瞭望东方周刊》、《新闻周刊》,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均采取美国新闻周刊的前述开本尺寸。还有不少硬新闻或软新闻类期刊如《南风窗》(广州)、《新世纪周刊》(海口)、《大武汉》在开本尺寸上则各显神通。32开在期刊中也较为多见,如北京的《半月谈》,上海的《故事会》。画报类期刊因为要突出图片表现力而多取8开开本,如单月刊《人民画报》采用特8开全彩。
第二,版心。
版心是指纸媒版面中能够容纳文字、图像等着墨的印刷空间面积。不过,这里的着墨印刷空间面积,不包括出血版中留白处的着墨印刷面积。对开报纸的常规版心是长49厘米,宽35厘米,版心面积为1715平方厘米。报纸版心长度与宽度之间的比例一般取1∶1.4。
第三,留白。
所谓留白,又叫白边,指的是纸媒版面中由天头、地脚、切口(或曰“翻口”)和订口所构成的不着墨的空间面积。留白不同于空白。留白在版心之外,而空白指版心中在标题、图文和分段处留出的不印刷着墨的空间面积。
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留白。《人民日报》留白尺寸,版面上方2厘米,下方2.3厘米,左右1.8厘米。日本《朝日新闻》留白尺寸,版面上方1.7厘米,下方0.9厘米,左右1厘米。该报留白较少,正文用字较小,为小五号,留白的多少,各报各有盘算。《人民日报》留白多一些,除了方便目标读者阅读外,还可以展现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权威性和大气。《朝日新闻》属于商业公司所有,在商言商,留白较少,有助于集中资讯、节省成本等。
第四,版面字数容量。
所谓版面字数容量,实际指版心的字数容量。版面面积是版心尺寸的基础。一般来说,版面越广,版心越大,版面可以容纳的字数就越多;而字号越小,行数越多,版面可以容纳的字数同样越多。版面字数容量,与版心尺寸成正比,与字号成反比。先以四开报纸为例,四开报纸若采用6号字体,行高98;若采用小5号字体,则行高90。四开报纸版心可容纳的字数为6000~7000。再以对开报纸为例,对开报纸若按正文小五号字(点数制为9,点阵制为20.5)、8个基本栏(对开报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广告位置的标准化而多取6个基本栏)统一计算,那么,版心的行数不同会使可容纳的字数有所变化。其主要情况有三:①高120行,整个版面可容纳的字数为13000字;②高117行,宽为104(117×104)字,则每版版心可容纳的字数为12168字,如《人民日报》;③高126行,版心可容纳字数为13104字。显然,论字数,对开报纸要多于四开报纸,行数多、字号小的要多于行数少、字号大的。
头版可容纳的字数一般少于非头版。以对开头版为例,若取8栏126行,用小五号字,那么去掉报头,版面理论上可以容纳的字数有12064个。鉴于图片、标题、分题等占整个版面的30%~40%或20%,故对开头版的实际字数容量一般达不到一万。
3)版面:复合面
复合面,又称为“通版”、跨版、跨页、双轨版面,指位于一版中间的两页,设计时将其视为一个单位。换句话说,复合面是纸媒将同一纸张平面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版面打通而形成的一个版面。与单版不同,通常两个单版之间的中缝在复合面中是着墨的。这也就是说,一个版面若扩大到两个版面的空间面积,那么,这一版面就已经变为版面的复合面。不过,和单面不同的是,由于中缝着墨,复合面在编辑处理上需要考虑复合面内两个单面之间的互动。
对于复合面的使用,两相比较,报纸较少,期刊则较为频繁,也更为复杂。如图4-2所示《光明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10~11版、《南方周末》2006年12月28日C26~C27版,即为复合面。期刊的复合面有自然跨页与非自然跨页之别。其中的自然跨页,指的是报刊中同一印刷面的两张对页。这就意味着,自然跨页仅在期刊诸页面的最中间,若取骑马订,则在订书钉所在的那处页面。故一本期刊只能有一处即最中间的页面才有条件成为自然跨页。如图4-3所示《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期的版面复合面即为自然跨页。不过,相形之下,一本期刊内的非自然跨页可以有多处。非自然跨页即和合面,是前一张期刊页的反面页面即偶数页码页面,与后一张期刊页的正面页面即奇数单码页面相对合而构成的复合面。非自然跨页的常见问题,是两个对页的图片容易出现不能对齐的毛病。至于报纸,由于不装订则只能采用自然跨页。
图4-2 《光明日报》2010年12月30日的版面复合面
图4-3 《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期的版面复合面
2.版组
版组,又译为“部分”,俗称为“叠”,仅见于报纸。当一份报纸因版面较多而变得较厚时,如果为了便于读者快速找寻和阅读而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版面集中起来,就可以形成仅在报纸整体下的若干集内容、形态为一体的二级空间结构组织。那么,这样的编辑结构单元就构成报纸的版组或曰“叠”。因此,唯有厚报或报纸较厚,才有版组存在的空间。
报纸的具体版组,往往被称为A叠、B叠、C叠等。
3.栏目
栏目,又称专栏,指报刊内集中刊发、编排某一类具有共同性的文章的相对独立、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或曰大众传媒中的“一个独立的报道单元”。[3]栏目的共同性,可以在多个方面有所表现,并依此可进行不同分类:内容上共同,体裁上共同,表达方式上共同。
在外延上,栏目有多种划分。按照出版时间,栏目有定期栏目与非定期栏目之分。2005年下半年,《光明日报》开始“节约箴言”栏目,共出版30多期,属于临时设栏。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新闻报道栏目、新闻评论栏目。在新闻报道栏目中,可以二度细分为时政新闻栏目、经济新闻栏目、科教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文艺新闻栏目、军事新闻栏目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认为“电视访谈类节目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类和文艺类……文艺类访谈节目,就必须遵循美学规律,在节目中可以运用虚拟化、情景再现的制作手段”[4]。仲呈祥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既然是访谈,那么无论话题属于政治、经济、科教、军事、民生,还是文学艺术,记者和受访者相互交流都只能站在时下,必须立足眼前议论有关问题,即便谈论既往也只能用“今日”的时间视角。更何况其间议论的内容常常与当下互动。因此,文艺类访谈节目或栏目的编辑工作在遵循美学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新闻工作规律。按照特色,栏目可以分为集纳栏目、综合栏目、专题栏目、讨论栏目、知识栏目等。
栏目一般有一个名称,即栏头。报刊的栏目还常加上一定的题饰、花边线框。
报纸和期刊在栏目的版面构成上有所不同。报纸的栏目多小于版面,仅仅是报纸版面之内的局部组织。这就是说,报纸的一个版面多由一个以上的若干栏目构成,但也存在由一个以上的版面所组成的栏目,如图4-4所示《光明日报》的“光明讲坛”栏目。相形之下,期刊的栏目往往多于页面,即一个栏目多由若干版面或页面组成。
图4-4 《光明日报》2009年9月3日的“光明讲坛”栏目(2009年9月3日)
(二)编辑单元、基本编辑单元与版组、版面、栏目
1.编辑结构:编辑单元和基本编辑单元
1)编辑单元
新闻传媒的编辑人员在编辑工作中进行稿件处理,只能依据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单位时空容量进行。那么,媒体编辑结构的这种相对独立的单位时空容量,可被称为编辑单元。编辑单元有空间与时间之分。平面媒体报刊的编辑单元体现为一定的空间——版组、版面、栏目,电子媒体广播电视的编辑单元则体现为一定的时空——频道、栏目、板块。
编辑单元存在不同的级差。编辑单元由大而小,报纸依次为版组、版面、栏目,广播电视依次为频道、栏目、板块。不过,这些编辑单元之间无论存在怎样的级差,均为大众传媒的编辑单元的局部,属于媒体编辑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基本编辑单元
基本编辑单元是指编辑工作中由媒体整体到媒体局部的基本编辑单位。
单篇文章不宜构成新闻传媒的基本编辑单元。如果以单篇文章为版面的基本单元,由于文章多,势必会造成媒体混乱无序,给受众选取、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带来不便。
2.基本编辑单元与版面、版组、栏目
基本编辑单元因媒体的种类、媒体内部的种类而有不同的表现。
1)基本编辑单元与媒体的种类
媒体种类不一,则基本编辑单元有异。因为介质的差异,具有采编权的新闻媒体基本涉及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类。这四类媒体的基本编辑单元有所不同。
广播与电视属于依据时间顺序或辅之以空间面积而展开的传媒容量,所以,广播与电视在编辑工作中往往要以栏目作为编辑工作的基本编辑单位。
报纸与期刊虽属于依据空间顺序铺展的传媒,但因为版面尺寸不同,在编辑工作中,报纸多以版面为基本编辑单位,而期刊则多以栏目为基本编辑单位。
2)基本编辑单元与媒体内部种类
因为媒体分工、读者等差异,同一媒体内部又会演化为不同的亚型。同一媒体内部所演化的不同亚型,即这里所说的媒体内部种类。基本编辑单元因为同一媒体内部的不同亚型而有所不一。
报纸的情形最复杂。首先,报纸中版面、栏目与版组之间的关系。报纸中版面、栏目与版组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薄报中,版面数量少,多无版组,栏目一般是版面的下级空间结构组织单位。二是在厚报或较厚的报纸中,版面、栏目与版组齐全,往往先由若干版面构成一级编辑单元的版组,再由若干栏目构成二级编辑单元的版面。其次,报纸的基本编辑单元因报纸的规模而有所不同。一是在薄报中,由于报纸版面数量不多,故以版面为办报的基本编辑单元。这样一来,薄报普通编辑人员的基本编辑单元往往是版面,即一位编辑负责一个或若干个版面。二是在厚报或较厚的报纸中,版面众多。从一定程度上讲,薄报中的栏目功能在厚报或较厚的报纸中放大为版面,原来的版面功能再扩大为版组,这样一来,厚报或较厚的报纸多改以版组(叠)或若干版面为编辑单元,即一位编辑大多负责一个版组,也可以负责由同一版组或不同版组若干个版面所构成的编辑工作单位。不过,编辑单元中的版组或若干版面,均由一个个版面构成,故编辑人员一般仍要以版面作为编辑工作中的基本编辑单元。
电视看似复杂,实则较为简单。电视的编辑单元虽然可以由上到下分为频道、栏目、板块三级,但频道的庞杂与板块的碎小则使栏目不能不承上启下,成为电视媒体的基本编辑单元。这就是说,电视由一位或若干位普通编辑人员组成一个基本编辑单元来负责一个或若干个栏目。
期刊相对简单。每一期的期刊所能刊发的稿件一般少于每期的报纸与每日的广播、电视,所以期刊的基本编辑单元往往是栏目。这就是说,期刊多由一位普通编辑人员负责、主持一个或若干个栏目。
3.编辑人员与内容、形态
在媒体的编辑单元的工作中,编辑人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字编辑,主要负责媒体信息内容的编辑工作;二是负责版面视听效果的编辑,即主持媒体形态的编辑人员。美国将前者称为后方编辑,与记者合作,对记者安排任务,具有指挥记者的权力;将后者叫做版面编辑,不外出采访,主要是检查记者写完的稿子有没有错误。[5]在报刊的编辑工作中,一般以前者为主,后者我国多由入岗时间不久的编辑人员或有关艺术专业毕业的美术编辑担任。
为了研究方便,本书以报纸为代表,并在一般情况下将版面视为媒体的基本编辑单元。因此,版面可以被视为基本编辑单元的代表或核心。其中,“代表”主要用于基本编辑单元的整体考察,“核心”主要用于基本编辑单元的动态推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