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稿的原则与审稿的有关要点
(一)审稿的原则
编辑审稿是有原则的。审稿的原则大致有三点,且彼此之间构成内在的逻辑关系。这就是:①以新闻事实为基础;②以有关标准为准绳;③经由实践得真知。其中,经由实践得真知是说,审稿能力的获取和提高需要以审稿实践为路径,审稿效果的好坏以编辑工作实际为评判依据。
(二)审稿的关键
审稿的关键是尊重事实,依据标准。对此,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先用一只眼挑毛病,再用一只眼找长处,严格衡量新闻稿的根本质量。
(1)挑毛病。此即新闻编辑审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读一般稿件不同,编辑面对新闻稿审查不能仅仅寻优点,还应该以新闻稿的新闻真实性这一基本要素为中心挑毛病。新闻稿的基础是新闻真实,而身处新闻二线的编辑人员往往不在新闻现场,不能直接接触新闻一线实际,难以通过文献、常识来准确把握稿件的新闻真实性。因此,编辑审稿离开挑剔精神,未能率先就稿件的新闻真实性认真推敲,就容易将存在新闻失实的新闻稿放走,或因加工环节发生返工或放弃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评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稿件审读的特殊之处与最为困难的地方。不过,新闻真实性的审核并不能代替对新闻稿审读的全部重点。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同样属于新闻稿件审读的重点。
(2)找长处。经过以新闻真实性为中心的甄别之后,对新闻稿的审查就回归常规。对于一般稿件,审稿的要点不是看缺点,而是寻优点;不是看一般的优点,而是着力于发现稿件中的关键性、结构性长处。如果稿件存在质量优异的优点,就意味着稿件存在修改的良好基础和基本条件,意味着编辑起码可以紧紧抓取稿件的突出优点以其为主成稿甚至单独成文。这就好比跳高,这个运动员尽管跳姿不漂亮、不规范,甚至多次跳跃成绩平平,但是只要一跳卓越,或虽未过杆但只要稍加调整即可越过非常高度,那么,如此一跳就是好成绩,或极有可能取得一次优异的成绩,这样的运动员往往就是可堪造就的好苗子。因此,有质量闪光点的稿件即便在枝节上存在不少缺陷,编辑也依然可以放行,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稿件改后再审。
总之,明确标准,立足全局,挑找结合,先判断新闻稿的基础要素是否过关,然后再找寻稿件的闪光点,并据此判断稿件是否及格或达到及格之上的质量级别。对于整体质量有问题而局部存在新闻亮点的稿件,编辑应该考虑让记者就局部的新闻亮点另文重新采写。
(三)审稿的四大要点
1.审稿的四大要点的实践意义
审稿的四大要点来自实际编辑操作层面的需要。在审稿工作中,审稿者不是条条框框的念诵人,而应胸中有度,善于把握审稿要点,将审稿活动归置到位并努力做好。审稿要点是审稿时的重要的审阅标准。对审稿要点的把握,有助于审稿人在审稿过程中掌握全局,抓住稿件要害,准确而迅速地决定稿件的取舍与级别。
2.审稿的四大要点的内容
审稿的四大要点由两大价值体系和两“性”构成。四大要点的基本内容:一是新闻价值;二是宣传价值;三是准确性;四是适用性。其中,准确性,指的是稿件的理论、知识要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实际;适用性,指的是稿件要合乎所在大众传媒包括目标受众接受偏好在内的具体编辑工作需要。
四大要点的两大价值体系和两“性”各有所用。其中,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体系主要用于对稿件中新闻事实的判断;准确性主要用于对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的科学性的甄别;适用性,主要用于稿件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如对稿件的关键与媒体编辑方针、目标读者之间关系等的判断等。毫无疑义,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稿件未必篇篇都适合各类传媒采用,适用性主要用以解决稿件的特殊针对性。
这是一篇来自武汉《长江日报》一经济专刊编辑部的新闻稿(略有改动)。
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正题)
一、处处有商机,选好址才能开好店(节题)
在武汉大学门口的八一路公汽站旁边,有一家名叫“伊派布包”的小店,老板姓张,来自湖北仙桃,经营副食,主卖奶茶。
据张老板介绍,夫妻二人双双下岗后,儿子在读高中,家庭经济压力很大。他带着妻子于2004年9月来武汉创业,准备自己开店。经过多次市场考察,他将地点锁定在学校旁边,做学生的生意,“做学生的生意单纯些,没有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复杂”。
据张老板介绍,开店前,他先后多次到武昌广八路考察。广八路附近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附属小学、武汉大学附中、武汉大学外国语学校,学生近10万人,再加上这里是一个乘车中转站,每天几十万的人员流量构成潜在的市场。他最终将店铺圈定在这里,并结合资金实力,决定做投入少、回收快的奶茶业务。
“现在店铺的生意稳定下来了,每天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儿子的学费也不用发愁了。”张老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回顾自己创业的每一步,张老板深有体会地总结道:“处处是商机,关键在于会不会挖掘和把握,是否善于选择商业环境。第一,要善于选择店址,所确定的地方要有充足的客流量和人气。第二,分析所选定的地方适合做什么生意,是否有稳定的潜在顾客群。比如,做奶茶的,当然要有人喝奶茶,而喝奶茶的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第三,结合自己的业务,对店面进行个性化装饰,搞好硬环境建设。比如做餐饮的,一定要注意店内外的卫生环境。环境好,可以吸引消费者,同时,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在视觉和嗅觉上吸引顾客的消费欲望。”
二、事事出商机,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节题)
在武昌广八南路,有一家并不怎么显眼的永红副食商店,不到10平方米,主要经营烟酒、饮料等。
店老板姓叶,是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精神显得很矍铄。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擦窗台前的灰尘,并不时擦拭着礼品酒外包装。尽管店铺离马路只有两米远,不时灰尘飞扬,但是,记者没有看到哪一盒酒或饮料上有明显的污渍。
老爷爷说:“我的店铺一般早上8点营业,晚上9点左右打烊。经营店铺的第一件事是从环境和卫生做起,把店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营造一个干净的购物环境。虽然是小店铺,但对于做餐饮副食的,卫生环境很重要的。如果卫生环境不好,顾客看着就不舒服。”
这位老爷爷于20世纪50年代落居武汉,在武汉已经生活50多年了。他这家店铺是自家门面,开了20多年了。现在来店内购物的80%是小区内的街坊邻居和附近其他社区居民,其次是过路人和附近的学生。他开玩笑地说:“现在左邻右舍的都是熟人,他们很照顾我的生意。”
他煞是满足地说,由于政府对他照顾,减免了部分税收,他每月获得的纯利润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
老爷爷说:“我的生意有两‘经’,一是注意保持清洁、干净的环境;二从细节做起,在细节上服务消费者。我每天第一件事情是从环境和卫生做起,把店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擦窗台和各种商品3到5次,营造一个干净的购物环境。卫生环境很重要。环境好,顾客看了也舒服、放心,买饮料、食品就有胃口;否则,会很难有兴趣上门。”
老爷爷的邻居介绍,这位老爷爷的生活挺不容易,70多岁的老人了,还要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老爷爷为人不错,虽然做的是小本生意,但厚道、诚信,便利店方便了社区居民,街坊们一般会光顾他的小店。
三、人人是商机,服务好每一个顾客(节题)
“乐平服饰”是地处武昌卓豹路鲁巷购物广场后面的一个小服装店,主要经营男式服装。
老板是一位来自湖北黄冈的5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称自己做服装生意20多年了,原来在黄石,2000年才转到武汉。
3月5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这家店门口看到,8平方米的店内有十几个男子在挑选衣服,门庭若市,取衣、折叠、装包、收银等工作显得很麻利,有少数顾客退到店铺外面等候了。显然老板一个人招呼不过来了,没有时间跟记者交流。
记者足足在门外等了半个小时,店内还有三个人在试衣服。这位女老板微笑着对记者说:“我是老服装人了,做了20多年。什么采购、进货、盘货、销售等都是个人一把捞,每个月纯利润一般在5000元左右。店面衣服有三个档次——高档、中档、低档。高档名牌衣服主要是卖给一些熟悉的有消费能力的顾客,比如附近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员工,中档衣服主要是面向大学生,低档衣服主要是卖给打工的。”
她笑着说:“我的店子回头率高,不少在汉口就读的学生都到这里来买衣服。2004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毕业生,特意跑到我这里买了一套西服去参加面试。附近高校不少留学生也都来这里买。有一次,一个黑人留学生带了7个黑人过来,每人买了一套休闲服。这个留学生说上次在这里买了一套衣服,觉得很好,就把同学都带过来了。现在,那个黑人成了我的熟人和常客。”
“有一次我看上一件新潮的夹克衫,很时尚,200多元,但阿姨告诉我并不适合我,劝我不要买。她并没有因一味赚钱而哄骗我。”一位正在购物的青年深有感触地说。
生意好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
女老板直言:“诚信,对待每一位顾客都要讲诚信。这是我一直信奉的原则。”
四、采访后记
无论是做大生意还是做小生意,都是跟人打交道。对零售店的老板来说,打交道的人更是各种各样,众口难调,生意不好做,但事在人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无论是做哪一门子生意,做谁的生意,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把每一位顾客服务好,因为人人生商机。
各类经济报道的编辑工作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各自的特点,因此判断《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一文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全文,《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一稿有得有失,失大于得。
先看有得。此稿最大的长处,在于明白经营经验为媒体受众所需,并将其作为报道的中心。首先,稿件的题目,突出环境在零售经营中的特殊作用。其次,稿件正文着力报道有关商业领域内的零售经营之道。比如,搞好店铺的卫生环境,这是零售经营中的物质环境经验。再如,善于接人待物,这是零售经营中的社会环境经验。总之,这篇报道注意提炼零售经营经验,并将零售经营之道作为报道的基本内容,而这正合乎该类经济专刊的办刊大方向。
再看有失与失大于得。立足稿件大局,《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一文是存在结构性缺陷的。首先,目标受众不清晰。经济报道的受众主要分两类:一是消费者,如在商店漫步的终极商品的购物者,购买钢材、电力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商;二是商品的生产、销售方。其中,后者属于经济报道中相对特殊的受众群体。那么,面对《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哪些人会不愿意接受呢?对这样的稿件,政府部门的干部群体缺乏兴趣,文、教、卫领域的知识分子群体缺乏兴趣,企业一线普通职工缺乏兴趣,军人缺乏兴趣,农民更缺乏兴趣。总之,不做生意的群体、无意于做生意的群体是不会对该报道产生阅读欲望的。在生产商、经营商中,对这篇稿子感兴趣的主要是某一类经营商,而不是制造业的经理群。一般来说,大中型商业机构的经理是不会对此感兴趣的,对此感兴趣的不过是从事商业零售业的小商人,外加欲投入小型零售业的群体,如打算在街边开个小商店的下岗工人。经营的成败得失事关生意人的饭碗,买卖长盛不衰,生意越来越红火,是生意人的本质追求。对于生意人,关于经营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一类的新闻信息,是具备实用性的;他人的成功之道,是具有激发生意人群体兴奋点的心理基础的。因此,这类着重商机,尤其小本经营的新闻报道,将企业,特别是小买卖的成功之道作为整个报道的重心,是有道理的。不过,这样的读者在《长江日报》的目标读者中占多大比例?总数大体有多少?该经济专刊的编辑们对此恐怕不清楚。受众数量过少,不成规模,媒体面临如此基础是难有生命力的。服务对象不清楚,编辑工作就不能不缺乏针对性,不能不缺乏准确而清晰的工作思路。其次,稿件所传播的所谓经营之道既乏真知灼见,又了无新意。什么零售商店要讲卫生,要清洗,什么店址要选在有充足、稳定客流量的地方,什么诚信经商,等等,这些纯属老生常谈。对于这样的报道,那些从事商业零售业的小商人会受到启迪吗?会认真对待吗?答案是否定的。
除了前述编辑工作的基本不对路数,《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还存在如下具体缺陷。
第一,文字表达的毛病。比如标题中的“环境”一词含义并不是很明晰,依据稿件实际内容可以调整为《经营环境:零售商店生意成败的关键》。再如“采访后记”和正文的有关表述不一致:“采访后记”中集中介绍的经营经验属于接人待物方面,即集中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商业诚信,而这些内容与正文中的“卫生问题”是没有联系的。
第二,轻重失衡的缺憾。这篇报道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其一,零售商店经营的关键为什么是环境而不是其他什么?稿件对此没有报道明白,不能不让人产生肤浅之感。显然,稿件的记者、编辑均虑事未周。其二,街边零售商店这一类做小本生意的店铺的经营之道颇为复杂,倒是“采访后记”没有提及的一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开店之前关于客流数量、性质的调查,对怎样做生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调查?再如,政府对副食品商店减免部分税收,既是小本生意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涉及政府的执政观和执政水平。这里面所包含的新闻含金量应该不算低。要想写好稿子,关键在内容,而不是码出齐整的文字,故从记者到编辑部都要动脑子,琢磨问题。
总之,《零售环境: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一文目标受众的传播价值不清晰,所报道的经营智慧缺乏亮点,新闻价值不明显,对读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四)审稿“八看”
1.审稿“八看”的含义
审稿“八看”是指编辑人员在审稿活动中对新闻稿进行定性判断的主要入选要素。与稿件加工环节不同,新闻稿审稿在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审查之后则着重于发现稿件的优点,尤其是稿件的独家、重大报道价值。稿件尽管存在不少缺点,但只要在某一方面存在特别优异的长处,新闻价值较高,则具有可贵的信息含金量,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稿件重写、加工来打造好稿。在新闻报道稿件的选取上,我国在遵循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同时又有自己的传统和标准。审稿“八看”,可谓这种传统和标准的集中体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含金量与瑕疵并存的稿件,编辑人员大有用武之地。
审稿“八看”与审稿的四大要点不同。审稿的四大要点属于审稿原则,侧重于“减法”。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主体应留心四大要点,不加遗漏。而审稿“八看”更多针对操作层面,侧重于锦上添花,多多益善,以“加法”为主。
2.审稿“八看”的内容
审稿“八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稿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是否属于党和国家或地方的党政大事,或者是否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稿件所报道的问题是否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否属于政策问题、思想问题与理论问题;
(3)稿件所报道的问题是否属于当前广大群众一致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稿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是否是当前各行业、各部门、各地方涌现出来的新成绩、新纪录、新创造、新发明;
(5)稿件报道的是否当前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经验、新问题、新主张;
(6)稿件报道的是否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
(7)稿件是否事实真实,材料扎实,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8)稿件是否具有时效性、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
(五)制度的科学建构与审稿
对于审稿,制度的科学建构是非常重要的。良性的审稿,不仅应建章立制,而且制度要科学,合乎实际工作规律。稿件是否新闻失实和侵犯他人隐私,是新闻报道审稿的两大重点。而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耐人寻味的。稿件的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得以成立的首要基础。关于稿件的新闻真实性,设在湖北武汉的知音传媒集团对此予以高度重视。2005年11月,知音传媒集团发出第13号会议纪要,就新闻真实性原则提出要求,[4]建立了明确而具体的审稿规则。为了保障新闻真实性,《知音》在审稿环节实施如下系列规定。一是编辑部核实。核实的办法有编辑写信、打电话核实,委托可靠的人员或权威机关核实,编辑亲自赴事件发生地上门核实。二是写书面材料,由作者签订“作品完全真实”的协议书,有作者单位与主人公单位签署的意见与单位公章,被报道的主人公签字同意发稿的书面材料。有些不便由主人公及其单位签字的稿件,要审查是否有其他可以证实的材料,如审查案件报道中的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离婚案件中由民政部门颁发的离婚证等。三是公布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依法追究制假作者的经济与法律责任,不让制假者得到好处。四是当事实无法核准时,编辑部拒绝采用稿件。[5]显然,《知音》拒绝新闻失实的立场是坚决的,态度是认真的,措施也是果断的。那么,有了如此严格而细密的防范措施,《知音》是否可以基本远离稿件的恶性失实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编辑部审稿规范如此具体、细密,但《知音》的新闻失实近年一直未绝,有关新闻失实等事件沸沸扬扬,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恶劣的。比如,2007年2月28日,原国家体操队女队员刘璇在博客中指责《知音》期刊新闻失实:“很早以前《知音》杂志就写过一篇莫名其妙关于我恋爱的文章。了解我的人看完无不啼笑皆非。因为那里面没有一个细节是真实的……今天写这篇文章只是实在忍不住(脾气还是比较暴躁吧!)想对写惯假新闻的纸老虎说——请尊重你的职业……《知音》作为我幼时长辈们最喜欢的杂志之一,如此没有职业操守的文章为什么会出现一次,两次?”2008年,著名摇滚歌手崔健指责《知音》杂志所刊《崔健雪藏女儿15年》一文并未采访过他,内容毫无真实性,纯属杜撰,对他的名誉和整个家庭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翌年,毕淑敏、史铁生等著名作家公开批评《知音》稿件事实失实或假冒作家名义刊文而侵权,并最终导致中国作家协会出面向《知音》期刊社发出维权的通告。另外,2011年夏,《知音》又在一起涉及侵犯他人隐私的案件中遭遇败诉。《知音》2008年所刊发由一位警方内部刊物的民警撰写的社会新闻《北漂女孩午夜梦魇约会明星男友前路几何》,被演员赵鸿飞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稿件中的“李晨枫”和生活中的“赵鸿飞”有关经历一致,作者张某“也表示赵鸿飞与被害人之间的事,是办案机关记录在案的事实”,最终北京市一中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文章涉及了很多赵鸿飞的个人隐私……赵鸿飞的经济损失与名誉侵权案有关”,终审判决《知音》和作者张某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0万元人民币。一系列的新闻稿件纠纷,让包括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内的不少读者误以为《知音》这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稿件本来就真真假假,不在新闻稿范围之列。尽管新闻失实在国内外新闻界均属于难以根治的“牛皮癣”,但《知音》期刊新闻失实的特点和社会对以《知音》为代表的期刊群的整体印象不容忽视。
《知音》期刊编辑部已然有那么多的细致规章,为什么还会发生重大新闻失实等事故呢?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制度建设,尤其是媒体内部制度的科学建设因素。
首先,导致新闻失实的客观因素不容小视。按照社会分工和市场遴选,《知音》期刊不以传播综合性的各类新闻资讯为本,而以发表社会新闻一类软新闻为主。其纪实稿件很少直接触碰政治管理、经济控制等社会主流阶层而更多集中于社会的私生活领域。这类软新闻稿往往远离治国经邦,社会对其新闻失实的敏感度相对偏低,权当娱乐,反而容忍度相对偏高。这样一来,其新闻失实的损失总成本往往低于硬新闻,常徘徊在新闻失实防范的重要区域边缘,党和政府的管理部门,记者协会等行业机构对它的关注、帮助和管理也相对间接而薄弱。笔者未发现中国记者协会多年来在总结年度新闻失实重大事件时将《知音》、《家庭》这些文化综合类期刊纳入考核的视野之内。总体来看,社会对《知音》这一类媒体新闻真实性的外在刚性约束,弱于对以传播硬新闻为主的《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综合性报纸,《南方周末》等新闻周报,以及《瞭望》、《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硬新闻期刊。整个社会对硬新闻和软新闻在新闻真实性上的敏感度有差异,是以刊发社会新闻为主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如《知音》在新闻真实性上相对易有出入的客观因素。而这又为《知音》一类期刊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自我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其次,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还包括制度,尤其是媒体内部制度的科学建设因素。早在1998年,以刊发社会新闻为主的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湖北一家全国性知名杂志中一篇题为《妈妈呀,妈妈的血泪情》的稿件里就出现过严重的新闻失实现象。这篇稿件讲述了一桩所谓的真人真事,即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湖北省宜昌县樟树坪镇高考状元张晓的动人事迹。此文见刊后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与河北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将该文改编成上、下集电视剧”。然而,这样一篇动人稿件所讲述的基本事实却“全系子虚乌有”。如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处告知媒体记者,稿件中所谓的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主人公张晓根本不存在,实际上该校1997年“新生中没有叫张晓的,该校去年也没有在宜昌县招生”。该文作者陈×本人说《妈妈呀,妈妈的血泪情》一文“是两个故事组合起来,肯定有加工”,而稿件中的人物原型周林则称之为“艺术加工”。[6]应如何改进工作,尽力避免新闻失实在一向以刊载软新闻为主的媒体上出现呢?知音杂志社2009年启动的应对措施是“加大稿件的审查把关力度,严格执行相关审稿制度”[7]。就这类以刊载软新闻为主的媒体新闻失实的屡禁不绝来看,知音杂志社的前述补救措施恐怕不够,媒体内部制度还存在的明显漏洞是脱不了干系的。这就是说,对新闻失实的防范,以刊载软新闻为主的媒体在内部制度建设上还不够完善。
《知音》这些以刊载软新闻为主的媒体,在坚守新闻真实性乃至避免侵犯他人隐私的内部制度建设上应该如何拾遗补阙呢?其关键在作者队伍建设。人民日报社的一位记者介绍《知音》期刊的有关情况时说:“毕淑敏……讲述,知音杂志社一位记者想写一篇关于她的专访,并把事先写好的稿子发了过来,‘我一看,这肯定不行。一来我不想接受他们的采访;二来都没有采访,稿子怎么就写好了呢?’”[8]其实,《人民日报》的这位记者对《知音》这类媒体的作者队伍建设是存在误解的。在作者队伍建设上,《知音》等文化综合类期刊与《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楚天都市报》这类强调全方位报道或注重刊发硬新闻的媒体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前者的稿件来源基本依赖于社外作者,即媒体缺乏自己独有的作者队伍。有文章介绍:“《知音》改半月刊的前一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记者部,迅速培养了一批记者编辑。”[9]对于知音杂志社是否拥有社内记者队伍问题,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编务出版部王仁山主任2011年8月30日在电话中介绍:知音杂志社的记者部早已撤销,现每年仅举办面向社外通讯员的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辅导班。这就是说,知音杂志社在2011年并没有一支为该社所独有的专门从事采写工作的记者队伍。前述人民日报社记者在同一篇稿件内的有关表述实际也证明了《知音》作者队伍建设的这一特征:“记者拨通了《知音》杂志社的电话。该社法务部主任喻修顺……解释说,‘稿子是湖北省里另一本刊物的编辑写的,我们的编辑事先跟毕淑敏通了气,她看后也同意了。编辑根据她的意见修改后,以邮件发给她。因为出版时间比较紧张,编辑看她没再回复,就认为她同意,发了出来。’”[10]
其实,刊发新闻报道的媒体,无论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报道还是侧重于某一或某几个新闻领域,无论是以硬新闻为主还是以软新闻为主,都以拥有一支过硬的社内、台内作者队伍为上,即一般不宜将作者队伍安排在新闻媒体的内部编制之外。在利益的谋取上,社外作者不同于社内作者。作者在与媒体合作的同时总有自己的独特利益,对此漠视或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相形于社内作者,媒体既和社外作者拉开了利益共同空间,又不致削弱对作者的控制力,减少了社外作者的不当供稿行为。第一,媒体和社外作者拉开利益共同空间,双方的共同利益往往少于媒体和社内作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前述《妈妈呀,妈妈的血泪情》一文作者新闻造假的基本动机是造假者“陈×今年面临毕业分配,能在这家全国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多发表几篇文章,对他毕业分配无疑是有帮助的”[11]。为此,该文作者公然造假欺骗媒体编辑部:面对期刊社,对于稿件的“虚构的问题……作者信誓旦旦地保证‘没问题’”。[12]在工作岗位这一作者谋生的核心利益点上,媒体和社内作者尽管可以相互无妨,却又不易和社外作者形成同构局面。第二,媒体对社外作者的控制能力远逊于对社内作者。对于社内作者,媒体可以采取批评、警告、罚款、降级、处分、换岗直至开除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其中开除直接影响生计,对职工常常构成强大压力。对于社外作者,媒体的控制手段有限,力道更是偏软,最有力的手段莫过于从此不再用稿。即便不可随意运用的公开批评,也只属于事后手段,且主要用于善后,其作用力同样极为有限。而社外作者是复杂的,既有职业道德过硬的作者,也有职业道德不合格的作者。一些社外作者为了一己私利,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稿会有意无意地逃避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守,部分人用来对付媒体的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可谓绞尽脑汁。知音集团编务部副主任陈霜青介绍:“在案例报道中,刑事判决书是很重要的证明材料要件。”社外作者向《知音》编辑部提供的“能够佐证其真实性的材料……有的在复印、传真的判决书上大做手脚,文头、文尾是真,正文内容却偷梁换柱了;有的甚至是作者或作者与法院工作人员共同炮制”[13]。还有的社外作者,将实际上是自己太太的电话留给编辑部以对付编辑部今后核实自己稿件内容真伪的可能性。应对来自社外作者的这一类瞒天过海伎俩,媒体颇为吃力,甚至防不胜防,难以治本。相反,由社内作者所主导的新闻稿,尤其是重要新闻稿的采写、重写,前述社外作者所引发的纠葛及其危险往往能够得到极大的避免与降低。第三,把握新闻稿中新闻事实真伪的主要责任人是记者而不是编辑。记者面对受访人,编辑部面对受众,故编辑一般不在新闻现场,新闻采访的职责也由记者专司。编辑考查新闻事实的真假只能依据已经掌握的可靠材料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逻辑,对新闻事实把关具有“间接性”特点。因此,有专家认为“要编辑把住这个‘事实关’是很难做到的”[14]就很有道理。在媒体对稿件新闻真实性的恪守上,编辑审稿阶段的把关是被动预防,编辑把握、作者把关是主动预防。毫无疑义,采编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新闻真实性的防线远较编辑独家守门有力。当然,媒体建设一支骨干作者队伍,宜社内作者和社外作者并重而又以社内作者为主,但媒体的生产,尤其是采编成本往往会因此而明显上升。然而,媒体生存、发展的关键终在内容。在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力量日益增强的今天,从严把稿件的质量关和提升稿件水平来看,媒体在作者队伍建设上投入必要的成本是应该和终难避免的。为此,国家应进行科学的外部环境治理与建设。而这种建设的一大关键,是狠抓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系统性和科学性,宣传和管理同行,行政与司法并作,阶段性建设与终极性建设共存,刚性的法规和内化的道德并重,构建出一个知识创新主体能获利,乃至获大利,而使用他人知识创新成果不支付或少支付酬金必须接受严厉惩罚的法治与社会管理新格局。因此,强化以《知音》为代表的着力于刊发软新闻的媒体的新闻真实性方面的制度建设,其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实施应为建设一支为媒体自身所完全拥有的骨干作者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