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的影视配音解说艺术特色研究
阎 亮
在当今广播电视行业年轻一代的播音员中,李易因为他的不断探索,因为他的不畏坎坷,也因为他的乐观自信,在经历了19年的播音实践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影视配音解说艺术特色。19年中,李易为大量广告、纪录片、栏目以及影视剧配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担任新闻、专题的播音工作,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近十年来,他主要从事广告、纪录片和栏目的解说配音,并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此,本篇论文主要以他在这三方面的作品为例阐述他的影视配音解说艺术特色。
一、李易影视配音解说艺术特色的体现
李易的影视配音解说艺术特色也是走过了一段发展的道路。开始,无论是广告配音还是纪录片解说,洪亮、高亢的“大力丸”形式可以说是他的代表性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变化,多年之后他发现,这种“大力丸”形式是“刚缺柔,浪费力气”,但也深知“柔缺刚,攻而不克”。于是李易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并逐渐形成了含蓄、深沉同稳健、大气相融合的刚柔并济的特色。
(一)力量型的广告配音逐渐含蓄化
1992年李易开始为广告配音。由于他的声音浑厚、刚毅兼具响亮,气势磅礴,声线中充满了爆发力,听感上给人以庄重、大气的印象,故而深受企业类广告的青睐。最初的李易走了一条“大力丸”式的力量型路线。例如:云南白药电视广告的解说词“我渴望辉煌,我要向前,伤痛挡不住我,活力与勇气与我同行”。李易配音时,声音低沉而坚定,没有任何夸张,塑造了一个坚毅、果敢的男子汉的声音,非常符合中国男子篮球队老队员刘玉栋在广大球迷心中的英雄形象。结尾标版“伤痛无忧,活力无限,云南白药气雾剂”,浑厚有力兼具响亮的声音更彰显了老品牌产品的形象和企业勿庸置疑的实力。类似力量型配音的广告还有大红鹰集团、华泰特拉卡、红牛饮料、利群、南孚电池等等。配音中李易声润气足,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表现出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他的这种标志性的被称为“大力丸”式的标版配音在90年代初盛极一时。
90年代末开始,李易走上了新的创作道路,逐渐形成了含蓄深沉兼顾稳健大气的艺术特色。企业标版配音不再单纯追求力量,但也没有盲目采取一味的深沉含蓄,而是兼而有之,刚柔并济。例如:哈尔滨啤酒电视广告。伴随着画面由1900年时的老照片更迭变换到现代的大都市宴会,音乐也从悠扬的曲调转为激昂,李易的标版配音“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哈尔滨啤酒”依旧庄重、大气,但不再凸现爆发力,而是含蓄深沉,娓娓道来,少了一分力量,多了些许典雅和柔情。在这里,他的配音贴合画面和音乐的怀旧情绪,与这些要素一起共同表达出意味深长的哈尔滨啤酒沧桑、经典之感。配音与画面、音乐水乳交融,成功地体现了产品广告的创作意图,给人留下回味与思考的空间。
(二)稳健、大气、生活化的纪录片解说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李易在纪录片解说领域中如鱼得水,他的配音解说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周恩来外交风云》、《改革开放二十年》、《小平您好》、《百年小平》、《复活军团》、《罗马公主——奥黛丽·赫本》等片体现了李易纪录片解说的功底和特色。
最初,李易经常为政论型纪录片解说。这类题材的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大多重于画面语言和其他创作元素,是片子的主导,充满哲理性和思辨性,有很强的逻辑力。除去对有关事实的叙述、分析以外,主要是议论。故而早期的李易便采用了“力量型议论”的解说样式。可以说这也是他“大力丸”声音形式的一种演变。
例如:《改革开放二十年》第一集《飞越神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中国是一个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20年不断前进的国度,历史中国是现实中国的基础,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伸……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这就是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牵挂的家乡,这就是我们自豪的山河土地,这就是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李易自身的声音低沉且高音游刃有余。这段文字中,充分体现了他的特点:吐字饱满,声气力度较强、高亢,用声以实声为主,扬多抑少。他激情豪迈的解说在一定高度的视角上回顾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历史,同时表现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充分发挥了解说的效能,使片子增加了力度,增强了美感,富有哲理。特别是结尾连续四个“这就是”,排比递进,情绪进入高潮,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受众审美以及此类纪录片撰稿手法的不断改变,李易政论型纪录片的解说也逐渐降调、逐渐生活化了。例如2004年的纪录片《百年小平》:
他说过,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
首先,解说词的创作已经不再那么激昂了,转向较平静的表述,多用陈述句,整体趋于叙述,少议论。再看李易的解说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豪迈、那样激越,而是在不失庄重的前提下自然、松弛,平铺直叙了。四个“人民……”语气自然、平实,不再大起大落、情绪跌宕,而是把邓小平的伟大和对他的崇敬之情寓于平实、含蓄的诉说之中,淡中有情。
历史、科教类纪录片的解说则更是如此。在这类片子中,画面与解说通常是互补性的。由于这类片子的解说以讲解说明为主,因而李易的解说更大胆地采用了质朴、平实的“讲解式”。
现在有一种解说样式可以叫“旁白式”,一度非常流行,追求无论什么类型的片子都用一种所谓的“客观旁白”形式去解说,一味追求平缓和所谓的“生活化”、“自然化”,忽视内容,忽视感受,忽视表达技巧。然而李易没有陷入这样的形式主义,在追求解说生活化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高层次的技巧控制。
总之,解说纪录片,李易始终追求达到这样一种效果:“看纪录片,并不觉得解说如何的好,但也不觉得坏,很多时候好像没意识到解说的存在,但同时又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画面出现时意识到了解说的重要,感觉到了它的存在,让观众觉得声音和画面是处于和谐的互补之中。”(1)
(三)故事般讲述的电影栏目解说
20年来,李易除了为大量的广告、纪录片配音解说外,还在很多电视专栏节目,尤以介绍电影为主的栏目中进行解说创作。《环球影视》、《世界电影之旅》都是其栏目解说的代表作,其中又以《环球影视》的解说最能体现他的特色。
北京电视台《环球影视》栏目创办至今已有13年了,从它诞生的那天开始,李易就成为它的配音员。13年的风风雨雨让《环球影视》有了很多改变,这13年的风雨磨砺也让李易在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形式后最终形成了今天他独有的特色。
这个栏目分三个板块,最能代表李易解说特色的是“电影精选”这部分。他以浑厚低沉、充满磁性的嗓音轻轻叙述着,松弛而又含蓄,充满故事性和神秘感。
这一栏目解说词的创作不像一般纪录片解说词那样本身不成文,零散地穿插于片子之中,而是整体成文,比较完整,颇具故事感。故而解说听来也显得故事性很强,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讲故事,毕竟电影画面才是所要展现的主体,解说只是帮助理解的辅助手段,而且解说词中还有很多是对影片及演员的评论。故而李易并没有选择完全讲故事的方式来解说,而又不同于以往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很大的形式,独创性地使用了一种故事性极强的平缓、松弛、含蓄的解说方式,准确恰当地拿捏了这个分寸。
节目中,李易的解说处理得很含蓄,甚至可以说比较平淡,节奏一致,娓娓道来,没有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字,语句重音大多是靠逻辑停顿来表现的,听感上意思清楚且没有刻意修饰。
这种解说形式的产生跟节目内容也是分不开的。“《环球影视》往往解说的是西方电影,偶尔有几部港台电影,故而李易的解说感觉比较‘洋’。”(2)这种“洋”和他过去丰富的译制片配音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他巧妙地结合了译制片人物配音的角色感和纪录片解说的讲述感,恰到好处地融进了整个节目之中。这种解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的感觉不是在给很多人宣讲什么,而是在给一两个人讲述电影的内容,闲唠家常一般,给人很强的亲近感。这也正是为什么他在解说处理中多采取平淡叙述的原因。
二、特色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
(一)立足于自我,模仿经典
很多人的成功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李易也不例外。李易说:“内地刚有电视广告时,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那时,我配电视广告就模仿香港著名配音员冯雪锐先生的声音,他曾给许多世界著名品牌的广告做声音代言,他的标志性声音是‘P&G,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味道好极了’。”
由于播音有其特殊性,便使播音的模仿也带有特殊性。模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像”。因为在播音实践领域中,单纯的相似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因为模仿得像就用模仿者去取代被模仿者。
李易通过模仿,对播音的技巧或声音表达形式从感性到理性,作初步接触,入门启蒙,使自己步入正道。他的模仿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一个模仿对象的声音形式上,而是采取博采众长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几个合适的模仿对象,学习他们的表达形式和技巧的运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李易不仅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去选择模仿对象,还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欣赏钦佩的人。这样或许可以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动力。依赖于这两点,毕克、冯雪锐、施融、乔榛、魏玉平都曾是李易的模仿对象。
(二)时代审美和行业的需求
任何艺术特色的形成,都同时代、环境密切相关。而且时代、环境对播音创作的影响,对播音艺术特色的形成,相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更为明显。
1.中央台的播音氛围奠定了李易配音解说庄重、大气的基本样式
我国地域辽阔,电台、电视台分布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受众审美情趣各异。各地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整个台的播音特色、风格对本台播音员形成自己的特色会有一定的影响。
李易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开始他的播音工作,那里的整体播音氛围成为李易形成自己配音解说特色最早的一片沃土。一方面,节目与稿件对播音艺术特色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比如说,经常播评论、消息等书面语稿件,容易形成严肃、端庄的特点;经常播出对话等口语比较强的稿件,容易形成活泼、自然的特点。李易进入中央电台第一年主要是做新闻的播音工作,第二年开始专题播音工作。而且,由于电台的传播手段仅限于声音,电台的播音员也往往容易体现出规范、稳健的特点。李易本人的声音条件也比较适合中央台庄重、大度的风格。这些经历都促使他在后来的配音、解说工作中形成庄重、大气、稳健的特色。
另一方面,当时共同工作的老一辈播音员的风格对他特色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时的对台广播部,播音员有徐曼、文良、冬燕等人,徐曼的播音在当时的中央台显得很有特色,她温柔、亲切的播音曾经在台湾同胞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她的影响,李易没有走上气势磅礴、激情澎湃的创作道路,而是形成了相互渗透、刚柔并济的特色。
2.广告的发展为他的特色形成提供了广阔空间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广告事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李易正是赶上了时代的大潮,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广告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加入到了广告配音队伍中。
从90年代开始,广告的宣传不仅仅局限在对产品的宣传,中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对自身形象的包装和宣传上。同时,很多企业开始迷恋上“老子天下第一”、“我的产品就是最好的”等等的自我宣传方案,为自己冠名“××王”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争先恐后地制作气势恢弘、场面壮观的广告、宣传片。于是,浑厚有力、气宇轩昂的配音随之得到了他们的青睐。这种声音在这些企业看来是最能体现他们企业精神的。李易的“大力丸”式广告配音便从此诞生了。李易的声音浑厚而且响亮,声线中充满了爆发力,听感上非常权威,正适合“××王”类企业主的胃口。一时间,中国网通、中美史克、哈药集团、雅戈尔服装、三精制药、江中制药、康恩贝等等企业纷纷找到李易为其产品、企业形象做广告配音。后来,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音乐频道、体育频道等的包装广告也请李易配音。
本来由于受徐曼等播音员的影响,李易的播音浑厚中带有些许亲切,最初模仿的冯雪锐的配音也是属于典雅亲切型的,但是由于那个时代赋予企业主们的审美特点,行业市场决定了李易开创出了“大力丸”的广告配音形式。直到今天,很多企业制作的广告请其他人配音,但是广告结尾的标版还要请李易配。因为在人们的审美概念中,李易的“大力丸”式标版配音最能体现出企业的风范。比如云南红塔集团电视广告“山高人为峰,红塔集团”、华泰特拉卡电视广告、大红鹰集团电视广告等等。这种广告往往制作成本大,场面壮观,如果配音缺乏力量和激情恐怕很容易被画面淹没,从而达不到传播目的。李易果敢、宽厚的嗓音加上深沉的气息表达出了刚毅、豪迈、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奋斗气概,故而赢得了这块市场。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很多电视观众反映,电视广告的声音相对电视节目来说音量太大了。的确,由于大众审美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广告模式、广告配音模式经常达不到预计的传播效果,甚至有时候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于是广告主们开始选择新的更多样的广告形式。广告配音也随着广告的蓬勃发展而日渐丰富。娱乐型的(如动感地带广告)、时尚型的(如波导手机唯美派广告)、纯生活的(如MOTO我的音乐世界广告)、搞怪型的(如CHANNEL-V栏目广告)等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企业类的广告也开始回归本色创作,走自然纯朴之路。而此时的李易也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改变自己。当然,这种改变是在自己声音条件、表达特色范围之内的。比如张一元茶叶结尾标版“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中国茶,张一元”,配音刚柔并济,含蓄深沉中透着庄重大气,既体现出茶叶老字号的百年历史,又彰显了企业的高大形象;再如《上海大众常回家看看》,配音不再采用力量型而是温柔亲切型;《高乐高奇趣能量源》、《搜捕网》也是在他浑厚、庄重的范围内轻松、娱乐化了。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广告的发展对于李易配音解说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纪录片的发展使李易的解说更加贴近生活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早期的中国纪录片解说相对今天来说形式单一,用气发声力度相对较大,视角比较高,普遍音调高,现在听来与受众的距离较大。改革开放之后,大众文化在中国蓬勃兴起。一时间,人道主义关怀,平民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和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关注的焦点。此时的纪录片大力推广“真实”,纪实手法在这一理念下被重视和运用。纪实手法不仅要求纪录片创作和组成元素真实、自然,也要求纪录片解说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另一方面,大众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受众更愿意听到的是与自己平等、朋友般交谈似的解说,而不愿意搬一个“老师”放在家里。这样,纪录片解说走上了平实、质朴、自然、平民视角的表达路线,力求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带着这样的目的,各种类型的纪录片都在原来基本表达样式基础上或多或少地适应了市场,进行了一番解说“生活化”的改造。
早期的李易解说《周恩来外交风云》、《改革开放二十年》,声音高亢、明亮,表达连贯、抑扬顿挫,颇具思辨力和哲理性。然而,随着纪录片由原本的高视角向平民视角的转变,李易的纪录片解说也逐渐趋于“生活”,即便是政论型纪录片,比如说2004年制作的《百年小平》、《小平您好》,解说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高亢、激昂,而是逐渐“降调”,追求平民视角的纪录片风格。而像《复活军团》、《考古·中国》这样的人文社会类纪录片则更是追求平实、质朴的表达方式。这一切都促使李易的配音解说特色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改变,由以往的高亢、明亮转变为质朴、含蓄兼顾稳重、大气。
(三)失败的历练
李易的播音生涯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天生一副好嗓”、“天生吃这碗饭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坎坷才成就今天的事业。
1982年由于声音条件出色,李易报考播音系被顺利录取。在大三的时候,《红楼梦》剧组正在进行电视剧的后期配音工作,选了很多当时不错的配音演员,老师推荐李易去为“贾琏”配音。李易帅气的声音让导演很满意,但是时间一长李易配音缺乏感觉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几经调整还是无法通过,最后导演把李易从录音棚里“赶”了出来,换人重配。李易没有扭头便走,而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留在了录音棚里,用磁带录下了齐杰为“贾琏”的配音,决心找到自己与优秀配音演员的差距并努力赶上。在内心深处,这件事情对李易的打击很大,让李易深深地意识到,没有好的表达、好的感觉,再好的声音也只能是一个空壳。
这样的挫折在李易的配音解说生涯中还有不少。但是每一次,挫折不但没有使他对事业失去信心,反而更加激励了他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我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播音名家、配音大师,只是想踏踏实实地干点事儿”,(3)李易给自己定下“两年一个变化”的事业计划,强迫自己在事业上继续前进,不能停滞。他的勤恳、上进、踏实,正是他在配音解说中含蓄、深沉、稳健、庄重的思想基础。
(四)适应市场,与时俱进,不拘一格
时代不停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播音员要适应市场,与时俱进,不拘一格。李易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变”,因为他的与时俱进。
为了让自己跟上时代,跟上市场,近些年来李易在配音解说表达样式上努力探索和实践着,在不破坏自己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掌握多种类型多种样式的表达技巧,并在此基础之上融进了自己稳健、大气而又含蓄、深沉的特色。即便在娱乐风盛行的今天,李易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调整和变化。
比如说《环球影视》中一些娱乐的资讯解说。由于电影市场收视人群的逐渐年轻化,《环球影视》的栏目风格也逐渐向娱乐型转变。随之而来的,栏目的解说也必然要向娱乐、夸张的形式适当靠近。例如:《环球影视》一期大话王家卫的《2046》:
护卫队幕后军师,王朔,军师身份证,中国著名作家,军师观点:王家卫的电影都不错,王家卫用那样亢奋的状态拍电影能不好吗!反卫队幕后军师,冯小刚,军师身份证,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军师观点:最烦的就是王家卫,他是皇帝的新装,是香港商业社会的一个怪胎!
解说中,“护卫队幕后军师,王朔”,刻意强调“王朔”,加强语气,放慢节奏,“王家卫的电影都不错”,语势呈波峰类,“都”字挑起。“烦”、“怪胎”等词都有意地夸张强调,整体有很强的戏谑、大话感觉。此段解说背景音乐激烈、快速、诡异,促使李易的解说停顿错落有致,节奏大起大落。这可以说是李易不破坏自己特色前提下的变化极限了。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可能多地掌握表达技巧、表达样式确实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任何一个人,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是播音事业的至高点。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掌握多重表达样式、丰富表达技能是要在自己条件允许范围之内的,在不破坏自己表达特色前提之下的。
三、结语
李易从事配音解说工作已有19年之久。他的配音解说从单纯的“大力丸”路线走向含蓄深沉兼具稳健庄重的多样化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种特色的形成都必然带来一定的局限,李易走上含蓄质朴之路,有时听来也略显感受不足,声音形式上稍显单一,甚至有时也感觉形式重于内容。然而瑕不掩玉,无论是在广告配音、纪录片还是栏目解说中,他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具有诱人的魅力。很多不喜欢纪录片、广告的人仅仅是因为喜欢他的声音才有滋有味地欣赏这些片子。相信随着他艺术造诣的不断提高,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他的配音解说定会日臻完美,并最终形成他独有的影视配音解说艺术风格。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引自2004年4月对李易的采访。
(2)引自2005年1月对《环球影视》栏目编导徐智鹏的采访。
(3)引自2004年11月对李易的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