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电视新闻人物
电视怎样更好地展示新闻人物是采写、报道的难点。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即图像,能形象地展现事物的原貌,但其弱势也在于画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充分运用好电视画面的优势来弥补电视画面的弱势,展示人物性格,是电视新闻人物“塑造”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将新闻人物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反映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要将人物置身于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去展示。古人说:“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人与事是紧密结合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思想情操是通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表现出来的。反映现代人,必须反映现代生活;把人物放在时代的大环境中,放在与群众的联系之中,注重展示人物成长的环境,表现人物性格形成的渊源,这样的新闻人物才能使群众感到可亲可近。
1995年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作品《抢险工地老鞋匠》,通过采访义务为子弟兵修鞋的老鞋匠,反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老鞋匠义务为抢修大坝的子弟兵修理了500双鞋,却对记者的采访沉默不语。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老鞋匠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条新闻以小见大,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群众,人物有血有肉,可信可亲。
二、把握特色,凸现“这一个”
人和人之所以不同,不仅是外貌长相、工作出身经历,更重要的是性格。抓住性格特征,使“这一个”和“那一个”区别开来,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过去的新闻人物报道往往将人物形象拔高,过多采用“摆拍”或“补拍”,这样怎么能让人感到亲近呢?1995年参评全国城市台花鼓节目的乌鲁木齐台,在采访全国劳模、新疆十大女杰、原小西门蔬菜商场主任张忠庆时,记者采用了体验式采访方法。天蒙蒙亮,就和她来到菜市场,看她估摸菜的好坏,同菜商讨价还价,记者还和她一起整理蔬菜。整篇报道以《张忠庆的早晨》为题播出后得到好评,张忠庆本人也说太真实了。
在报道新闻人物时,虽然素材很多、感人的情节很多,但是选择那些小而具有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细节最能打动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物专题片《再见,荒山》,反映的是大校刘俊琪在仓库周围植树2000多亩,被评为全国绿化劳模。有个画面是:女儿给父亲端洗脚水,妻子给丈夫按摩、捶背。妻子的画外音:“别看老刘是全国绿化劳模,实际上,他喜欢吃好的,喜欢人家伺候他,还喜欢听好听的话。他把十几年来外界的讽刺挖苦埋在心里,把劳累中的腰酸腿痛留给我。别人看不到他里面这一面,而我能看到。”这段细节使刘俊琪的形象更为丰满,具有人情味儿。
三、充分运用电视手段,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电视新闻的画面是信息的重要载体。电视新闻人物的报道,解说只是介绍某人的事,但观众却能从画面上感受到这个人的容貌、气质、言谈、环境等很多信息。观众从画面上得到的信息,可能比你想到的、想说的多,也许你只想说此,观众却感受到彼。电视新闻长于报道具体的、动态的、可视的、进行中的、事件性的事实,短于反映无形的、抽象的、静态的、过去的、总结式的、非事件性的事实。而电视新闻人物的报道有很多是非事件性的、过去的、无形的事实,因而有一定难度。只有扬电视传媒之长,避其之短,才能搞好电视新闻人物报道。
1996年,银川台在报道自治区四建老工人段继尚完成的工作量提前跨入2000年时,见到摄像机,段师傅手都不知放哪好。记者用了一组特写镜头:一双沾满油污的手拧在一块儿,不停地搓着什么,并用了一段同期声:“我并不感到有什么累的,我已经习惯了。”报道并没有述说段师傅是怎么苦干的,通过特写和同期声,使电视表现手法在报道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历史不能重演,生活不能摆布。电视镜头反映人物时,有许多已是时过境迁、事过人非。记者要尽可能避虚就实,临场抓拍新鲜的画面和感人的细节,不去“摆拍”“补拍”,拍摄要有现场感,要给观众以“眼见为实”的印象。对于人物的过去,要以资料剪辑、历史图片、照片、字幕、同期声采访等多种手法表现。
电视新闻人物的每幅画面都应围绕鲜明的主题和确切的内涵,一些记者在采拍编辑画面时,在找切入点方面常常不如琢磨稿件内容、切磋文字那样下工夫,在撷取有味道、有看头的生动画面上下工夫不够,没有充分调动起电视传媒的声、像优势展示人物内心,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新闻记者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