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纸与具象传播

报纸与具象传播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纸与具象传播闻海霞,女,汉族,1975年8月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理所当然的,从“模本—作品”这个程式中,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传播方式,包括具象传播,抽象传播两大基础模式,我们这里只研究具象传播。

报纸与具象传播

img44

闻海霞,女,汉族,1975年8月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1994年7月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8年毕业,先后在《宁夏日报》及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子报《新消息报》工作。

摘 要:本文运用具象传播之原理,简单分析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介在具象传播方面的劣势以及应对办法,提出报纸应大力发展理论平论为主的观点。

关键词:具象传播 传释 模本—作品

一、什么是具象和具象传播

具象(synthetic image)最初来源于文艺创作中的绘画、雕刻,和抽象相对。简单地说就是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段要反应具体的形象,而且,我把这个“具体的形象”称为“模本”,越接近模本,具象水平就越高,也就是中国古典美学说的形似度越大。古希腊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写实主义作品,就是具象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它仍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艺术风格。只不过有了摄影技术后,具象艺术渐渐被人“瞧不起”,因为人们当然地认为,要说反映模本的完整程度,任何绘画雕刻都赶不上摄影,相机快门摁下的一刹那,高度具象就产生了。

理所当然的,从“模本—作品”这个程式中,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传播方式,包括具象传播,抽象传播两大基础模式,我们这里只研究具象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具象传播研究其实就是从模本—艺术作品的中间过程研究,就是创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去尽量还原模本自身。因为这个过程受到太多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创作者喜好、学识、阅历、流派、知识结构或者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感冒,所以,研究具象传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次过程复杂的具象传播,创作者往往多次、反复接触创作模本,然后才能运用手段还原模本,无论如何,这个模本都已不是原来活生生的模本了,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创作者的情感烙印,毫无疑问会受到他们的思维加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林黛玉,其实说的就是具象传播过程的变化。比起摄影技术来,具象传播的这种不确定性更加复杂,因为掺杂着更多的人类知识、文化在里边,所以比起摄影技术来,具象传播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二、报纸在具象传播方面的劣势

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全媒体时代,各个媒体在具象传播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普遍地看,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如此依赖于图像和摄影技术以帮助他们直观地看到模本自身而无须创作者(记者编辑)去做任何形式的加工,所以,越直观、越感官、具象度越高的媒体显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青睐,叫文化快餐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这都是个现实存在。显然这是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电视、公交电视等媒体的优势。比如《第一财经日报》一项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移动电视广告市场投放额大约为20亿元,2007年则达40亿元,预计到201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这样骄人的成长业绩,显然借助了电视具象的优势。而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赛10天时,中国网络电视台发现,已有1086万人通过手机视频观看比赛,到6月30日,手机视频点击次数已达到8305万次。同样的传播平台,同样的时间,纸质媒体要想想获得如此大的广告增量,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具象传播方面,电视(包括能提供图像的视频)显然是老大。老二是谁?不是报纸,是广播。广播的声音成为其具象传播最有力武器,平时不太注意的人,可能忽略声音的巨大作用,中国古人讲“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官,耳朵是仅次于眼睛的,《道德经》中说“五音令人耳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声音的巨大能量,现代科技也证明声音对人的作用。而且,我们能够进一步证明在具象传播中,耳的作用远胜于意的作用,因为声音可以直接传播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憎恨等都可以通过声音直接让人感受到模本自身,不需要经过大脑加工。北京交通广播是单纯依赖声音传播的,这个只有三十多个人的广播台,2006年的广告收入已超过1.5亿元,今年有望超过4亿元,声音传播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宁夏方言节目〈的哥哈喜喜〉,节目中充满着平常人的喜怒哀乐,通过各式各样的声音传入人们耳中,成为一个品牌节目。

基于以上论述,我认为在具象传播方面,和电视、广播比较起来,报纸的劣势简直一览无遗。以使用手段分,报纸只有两种手段,一是文字,二是图片。尽管现在国外个别地方开发出了什么芳香型报纸,手一触摸到报纸上的苹果图片,即可以发出苹果香味,但这仅仅是一种尝试,而且是多年以前的尝试,现在也未见大规模使用。所以,报纸自产生日起一直到现在,手段基本没有任何改进,还是文字和图片。在具象传播方面,文字的劣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无论怎样的文字高手,绝对无法抵达或者还原模本自身。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还原,而不是在艺术形象上低于或者高于模本。这里还请注意文字和语言之间的关联度,大众传播可以是语言,而报纸传播只能是文字而不是语言。关于文字在还原模本这一点的劣势,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比如道家和禅宗就意识到文字的局限性,《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其中第二个道,即是文字的意思,所以老子写道德经十分珍惜文字。禅宗倡导“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更深层的含义在于,禅师们认为文字无法准确传达最精深的思想,还往往成为知心见性的藩篱,导致许多人皓首不能穷经。这是文字对付抽象的道这种模本,对于模本中的具体事物,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以下两段著名的文字: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再来看《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文字: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约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红楼梦》第三回

读这两段文字,我们唯一得出的印象是一个美女一个帅哥,至于这位长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比如鼻子究竟多大多方,眼睛究竟多圆多亮,只能是各位读者发挥。文字的具象传播功能由此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再举一篇报纸新闻,来看看具象传播的局限。

8月7日晚上11点,两百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沿着舟曲县北侧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直流而下,越过十几道拦渣坝后,一路在黑夜里咆哮了40分钟,最终戛然而止于瓦厂附近的白龙江。

——《舟曲:天人之战》(《南方周末》2010年8月12日)

这是南方周末记者试图还原泥石流发生当晚的场景,在这里,场景构成模本。但很显然,两百多万立方米究竟是多大?咆哮究竟发出了多大声音?什么样子算戛然而是止?没有亲眼见过的人,这些文字永远无法准确向他们还原模本。如果当时能留下电视画面,相信人们一下子就感觉到泥石流的威力。如果能留下声音,用广播形式传送,人们通过咆哮也完全可以感觉到泥石流的巨大破坏力。唯独文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连灾害发生时期万分之一的复原都难以做到。

有人说报纸的图片应当可以还原模本吧,很不幸的是,由于版面所限,报纸刊载的图片只能摘取一连串事件中的一个镜头,或许是几个小时中一秒钟内发生的事情,完全无法还原整个事件。例如对于领导人物出席某个庆典仪式,新闻通常使用的相片只在于领导剪彩那一瞬间,至于前前后后的讲话、舞龙舞狮表演,甚至嘉宾发言等等,都不能采用,而恰是这些构成了整个事件。所以,比起文字来,新闻图片更加不能反应新闻事件全貌,它只不过在某一个点上,比文字更有具象优势罢了。

三、具象劣势的报纸如何应对

报纸不可能选择和电视广播完全不同的路来走,而还原新闻事件本身又是新闻规律使然,而要还原新闻事件,就必须符合具象传播规律才行。那么,报纸如何尽其可能地接受具象传播呢?兹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第一,描述新闻事件时,多用动词,尽量杜绝灌输意味很强的形容词。动词回归的是事件发生的原始状态,而形容词则是经过作者主观感情观照过的,显然前者更有具象优势。举两个例子。

“7月15日12时许,××警方带着马××指认案发现场。小区居民闻讯赶来,高呼打死凶手、严惩凶手。一位大爷得知凶手落网,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这是一篇都市报纸法治类新闻的结尾。且不说“打死凶手”之类的话该不该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单就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这条标准来看,高呼、激动以及后边的掌声鞭炮声均带有形容性质,记者无非就是想用这些词语,烘托老百姓对警方破案的爱戴。可是,这些爱戴却没有用动词来表达,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大爷流下了泪水,你怎知他是为凶手落网而不是为了那可怜的10岁孩子?这样的激动可信度太差,就是形容词坏的事儿。用动词,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一名年轻男子手持一根顶端系有红布条的木杆正在赶鹅,鹅圈旁,停放着一辆用拖拉机改造而成的简易房车,拖拉机上部搭有篷布,里边支着简易床和炉灶……白鹅成群结队走出鹅圈,下至黄河中,向下游游去。”这一段来自同一张报纸的另外一个版面。本来,这篇报道是篇批评报道,批评养鹅人在黄河里放养4000多只鹅污染黄河。但引用的这段文字中,记者并没有采用一个形容类词语,而是用了诸如“手持”“赶”“停放”“搭”等等动词,动词能帮助人们还原模本,使人们看到了放鹅人污染黄河的具体做法,至于对这种做法该持何种态度,由读者自己去判断取舍。

第二,少掺杂主观,尽量做到客观。新闻虽然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载体,但因为在传播过程中要经过记者编辑这道关口,难免受记者编辑们的主观影响。所以,我们只能提倡少掺杂主观以尽量达到客观。比如上文提到那个例子,如果记者不是宣传警方破案神速的话,绝不会想着激动的老大爷的。这类毛病最容易出现在宣传类新闻稿件中,比如为了衬托某位领导出场,新闻报道一上来就是风轻气爽,彩旗飘飘之类大量堆砌的形容词。而来看美联社报道卡特在1976年当选总统时是如此“冷血“,报道这样写的:“今天早上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击败了福特总统入主白宫,共和党8年的统治由此结束,使他以在野党的地位长期进行的竞选大获全胜。”没有彩旗飘飘和欢呼,只有平静的叙述。这样的新闻显然更能令读者信服。

第三,发挥报纸“模本——作品”之间有着足够空间的优势,向纵深方面挺进。

人们读报的过程是个传释过程,这个过程具象度越低,人们的传释活动就越多;具象度越高,人们的传释度就越少。什么意思呢?相当于书法和绘画中的留白空间,比如一幅画,如果留白空间大,供人想象驰骋的就越多,如果留白空间小,人们就难以驰骋想象,思想只能停留在画的本身。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和《溪山行旅图》,比起后者来,前者密集的绘画元素充斥着整个画面,人们脑子全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塞满了,哪有驰骋想象的空间啊。再比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为什么能给人们想象的美,就是因为松间和石上是大面积的空间。这个原则提醒报纸,要在具象度低的题材上下工夫,以己之长形电视广播之短。

具象度天生低的模本是理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以后新闻同质化越来越厉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走各的路,报纸就应当优先发展理论,因为理论这个东西,电视和广播是天生短腿,画面和声音无法有效传播理论,理论需要靠读者艰苦的传释活动才能到达传播效果。我们很难想象《百家讲坛》不是讲故事而是讲理论。这也是近几年来全国报纸评论风生水起的传播规律所在。大家可能注意到电视或广播有报纸摘读栏目(类似央视的《马斌读报》),但由于先天局限,电视广播往往只摘录一小段。而也有不少电视广播模仿报纸,在节目后附有短评论,但显然,它们的评论完全没有报纸的评论影响力大,而且受众在观看电视时,对其浮光掠影的评论也不关注。

当然,报纸在理论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的言下之意,并不是说报纸理论就可以无视具象传播的规律乱来。事实上,此前绝大多数时候,报纸主要是党报的理论是传播效率低的典范,原因就在于只注重宣传,不注重将抽象理论尽量变得具象,令读者十分讨厌。

下边,我以具体实例来分析,理论应当如何尽量向具象靠拢。

我所供职的宁报集团中的《宁夏日报》,同许多地方党报一样,一直相当重视理论。去年,宁夏日报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新动作,呈现出相当大的特色,在不经意间也实现了抽象理论具象化的特征。

1.活开头,灵蛇贵在头。以往的理论宣传文章,一般运用庄重的“三段式”论证模式,在开头端出论点,然后按部就班地展开论述。现在的理论文章,起笔灵活,或运用杂文的由头开笔,或描述一个具体形象;或介绍一件事;或拈出一个典故以此挑开话题。这些都是具象的好办法。今年“七一”前后《宁夏日报》刊发的一组理论文章,就充分地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刊发在7月1日报纸上的文章《今天仍需要这些豪言壮语》,文章起笔写道:“‘干革命干吗,哪有怕死的,死就死我一个,我绝不会连累党。’‘那种难是天大的难,我们这点难,怕是连巴掌大也算不上。’‘为了老百姓的事,该你晒黑的时候就得晒黑,该你掉皮的时候就得掉皮,吃苦其实也是一种乐趣。’‘穿着这身警服,早把生死放在一边。’……这些话,来自我区不同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像这样朴实无华却又感天动地的话语,还有很多。”以人物鲜活的语言开头,引出“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豪气,给我们以攻坚克难、披荆斩棘,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恒心与勇气”这一论点,读之有味,令人印象深刻。

2.多举身边事,多拉家常话。该报7月2日刊发的理论文章《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文章起笔即为大量的现场描述,“一早出门坐车,看到路边站着许多戴红袖章的人。他们有的在疏导交通,有的在公交站台边为路人提供公交车路线咨询,搀扶老人、孩子上下车,表情温和,态度和善,暖暖的夏日里,让大家的心也暖了起来。疑惑间,看到路边的标语和一些单位临时搭起的服务台,笔者才反应过来,当天是‘七一’,是党的生日,也是每一位党员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抹红色的袖章、一面鲜艳的党旗,让大家自然地将党员作为瞩目的对象,被人羡慕和崇敬着。因为那一抹红,党员的职责变得越发神圣”。文章由自己形象的所见所闻挑开对“每一位党员应时刻牢记的使命与责任”的论说,让其内在的意蕴渗透在整个文章的逻辑脉络之中,形象在文章中作了整体的内在贯穿。再如,6月25日该报刊发的《答好招生公平考卷》一文,该文的论点是“尽管现行高考有种种不如意和弊病,人们希望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继续维护程序公平,决不容许任何人撼动‘录取公平’这一高考公平最坚实的基石”,虽说立论点非常严肃,但文章却非常生活化——“近日四叔电话里说,堂妹高考成绩上重点线了,让笔者在填报志愿上给点建议。最后,他还担心地问:‘听说高考录取时也有走后门的,还有被顶替掉的?’每次回老家,面对渴望通过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乡亲们,我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教育公平’‘高考是最后一块净土’等社会公平理念,却遭到乡亲们的嘲笑,说亏我还是记者呢。”

3.多用设问、反问。这类属于行文技巧,但事实证明能抓住读者。“没有困难,组织派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就是来向困难要财富的。想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那难不难?……”设问和反问的出现,主要功用有两个,一是逼读者去思考,二是牵引读者跟着作者的思想走,而不至于读着读着跑偏了方向。

在该报的理论文章中,运用不同的手法营构“具象美”还表现在“转化理论课题,用新闻方式表述,营构‘具象美’”“深入采访,由事引发,论理依事,营构‘具象美’”“作理论调研,以事证理,营构‘具象美’”等多方面,这里不赘述。

由此可见,具象原理用得好能产生具象美,会给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优化了理性信息传播接受。这种写作思路和表现方法,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能直接把握理性信息;化繁复为单一,化深奥为浅显,使读者一看就懂;化庄重为活泼,化严肃为机趣,使读者乐于品赏;变延时为及时,使传播的理性信息鲜活,具有信息含量,也是党报宣传方式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