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形态下媒体融合与创新
窦小璐,先后曾在《时尚芭莎》和《精品购物指南》担任美容编辑一职。至《淑媛》杂志创刊起,担任美容总监,开创并负责美容板块的编辑内容。准确把握杂志的风格及走向、疏通各类品牌资源渠道,对版面定位、栏目建设、稿件图片组织有丰富的经验,并有独到的判断及鉴赏能力。
摘 要: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世界传媒格局已经发生并正在进一步发生重大变革。传播终端功能日趋多媒体化,传播主题日趋多元化,传媒市场日趋分众化,媒体经营业态日趋全媒体化。日益强劲的媒介融合进程将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全媒体 数字化 报网互动 新媒体
一、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广播、CD、MP3等媒介获得关于影片内容的信息。同时,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正积极推动全媒体营运模式的改革,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
(一)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的概念至今尚未在学界被正式提出,但是传媒业界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全媒体传播方式的应用。在借鉴与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把全媒体的定义诠释为两类:第一类是指一种新的媒体营运理念(模式);第二类是指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态。
这里重点讨论的是作为传播形态的全媒体。从传播载体形态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媒介的总和;从传播内容形式上,则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信息传输渠道上来看,包括了传统的纸质、频率、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地铁电视、国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全媒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众多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及各种媒介之间的深度融合,全媒体的内涵与外延都将变得越来越丰富。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报纸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和中枢神经的延伸,电视是眼睛、耳朵和中枢神经的延伸等。概括来说就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媒介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不同媒介之间相互融合,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受到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的启发,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理解全媒体的新视角:全媒体是人的整体延伸。
(二)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不是凭空臆造或者灵光一闪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对媒介形态的发展与人们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考察而得来的。在口语时代,人们通过面对面的对话进行交流,人的中枢神经参与其中,人们的感官平衡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随着拼音文字的出现,人可以通过文字来感知世界,文字成为了人的眼睛的延伸。偏重于视觉的单一感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感。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作为印刷媒介的报纸成为了大众媒体,人的眼睛的延伸进一步强化,导致了其他感官的削弱。印刷媒介把复杂的现实生活符号化,进一步加重了视觉偏向,使得拼音文字造成人的“裂化”。在印刷媒介的长期主宰下,人被割裂成为“眼睛人”。电力媒介的发明,调动了人们中枢神经的积极性。麦克卢汉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把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电子媒介起着相同的作用。“电力媒介介入的速度造成了个人知觉和公众知觉结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播、电视作为特定时代下社会的主导媒体,在当时可以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但是,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融合了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的网络媒介等新型媒介相比,广播、电视等电力媒介对人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是有限的、浅层次的。同时,人们通过广播和电视来获取信息时调动的感觉器官依然单一化。所以,在广播时代,广播成为人的耳朵和中枢神经的延伸,但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割裂成“耳朵人”;电视时代较广播时代有所好转,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有了眼睛、耳朵与中枢神经的共同参与,电视成为了眼睛、耳朵和中枢神经的延伸,但是,仅仅有眼睛、耳朵和中枢神经等感官的参与,那还不是完整的。电视时代的人也不能称为“完整的人”。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出现,人的感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网络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人们在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活动时,中枢神经高度涉入,网络成为人的嘴巴、眼睛、耳朵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延伸。但由于台式电脑不便于移动,人们的网络接触活动受到时空的限制。换言之,人的延伸受到了限制,人们感知世界的活动也受到了限制。
在全媒体时代,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媒体的广泛使用突破了这种限制,众多新媒体与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与媒介间的融合,使人们置身各种媒介的包围之中,立体化的媒介环境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可以从各种各种的媒介渠道获得讯息,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具有立体感,眼睛、耳朵和中枢神经等感觉器官同时深度调用。这时,人作为一个整体,全身各种感官以及中枢神经都得到了延伸。通过对媒介形态的发展与人们感知方式的变化历史的回顾,我们看到人经历了“整体人—割裂人—整体人”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
二、纸媒转型升级的数字化路径思考
眼下,随着网络交流工具的不断涌现与广泛应用,正实现着信息源、媒介、受众的“三位一体”,加速了信息的快速交流和传递,使得新闻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覆盖面更加宽广。这就是新传播时代的数字化形态。
新传播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跨媒体,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时间的交流和沟通,它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新传播时代其实就是一个跨媒体时代,数字化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选择,各种媒体在交叉中产生了新的传播。
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之一的报纸,也需转型,以适应新传播时代对纸媒市场的变化需求,在拥抱新技术、新媒体,在报网融合中进行有机整合,在与新媒体的互动中实现“引领”,才能彰显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
(一)适应阅读市场变化的需要,在报网互动融合中转型,体现与网民共振的贴近
当网络以颠覆性的姿态逼近传统媒体,每个读者都可以自主生产内容、发布内容的时候,报网的互动,就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需要,甚至是一种必须。这不仅可以很好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与网民共振,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报网互动就是共振的表现之一,它指的是报纸与网络相互借力,网络吸取报纸的内容和资源,报纸借助网络的渠道和平台,两者相互作用,以扩展传播覆盖地域、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报网用户的效益。很显然,在报网互动过程中,报纸和网络媒体互相借力,提升着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介的传播效果。
作为纸媒,在互动中第一实现的就是“我”就在你们中间。这时,所有网络传播的渠道,不论是短信、论坛、QQ,还是博客、视频等等都可以作为纸媒的信息渠道,丰富自身的新闻源,从中发掘新闻价值。网民的身边线索、闪光的思想、精彩的语言等等在网上互动之后,经整合、融入,成为记者笔下的文章,再现于纸媒。现在不少报纸开辟的“滚动新闻”、“民生微博”等都属于这类互动后的产物。当网民又成了纸媒的读者,看到自己的身影、声音又在报上重现时,心自然又会回到纸媒,这样,网络就成了我们贴近读者的渠道之一了。
网络的传播除了具有跨越时空的交互性外,还有它的无限性,因此这就为信息的N次传播提供了可能,而纸媒在互动过程中,就应该有所担当,在它的N次传播中,借助纸媒强大的人才实力,形成自己的舆论场,最后实现在传播中胜出。在新传播时代,靠一篇文章、一篇报道、一张图片就能称雄舆论场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你做的报道只有在一次、二次或N次传播中与新媒体的海量资讯不断进行有机整合,引领舆论,才能彰显了你媒体的价值。如《浙中新报》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周老虎事件”报道中,抓住“虎画”出自浙江义乌的新闻关联点,连续发了20多篇稿子,有消息、特写、连续报道、评论等,受到读者和网民的肯定。
在新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商的时候,体验与认同成了网络内容提供者的一种快感之源,纸媒也就应当在互动中,为读者提供这种体验的快感。如《浙中新报》所推出的“E动八楼”版面,用“Q联你我网转天下”作为联系词,开辟了“雷新闻”“炫照片”“民声微博”“民生帮帮堂”等栏目,与网民互动,在互动中也改变着新闻的叙述方式。纸媒上更多出现的简洁、形象、直指人心的报道,让网民倍感亲切,从而实现着纸媒与读者间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品牌认同的功能。
总之,报网互动中,我们与网民在一起,网民也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这为我们进一步提高纸媒的贴近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互动就成了我们新闻的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二)适应对有效信息注意力的需要,在整合中转型,体现纸媒新闻的深度
新传播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普及,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内容提供者,但随着这多元化参与、碎片化表达的出现,同时呈现在网民面前的是一个更大更严重的问题:数亿网民都“发言”时,舆论场成了“嘈嘈杂杂难为听”了。所以,在传播语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传播的基本价值面竞争没有变化,竞争还要回归到它的本原——对有效信息的注意力,我们的受众更渴盼有媒介能充当他们的意见领袖,表达真实有分量的新闻信息。这样才不会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和更为宝贵的注意力。
而提供真实有分量的新闻信息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传统纸媒的身上。因为他们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在新传播时代更能借助网络的力量,充分整合资源,以显示出媒体深度的力量。
在新传播时代,有三种形式可供参考:一是深度的调查、挖掘的报道。因为我们过去的所谓速度,所谓短、快,传统媒体已经没有办法和网络竞争。我们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深度报道,开掘深度,理性的透视。对人们未知的新闻事件进行独具匠心的深度开发,体现了新闻人的眼光和胆识,也体现了新闻的价值。这就要求媒体的报道应该成为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深度报道,深入而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解释分析事实,阐明事件因果,揭示事件本质,预测发展趋势。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满足广大读者强烈的知情需求。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保持权威性和话语权,才能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这方面,没有一批专业的媒体人,大部分依靠公民记者的网络是难以担当这一角色的。二是面对全民成为内容提供者和铺天盖地的资讯,传统纸媒可以用整合的方式、关联的方式,充分地整合各种资源,做好综合解释性的整合报道。这样就可以把人们分散的价值、分散的注意力重新聚合起来,形成传播产品链、服务链。如很多媒体推出的财经、文化、服务、消费等各种特刊,就属于这一类。三是专业的独家策划。这虽然也是深度报道的一种方式,但因为是体现编辑部核心价值方面的报道,所以显得格外的重要。它可以针对社会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集中进行报道。以媒体独到的个性、唯一性,形成一定的价值,从而提升媒体的品牌个性。
(三)适应传播市场演变的需要,在市场拓展中转型,展示纸媒的升级,实现纸媒的新价值
在纸媒将一步步走向消亡的盛世危言中,如何拓展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因为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这里的拓展,是指媒体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创新性延伸产业链等的拓展。在拓展中实现传统产业的内容提供商与新技术的融合,从而在融合中实现升级,也由此实现纸媒的新价值。
目前,各地纸媒在内容的数字化多形态发布上,可谓是风起云涌,斩获颇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类:一是纸媒办新闻网站,名为“一报一网”,大多提供滚动新闻与新闻的延伸服务(含论坛等),以此提高新闻的阅读率,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二是打造各类社区消费网、专业网等,如各地纸媒办的名胜风景网、精致生活网、团购网、快房网、快车网等等。以纸媒的专业人才为依托,吸引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打造新的互动平台,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不管是哪类的报网融合,中间起支撑作用的一定是内容,作为纸媒独具个性的内容,以网络需要的形式重新打造,这就为纸媒的引领舆论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可以提升纸媒产品本身的销售量。
纸媒的转型不仅体现在报网融合中,还体现在跨媒体形成的内容生产、传播产业链的升级。在新传播时代,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的统一,通过与数字电视、通讯运营商等的合作,才能拓展更多的传播手段、渠道、载体,从而实现引领。如都市快报与华数数字电视合作,开拓数字电视新媒体的思路,并与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合作办台等等,都体现了纸媒“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同步再现”的新探索、新实践,也意味着从资本合作到产业内容的更深的全面合作,从另一个渠道引领舆论。
还有一种升级是文化产品终端的开发。纸媒发挥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研发适合新媒体发布的数字化内容产品,尝试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互联网时代内容提供商的转型。如推出符合手机阅读习惯和移动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的手机版新闻、信息、小说、图片、漫画等数字文化产品,探索特色出版、个人按需出版等新形态内容的创作与整合,共同研发新信息化产品,共同推动以纸媒内容平台为背景的“用户创造”新平台。
三、新媒体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音像、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网络、手机、数字电视、楼宇液晶、播客、博客、网游、动漫、数字电影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即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最关键的一点是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化、更新、共享、交流,进而直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的诸多形式之中又当属网络发展得最为成熟,前景最为广阔。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网络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无孔不入,二者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本身即是年轻的行业,同时也是属于年轻人的行业。而年轻人正是最富有创意与激情的一个人群,所以二者的结合是必然的。
国内目前针对创意产业的网站的现状却是逐渐趋于平均化和同质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陷入集体塌陷的状态。整个业界都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一个中国到底需要几家相同性质的网站?网络生态和环境如何改善?另外,对于网站的发展模式,在国内目前是没有成功模式的,因为都在摸索当中,毕竟文化创意产业自身还是个很年轻的行业,现在谈模式还太早。模式本身永远不能决定一个网站运营的成败,决定成败的是有没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用最合适的方式把这个模式执行下去。
网络只是新媒体的一种,随着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数字电影、动漫、网络游戏产业等的发展,新媒体在自身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将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四、跨媒体传播:传媒领域的“大同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新闻传播界日益呈现出了两种新的现象:一种是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吞并与厮杀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南京地区报界之间的降价大比拼就是鲜活的一例;另一种现象就是一些新闻媒体逐渐从各自为战、互相封锁的割据状态走出来,与其他媒体握手言欢,积极寻求各种合作、互助与融合的方式。于是,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便应运而生。有人称这种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为“跨媒体传播”。
这种跨媒体传播现象的出现不禁让人感觉到在新闻战场硝烟弥漫的同时,似乎还闻到了橄榄枝的清香味道。许多人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看待这两种截然对立的现象。有人为跨媒体传播击掌叫好,认为它会带来“双赢”或“多赢”,为媒体在竞争的同时找到了同舟共济的良好形式。还有人对此有所顾虑,认为跨媒体传播所追求的融合与互动到最后总有一方或几方成为这种互动与融合的牺牲品。如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来看,跨媒体传播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是应运而生,也必将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与发达,预示着人类很可能在信息传播领域,率先进入一个没有国界与身份差异的大同世界。
(一)受众需求是跨媒体传播产生的社会基础
纵观人类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纸质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报纸、书籍、杂志等形式);第二个是电子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广播、电影、电话、电报、电视等形式);第三个是数字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高清晰度电视、电脑、VCD、DVD、CD、互联网络等)。从技术层面上讲,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而从受众需求的层面上来讲,三个时代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势对媒介与信息需求的不同程度。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时,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跨媒体传播便应运而生了。受众的社会需求正是跨媒体传播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二)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有专家预测,再过两年,全球网络用户将达5亿。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地球村”的出现。有人称今天的世界是“媒介的世界”,今天的媒介也是“世界的媒介”。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数字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广泛运用的结果。人类从来没有感觉到媒介技术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它能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早在五年前就指出:“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今天的世界,是媒介主宰的世界,是数字主宰的世界,是网络主宰的世界。
(三)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是跨媒体传播的市场动因
近10年来,大众传媒市场发展的多样性使跨媒体传播的必要性变成了可能性。而传媒多样性的大发展又使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感到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我国,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垄断传媒市场的状况日益成为历史。许多媒体在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的同时,开始琢磨着到别人的地里挖“菜”吃。原来的游戏规则逐渐被更改,新的规则正在逐渐深入人心——那就是打破一切条款与行业限制,摒弃一切传统的媒介市场观念,最大限度地开拓自己的受众范围和传播途径。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育并成熟之后,许多传统媒体开始认识到网络媒体是一个新近崛起的传媒高地,其中蕴藏着不可限量的商业机遇和发展前景。于是,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开始上网,设立属于自己的网站,真正做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至于各种网络媒体,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虑,更需要在传统媒体里寻求支持与合作形式。许多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签订了合作协议,从传统媒体那里获得信息的转发权或采访权。这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既竞争又合作。媒介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谁也离不开谁了。
(四)跨媒体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可能走向“大同世界”
媒介传播作为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它实际上是对社会经济状况与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一种反映。有人把记者比喻成社会生活的瞭望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若美国经济患了感冒,全世界都要打喷嚏。在政治、文化、教育与传播领域,一体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剧。许多传媒巨子不仅插手各种传播领域,也将传播范围覆盖到全世界。澳大利亚的默多克新闻集团简直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传媒帝国。美国的NBC(全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PBS(公共广播电视网),英国的BBC以及日本的NHK等都是世界上传媒领域的大型“航空母舰”。在跨媒体传播方面,它们是最早的实践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许多原来在传媒市场上争斗得难解难分的媒体,逐渐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开始化敌为友,寻求“双赢”或“多赢”的途径。例如,瑞典的电视四台与法国的新频道北欧台(Canal Plus Nordic)就是一对争斗了多年的“冤家”。前者是瑞典收视率最高的商业电视台,后者则是法国主要的付费电视机构。在争斗多年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在1999年底签订协议,宣布进行多方合作。根据协议,法国新频道北欧台每周为瑞典电视四台提供六分钟的英超联赛播出权,另外还包括其他重要体育赛事的新闻片。作为回报,瑞典电视四台则给予法国新频道北欧台提供全国冰球联赛的转播权。
传媒一体化与合作化倾向正在成为历史潮流。跨媒体传播只是这种一体化与合作化的外部表象。虽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归结到最后恐怕还是合。因为“合”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表现在信息传播领域,“合”的趋向也是必然的。跨媒体传播(也可以说是媒介的“合”势)有其很大的优越性。大致说起来,跨媒体传播应该有六个方面的优点:①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覆盖面;②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③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④可以综合利用媒介资源;⑤可以充分满足受众需求;⑥可以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跨媒体传播的另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一部分经营不善的媒体将面临倒闭和被兼并的危险。媒体的总量可能越来越少,但媒介传播的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目前有报纸2160多种,电视台2800多座,广播电台1320多座,如果再加上一些企业与部门设立的广电机构,我国实际的广电播出机构接近7000座。这么庞大而众多的媒介机构,无疑是对我国媒介资源和国家财力的一种巨大浪费。因此有专家指出,必须“整合和优化媒介结构”,“建立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新格局”。
要想达到更好地整合与优化媒介结构的目的,推动跨媒体传播的建设与发展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因为鼓励和支持不同媒体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与互动,会有助于打破原来的媒介局势和资源分布状况,推动媒介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表面上看起来,跨媒体传播有点“天下大乱”的味道,但大乱之后必然会得到大治。
有人说跨媒体传播是“与狼共舞”和“与敌同眠”,这是用竞争与排斥的眼光看待其他媒体。如果从合作与共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跨媒体传播确实又是一条通向“多赢”的光明大道。
说跨媒体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将进入“大同世界”,这只是说它标示着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它的真正含义在于,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作与共生将越来越普遍,媒介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最终出现的结果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什么单纯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而只有一个东西:大众传播媒介。
【参考文献】
[1]张海鹰.网络时代传播环境的变化给大众传媒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大学.1999:70
[2]申丽.电视新闻发展的趋势.青年记者,1999(5)
[3]田涛,刘宇庆.“新闻联合体”的初步构想.中华新闻报.1999-10-25
[4]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5
[5]李良荣.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传媒?思考?新世纪.满运来主编.同心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