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发挥舆论主导作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地震灾区第一夜》创作谈 张 龙
灾害报道因灾害本身的突发性和强烈的悲剧色彩,显得错综复杂。同时,灾害性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事件演变迅速等特点,这更为报道增加了难度。2005年11月26日8点49分江西省九江市的瑞昌市和九江县发生里氏5.7级地震,使四十多万灾区群众在一瞬间无家可归。江西电视台《地震灾区第一夜》这篇报道就是多视角记录地震之后受灾严重的瑞昌市、九江县第一个晚上的真实状况。通过记者的眼光来反映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高度关心,表现灾区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在灾难面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把灾区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这篇报道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全国十几家媒体采用,并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这篇报道的主创人员,我觉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灾难面前,媒体一定要反应迅速,引导舆论
一得到地震发生的消息,江西电视台迅速组织记者奔赴灾区,我们十几名记者从不同的地方迅速赶赴灾区采访。在途中,从灾区往外开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对于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地震报道的记者来说,每往灾区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百倍的勇气。
到达灾区后,余震不断,我们的安全时刻受到威胁,但是一投入工作就忘了危险和害怕。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我们一直在围绕地震灾害发消息,包括本台的字幕新闻、画面新闻以及中央台的新闻,连续10多个小时的工作,别说休息,就是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大家都非常地疲倦。夜幕降临,巡逻喇叭车不间断通知大家到户外避险,无形中加重了紧张的氛围,再加上各种负面小道消息的传播,经历了一天的心理重压后,灾民们基本上都处在心理崩溃的边缘。他们将怎样度过灾后的第一个夜晚?在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灾害性事件报道中,特别需要主流媒体能及时、准确地发布消息,引导舆论。灾后第一夜的报道我们不能放弃,必须抓住时机。
记者在九江地震灾区采访
二、面对复杂局面,努力发掘有价值的线索
晚上7点半,我们首先来到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在场的人员都非常忙碌。地震专家会商室、指挥部会议室两个最关键的场所不允许记者进入,我们在那里转了近1个小时,基本上没有获得什么线索。但在困难面前,我们保持了冷静和耐心。将近9点时,当地一位主要领导从外面进来,我们赶紧把他围住,抓住时机请他介绍了当时的最新情况。
根据所掌握的线索,我们决定采用跟踪纪实的手法,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分多视角采编《地震灾区第一夜》的方案。我们四路记者分别到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民集中安置点、临时搭建的医院和跟随民兵排查小分队,主要是针对地震震情、灾民的生活、灾民的医疗、灾民的户外避险等方面进行采访,同时要求大家见机行事,扩大活动半径,尽可能抓拍一些鲜活、感人的素材。后来的确拍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素材,比如震区进行的剖宫产手术和道路旁搭建的电视台,这两个事例成了报道的亮点。
三、好的题材更要注重报道手法和运用各种电视手段
《地震灾区第一夜》的报道采用了纪实的手法,突出现场声、背景声、同期声的运用,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们在消息一开始就用了两句要求大家到户外避险的现场广播声,直接就把观众带入那种紧张的情绪中,然后是排查队员挨家挨户的检查,报道突出时间概念,让观众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等等,整个报道显得层次分明,在消息结尾的方式上,我们作了很大的尝试。瑞昌广播电视台办公楼在地震中严重受损,但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在露天搭建了临时电视台,及时报道地震有关情况。凌晨,我们正在拍摄瑞昌电视台记者编辑在路边忙碌的镜头,忽然他们早新闻主播备稿的声音传入耳中,用这段同期声结尾比什么都好,既能够真实反映灾区的状况,也体现了灾难面前广电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四、强大的引导力是这篇报道的精髓
每逢灾难发生时,媒体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观众有了解事件进展的迫切要求,更有寻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客观地说,在江西九江这个非地震带发生地震,当时的局面的确混乱,救灾工作不到位,这是政府和干部客观上没有经验和地震灾害的复杂性导致的。部分灾民存在不理解的情绪,对震情的走势还存在很多的猜测。在这个时候,坚持正面报道,只帮忙不添乱就显得尤为重要。《地震灾区第一夜》这篇报道事实上达到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报道预期。节目播出后,对一些地方的抗震救灾工作有所促进,缓和了灾区群众的情绪。负面的小道消息迅速得到了遏制。最直接的效果是,地震周边地区的群众看了我们的电视报道后,敢搬回家中去住了,住在帐篷里的灾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通过这篇报道,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应积极面对,牢牢把握宣传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报道工作,对于树立媒体的主流、权威、公信力的形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