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大自然的奥秘——电视科普片《黄喉噪鹛》创作感悟 雷 洪 李 蔓
自然类电视科普片生产周期长,拍摄条件艰苦。在2008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评比中,江西电视台拍摄的《黄喉噪鹛》荣获科普类一等奖。作为主创者,我们百感交集。
2001年,在一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采访过程中,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失踪了80多年的世界珍稀鸟种黄喉噪鹛在江西省婺源县被发现。我们当即驱车赶前往婺源县拍摄,可惜的是黄喉噪鹛只比麻雀大一丁点,我们的标准摄像镜头根本就拍不着,只能在望远镜里欣赏到黄喉噪鹛美丽的身姿。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只要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在黄喉噪鹛的繁殖期去婺源拍摄。但都因为对黄喉噪鹛习性不够了解和拍摄设备不够理想,以失败告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机会来了。首先台里给我们配备了一台高清数字摄像机和一个40倍高清镜头,加上倍率镜就能变成80倍。此外,还拨给了一些拍摄经费。这简直就是鸟枪换炮。来到黄喉噪鹛的繁殖地,我们意外地发现鸟巢都筑得很低,最低的1号巢(这几个巢是我们自己命名的)、4号巢、5号巢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米高,而且所有的鸟都把巢筑在相邻的三棵大树上,十几个鸟巢连成一片,真是天赐良机。
我们很快搭好了拍摄台,然后慢慢靠近鸟巢,在确认不会干扰到黄喉噪鹛正常活动的安全距离处,停了下来。随后我们再慢慢地在拍摄台上放设备、站人,让鸟逐渐熟悉我们。
当我们开机聚焦在小鸟身上时,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操作过高清数字摄像机的人都知道,它有个缺陷那就是难聚焦,加了40倍镜头和倍率镜后就难上加难。在低照度下,景深只有几公分,有时把焦聚在鸟头,鸟尾就会虚,何况小鸟还不停地跳来跳去。起初几天出片率都不高。经过几天的摸索,我们逐步掌握了小鸟的活动规律。此后,我们开始守株待兔,把焦先聚好守在黄喉噪鹛经常出没的地方,框死等待小鸟入画。这一招果然灵验,每天都能拍到几个好镜头。
拍摄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初夏的南方,森林里气温最高达到36度,由于湿气重,蚊虫特别多,我们穿着长衫长裤,还必须把袖口和裤脚口扎紧,但手背和后脖颈常常被花蚊子叮满红疱。尤其是晚上拍摄,只要打开手提探照灯,成千上万只小虫就会朝我们扑来,还不断地往鼻孔和耳朵里钻。有时在一个蹲守点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不能有一点动静,吃、喝、拉、撒都要就地解决。为了保护环境,拍摄完成后还要把“剩余物品”全部带走。
外景地拍摄
最让我们焦虑的是有时看到了精彩场景而无法拍摄。因为黄喉噪鹛体形较小,用标准镜头根本就无法拍到理想的画面,而用40倍的长焦镜头拍摄又很难聚焦和移动机位。每次移动机位我们都要花十多分钟的时间,真有点大炮打蚊子的味道,所以我们现在拍到的好画面都是黄喉噪鹛恩赐给我们的。
我们带着蚊虫送给我们的满身“红疱”回到编辑机房,面对40多盘素材带又开始了艰辛的后期编辑,我们最后采用的结构是:开头部分,我们集中采用了黄喉噪鹛的精彩镜头、叫声和播音员的解说词,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接着以黄喉噪鹛在婺源县栖息、繁殖为故事主线,讲述一个黄喉噪鹛家族在繁殖期里的故事,其中有松鼠偷吃鸟蛋不成,反而失足落水的情节;有小鸟孵化出来后争食的情节;有小鸟学飞时出现了状况等有趣的情节。更有引人入胜的雨后幼鸟失踪的悬念。这些精彩纷呈的情节和耐人寻味的悬念,都注入了我们对黄喉噪鹛深深的爱意,不断引领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进入一个个小高潮。故事最后以小鸟学飞后与父母一起飞离繁殖地结束。
片子粗剪完,我们对整个片子的节奏作了些调整,删减了部分跟拍长镜头,有效地避免了电视科普片普遍存在的篇幅冗长的毛病,最后成片仅18分30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