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终生难忘的抗击冰雪报道

终生难忘的抗击冰雪报道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终生难忘的抗击冰雪报道   张国辉2008年2月,井冈山上的九天抗灾报道让我终身难忘:高山冰雪重重,低岭烂泥滚滚;山路上几番遇险,传片时深夜难熬;烛光晚餐苦也浪漫,一身臭泥累也开心;子弟兵为抗灾无私奉献,我拍片恨不能尽显军功。冰灾发生后,我一直在做相关报道,因为多次深入一线现场拍摄,对灾情的严重性有深刻认识。

终生难忘的抗击冰雪报道   张国辉

2008年2月,井冈山上的九天抗灾报道让我终身难忘:高山冰雪重重,低岭烂泥滚滚;山路上几番遇险,传片时深夜难熬;烛光晚餐苦也浪漫,一身臭泥累也开心;子弟兵为抗灾无私奉献,我拍片恨不能尽显军功。

冰灾发生后,我一直在做相关报道,因为多次深入一线现场拍摄,对灾情的严重性有深刻认识。江西卫视2008年2月1日起加开6档滚动新闻,抗灾报道任务更加繁重。虽然我家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但是为了抗灾报道,这年春节又没回家,连续三年春节期间坚守岗位。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五)晚23:30,我接到领导电话,通知我做好准备,随南京军区抗灾部队赴吉安地区报道。

一路上,看到上百辆军车壮观前行,觉得热血沸腾。卫视新闻部共有14路记者奔赴7个地市采访,人手和设备都比较紧张,所以安排吉安台记者欧阳健带设备协助我采访。此前我去井冈山做过20多次采访,高速路边的油菜花已经开放,可井冈山仍是冰雪重重。因为停电,又逢春节期间,当地所有的宾馆饭店都关门了,我们成了当地第一批客人。我也享受到了第一顿烛光晚餐(采访期间几乎全是烛光晚餐,两次例外:一次略有阳光、一次连烛光都没有)。因为过年,厨师还没来上班,头几天都是宾馆老板下厨为我们做饭。采访回来,浑身汗水泥水已经结冰,因为没有电也没有热水,所以就这么钻进被窝,用身体的热量化解冰块。

img61

2008年2月,作者在井冈山采访解放军抗击冰雪灾害

井冈山市从1月13日开始就大面积停电,4条主干110千伏电路从1月17日起相继倒杆断电,后来仅靠从泰和县牵来的一条35千伏电路应急。

14日一早,我们奔赴永新县海拔1380米的大砚山,那里是永新县通往厦坪(井冈山新市区)的要害,电杆电塔损失也最为惨重。采访车在山路上颠簸了4个小时,因为山里没有手机信号,又看不到人烟,无法打听到部队的具体位置,井冈山的司机也迷路了——这也是采访期间始终困扰我们的问题。终于找到部队,发现开路是他们到达后的首要任务,井冈山地区山高林密,所以这里的开路要比其他地方更为艰难。穿过漫长的田间小路,山脚下是战士们刚开辟出来的山路,因为冰雪消融,全变成烂泥,不小心就会滑倒。鞋底粘了一层又厚又沉的烂泥,我们还扛着20多斤重的摄像机,虽然山上气温很低,但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面红耳赤。爬了很长时间才到半山腰,这里冰雪覆盖,越往上冰层越厚,狭窄的山路变得只容一人通行,最后我们爬到一处山路塌断的地方,无法前行。这里的冰层有15~20厘米厚,战士们砍树枝的柴刀和刨冰的镐把都断了几根。

当天晚上,我们赶到井冈山电视台传画面,这里到晚上9点多才来一会儿电,电压不稳,摄像机的电池充电都是问题。站在电视台的顶层,看着漆黑的井冈山新市区,我即兴做了一篇《井冈山:电力抢修任务艰巨》的报道。把白天拍摄的画面粗编一下再传至吉安电视台已经凌晨一点了。

15日一早又出发了,这次是去采访110千伏厦井线(新市区厦坪—井冈山景区),如果说昨天单程4个小时的盘山路是颠簸又疲劳的话,这次的山路充满了危险:仅容一辆车通过的山路上积雪和烂泥混在一起,我们的采访车陷住了,在一群路过的战士帮助下才推了过去。我站在悬崖边出现场,井冈山宣传部的同志看到后吓得大叫危险。其实山路靠山坡的那侧也不安全,不断有冰块和断树枝砸下来,常有山体塌方,同样危险。我们的车在行进时就被掉下来的东西砸得梆梆响,多亏人在车厢里没事。

车开了3个小时,接近了一个叫锡坪的村庄,山路上全是厚冰,一排折断的大树把道路阻断了,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这里山势非常陡峭,完全被冰雪和断树覆盖,其他记者爬了一段后被迫折回。我和吉安台的欧阳健下定决心,在这么艰难的地方,战士们那么辛苦,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可爱展现给电视观众,于是我们两个继续向上爬。冰雪覆盖的70多度陡坡,根本就无处下脚,还带着20多斤重的摄像机,但我们硬是爬了上去。终于听到了战士们开动油锯的声音(由于林木密集,我们看不到人),可又碰到一个5米多的垂直陡坡,我们只好大声喊话向战士们求助,最后战士在上面拉,一个在下面推,才把我和欧阳健推上这座冰墙。上面的路还没开出来,坡度又陡,我在这里出了现场,根本不是站在山上,而是背贴在山坡上做报道,我们终于拍到了很多精彩的镜头。下山时就惨了,我和欧阳健只好抱住机器,沿着雪坡向下滑,为了减速,就伸手抓两边的树枝,手被刮破了,雪钻进了衣服里面,浑身都湿透了。回去的路上,我们都后悔没拍下自己下滑的镜头,可是当时心惊肉跳,只想安全滑下山,别出意外,哪有其他想法。

回去的山路更加危险,经过太阳照射,山路被冰雪和融水泡酥了,我们的采访车两次被陷住,所有人下车用力推车。第一次用了20多分钟才把车推动,我浑身上下全是烂泥,几个报社的摄影记者也纷纷把相机对准了我这个泥人。谁知第二处地方更严重,四轮驱动的军车也被陷住了,这里又是一个转弯的山腰,迎面而来的几辆车也因此被堵住了。战士们向我们伸出援手,与我们一起奋战了近一个小时,先帮我们把车推走了。开了一段后,我们与一辆货车在山路上会车,山路太窄,采访车为了避让停到了悬崖边,谁知这辆货车是运电线杆的,一个神龙摆尾,电杆在离我们车窗几厘米的地方横扫过去,全车人都大声惊叫,真是太危险了!如果再过来几厘米,我们的采访车就被扫到山崖下去了!

随后每天的采访都很有特色。采访硬骨头六连爬了最远的山路,当我们结束采访下到山脚时,一整天已经过去了,看着遥远的山头,巨大的铁塔像个积木,真的很难想象我曾爬到那么远的地方。当天晚上就在村庄里吃了晚饭,这顿饭连蜡烛都没有,自己吃的什么菜都看不清,回到宾馆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累得都不想动,但还要写稿、编辑和传输画面。第二天,要采访电力还有职工,需要过几条没桥的河,我们前面的一个工人不小心掉进水里,浑身都湿透了。仅有一脚宽的田埂同样泥泞湿滑,山上荆棘丛生,手上扎得全是刺,下山后就借来缝衣针慢慢挑。

井冈山的海拔高,气温低,一会是雪粒,一会是大雨,一会又是大雾。地势低处烂泥滚滚,地势高处冰雪皑皑。上山时汗水泡透衣衫,大口喘气;下山时山风一吹,冷得刺骨。在离开南昌时我母亲买了一大包药给我,在井冈山,稍微感觉不适,我就马上大把吃药——我不能病倒,必须坚持住。

2月21日,解放军撤离井冈山,我也同样顺利完成任务撤回南昌。一路上看到群众欢送战士的感人场面,我也特别感动,一个战士满手冻疮、血肉模糊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我们的付出与他们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回到南昌,终于洗上了热水澡,换了干净衣服。

笔随心走,不能自禁,写下这些文字,只想通过我的经历让大家感受电视记者的艰辛,感谢他们所爱的家人,并向参加抗冰救灾的勇士致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