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华外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19世纪在华外报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是西方列强侵华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外国殖民主义势力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外国人,有一些本着传教的目的,也有一些怀着侵略野心,更多的是想寻找发财的机会。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境地。
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为助纣为虐的“洋枪队”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一些外报特别赞扬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鼓吹中国应走印度的道路,其殖民主义的立场是十分明显的。甚至有不少在华外报的主持人,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例如,郭士立曾为英国侵略军充当向导,在英军侵占舟山时,还直接担任当地的行政长官;麦都思曾担任英国侵略军的翻译,担任上海工部局董事;裨治文担任过侵华美军司令的翻译,参与了签订《望厦条约》的活动。这些传教士集“办报、传教、贩毒和直接参与侵华活动”四位于一体,是西方列强侵华活动的马前卒。在外国人办的报纸中,数英文报纸的侵略性最强,反华的叫嚣也最露骨。当然,也有个别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例外,如英商台仁特主持的《中国之友》。
在客观上,在华外报充当了西文东进的桥梁。“外报关于西方文化、科技、天文、地理等信息和世界新闻的报道,打开了长期封闭的中国人的眼界,增长了中国人的见识,从而刺激了中国人求进步求发展的思想。”[17]主要表现在:(1)外报将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察世俗》等中文报刊的出版,把诸如日食、月食、地球运转等自然科学知识向中国读者做了通俗化的介绍,是很有积极意义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也越来越多,如治河、防火、炼钢、探矿、造纸、织布等;还介绍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如轮船、火车、电灯、电话、电报、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使中国读者大开眼界。(2)介绍西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外报广泛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等。尽管办报的西方人士刊登这些科技知识有其多种用意:或显示西方文化优越,以取得中国人对他们的尊重;或表示对中国人的友好,将知识传播给读者;或作为一种手段吸引中国人入教。但在客观上,通过对西方有益有用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介绍,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为了破除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在华外报自19世纪70年代后,陆陆续续地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使中国人知道了市场经济、议会政治、出版自由、男女平等、民主法制等新事物。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这些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从新闻业务角度来考察,在华外报先进的办报方法和理念,为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它“不仅将近代报纸的实物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而且以其成功的实践和新鲜的理论成为中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启蒙之师”[18]。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在中国办报,他们所掌握的办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只是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采取线装书的形式。但是当1827年第三种中文报刊《天下新闻》问世时,已改为单张形式,更接近于一张近代报纸了。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在形式上与欧美先进的报刊并没有多少区别。鸦片战争后,对外国人办报活动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且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从而使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培养出了一批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等,无一不是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成长发展起来的。
报刊的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的,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石印技术在鸦片战争前夕引入我国,1838年创刊的《各国消息》便是石印出版的。当时在广州已有石印机3架。1874年上海天主教土山湾印书馆设立石印部,已有中国石印技师,《点石斋画报》便是聘请中国石印技师印刷的。1827年广州出版的《广州纪录报》是用英文铅字印刷机印制的;鸦片战争后,英华书院于1844年从马六甲迁来香港,成了中国第一家拥有中文铅字设备的印刷机构。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便是由英华书院铅印设备印刷的。
因此,从业务角度来考察,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如果不是外国人来华办报,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可能还要推迟许多年。
思考题
1.为什么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传教士创办的?
2.鸦片战争前,有哪些中文报刊和外文报刊?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有什么不同?
5.谈谈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
6.为了和《上海新报》竞争,《申报》早期进行了哪些业务改革?
【注释】
[1]曾宪明:《中国百年报人之路》,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麦沾恩:《中国最早的布道者梁发》,《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辑(总第39号)。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4]麦沾恩著,胡簪云译:《中国最早的布道者梁发》,《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辑(总第39号)。
[5]单波:《跨文化新闻传播论》,http://media.whu.edu.cn(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7]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影印本导言。
[8]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9]姚福申:《〈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再认识》,《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刊,第36页。
[10]转引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
[11]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12]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13]《本馆条例》,1872年4月30日《申报》,转引自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14]转引自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5]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6]曾宪明:《中国百年报人之路》,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7]曾宪明:《中国报人之路》,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8]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