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节目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1.人类传播活动的流变
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说:“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2]主持人传播是大众传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可以从整个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中寻找踪迹。
人类传播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我们的祖先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人类的传播基本上依靠的是面对面的口耳相传方式,口语传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活动的开端。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彻底摆脱了蒙昧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就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借用传播学者施拉姆的一句话:文字的产生“在当时也许可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回想起来则似乎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3]。文字克服了口语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然而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极容易导致传播垄断,使书本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但是随着世界的进步、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在印刷媒介传播活动中,他们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受传者,只能通过纸质的媒介与传播者之间发生间接的联系,使这种传播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活动。
因此,当电子媒介以其绝对优势更直接、更生动地对接受者的听觉、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力的时候,人们便再也无法忍受继续接受这种单向的、缺乏交流感的单一传播形式。于是,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更民主、参与性更强的大众传播方式。“由于电子新闻采集设备的传播优势,使之很快在全美国、全世界推广普及,并进而与电脑、控制技术等相结合,使电视传播手段日臻完美,这就为节目主持人这一传播形式的诞生提供了物质保证。”[4]作为大众传播人际化产物的主持人传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节目主持人以轻松的生活气息、浓郁的人情味出现在受众面前,从心理上和现实上满足了人们对直接的、平等的、面对面交流的渴望和幻想。传播者亲切平和的朋友式传播方式代替了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更容易取得一种认同。主持人传播形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对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口语传播方式的回归,但是从本质上说则恰恰是人类自身对传播内在需要深化发展的体现。
2.信息急剧膨胀的冲击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即使以5年为周期来计算,也意味着,在今后不到70年的时间内,人类积累的信息量将达到我们今天信息量的100万倍。”[5]这对新闻媒介发出了挑战,对已有的传播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传播工作者努力思考如何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去采集、筛选、传播更多更新的信息。
在此背景下,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节目主持人传播悄然登台。这种传播方式将信息分门别类,节目主持人能够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互不关联的信息,组合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定的信息组块,便于受众接受和记忆,增加了受众应对信息泛滥的能力。节目主持人对信息的个性化整合,为受众应对海量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是几乎不能产生作用的”[6]。在主持人传播过程中,节目主持人不仅及时向受众传递最新鲜的资讯,还能随时对信息加以综合、分析、解读和评论。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厚度和广度。
3.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
西方国家的媒介大多是以商业性质为主导的传播媒介,媒介要生存必须依靠广告收入。“在电台和电视业兴起之后的岁月中,传播界为争取广告收入和吸引读者、听众或观众而展开的竞争是激烈的。”[7]要想广告收入丰厚必须有优秀的节目吸引受众,有受众广告商才肯投资,没有哪个广告商会把钱投到没人看的节目上。
为了使节目更具吸引力,广播电视媒介纷纷推出了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人传播中,节目主持人以一种亲切随和且富于个性化的语气来实现与受众之间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尤其是起用一些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记者来担任主持人后,信息的质和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此外,通过在屏幕上直接展现主持人的现场采访过程还可以树立起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威望,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媒体的感染力,增强媒体的竞争力。竞争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使传播活动更加具有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