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传播的误区

个性化传播的误区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个性化传播的误区“个性”通常是指“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12]。个性化是主持人自身声音、形象等先天条件及文化素养、生活阅历、人生感悟、性格能力等后天素养,在传播中与栏目个性、与受众审美相契合的独特形象或语言特征。个性化传播并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是节目宗旨和主持人气质的集合体。

四、个性化传播的误区

“个性”通常是指“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12]。“个性”常与“共性”相对,“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并丰富共性”[13]。由于一些主持人对个性化的曲解,出现了以“怪异”、“另类”为个性,“为个性而个性”的偏差。

个性化是主持人自身声音、形象等先天条件及文化素养、生活阅历、人生感悟、性格能力等后天素养,在传播中与栏目个性、与受众审美相契合的独特形象或语言特征。在这个前提下,个性化表现为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视角、独辟蹊径的见解、独创的构思、独有的感受、独具特色的表达和气质形象。不论什么栏目的主持人,没有文化做支撑,很难保持长久的魅力。一些形象并不英俊漂亮,语音并不纯正明亮的专家、学者型主持人能够稳稳占据栏目主持人的位置,游刃有余,独领风骚,正是这个道理。

个性化传播并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是节目宗旨和主持人气质的集合体。主持人在个性化的挖掘中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有的,是在主持人举手投足间有意无意的表达,而不是刻意的表达。这种个性化特质被主持人挖掘和利用必须有一个前提,他必须让观众感受到一颗善良、诚恳、关爱的心。

当然,个性离不开共性,主持人的个性化植根于节目共性的土壤。从客观工作环境讲,如果没有积极的工作机制,不给有潜质的主持人机会,总是简单地重复,主持人的个性也难以形成。从主观角度看,对于年轻的主持人来说,不要把个性化作为首要的目标,急于寻找个性,更忌离开栏目硬去设计和孤立地追求自我的个性[14]。只有当主持人坚持全身心地融入节目当中,用眼观察社会,用耳倾听民意,用口传达真情,用心服务受众,主持人的个性才会渐渐凸显和形成,个性化传播的最高境界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东方时空》四位“开山”主持人便是典型:敬一丹端庄睿智、亲切朴实,以一种平等心态对待来访对象,对“小人物”予以深切的关注,使人感受到她对普通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白岩松犀利尖锐的评论透出他的人格优点——社会责任感和热情;水均益对国际题材的驾驭能力能让观众看到他的睿智、大气和外交家的风度;方宏进在调查性报道中的评点沉稳庄重、从容深刻,让人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正义凛然之气。正所谓“白岩松的言辞犀利、鞭辟入里;敬一丹的用语恳切、舒缓委婉;方宏进的评论沉静缜密、朴实恳切;水均益的取喻丰富、机变睿智,可谓各具风采”[15],这些主持人的个性因为契合了时代特点和栏目的个性,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