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私有化危险
在美国,政府减少公共资助和同时进行的取消规制措施仅仅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里根在任期间,由于政府大幅压缩公共电视预算,因此美国国会给公共电视台特批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广告试验期——从1982年4月到1983年6月,公共电视台可承揽广告,很快,此举因为招致了舆论的强烈批评而被禁止。但到1984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还是放宽了捐赠企业的“露面机会”,譬如允许在公共电视的开头和结尾处出现产品和企业的标识等。当然,捐赠企业不能有促销或攀比行为,只能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位性的价值中立的描述,但就这些规定,事实上已经打破了在公共电视中禁播广告的藩篱,使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一样越来越缺乏规范,并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私有化的危险。
1992年公共电视再一次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这个话题成为报纸的头条,在国会山引起众人注目,它甚至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话题。这次公共电视引起注意的起因不是因为播出了像《越南:一个电视的历史》或《美国内战》这样的纪录片,它们曾经使公共广播电视网PBS出尽了风头。这次却是一个关系到公共电视命运的话题,是自从1972年尼克松否决案后对PBS的又一次挑战:公共电视的私有化。公共电视的私有化就像公共电视的诞生那样都不是自发的,也不简单地是冷战后美国出现的像拜物主义那样的当代思潮影响的结果。私有化应理解为是整个社会尤其是其中的生产和消费关系被重新组织的结果。前苏联的解体带来的资本主义世界胜利的欢呼,一度使人们不加批判地相信自由市场在经济和道德上的优越性。而这一切均受益于私人而非公共部门努力的结果。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公共部门的私有化被提上日程。公共电视的资助紧张已经影响到公共广播电视的准则,当国会考虑重新授权公共广播电视资助计划时,受到来自保守派的全国遗产基金组织的大肆攻击。攻击的言辞虽不新鲜,但最终使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在授权公共电视资助时,附加了更多苛刻限制。在冷战后对市场顶礼膜拜的政治环境下,公共电视除了私有化似乎别无选择。
1992年保守派对公共电视的攻击与尼克松和里根时代的历史有相似之处,不论是提高公共广播电视的政治影响力,还是主张推进公共广播电视的私有化,都再次显示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内在的政治、经济压力的存在。1994年,国会中的保守派提议从法律上取消公共广播电视,但是,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做的一项民意测验使他们大吃一惊:在接受调查的所有人当中,包括共和党、民主党以及独立人士,有84%的人希望国会增加对公共广播电视的资助,或者至少维持现状。这是因为公共广播电视的一些节目比如儿童节目《芝麻街》受到美国家庭的巨大欢迎,该节目以保证“孩子每一分钟都能学到东西”著称,以至于保守派的家长们也不得不接受这种民意。尽管如此,美国公共广播电视所受到的政治经济压力却并未因此有所减轻,私有化危险一直影响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