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电视新闻编辑

浅析电视新闻编辑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电视新闻编辑于晓飞 勇淑凤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也就是说,政治上要有大局意识,要善于鉴别重要新闻事实与细节。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

浅析电视新闻编辑

于晓飞 勇淑凤

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编辑人员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也就是说,政治上要有大局意识,要善于鉴别重要新闻事实与细节。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编辑工作要胸怀整个社会,关注并及时反映社会变动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对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负责。与商业行为作斗争,强调把关意识,防止过分商业化、媚俗化。新闻是“现实”的记录,而过去的“现实”记录正是我们的历史;新闻具有“预示”作用,每一重大事件发生,必有其事先的迹象,这些迹象最初只是单项出现、规模较小的,往往难以为人察觉。而事件一旦发生,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事件发生的必然了,这些蛛丝马迹正是新闻应该关注的;有些信息在当时可能并不明显,但以后却影响深远;编辑应能准确、迅速判别一些信息的传播价值。

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字幕叠现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编辑还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的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可以这样形容,诸多工作就像宫商角羽徵,各自发出应该发出的音响,才能构成一首完美的乐曲。

电视新闻飞入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可以介入到电视新闻中来。“双向传递”的实现,更要求我们的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公共关系要运用传播的手段来协调关系、影响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环境,它主要是对组织的无形资产和财富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经验告诉我们,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们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

编辑在编排新闻时要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要调动一切手段、符号把自己要说的问题讲清楚。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例如,大纲中列有某记者上午9时采访韩国客人访问威海的消息;而在12时或晚些时候的节目单中,则会清楚地写上拟就的稿件题目,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名字、消息的长度以及在第几条播出,该节目编辑带的序号等。让我们先看看头条的选择。电视的头条从时间上看,是最先播出的那一条,或者说列在节目单第一条的自然就是头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最重要的”?

有些消息,从内容看是重要的,但当天的报纸已刊出,电视就不应该视为“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它曾经引人注意过;有些消息,虽然题材重大,但时过境迁,记者无法拍摄第一现场,也不应视为“重要”,因为它未能体现电视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

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详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代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这就是报道的连续性。连续性有时还表现为,同一题材的不同角度,某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编辑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夫:将超过既定播出长度的节目缩短,将达不到播出长度的节目延长。对庞杂的素材进行合理提炼,从剩余的材料发现“精华”。电视的版面,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电视接受者是观众,电视形、声兼备的特性和不可重复阅读的局限,忽视了“时间”可以创造出“节奏”的优势。

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例,前20—25分钟,是国内新闻,后10—5分钟是国际新闻,而国内新闻,常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山峰、峡谷、山峰、峡谷”这是一种编排法;“峡谷、山峰、峡谷、山峰”这也是一种编排法。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在具体操作上,他认为”要将录像新闻和口播新闻恰当地混排。“混排”只是最简单地形成“节奏”的方法,“节奏”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编辑工作的方面。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试想一下,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三条长新闻中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有时由节目主持人利用串联词间隔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作为编辑其实担负着媒介公众的责任,是一种传播性最强,公共关系操作意义最大的职务,塑造好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编辑组是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把关人”,决定着各种信息的取舍、流量,流向确定着公众舆论的中心议题,能够赋予被传播者特殊的、重要的社会地位。即具有“确定议程”和“授予地位”的功能。媒介关系的这种公关传播性之强,是其他公众对象难以企及的。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节目鼓舞人,要提高自己的拼搏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提高节目编辑质量,打造自己的节目品牌。

〔作者单位:山东乳山市广电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