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与永恒——关于电视记者的人文素养
张红梅 王幼文
一、记者的人文素质令人堪忧
据2004年统计,法国人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达到每天3小时24分钟。也就是说,倘若一个人可以活72岁的话,那么,他有11年是花在电视机前,占了他生命的1/7。至于中国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有多少,我还无从考证,只是了解到,中国已有电视机4亿台,有3.2亿电视用户,从这一组数据中足见电视对现代人的冲击。正由于电视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无形中给电视人带来一种膨胀感,浮躁成了电视人的通病,他们中的许多人难能以平实的视角和平和的心态去关注人。于是,人们在关注电视的同时,也把批判的眼光投向了电视人,而战斗在电视前沿的记者自然成了注意的焦点。如果说前几年的“防火防盗防记者”“好吃好喝好招待,礼品红包怀里揣”还仅仅是戏谑之辞的话,那么,如今下面这样的画面带给人们更多的感觉是:愤怒。比如刚刚失去亲人的孩童被残酷地逼问“亲人哪里去了”;死刑犯在临刑前母子诀别的场面以及打开胸腔里跳动着的心脏;在采访对象极度痛苦的时候,大特写一张哭得扭曲了的脸;被儿女抛弃后露宿在冰天雪地的老人经历了几天的跟踪拍摄之后,仍然瑟缩在街头。所有这些都反映出记者这一群体形象存在的诸多问题,它不时地警醒我们:记者的人格构建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品格。还好,警醒的同时,问题也得到了关注,热闹了一段时间的人文大探讨转向了专门领域,人们开始为那个关于摄影记者在溺水现场应当是先拍照还是先救人的假设而争论不休。
二、电视记者与人文
我国是个重视人性的国度,关于人文的记载古已有之。如今虽时过境迁,但我们自古秉承下来的人文理念不应改变。在充斥生命历程的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健康的人文意识在现代社会的表述应是:真实地表达对于世界和人生的体验,提供一种人文远景和审美理想;以一种真善美的境界去陶冶和净化人的灵魂;以一种更加合乎人性的社会远景来关照现实:以一种精神的自由来支配物欲的获取,倡导一种人道主义思想、现实主义精神、历史发展意识、民族复兴理想。那么,素有“铁肩担道义”之称的记者又如何“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呢?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文要求。广义上说,人文关怀以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人民群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和体贴。记者的人文素养在于:关注民众的疾苦哀乐与生存境况,呼唤与弘扬人间真情,关怀与帮助那些现在还处在恶劣生存状态下的贫困人民。
然而,现实中,人文还是在记者的有意无意中遭到了践踏。无意在于电视本身的传播特点,比如画面和音响的直接性和逼真性;逼真性所导致的被采访者百分之百的指认性;电视覆盖面广,受众量大等等诸多因素。有意缘于记者自身对人文的漠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人文是如何在记者笔下沦丧的吧!
三、在电视手段操作中,电视记者的人文体现
记者涉及的电视手段包括摄、采、编等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手法。如今,记者对电视手法的运用越来越多样,而与此同时,对人文的忽视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
1.摄
电视画面的可视性是选择报道事件的新闻价值中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决定了记者摄入镜头的心态,或突出报道事件中刺激性场景,或只是津津乐道于“好看”、“吸引人的效果”,或表现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引起观众兴趣。美国电视网晚间新闻曾就美国前著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死其前妻及情夫一事进行现场直播,画面上一再出现辛前妻寓所台阶上的血迹,沾满血腥的一只手套,警方抬出死者的尸体等血腥资料。还有1998年台岛发生的白小燕一案,台湾电视台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地直播,镜头前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人类面对绝境时的恐惧、痛苦、绝望,也许部分观众会怀着同情心关注这一事件,可作为记者,作为媒体成员,这样不加选择地赤裸裸地展示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固然电视新闻中,画面的可视性是选择报道事件的新闻价值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如果电视新闻仅仅突出报道事件中刺激性场景,而不去探究该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等深层次的内容,并对新闻事件加以分析、解释,对人物的命运加以关注,那么,这样的报道何异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血肉之躯?
陈晓卿在纪录片《龙脊》中表现一位母亲在婴儿夭折后的痛苦,没有母亲面部表情的特写,只是通过摄像机镜头选取了母亲的剪影,从颤动的剪影中,观众听到了那位母亲无声的哭泣。巧妙的镜头让人读到的是人间温情。
有的记者特别擅长捕捉被采访者的痛苦表情,遇到这样的情况,猛地推上镜头。“被推”的可能是一位为难的长者,温文尔雅,从不愿在公共场合失态的;也可能是一位失足的父亲,努力在儿子面前保留一点点尊严的;还有可能是一个受伤的女孩在痛哭流涕,而又不愿被暴露难堪的……他们那一份别过头去、想悄悄落泪,低下头去、想忍住眼泪的含蓄和矜持被我们记者推上去的镜头撕扯得干干净净。于是,仅有的几次“不推”就显得尤为宝贵。
所有这些都证明: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避免伤害。镜头是冷的,人心是暖的。用人心去温暖镜头,拍出来的作品才会感人。一个真正的记者只有以博大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一世界,才能真正与受众达成心灵的融合,受众才会接受你的作品,同时也认可你的人。
2.采
杰克·伦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文中写道:“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可见,人是采访的灵魂,对人的关注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成败,而以下几种采访手法常会牺牲对人的尊重,从而导致采访效果走向反面。
(1)设计采访。
设计采访其实就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涉入被采访者的生活领域干预其活动状态。比如记者为了突出报道的画面化和故事化或者为了达到某种宣传效果,对采访对象提出一些要求,要求其语言、动作、神情符合预设的标准,比如要求烈士的母亲手捧儿子的遗像或到儿子墓前痛哭流涕,使可怜的母亲又经受一次精神的摧残;要求接受捐助后的孩子高喊:“感谢祖国感谢党。”这种刻意的安排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作用。而细心的观众一眼就能分辨出假象,从而对记者的素质提出质疑。
(2)强行采访。
有的记者咄咄逼人,把采访对象当成辩论对手;有的追根溯源,拼命“掏话”、“逼话”;有的主观诱导,使被采访者“落入圈套”,这些都是强行采访的表现形式。采访其实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一方对另一方并没有强制性的权威和义务。王军在《新闻工作者与法律》一书中指出“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混同于警察”,对方没义务非要回答你的问题,更没义务接受你的逼问。也许对别人的揭短、曝光暂时能赢得观众的好奇心,取得一定的收视率,但从长远看,节目的品质依靠的还是记者的品质。方宏进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揭短是一个必须有的成分,因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需要揭短,但如果一个节目只是靠揭短来体现它的价值,这既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3)隐性采访。
一般来说,使用长焦距、微型摄像机、单面玻璃等手段的隐性采访,由于被采访者不知道记者和摄像机的存在,往往能够得到比较精彩、真实的画面和回答。有的时候,隐性采访可能是获得真相的最佳途径。在许多批评揭露性报道中,记者运用隐性采访屡屡奏效。但是不能因为它在操作上的有效性而当然地承认它的合理性,至少不能完全承认。实际上隐性采访是有其法律和伦理底线的,隐性采访的禁区是:一、涉及国家机密二、涉及商业机密三、涉及个人隐私四、涉及个人阴私五、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3.编
记者是社会的良心,其良心不仅表现在摄采过程中摒弃低级趣味的画面和语言,而且也表现在编写过程中能让观众们感受到“笔下的温情”。
除了远离上述的刻意迎合之外,有限保密原则也是记者在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即为某些从事机密性质的特殊工作的新闻来源保密。一般可以通过某某认为,某某说,据某某机构某某同志提供的消息等文字语言来表述以维持对介入者起码的尊重和保护。在后期编辑中,对于不必要透露真实面目的人,最好打上“马赛克”。如获得多项奖励的纪录片《中华之剑》中,记者就隐去了提供材料的缉毒队员的面目,相信观众在观看这组节目的同时也看到了记者的细心和善心。
四、追问因由
西方公众将由电视新闻报道给采访对象的伤害称为一种特殊的“科技酷刑”,记者在这种“酷刑”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言而喻的。当追究起因由的时候,很多记者都会为自己叫怨,“我不是有意”、“我出于无心”成了我们得以护身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去避免我们可能伤害的人,之所以没有去做,是因为在这种行为背后潜伏着一种心态:我们喜欢摆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过高地看重了自身行为的重大意义;我们以为背靠大树就成了大树;我们过于急切地想做得成功再成功,而将一些人置于不顾;我们还是有些功利,甚至不计后果地拿自己的职业道德做抵押;我们的心态还太浮躁,哗众取宠是我们常犯的毛病。
五、人文素质的指向
有一位电视人曾深有感触地说:“电视是个容易让人浮躁的行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净土,哪怕明天就被枪毙的人。一个新闻人,不断地保持扩大自己心里的净土,然后去影响一个社会,使整个社会都变得更干净。人是新闻的理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成长,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新闻工作者是人道主义的传播者。对人的关注正是一个记者的人文素养所在,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智慧,更在于一种涵养和气度。这一切始于记者的数颗“心”:爱心、关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
无论道德的意义多么模糊,但它始终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方向。恪守道德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卡尔萨曾对马友友说:“你首先要做一个人,然后才能来做音乐家……”,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记者,那就是首先要做一个人,然后才能做记者。白岩松曾提到新闻人“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格”。水均益也说作为新闻人“你的生命力在于你的人品,你的心态,你的文化”。可见,成功的记者都懂得在人格上塑造自己。人格在人际传播中具有核心作用,记者的人文素质正是记者人格的体现。
至于如何体现,我个人以为,做到以下八个字,也就是记者成熟的最好标志:平等关爱,理解尊重。
“理解与尊重”是记者人道主义修养的印证。敬一丹以自己多年的采访经验为证:“我经常与观众站在同一起点上开始接触某个问题的ABC,随着采访的展开,又同观众一起一步步地走向深入。在这样的位置上,更能体会观众心理,更能注意把枯燥的话题社会化、软化,找到贴近观众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我们要贴近生活,与观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理解对方的境况。
大量的事实证明:无论一组什么类型的节目,其指向总是关注生活并进一步折射出人的某种精神状态,那就绝不能简单地把行为的是非标准与行为人本身等同起来,要充分尊重和理解采访对象,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善与恶、淳朴与狭隘都作为人性的因素,在对人性完整认知的基础上,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实现以人性为终极关怀的传播目的。如果说事件和行为人是节目的骨架,那么,“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态度就是连接骨架的肌肉和血脉。这是我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并且我执著地认为,这一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没有血脉就没有节目的灵魂。你可以拍着胸脯说:“我能做出节目。”你未见得敢说:“我能做出活生生的节目。”而这八个字就是节目中的“活生生”。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