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时效的变迁及其新闻学新内涵
陈 珺 梁红伟
自新闻传播出现之日起,时效性就是衡量新闻的一个决定性标尺。而时效性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近年来,新闻传播所依赖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当前的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有了以前不敢想象的追求。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理解新闻时效的含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的新特点与“效”的强化
构成时效的两大关键因素:时间和作用。在传统新闻观中,“时”通常体现为“及时性”。及时性的内涵本身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强调的是对“最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最新、近”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强调的只是公开的新闻报道与事实发生的时间尽可能接近,而不因过分滞后而失去新闻的时效,在外延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标准。
所谓“全时”,指的是对于某一事件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报道,以全方位的时间度,使得受众可以完整而全面地了解到事实的全部过程。而“即时”,指的是对事件的零时间差、零距离地进行报道,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
请看一个实例:
“我站在屋顶上,俯瞰着伦敦全城。此刻万籁俱寂。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安全起见,我不能告诉你们我现在说话的确切位置。……我想大概不出一分钟,在我们周围附近就会听到炮声了。探照灯此刻正向着这一边移动。你们就会听到两颗炮弹的爆炸声。听,炸弹响了!”
这是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在第二次世界大中开创的广播现场报道《这里是伦敦》的片断。通过眼睛的观察和个人的随感,把现场的实况和个人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以录播的形式,使万里之外的受众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它开启了新闻现场报道的先河。但在“时”上,依然还是属于“及时”的范畴。半个多世纪后的伊拉克战争中,亿万受众对战争状况的感知,则是战地记者主观镜头下的战争景象,观众是随着美军坦克攻进伊拉克的视觉情绪前进。受众对新闻的强烈感知,正是由于新闻在时上的变化和革新所带来的新的体验。
全时新闻满足24小时内受众的要求,在突发性事件中,尽可能零距离地把事件的进展展示给受众,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而即时性新闻,则凸显事件现场的全部平面,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使得“大事发生时,我在”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人的口号,普通的受众也可以通过媒体获得最真实可信的新闻体验。从表面上看,这只是科学技术进步给新闻业带来的一种工作条件的变化,但就其实质来说,恰恰是新闻观的一种深刻变革。
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时”和“效”既能更好地融合,也可能引起更大的冲突。更好的融合,是因为“时”的改进可以使受众更容易被抓住,更容易相信传播者的报道,因此新闻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强化。到底是冲突还是融合则决定于新闻的切入角度,即新闻报道的预设立场和事件本身的吻合度。
二、抢时效的实践理解
在伊拉克战争这一全球关注的事件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在新闻时效性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1.战前精心准备
首先是国外记者站的调度和安排。战争爆发地点伊拉克无疑是战争新闻最多出现的地方,为了更加接近信息源头,在伊拉克周围,台里部署了最重要的记者力量: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中心所在地、美军新闻发布中心所在地卡塔尔:2名常驻记者、1名从澳大利亚前往的特派记者。美军攻击伊拉克军事行动的起点科威特:2名分别从英国和埃及过去的特派记者。在被国际媒体视为观察这次伊拉克战争最佳地点的伊拉克西部邻国约旦:1名从巴基斯坦赶赴的特派记者洪琳。在伊拉克北部邻国、同时也可能是美军开辟北方战线,并和伊拉克库尔德人问题有联系的土耳其:2名常驻记者。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名特约记者,前国际台的伊拉克专家Fatima Mohameed。此外,在埃及、以色列,有3名常驻记者。这些记者,对这次伊拉克战争新闻源最重要所在地,基本上形成了网络式覆盖。另一个重要的新闻源头无疑是美国,为此,台里对驻联合国站的1名记者、驻墨西哥站的2名记者、驻美国站的2名记者的任务作了具体安排,使之形成另一个报道力量集中地。同时,驻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阿根廷等国的记者站形成了一个外围,他们关注世界各国对战争的反映,侧面报道伊拉克战争,发回世界各国对战争的最新态度。
后方新闻中心根据对战争形势的预测,打乱平时的新闻值班部署,加强工作人员力量,安排战时新闻值班制度。根据不同时区,统筹安排前后方人员的工作时间,使新闻中心和前方记者站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为最快地发出新闻,对一些可预测性的新闻,由编辑部先拟好相关新闻稿,等到前方记者电话通知后立即发出。
2.实战检测效果好
国际台新闻中心这次报道的时效性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更多发出“即时”新闻。如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萨达姆发表电视讲话,在其讲话刚刚开始时,已经发回了快讯,简要报道了其已讲出部分的讲话内容。等其讲话完毕后,又发回详稿,使得整个报道层层递进。
除了即时新闻之外,新闻中心还加强了“全时性”报道。使得受众完整而全面地了解到事实的全过程。“全时性”报道还体现在滚动报道上。战争爆发第一天,国际台新闻中心发的有关伊拉克战争的稿件达180多条。
三、全球化时效与全球化
时效性的变化,可以说是当前全球化潮流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美国学者托姆林森这样定义全球化:全球化指的是全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制度以及个人之间,产生复杂交互关联的快速发展过程。它一方面压缩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则将原来更多是相对孤立的社会关系进行伸展,将那些主导日常生活的地方性脉络,移动到全球性的层次。
全球化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发达国家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很容易被发展中国家复制或者学习,或者干脆拿为己用,使得新闻发掘和报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深入。此外,全球化还带来了新闻传播资源的共享,结果是极大地丰富了每一个地方受众所感受的信息量。
全球化的最重要结果是使受众和信息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到了泛滥的地步。在信息社会中的受众,视野远远地超过前辈受众,他们要求新闻传媒在全球的视野范围内尽快地捕捉信息,公开地展示在眼前。它必然使受众对时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而使新闻质量的两个基本点“时”和“效”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1997年底,在新闻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除了改善新闻节目质量和加强连续报道和深度报道之外,特别把对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作为其竞争的关键手段,并明确对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的定义。这个定义代表了一种现代的新闻观,即新闻不再局限于新闻人的一种主体活动,更多地强调服务性和受众的接受与选择,使新闻真正地承担起对社会精神生活的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