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讯网络化的推动下,国际舆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同样,就中国而言,中国媒体在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国际舆论环境方面,责无旁贷,其中外宣媒体,也就是中国对外报道新闻机构的职责与使命尤其重大。也就是说,作为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对外报道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讯网络化的推动下,国际舆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一体化、全球化与信息扩散使这个原本地域辽阔、时间绵延的世界时空被高度压缩在信息高度循环的传播场域内。因而,唐代诗人笔下的“天涯若比邻”已经不是诗意性、乌托邦的想象,而是当今世界现实图景的写照了。在多重交织关系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各主权国家彼此间的依赖关系增强,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单边主义被时代遗弃。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影响着该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水平,制约着该国的对外关系。因此,是具有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还是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在内政外交政策上的调整方向。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为,国际舆论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之一,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评论与总体印象,在媒介社会中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形成对该国的舆论并产生影响。[1]国际舆论环境是一个不对称、变动不居的舆论场,强势舆论居主导地位。而强势舆论是大众传媒选择的结果。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尤其是国际主流媒体对营造国际舆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就中国而言,中国媒体在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国际舆论环境方面,责无旁贷,其中外宣媒体,也就是中国对外报道新闻机构的职责与使命尤其重大。也就是说,作为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对外报道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本质上说,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因为中国当前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国内经济建设环境,都有赖于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在多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全国外宣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及其有关文件中强调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性。2003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更需要做好外宣工作,营造对我国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外宣工作对我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对外宣传实力有所增强,对外宣传中国有新的进展,我国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影响有明显扩大,在国际舆论斗争中的形势有较大的改善,初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格局。要围绕这个目标,着重组织好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对外宣传,做好我国基本情况的对外宣传,加强国际问题的对外报道,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2003年12月7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中央的对外工作方针,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200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北京同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外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对外传播能力,着力构建大外宣格局,着力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