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

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全市陆地总面积9 672平方公里。作为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之一,《宁波日报》具有代表中国党报诸多共性的典型意义。《宁波日报》社会影响较大的作品诞生于1988年。该栏目前不久被评为宁波市年度优秀栏目。

第一节 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全市陆地总面积9 672平方公里。宁波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港口城市,历史上就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口岸,素有“无宁不成市”之说。她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2000年以来,宁波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等颇具含金量的国家级荣誉称号,并在中国城市经济实力、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等排名中名列前10位,先后被评选为公众首选宜居城市、全国十大市民最满意城市。

《宁波日报》是中共宁波市委机关报,它创刊于1949年8月8日,复刊于1980年6月1日。作为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之一,《宁波日报》具有代表中国党报诸多共性的典型意义。尽管不是中央级或省级党报,但《宁波日报》副省级城市党报的身份和气势决定了它在新闻操作时,能够跳出报道地市新闻和现象新闻的局限,有对新闻进行深度整合和开掘的自信和魄力。同时,它非中央党报的身份又涵盖了中国大多数地市级党报的共同特点,极具普遍性。因此,对《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状况进行深入考察,是打开研究中国党报深度报道现状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党报深度报道的规律模式、成就经验、发展创新以及面临的困惑和不足之处。

一、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闻界掀起了一阵“深度报道热”,一大批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应运而生,当时,整个中国新闻界都在自发地探索、实践深度报道的操作,《宁波日报》也不例外。

《宁波日报》社会影响较大的作品诞生于1988年。那一年,宁波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洪灾,即历史上的“7·30洪灾”,给宁波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宁波市下属的宁海县,整个县城被水淹了一半,有些纺织厂全部进水。灾后的生产自救行动中,宁波和丰纺织厂派了70多名工人去支援灾区,帮助宁海棉纺厂检修机器,恢复生产。工作非常艰苦,但工人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被评为先进。按照往常的惯例,这种报道可以写成奏一曲凯歌似的颂扬稿。但在采访中,《宁波日报》的记者徐正(现任《宁波日报》副总编辑)得知,被称为“蓝帽子”的维修、保养设备技术工人(在纺织行业中,为区别戴白帽子的纺织女工,他们被称为“蓝帽子”),平时在工厂里是不大好管理的一群,但是这次在支援受灾的宁海棉纺厂抢修设备过程中,却个个表现出色,连他们的领导都感到吃惊:平时在自己的工厂里是“一条虫”,到了灾区竟人人变成“一条龙”。当时深度报道刚刚兴起,徐正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他并没有局限于简单赞颂的报道思维,而是把工人们在两地截然不同的表现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分析事情内在和外在因素着手,揭示其背后“虫变龙”的真正原因和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写出一篇《“蓝帽子”现象——和丰纺织厂工人赴宁海救灾纪实》的稿子,刊登在1988年10月10日《宁波日报》的头版。这篇报道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后来《宁波日报》又做了系列报道,整个新闻报道操作比较成功,该稿还被评为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之后,《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孟晓云、高海浩被“蓝帽子”现象的讨论所吸引,专程赶来采写了《“蓝帽子”现象和它引出的话题》一文,《人民日报》1989年1月23日在头版通栏发表。

“蓝帽子”现象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厂里的领导们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纪律那么好,想不到风格那么高,想不到工人那么能吃苦。为什么“蓝帽子”们的能量平时在厂内较难释放,而在“宁棉”释放得如此彻底呢?这是因为这群平时在工厂里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技术工人,在抢险抢修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荣誉感、振奋感和心情舒畅,这与压抑的、无竞争的、难以显示自我价值的工厂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也就是说,“蓝帽子”的觉悟不低,素质也不差,内在潜力很大,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潜力可以发掘出来。经过社会讨论,人们有了一种新的认知,即要想调动工人们的积极性,“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为职工创造一种平等竞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人都有显示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这就会使工人在一种激烈竞争的气氛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创造一个尊重人、理解人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宁波日报》的这篇报道,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转型大环境下出现的特定社会现象进行敏锐的捕捉和把握,并不断追问和剖析事物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内涵,可以称得上是一篇较为出色的深度报道。

从那个时候起,《宁波日报》逐渐不满足于一事一报的简单报道方式,而开始对能够透过现象揭示其背后的东西、展示其社会意义的报道大加青睐。但是,此时报社并没有什么制度来激励、规范深度报道写作,也没有专门的栏目和固定的人员,记者们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写,完全处于一种自发摸索的实践状态。

1996年,《宁波日报》开设了固定的专栏“新闻聚焦”,针对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和工作经验做深度报道,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到两篇,一直持续至今。该栏目前不久被评为宁波市年度优秀栏目。2002年,报社又开设了“经济纵横”专栏,对经济领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固定版面,每星期一刊出一个整版,各部轮流主持。2005年7月1日,《宁波日报》正式推出“今日透视”栏目,报道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就重大主题、党委工作的重点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做深度报道,这也是目前《宁波日报》做得最为出色的深度报道栏目。

概括来讲,《宁波日报》深度报道发展阶段包括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度报道逐渐兴起;第二阶段是1996年随着“新闻聚焦”栏目的开辟而初具规模,社会效果明显,此后出现了财经新闻版的“热点关注”、民主法制版的“以案说法”、国内国际版的“国际纵深”、四明周刊的“文化关注”等一批深度报道栏目;第三阶段是2005年7月开辟“今日透视”深度报道版,这是《宁波日报》把加强深度报道视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从1988年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出现到2005年“今日透视”栏目的推出,《宁波日报》的深度报道发展态势是从自发到自觉,从随机到规范,从摸索尝试到能够独立创新、相对成熟运作。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困惑和矛盾,《宁波日报》也曾经在深度报道运作机制问题上进行反复的调试,不断地遇到挫折,也不断地收获经验。尤其是在进入网络时代,在信息极大丰富的媒介社会,党报深度报道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任务,《宁波日报》对如何找出最佳的深度报道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深度报道作用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

二、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

党报在我国报业体制中占据核心地位,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肩负正确引导舆论的主要职责。因此,在报纸版面新闻报道的总体安排上,党报具有与都市类报纸不同的鲜明特点。具体到《宁波日报》来说,它的报纸版面主要有以下四大类报道构成。

第一,政务性报道。传递政府信息,发布政令政策,做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这是《宁波日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也是党报政治职能的根本体现。然而目前,政务性报道被称之为党报改革的难点之一,此类报道几十年如一日,不求创新,不思进取,面目可爱,是老百姓不愿意读党报的最大原因。如何做好政务性新闻,也是《宁波日报》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因为这是占报纸最重要版面的报道,也是四大类报道中最基础的一类。

第二,事件性报道。事件性报道一直是《宁波日报》的“优势项目”,正如报社总编室主任温兴邦所说:“20多年来,《宁波日报》能够在竞争中保持平稳发展,就是能够把事件性新闻做得比较到位,花了比较大的力气。”这是非常难得的。都市类报纸对动态信息的灵敏捕捉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致,而市场竞争压力较小的党报能够有意识地弥补自身的不足,肯对事件性新闻报道下工夫,这是对媒介环境和报纸规律做出清醒判断后采取的正确举措。事件性报道作为《宁波日报》第二大类报道,它的受重视程度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第三,服务性报道。相对来说,《宁波日报》的服务性报道比较弱,在“政务性报道要抓好,事件性新闻不能漏”的要求下,服务性报道显得有些“短腿”。面对像《广州日报》等这些在服务性报道方面拥有强势的党报,《宁波日报》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思考通过专刊形式增加服务性报道的比例,增强对老百姓的服务意识。尽管服务性报道是“软新闻”,在“硬新闻”唱主角的党报中常常被忽略,但是《宁波日报》把服务性报道作为报道中第三大类,显示了报纸政治性和市场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第四,深度报道。政务性报道、事件性报道、服务性报道和深度报道共同呈现了《宁波日报》的版面构成,前3类报道的职责和定位都比较明确,而深度报道在报纸的地位则需要仔细考量一番了。从《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来看,深度报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代表了一种报道整体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现状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的地位也面临着现实和理论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它需要在新闻报道的实践操作中逐渐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宁波日报》副总编辑徐正曾经对深度报道在党报的地位有过这样的表述:

“党委、宣传部对我们党报的要求很高,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方面要高出一筹,党报要以深度见长,而不是简单地向读者提供一般的新闻事实。应该下工夫揭示事物、现象背后的东西,能给人以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是党报的一大优势。

“党报是权威的报纸,有人才的优势,有一批好的记者、编辑队伍。党委、政府对它比较支持,能够给它提供大量的信息,深度报道在党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现在在报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深度报道成为党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一大优势。

“像都市类报纸也可以做深度报道,网络上的深度报道也不少,但党报深度报道有它独特的优势。网络信息量很大,它做深度报道可以从不同侧面来做,但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性,也缺少公正、理性、负责,党报的深度报道做得好比较容易被读者接受,党报虽然没有海量信息,但将来读者并不是愁信息多少的问题,现在的信息很多,读者想要接受的是你提供给他的观点,读者对观点的需求量肯定是越来越大,深度报道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大量的新闻信息的整合给人家一个观点,这个今后可能是读者当中的一种新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党报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深度报道做好,既可以引导舆论,又可以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取得不可取代性。

徐正认为,深度报道在党报具有“不可取代性”的地位。原因有三:一是党报天生的使命使然;二是党报的优势所在;三是媒体竞争的要求。可以说,这番论述抓住了深度报道为什么要在党报占据重要地位的核心,也是考察《宁波日报》深度报道地位的关键所在。

2005年7月1日,《宁波日报》推出《今日透视》栏目,一个新栏目的开篇报道往往体现了栏目整体的基调,因此,分析《今日透视》的第一篇报道《结束残疾人车运营——关爱与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整体把握《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的价值取向。以下就是《今日透视》的开篇报道:

(本版撰文唐慧卿 摄影丁安)今天,结束残疾人车运营的行动在市区全面实施。这种被形象地称为“残的”的正三轮摩托车,将告别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今后,您会看见残疾人驾驶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车出没于甬城的大街小巷,但那只是他们代步的工具。面对那些车辆,请您给它们更多的礼让。因为,关爱残疾人是社会的责任,应当是具体的行动。就像这次结束残疾人车运营的行动,背后凝结着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多少牵挂和关爱!

结束残疾人车运营,关爱与行动

“残的”:城市的不和谐音

许多来宁波参加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等重大展会活动的国内外客商常常感到不解:作为一个正在迈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宁波街头巷尾居然有这么多经过改装的正三轮摩托车?一家媒体的记者说,在三江六岸看到“残的”,怎么看怎么不和谐。

不和谐音之一

形象不好,且影响交通秩序

为了使自己的车辆更适合于营运,绝大多数“残的”车主都擅自对车辆进行了改装,一般都装棚搭架,加长车身,安装座位。这些车辆大多比较破旧,平时聚集在车站、码头、市场等公共场所,乱停乱放,等客候货。一旦有了生意,许多“残的”就在慢车道上横冲直撞,有的干脆行驶在快车道上。刚刚学会驾驶汽车的小黄说他最怕在路口碰到“残的”:“他们好像根本不看路况,也不看别的车辆,有时在路中央一停,让所有的车子都堵在路口。”由“残的”引发的交通拥堵在宁波的确屡见不鲜,难怪全国交通管理专家组在《宁波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中指出,“导致目前市区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市区交通工具组成复杂,其中人力三轮车、残疾人车等落后交通工具与汽车同在有限的道路路面行驶,相互干扰严重。”

不和谐音之二

不够安全,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身体条件,其驾驶能力、反应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再加上残疾人车都不是按照载客来设计,车的重心高,制动性能相对于其他车辆差,载客载货后摇摇晃晃,侧翻事故屡屡发生。据市交警支队统计,2004年全市残疾人车发生交通事故238起,造成28人死亡,226人受伤;2005年1月至5月全市残疾人车发生交通事故56起,造成6人死亡,58人受伤。更令人头痛的是,大多数残疾人经济条件差,车辆又无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因无法支付赔偿费用,引起经济纠纷,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不和谐音之三

很难管理,无证车是有证车的两倍

《浙江省非机动车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燃油、电力驱动的残疾人专用车发动机排量不得超过50毫升。但目前我市的营运的大部分残疾人专用车额定排量都超过了100毫升,致使这些车辆无法按照残疾人车上牌,造成大量的无牌无证车辆上路,对正常的车辆管理秩序带来很大的影响。许多非下肢残疾人纷纷仿效,甚至正常的人也假装残疾加入了这个行列。许多外地的残疾人、残疾人车也大量涌入我市从事营运,加剧了残疾人车的无序状态。全市有标识的营运残疾人车只有650辆,但据不少残疾车主反映,宁波街头的“残的”超过了2 000辆。

更大的不和谐

由此引致市民对“残的”怨声载道

除此之外,“残的”还带来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诸多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带来更大的不和谐,就是市民对“残的”的怨声载道。出租车司机认为“残的”非法营运偷税漏税;机动车驾驶员抱怨“残的”速度太快,而且交通意识差;骑非机动车的人责怪改装后的残疾人车是庞然大物,使本来就不宽的慢车道更加狭窄。这几年,市民纷纷通过市长信箱、市公安交警秩序管理部门的热线电话以及群众来信的形式,要求市委、市政府停止残疾人车的营运。

“过渡期”,慎之又慎的选择

宁波——省内唯一有“残的”的地级以上城市

1998年,温州取缔了包括摩托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等在内的“三车”。2004年3月份,杭州整治了包括人力三轮车、正三轮摩托车等在内的“四小车”。在省内,宁波是唯一有“残的”的地级以上城市。

对残疾人车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和混乱的情况早就显现,广大市民对残疾人车治理的呼声由来已久。那么,宁波为什么迟迟不结束残疾人专用车运营呢?

正如毛光烈市长所说,市委、市政府之所以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的的确确是考虑到搞残疾人专用车运营的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情况和切身利益问题,是为了找到一条基本上能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生产生活出路。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应尽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关心爱护。

3年——残疾人积累资金、培训技能、寻找岗位的“过渡期”

2002年,为加强对交通运营秩序的管理,我市对残疾人专用车运营混乱现象进行了清理。当时,也有人建议立即禁止残疾人专用车运营。但是,从当时宁波的财政能力、安排再就业的能力等状况来看,要妥善安置这些残疾人就业有困难。考虑到下肢残疾人就业的实际困难,根据中国残联等六部委文件精神,市政府发出通告:由市残联认定保留650辆残疾人专用车,并核放识别标识,作为解决部分符合条件残疾人就业困难的过渡性措施,允许运营,其他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得利用残疾人专用车运营。

这就意味着,就业困难的下肢残疾人由此获得了一个积累资金、培训技能、寻找就业岗位的“过渡期”。记者对有标识残疾人专用车车主进行调查时,几乎所有的车主都承认当时就知道允许运营是个过渡政策。残疾人张佩珠对记者说,“对结束运营,我们有思想准备。‘残的’本来就是暂时性的嘛!”而在过渡期内,不少车主的确积累了一些钱,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些还慢慢做起了小生意,找到了其他就业途径。

慎重——调查报告和起草的文件叠起来有一米多高

同时,政府也由此获得了一个妥善解决这部分残疾人就业和生活困难问题的决策和准备过程。3年来,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头到杭州、武汉等城市取经,从中探索共同的规律,并结合宁波实际寻找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集劳动保障、公安、民政、残联等单位同志,深入各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杨继杰参与了残疾人车车主就业与保障政策制定过程,他说,仅这方面调查报告和起草的文件,加起来有一米多高。

今年年初以来,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听取关于处理运营残疾人专用车问题的情况汇报。在摸清运营残疾人员底数、广泛听取运营残疾人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起草了运营残疾人专用车辆处置和人员安置的政策方案,并先后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后在6月16日由市委常委会通过。

6月22日,市政府发出通告,决定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结束残疾人专用车运营过渡期行动,7月16日起,停止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残疾人专用车在规定区域内通行。

至此,历时3年的残疾人专用车运营“过渡期”宣告结束。

安置政策,优惠到顶

优惠之一——

旧车上交买新车,甚至可以不花钱

6月24日,我市下肢残疾人新型代步专用车车展分别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举行。5个厂家的15款车型接受来自四区的五六百名残疾人的挑选。海曙区肢残人张永来乐呵呵地挑选了14号车。他有一辆有识别标识的运营残疾人专用车,但那辆车速度快,重心高,不安全。自己花200多元钱,就能用上又安全又环保又舒适的车,他心里自然乐滋滋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对残疾人专用车的车辆处置,市政府规定:“对原经市残联核准发给标识允许在过渡期运营的残疾人专用车,给予4 000元车辆置换补助费,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肢残人员增发1 000元补助。在规定期限内交车的,给予1 500元补助。规定区域内的下肢残疾人把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车辆置换成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残疾人专用车,也给予4 000元车辆置换补助费。置换后的车辆实行上牌管理,有关费用由政府补贴。”也就是说,规定区域内的下肢残疾人把旧车上交后再去买新车,自己只要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

优惠之二——

培训就业社保补助,政策全省最优惠

而有识别标识运营“残的”的残疾车主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生活补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待遇,更是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特别关爱。按照市政府副秘书长邱士金的话来说,这些政策是全省最优惠的,是现行政策框架内最优惠的,也是相关人群中最优惠的。

比如生活补助方面,只要车主在规定期限内交车,就给予每位车主一次性发放3个月共计2 400元生活补助费。比如就业方面,对自谋职业者发放1万元一次性补助费。比如社会保障方面,对无法就业的二级及二级以上重残人员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车主,由政府统一代缴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后,不到退休年龄的二级及二级以上下肢残疾车主,政府发给每月800元生活费,同时享受同龄企业在职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到退休年龄后,劳动保障部门就每月按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每月养老金低于800元的,差额部分由财政补足。比如在技能培训方面,500元以下的一次性培训考核费可以全免,对参加培训课时250学时以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一次性享受生活补助费500元。

这些政策的出台让曾经对自己今后生活忧虑不已的“残的”师傅们放心了。前不久,海曙、江东、江北都召开了残疾人专用车车主座谈会。会上,绝大多数残疾人表示满意,他们说:“政府对我们的政策是优惠到顶了。我们还能说不满意吗?”

■今天开始,规定区域内的残疾人专用车将上交。此前,街道社区的干部们已经挨家挨户走访残疾人,行动有困难的,就由社区干部代交。

■再过15天,我们这个城市的街头将不再有摇摇晃晃的“残的”。

■请记住在2005年的夏天,宁波又向美丽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跨出一步。

新闻链接

宁波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这些数据全国领先

我市有劳动能力的适龄残疾人就业率达86.4%。全市有劳动能力的适龄残疾人9.46万名,已有8.17万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安置,其中集中就业1.5万名,分散就业1.3万名,个体就业1.3万名,种植养殖业4.07万名,创历史新高。

目前,我市上岗残疾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达83%,有1.25万名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823户特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旧房得到了修缮。

自“十五”以来,投入康复经费1.3亿元,7万多名残疾人得到了基本的康复服务。

……

对这篇《今日透视》的“打头阵”之作,看得出来,记者是下了工夫的。它不仅反映了现实的问题,即残疾人车运营与城市的种种不和谐之处,解释了政府为安全取缔“残的”做出的3年过渡期措施,并调查了运营车主对于过渡期政策的态度,而且对结束残疾人专用车运营后的优惠政策给予一一展示,加上新闻背景的相关链接,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把事情置于前后联系中的系统解读。从第一篇报道开始,《今日透视》的基调就非常明确,即结合政府和老百姓都关心的重大选题做纵深的开掘和解释。此后,基本上每周一期的深度报道都是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操作的,譬如《宁波追梦: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文明宁波,光荣与梦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一场梦想与现实的博弈》、《职业农民从无奈世袭到自主选择》、《泗门实践“成片连线”引发的农村嬗变》、《村企结对新农村建设的生动表情》等等。

对于党报来讲,由于承担着党和政府的政策解读重任,因此解释性报道运用的频次大大高于调查性报道。反过来说,由于中国党报所处的特殊政治环境和媒介环境,报纸上真正的调查性报道非常有限,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报道也是处于边缘地带。

掌握这一点,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深度报道在党报的现实处境:一方面,不带有批评或监督性质的正面解读、引导舆论的主题报道、大型报道被赋予极高的地位,党报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以揭露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报道处境相对艰难。而这两种类型的报道恰恰都是深度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为《宁波日报》的深度报道重新界定身份后再确定其地位,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考察《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由于《宁波日报》的政治地位,它能够优先接触、开发和利用党和政府的相关信息资源;由于其制度和人才的保障,它能够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整合和解读;由于其政治权威性,这些“重型报道”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宁波日报》对解释性深度报道投入大,重视程度高;同时,一些较大规模的主题性报道和典型报道由于利用深度报道的手段进行操作,形成了强势效应,也被《宁波日报》奉为深度报道,在版面安排上享有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宁波日报》地位极高的深度报道特指上述几种类型的报道。这些深度报道不仅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报纸的重要版面,而且将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第二,带有调查性报道性质的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数量不多,然而一旦能够刊发,势必会造成强大的社会效应,也能够有力地展开舆论监督,有效地促成社会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在《宁波日报》比较明显,操作此类深度报道的记者往往能够掌握时机,结合政府的政策,适时推出既能满足老百姓迫切的愿望,又能配合当前政府中心工作的报道。但除此情况外,调查性报道会遇上方方面面的阻力,导致难产或夭折,这种状况比在都市类报纸更加严重。因此,“揭露性”的深度报道在《宁波日报》受重视的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宁波日报》深度报道的主流方向是不断加强,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某种题材的深度报道则非常弱,形成了一种分化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