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这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科学社会建制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关于科学价值和功能的主导意识形态上。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活动,具有其社会成员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反映出对于成员行为的制约性。组织系统是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物质支撑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

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在社会学中,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制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这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般而言,科学的社会建制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体系、物质支撑四大要素。价值观念表明组织制度的终极目标,其主要作用是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在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科学社会建制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关于科学价值和功能的主导意识形态上。在近代,“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家所持有的普遍的价值取向;而在现代,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则成为一种普遍的主导意识。行为规范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活动,具有其社会成员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反映出对于成员行为的制约性。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化,以最充分地发挥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系统是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科学社会建制的承担者是一个被赋予特定科学目标和职能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其成员的行为,以维持组织系统的秩序和效率。物质支撑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现代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情报、研究经费等物质因素的支持。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探索和利用由来已久,但科学研究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则是近代以后的事。这种科学组织制度及其对科学活动的社会规范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科学的社会建制化。一般认为,科学社会建制的形成有两个标志:一是社会上出现专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二是科学研究变成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在古希腊社会,科学只能讲是处在一个科学社会史的史前时期。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诸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静力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在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当时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地道的“哲学家”;另一类人则是“技师”或“工匠”。例如,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出于研究哲学的需要,他们也研究科学,毕达哥拉斯发现直角三角形中c2= a2+ b2的定理,柏拉图最早提出过太阳系运动的模型,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然而他们公开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并且他们研究科学的目的也不在于科学本身而是为了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哲学[1]。阿基米德创立了静力学,在立体几何领域也有重大发现;希波克拉底是古代植物学和生理学的创始人,在这两个领域中有不少科学发现,但是他们公开的社会身份分别是技师和医生,他们从事科学研究也是兼职的。此外,他们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各自为之,没有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圈子(如今天的科学院、大学、工业研究实验室)内进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发展曾经有过辉煌,但这种辉煌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在数量上也是比较少的。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宇宙观与科学是格格不入的,科学遭到宗教的排斥,科学家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总起来说,中世纪是科学的黑暗时期,科学事业不但没有繁荣,反而萧条。但公正地讲,中世纪对15—17世纪科学的兴起作了一些必要的铺垫。中世纪后期有少数神学院演变为“世俗大学”,出现了大学教师,增设了自然科学的席位,这些大学教师在继承古希腊学术研究传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中世纪后期还产生了一批类似于达·芬奇的艺术家和工程师,他们对自然科学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形成了实验研究的传统。古典的学术传统和新兴的实验传统的结合,就孕育出后来类似于伽利略的近代科学家。

16—18世纪的近代社会是科学的社会建制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科学体制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英国皇家协会”和“法兰西科学院”的成立,这两个科学社会组织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使得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

16、17世纪,由于新教伦理中积极价值观的引导,英国社会的上层精英人物的兴趣向科学研究活动转移,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选择科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例如,波义耳其他职业都不干,专门在家里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家人数的迅速增加,其占社会精英人数的百分比从1601年的1.7%上升到1661年的6.4%。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它成为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种特定的社会圈子,科学家在其中进行思想交流,作学术报告,进行演示实验。皇家学会还创办了学术杂志《自然》,供科学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皇家学会还颁布学会章程,规定了科学活动的性质、规范。这样就促成了英国科学家共同体的形成,科学研究也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英国科学事业因此得到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社会建制初步形成。英国科学事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导致了众多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科学理论的大发展。例如,波义耳在化学上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力学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从而完成了物理学知识的一次大综合;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哈雷在天文学上做出了重大发现……所有这些构成了近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可以说近代科学革命是由英国科学家最终完成的。到17世纪,英国已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但是,17世纪英国科学社会建制的形成只能称之为是“初步的”,原因之一是科学家没人给工资,科学研究还没有真正职业化;二是科学家还只局限于有闲阶层,因为只有他们在没人给工资的情况下有条件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1666年,法国在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它比“英国皇家学会”更进一步,是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在这个科学院工作的科学家,由国家给薪金,配助手,提供仪器和场地,而且薪金高得令人羡慕。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法国数学家连续获得菲尔茨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国科学院在全国招募有数学才华的青年来院专心从事他们所喜欢的研究,研究人员的薪金很高,但没有教学任务。法兰西科学院的办院模式意义非同一般,它开启了科学研究活动职业化的先河,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诸如德国、俄国、中国等都是沿袭这种办院模式。由于这种办院模式,导致了18世纪法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如拉瓦锡、安培、拉格朗日等),产生了众多的科学发现,科学理论在法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末,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已经转移到法国。

19世纪40年代,英国哲学家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创造了“科学家”(Scientist)这个术语,用来指称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这类人,其背景是科学的社会建制在某些国家开始成熟。这种成熟有两个标志:一是科学研究彻底进入大学,大学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二个特定的社会圈子;二是科学研究进入到企业,企业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工业研究实验室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三个特定的社会圈子。这两个事件都率先在19世纪的德国出现。

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为了发展经济,重视高等教育,重视科学和技术。德国首先在大学推行“教学资格评审制度”和组建“教学实验室”。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得大学里的绝大部分教师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大学里的绝大部分教师同时又成了科学家。其结果是,科学家人数迅速增加,科学事业蓬勃兴起,科学发现层出不穷。德国的企业“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兴起,开始于化学家霍夫曼的示范。霍夫曼受英国化学家柏琴发明人工合成染料的影响,在大学里创办了一个实验室,专门从事人工合成染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一旦取得成功就将其产品化和商品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霍夫曼利用技术发明发财的实践在德国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许多企业纷纷仿效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高薪聘请科学家和毕业研究生在其中工作。这样,工业研究实验室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三个特定的社会圈子。德国的科学事业由此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到19世纪中叶,世界科学的中心开始转移到德国。

德国发展科学事业的这两大举措,不久就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仿效。这样,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科学事业较以前得到空前的繁荣。科学事业的繁荣导致了科学发现的数量按指数增长,革命性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1828年,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实现尿素的人工合成;1830年,赖尔提出地质演化理论;1838—1839年,施旺和施莱登分别建立植物细胞学说和动物细胞学说; 1840年,焦耳等提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1859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方程组;1868年,玻尔兹曼创立统计力学,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据统计,19世纪科学发现的数量,大大超过自古希腊时期到18世纪末为止所有科学发现数量的总合。

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在19世纪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由近代的“小科学”发展转变为现代的“大科学”。在近代,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可以由一个人就能完成;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有时需要由十来个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才能完成;到了大科学时代,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有时需要由成百上千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1981年,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就“宇宙中有多少种电子?有多少种夸克,能不能再分?”等物理学前沿问题进行研究。这是由19个国家的600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总之,规模大、耗资大、社会化、国际化,是大科学的突出特点。1961年,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最先指出科学在当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1963年,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Derek Price)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又指出:由于现代科学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科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科学的规模是如此之大,社会对科学的投入是如此之巨,以至我们不能不用“大科学”一词来称呼它。大科学是相对小科学而言的。所谓小科学,是指历史上那种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大科学则具有与此不同的鲜明特点,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都是大科学的典型。

总之,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的建立,科学基金的设立,科技产业的形成,国际学术团体和跨国研究机构的出现,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队伍成指数规律加速增长,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建制。在今天,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已经职业化,科学研究工作成为一种享有很高声望的社会职业。科学技术活动作为一项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事业,是当今社会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