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革命和科学创新中的文化因素
科学既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国家科技政策的导向、科研体制的安排、学术传统以及学者的探索动机、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都与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们渗透在社会制度之中,隐含在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之中,经过历史积淀形成强大的文化传统。文化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它制约着人们在科技活动中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制约着社会的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给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以深刻的影响。
科学革命有一个文化背景问题。17世纪的近代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为什么发端于德国,20世纪40—50年代美国为什么一跃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必然涉及到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文化条件、人文传统等方面的因素。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文化创新是科学创新的先导。世界科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和科学中心的转移,都与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状态密切关联。没有14世纪前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和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就没有此后欧洲科学的繁荣。至17、18世纪,英国社会较为宽松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重视知识的培根精神,为牛顿、瓦特等人的发现、发明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土壤,从而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世纪的德国,重视教育与研究结合、理性思维与实践交融,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从而使科学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从英伦三岛转回了欧洲大陆。
当今的美国无疑是科学创新的强国。2006年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05年科学报告》指出,占世界研发活动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国科研实力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科学中心向美国的转移,美国不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应用和发展研究领域都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以基础研究为例,1950年代以来,美国几乎已经“垄断”了诺贝尔科学奖。美国为何“盛产”诺贝尔奖得主?对美国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国家重视基础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在国家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和有关各署全力支持并向各科研单位投入巨资用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在2001年度财政预算草案中,联邦研究和开发经费高达853亿美元,其中约50%用于基础科研;企业也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在资金方面对科研项目给予了大力帮助。雄厚的基础研究为美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原动力。(2)研究机构鼓励创造性和具有挑战性的构想。在美国,无论是国家实验室,还是企业的研发机构都十分强调选题的挑战性和创造性,这使得美国的科学研究一般不局限于旧的模式或传统,而总是处于科学的发展前沿。(3)大学教育提倡独立思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美国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美国的小学和中学水平在世界上排名分别为第28位和30位,落后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家以及瑞士、法国和德国,但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提倡独立思考和主动精神,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4)高端人才方面“外援”的支撑。外国的分析家认为,由于美国经济发达,科研条件优越,竞争环境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精英,来自各国的移民学生提高了美国大学的水平。这些外国精英在“垄断”诺贝尔奖中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充裕的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激励创新的科研体制、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聚集世界高素质人才是美国“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因素。这说明,除了经济水平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以外,科研体制、学术环境、科学传统、教育传统等文化条件对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实际上,20世纪的美国正是以其移民社会的开放、多元、冒险、包容的文化特征吸引了世界上大批创造、创新精英,从而执世界经济、科学发展之牛耳,成为当代世界科学中心的。
通常我们总是讲,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问题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是可以流动的。一个缺乏崇尚和激励创新文化氛围的国家或地区,是不可能吸引、留住有创新激情的人才的,因而也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所以,当代国际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制度、体制、环境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上与科技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1998年教育部推出的“长江学者”计划是面向世界的,然而前来应聘“特聘教授”的大多是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的外国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很少来应聘。中科院2000年曾提出要采取措施吸引非华裔科学家到中国从事他们感兴趣的研究工作(而不是短期访问),但成效也不是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影响中国科学和技术在国际上取得卓越地位的主要障碍不是经济因素,而是制度、体制、环境因素,是文化因素。要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提升我国学术创新能力,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文化。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我想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创新文化是从观念、制度层面上提升社会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础。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最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密切关联的文化形态。它是社会成员对创新活动的基本态度,是社会制度安排的观念基础。价值观念是制度的灵魂,制度则是核心价值的法规性体现。持有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做出有利于开拓前进的制度设置。因此,体制的创新、科学的创新,都可归源于观念的创新,即文化的创新。要实现体制、科学上的创新,必须从基础层面上重视文化的创新。当然,体制、科技方面的创新活动,又会从根本上促进、带动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学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奋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一个缺乏崇尚和激励创新文化氛围的地区,是不可能吸引、留住有创新激情的人才的,因此,也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当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硅谷和东部128号公路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别,根本在于硅谷的文化、制度环境,为千万个创新、创业者营造了良好栖息地。缺乏创新文化的激活,闪现的创新火花将窒灭,已存的创新活动也将停滞。
第二,创新文化是在基本价值和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高体现。离开人这个主体,谈不上任何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文化建设都是围绕人这个核心,服务于人这个创新主体而展开的。创新文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创新主体的。一是从价值观念上,这个人与另一个人,这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在对待创新的基本态度上是不同的。有的积极、主动,迎风弄潮,勇于开拓;有的被动消极,趋于守成,害怕创新。有的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有的经不住挫折,临难而退。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因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不同所致。创新是人的各种高级能力与活动方式有机协调、综合运用的过程,是对创新现象及所涉社会因素进行解读、组合、集成的过程。因此,一个创新者个人或团队要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激情驱动,有开拓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引领,有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的导航。二是从文化氛围上,一个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能让人思想解放,精神振奋,不断追求创新,即使在创新失败时,获得的也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文化是创新者的精神家园,在它的滋润哺育下,火花可以结出果实,幼苗能长成大树。
第三,创新文化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和软件。从功能的角度解读国家创新体系,它包括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不同的创新环节。良好的创新体系是无缝连接的高效价值链。从组织的角度解读国家创新体系,它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一个良好的创新体系必然是有序联合、高效运行的创新系统。创新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的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任何单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地完成的。创新系统各组部分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是创新系统成功的特征,也是创新系统成功的保证。实现子系统间的交互、共享,要靠制度和文化。制度以硬性的规范对相关的创新要素进行约束或激励,而文化则通过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实现软性的约束或激发。如果说企业、研发机构等社会组织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硬件,那么制度和文化则同为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在这里,文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某种的价值与气氛,而是嵌入在组织、体系之中显示出的无形力量,时刻发挥着导向、激励功能,它与制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诺贝尔科学奖在其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奖励了许多做出原创性、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拥有做出世界一流原创性成果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进行国别统计,居于前列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都具有非常强的整体科技能力。而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能力,除了经济因素以外,科研体制、学术环境、科学传统、教育传统等文化条件对一个国家科技原创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那么,何谓创新文化?创新[1]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指知识的创新,也可以指技术的创造,还可以是观念、理论、体制的更新等等,不管怎样,创新的核心的要素是取得创造性的认识和发现。虽然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但它要受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等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也要受社会的意识形态、学术传统、价值观念等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这里讲的文化概念是狭义上的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思维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法规。“创新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什么是创新文化,它的特点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活动的类型不同、目标不同,所要求创新文化的特质也不尽相同。基础研究工作,应突出强调充分的开放流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挫折,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国家需求为明确目标的群体攻关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应突出强调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导向性和技术攻关的战略性、关键性、集成性,强调不同学科的协同攻关,倡导顾全大局、协力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公益型科研活动,应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坚持长期积累性和观测的严谨性,弘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严谨求精的科学态度;技术开发型科研活动与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用户至上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理念;科研管理活动,应强调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组织行为的严密性和规范化,团队的运作纪律和整体协调,服务基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倡导公开、公正、公平,精干高效,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各科研机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创新文化。但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又有其共性,即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因此创新文化又有其共性内涵:树立国家利益与科技创新目标相统一的价值观;尊重植根于团队合作的个体学术自由,营造百家争鸣、开放和谐的良好氛围;信守科研道德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创造人才脱颖而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环境。总之,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园区环境、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精神、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对于创新文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以界定:一是就创新文化的“性质”而言,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创新文化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文化。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知识创新工程的目标之一。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中国科技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因此,创新文化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提供精神方面的动力,同时也是推进高水平科研工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可替代的环境条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二是就创新文化的“构成”而言,创新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所谓科学,就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运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依主观愿望为转移,客观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科学文化是以科学活动为依托的文化,它以自然为认识的中心,目的是建立关于自然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强调知识的可靠性、精确性和有效性,认为科学认识必须是实证的、量化的、系统的以及合乎逻辑的。所谓人文,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是相对于天文、地理而言的,但其思想内涵并非中国独创,它的精神实质是与西方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一脉相承的。人文文化以人为中心解释世界,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尺度,目的是建立终极关怀的价值体系;强调情感思维或非理性思维,推崇艺术在人性的恢复或解放中的作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之间的沟通、和解乃至整合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既有利于科学的创新,又有利于人文的繁荣。创新文化应该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文化。
三是就创新文化的“精髓”而言,创新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就是自由探索、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小心求证的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向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说科学精神是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去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目,那么人文精神则恰恰以价值本位的态度,一切以人的需要、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发展为转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它们有其相通之处。人文精神讲究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而求真正是科学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弘扬,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只靠非理性主义地空想、幻想。因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互动、相异互补的关系。正因为两种文化精神的相通,它们才会共存于社会之中,互相制衡、互相作用;正因为两种文化精神的相异,才会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