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王有凤[1]1核心概念的界定1.1超重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值,但是程度较轻,没有肥胖的各种并发症,是介于正常体重和肥胖之间的一种状态。4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危害4.1心理问题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内向抑郁、自我评价差、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的构建

王有凤[1]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超重(Overweight)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值,但是程度较轻,没有肥胖的各种并发症,是介于正常体重和肥胖之间的一种状态。(www.guayunfan.com)

1.2肥胖(Obesity)

肥胖是指当人体摄取食物过多,而消耗能量的体力活动减少,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蓄积起来,使脂肪组织异常地增加。按其有无明显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原因,把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也叫“外源性肥胖”或“过食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也称“内源性肥胖”或“病理性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资料表明,肥胖不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而且还是乙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重大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单纯性肥胖是指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是由于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即营养过剩)。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像肥胖这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流行于全世界,成为一个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WHO已将“身体过重”列入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2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问题——21世纪全球性问题

单纯性肥胖是无明显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肥胖,这类肥胖占中小学生肥胖者中的大多数,本文中提到的超重和肥胖主要针对这类型的肥胖。

国际肥胖工作组指出:目前全球5岁至17岁的儿童少年10个中就有1个属于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儿童少年共有1.55亿。我国儿童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虽然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肥胖儿童少年实际的人数是惊人的。近20年来,我国7岁至17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增加了3倍。

3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指标

一般是采用与体内脂肪相关的指标来判定超重、肥胖及其程度,常用的有身高别重法、体质量指数法、皮褶厚度法、体脂比法,并结合腰围、臀围、腰臀围等指标。

4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4.1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内向抑郁、自我评价差、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肥胖儿童因其体形的变化及活动不方便,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和嘲笑,严重损害了其自尊心,妨碍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由于缺乏活动又促进了肥胖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4.2学习记忆

肥胖使智力降低,认知受损;懒于活动,时空局限性,削弱感知、注意和观察能力,信息量减少;氧耗量大,昏昏欲睡,影响学习等。严重肥胖儿童中可见到睡眠呼吸障碍,儿童体重在正常体重2倍以上,有睡眠呼吸障碍者,其一半睡眠时间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4.3生理危害

皮下脂肪堆积,失去健美的身材和体型;行动不便,易疲劳,易出现骨骼病变、关节炎、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等;体温调节不良,怕热多汗,易中暑、虚脱;脂肪在胸廓堆积,肺活量下降,引起低氧血症;肌力和耐力差,易发生创伤、扭伤等意外事故。

4.4社会的危害

儿童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影响未来人口质量、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导致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因素

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综合征:①社会背景因素,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②人文因素,中国文化中认为孩子胖是健康,家长并未认识到肥胖的危害;③膳食因素,目前多数家庭的膳食结构中谷类、蔬菜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膳食结构不合理;④运动因素,以前学生是走路去上学,现在是家长开车或骑车接送,坐的时间长,能量消耗远远低于摄取热量;⑤生活习惯,快速进食,有吃零食的习惯,饭后喜欢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做作业等,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6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

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必须保证六个系统运作——体质测试评价系统、心理干预系统、运动干预系统、健康教育系统、膳食干预系统、行为干预系统。这种“六位一体”的科学系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取得最佳效果。

6.1体质测试评价系统内容和依据

体质测试评价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即测试部分、评价部分。

6.1.1身体形态测试

测试形态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和臀围以及皮下脂肪(上臂部、肩胛下部和腹部),身体机能有肺活量、心率、血压,若需要还可进行派生指标的生成,测试时必须选用专业的测试器材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测试。

6.1.2超重、肥胖的评价方法

BM I指数: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定方法,它不受性别和身材的影响。

BM I指数=体重(kg)/身高(m2),主要反映人体每平方米的体重量,可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

BM I分组依据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标准:“理想”BM I为22,<18.5为“体重过轻”,18.5≤BM I﹤24为“体重正常”,24≤BM I﹤28为“超重”,≥28为“肥胖”。

克托莱指数:又称肥瘦系数,人体测量复合指标之一,在人类学研究和人体测量与评价中被广泛应用。

[(体重/身高)×100]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重量,以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反映人体围、宽、厚度及机体组织密度。

腰臀比(腰围/臀围)×100,又可以简称为WHR,其测量值可以用来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腹部脂肪堆积,则腰围增大,腰臀比变大,该类型肥胖最大的危险与心血管疾患密切有关。

6.2心理干预系统

心理干预系统是配合其他几种干预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6.3运动干预系统

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易引起肥胖。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但只有超过20分钟的低强度的运动才能激活脂肪的水解酶,促进脂肪的代谢。

运动项目选择时,运动项目选择应具有趣味性。易于实施,以便于长期坚持,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皮筋、爬楼梯、跳绳等。

适量的力量练习和伸展运动可以使中小学生减肥后不易反弹。如双手各握一只哑铃,做屈伸或上下抬伸练习,此练习一般只有最大力量的40%~50%,每次练习2~4组,8~12次/组,每组间休息1~2min,1~2次/周,来增加肌肉重量和机体柔韧性。

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艺术体操和田径之类的运动会给人的肢体带来一定的冲击力,更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保健。中小学生选择此类运动,每天坚持20分钟,是强健骨骼、有效防范骨质疏松症良方之一。

6.4健康教育知识干预系统

学校应成为防治儿童肥胖的主战场。将儿童对营养和体力活动的学习、培养、纳入学校的课程中去,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合理营养与健康的体格发育关系到儿童的智能发育的认识,并将为此创造条件和环境作为学校的责任。

政府不失时机的政策和行动是遏制儿童肥胖的发展关键。例如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在社区里应该定期举办一些有关肥胖方面的讲座和座谈会包括肥胖儿童、家长、教师等有关人员,以深入了解肥胖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个人特点。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并向家长提出配合治疗的具体要求。

6.5膳食干预系统

膳食干预系统也称为饮食调整,包括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和调整饮食结构。能量摄入过多是大多数肥胖儿童的共同特点。因此在膳食干预中首先是控制摄入的总能量。总能量的控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减少肥胖儿童主食的摄入量为首选。先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1/4,逐渐过渡至减少1/3,增加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比例,最终减至生理需要量(按身高的体重所需平均热卡)。三餐热能分配为25%、40%、35%,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

饮食调整的内容包括:①选择热卡含量较低、蛋白质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多食含纤维素的或非精细加工的食物。②少食或不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西式快餐、奶油制品、甜食、甜饮料等。

政府应与食品工业合作制定一些策略,使食品工业在产品结构和产品研发上走向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轨道,采取措施改变食品广告的非科学宣传,特别是阻止针对儿童饮食的广告对消费者的误导。

6.6行为干预系统

行为干预是通过矫正肥胖儿童的行为偏差,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长期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的目的。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多具有共同的饮食和运动行为特点,如进食速度快,非饥饿状态下进食,临睡前进食,喜爱吃高脂、高糖食品(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较少户外活动,静坐(如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等。

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等。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多用蒸、煮、烤、凉拌方式,避免油炸方式)。

7小 结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介绍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中六个子系统中的框架以及内容和作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见图)。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应是多种干预体系方法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性的干预体系,中小学生实践应贯穿于整个体系。该体系的实施需要父母、中小学生、教师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在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体系中,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关键技术,其作用是帮助中小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弹。运动干预是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的主要方法,干预的难点是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膳食干预的重点在于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防止过多能量的摄入。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减肥的内在动力,在儿童健康生活中起辅助作用。健康教育知识干预有助于父母、中小学生、教师认识到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纪清等.实用运动处方[M].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3.

[2]王志宏,翟凤英,葛可佑.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30(3).

[3]罗飞宏,沈水仙.小儿肥胖症的治疗及社区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03,6(4).

[4]张秀巧,石文彬,张雁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必须重视心理治疗[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2).

【注释】

[1]王有凤,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