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人格与主体教育的内涵_教育哲学
一、主体人格与主体教育的内涵
(一)主体人格
现代性的主体人格主要是指一种强调个体的自由、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形态,它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服从、依附、被动的人格形态。现代性的主体人格肇始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当时,人类第一次从神的至上权威中解放了出来,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尊严、价值逐渐获得了肯定,作为主体的自我也开始摆脱了以往的卑微角色,而获得了人的基本权利。不过,这还只是主体人格的一个萌生阶段,主体人格的真正崛起发生在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向世人宣布:“社会是由具有独立本性的个人所组成,是个人为满足自己的目的、根据契约形成的组织。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地位高于一切。”[6]启蒙思想家康德更是把人视为理性的主体,认为人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理论理性)和理性行为能力(实践理性),所以能够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也能通过理性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康德一样,大部分的启蒙思想家也都相信,人因其理性而使人的主体人格高于一切事物之上。在启蒙思潮的推动下,主体人格的观念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现代性的主体人格观念。主体人格观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1.主体的优先性
现代主体人格观念认为,作为主体的个人,其人格尊严和价值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个人主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者,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正因为有了自由、权利、价值感和人格尊严,个人才成为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www.guayunfan.com)
2.主体的选择性
现代主体人格观念主张,个人主体具有价值选择的权利,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独立的、自主的。西方现代性的主体人格一方面强调了对于普遍的公共伦理原则的遵守(比如:不能杀人、不能抢劫、不能撒谎等),但是在此基础上非常强调个人的选择权利。启蒙现代性崇尚以个人主体的理性选择作为核心,肯定个人的道德自主选择。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现代性社会的道德相对主义风险,但是它对于个人道德选择的重视,无疑也极大地支持了主体在价值选择上的自由与权利。
3.主体的独立性
现代主体人格观念强调自我的第一性,认为自我是最高的目标,而他者只能是第二性的。因此,自我独立于他者,自我具有价值上的完全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现代性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个人主体的独立性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个人越来越独立、脱离于他者和社群。这一方面增强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另一方面也使个人主体易于陷入“单子式”主体的困境之中,而不再是一个具有丰满人格的人。这也正是主体性人格的悖论之所在。
(二)主体教育
当代的主体教育,简要而言就是以现代性的主体性人格为基础的、以发展主体性人格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关于什么是主体教育,目前国内教育学界依然有不同的看法,没有达到共识。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作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形式;有的观点则着眼于教育活动过程、教育方法的主体性及其表现形式,认为主体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形式;还有的观点则认为主体教育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7]我们认为,为了更透彻地理解主体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主体教育的内涵:一是主体教育的观念基础;二是主体教育的教育目标;三是主体教育的教育方法。
主体教育的观念基础,是现代性的主体人格观念。启蒙现代性以来对于个人自由、权利、自主性的强调,奠定了现代性的主体人格基础。主体教育正是以启蒙现代性所树立的主体人格观念为基石,在观念理论的基础上来实现现代性的主体人格的培养。第二个方面,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主体教育的目标即是为现代性社会培养具有主体性人格的现代人。传统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主要是服从性、依附性人格的人,这是现代主体教育所批判的。主体教育强调人格的培养必须以现代社会为基础,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来设定主体教育的人格目标。因此,主体教育的目标,最终定位于主体人格的培养,以此来反思传统的服从性人格和被动性人格。主体教育的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主体教育所提倡的教育方法,是以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体教育的方法体系,批判了传统教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忽视,主张在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基础上,取消过度的知识灌输取向,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交互主体”,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使命。总而言之,现代主体教育是以现代性的主体人格观念为基础的,倡导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的主体性内涵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