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主导的水乳交融_《两件宝》教学案例及评析_为生命而歌_王仕
主体与主导的水乳交融——《两件宝》教学案例及评析
(执教:吴念,评析:特级教师王仕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自读能力。(www.guayunfan.com)
(3)使学生在熟读课的基础上,理解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从而激发他们勤动手、爱动脑的创造热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猜猜看:“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齐努力,共同把事干。”
“站着在上面,用它来思考。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
【评析:导课的设计,采用了儿童化的语言,以谜语的形式,进入新课,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调动了思维,既初步体会到手和脑的作用,又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引起了兴趣。】
生:手、脑袋。
师:孩子们真聪明,我们身上的宝贝可真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件宝贝——手和脑。(出示课件:小孩子做飞机模型)
二、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师:孩子们,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如果遇到了你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生:先打上小问号,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在这里,用喜欢的方法指的是拼拼音,查认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或者问一问同学、老师。
师:对了,会读这个字了,就擦掉小问号,画一颗五星奖励一下自己吧!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量小,但旨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渗透,并让学生自我激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生有的查认字表,有的离开座位请教其他同学……)
师:会读、会想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齐读课文)
师:老师想知道还有小问号没解决吗? 如果有,也没关系,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新方法——听一听,仔细听老师读课文,争取把你们的小问号都解决掉。
【评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吴老师设计此教学环节,针对的是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孩子。可见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小组交流互动学习
师:请同学们把你记忆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评析:在学习生字时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识字,共同品尝学习的快乐。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为小组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交叉、补充,完善自悟过程。同学之间的合作,可以汲取众长,再一次扩大信息量,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全班交流启发认识
师:好了,孩子们是否都会认这些生字娃娃了呢?它们想要考考你们呢!(出示生字卡片)会认的字就向老师点点头,并一起读一读,不会认的字就举手。
【评析:教师的课程意识及角色意识强,语言富有情趣,贴近儿童心理。】
生:齐读生字。(据学生识字情况,把有些学生不认识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想请几位小老师来教大家认一认。
(学生踊跃举手,争当小老师。)
师:请小老师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评祈:让学生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a:“动”这个字,我先记一个“云”,再记一个“力”,合在一起就是“动”了。
生b:我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过,并告诉我这个字念“动”,我就记住了。
生c: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个大力士飞到天上玩,看见了白云,想和它玩,就去推它,把白云都给推动了,多有力气啊! 我是这样记住的。
师:c同学讲故事记字形是采用字义与字形相结合的方法。真会动脑子。
【评析: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是因为学生在完成探究发现任务中,住往不能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现抓住本质,不能进行准确的抽象和概括,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完成内化。】
……
师:这几个孩子真棒啊! 那你们喜欢谁说的方法呢?
生:我喜欢a说的。
生:我喜欢b说的。
师:你们喜欢谁说的方法,就用谁的方法帮助你们记住这些字吧!
【评析:老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尊重他们选择喜欢的识记方法,保护了学生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的积极性。】
师:这些字娃娃还想请在座的同学评一评这些小老师当得怎样!
生:我觉得××读得太快了。“脑”是鼻音的“n”,你读成边音“l”了。(被评的同学说:“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改正,你再听我读一读,听我读对了没有,好吗?)
生:我觉得××声音响亮,我应该向你学习。(被评的同学说:“谢谢你!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师:孩子们真能干!会当小老师,又会评价小老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这些字娃娃又想和你们做游戏了。它们藏到课文里去了,请把他们找出来。
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
五、实践操作深化认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课文中所有的生字;现在用我们的两件宝——手和大脑,拿出你们准备的工具,剪出你们最喜欢的东西。
【评析: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容易转移,通过动手动脑操作,让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勤动手、脑的品质。同时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彩纸、白纸、剪刀动手剪自己喜欢的东西。十分钟后,有的学生剪出了苹果、飞机、长方形,还有的学生用水彩笔画出了动物、兔子、猴子、熊猫、树叶,再剪下来……)
【评析:课堂活跃,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互相观察,征求意见,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思维,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总评】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感觉学习语文有兴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因此本课在设计时,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学习短文,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本教例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而教师的主导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与生是平等的生命体,是学习的共同主人;师的主导使生的主动得到恰如其分的有力的促进与生成。这在当前还是比较鲜见的。(发表在小学语文教案教例2004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