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后进生管理方法思考_在创新中前进
职校后进生管理方法思考
王喜宗 余万芹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驶上了发展“快车道”。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校学生的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抱怨:现在的职校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因此被冠以“两后生”“学困生”“后进生”的称号。这类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学秩序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抽烟、语言粗鲁、盲目追星,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等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甚至打架斗殴,经常与任课老师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面对这些孩子,很多老师束手无策,愤慨地说:“这是一群顽石,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顽石!”结合自己管理学生的经验,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心存希望,不抛弃,不放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细心、多一些耐心,采取适当的策略,和谐管理,一定能让这些所谓的“顽石”醒悟,抛弃自卑和自傲,重建自信,笑迎未来。
一、对症下药,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着手(www.guayunfan.com)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广大教育者,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职校后进生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高中或大学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家长、老师批评的对象,也是被同龄人嘲笑讥讽的对象。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因为学习基础“差”,不受人重视,心理很受伤,故他们常以招摇的个性、过激的行为、怪异的服饰等,以期引起别人对他们的重视。总之,这类学生是外在性格张扬,内在性格孤独,总体性格脆弱,结合这类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不要因为他们学习成绩相对差而对他们冷眼相待,职校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可能比较差,但是在视觉空间、人际关系或艺术上往往有所长,不能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训斥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工作寸步难行。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宽容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剑伤肉体,话伤灵魂。在批评学生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所,措辞一定要委婉,并且不能点名道姓。在表扬学生时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做到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斥责、少打击,使他们尽可能处于愉悦的心境中,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让他们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前景,逐渐积累信心。只有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有羞耻心、争胜心,再利用其独有的向师性,让学生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改正缺点,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和最高明的管理方法。
二、依法管理,切实保障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
要使学生敬佩你、信任你、走近你,必须竭尽所能保障学生的权利,为学生谋取利益。职校后进生大多数有强烈的自卑感,最怕别人瞧不起,最恨长时间遭遇冷落和不公平的遭遇,有一种典型的“不患贫但患不均”心理。如果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有甚者对同学和老师产生憎恨,在心灵上仇视社会。为了解开学生的心结,使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必须通过公开、公正的民主形式,使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使他们的各项权利得到保证,合理的诉求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从而激励大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
具体而言,保障学生的民主参与权利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尊重学生民主参与的合法权利。凡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班干部的选举、党员的评定、学生课外活动的举行,都要请学生参与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民主集中,做到学生心服口服。二是搭建学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联系的通畅的信息平台。没有沟通的平台,学生的民主参与权利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采取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建立QQ群、通过实名或者匿名等信息沟通方式,及时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利益需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想方设法进行“疏通”而不是“根本不理会”。三是更新育人理念,把学生当作平等权利主体来对待,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育人。
三、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
倾听学生心声是学生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大师华莱士曾指出,管理者最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问题是沟通和距离出现问题。不善沟通就会影响和谐。在学校管理中,大多数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都是由于不善沟通而造成的。苏格拉底说过“上帝让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让你多听少说。”这个世界上最得人缘的人,不是会说话的人,而是懂得倾听的人。
职校后进生一般16~20岁,很多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父母,在外地独立生活和求学,都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工作。要深入学生中,和学生亲切交流,用心倾听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如果学生生活在信任中,他便会学会尊重;如果学生生活在怀疑中,他便会自贱。那些外表看似叛逆、倔强的孩子,一旦对教师打开心扉,总是转变最快的那一个。
四、大爱无疆,用爱心拯救处于迷途中的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热爱是化解矛盾的最好药方。有一句古话这样说道:“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我们所做的工作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在教育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职校后进生多数缺少师长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以及社会之爱。在和他们打交道时,不能因为其文化基础稍微差一些,更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些不良好的个人习惯而鄙视学生,要从心里接受这些学生,培养热爱这些学生的心理。必须积极构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塑造人的和谐环境,并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角度思考职校学生管理,一切要求都要从学生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体现人性、尊重人权,不能超越职校后进生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只有在管理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急学生之急,办学生之盼”,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才能形成和谐力量,才能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获得职校后进生衷心的拥护和爱戴。
五、结束语
当前,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探索职校后进生高效管理方法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任重道远,而又刻不容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笔者充分相信,只要无数的教育工作者献计献策,切实做到接受职校学生,热爱职校学生,维护职校学生尊严、保障职校学生权利,职校学生管理就会上一个台阶,职业院校的办学品质也会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人民满意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