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_坚守者的行走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_坚守者的行走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_坚守者的行走杏坛随想教育可以看做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这种导向性的价值观则充分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办学理念的科学与否、适切与否,又与校长的教育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对“有思想的管理者”的尊重与召唤。为使带教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要的工作就是尽快地了解这几所学校。和衷高级中学在2010年的区教育局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_坚守者的行走

杏坛随想

教育可以看做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这种导向性的价值观则充分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办学理念的科学与否、适切与否,又与校长的教育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对“有思想的管理者”的尊重与召唤。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问题层出不穷,机遇瞬息万变,学校管理者独到的眼光、敏锐的判断、科学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命运,师生的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睿智、成熟的思想的指导。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校长专业成长的瓶颈,不再是管理技能的落伍,也不再是领导艺术的欠缺,而是思想的缺乏,是思维的停滞,是灵感的枯竭!

随行随想,思考便成了习惯,思想亦流淌成河……

教学相长——我与学员共同成长

受区教育局党委的委托,带教了三名中学正职校长,他们分别是来自和衷高级中学的金新宇校长,高境一中的孟黎明校长,罗南中学的王娟校长。(www.guayunfan.com)

虽然就我个人而言已有十多年担任正职校长的经历,也分别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公办初中、转制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担任校长,也带教了很多同志,但是作为正职校长的带教导师还是第一次。如何不负教育局党委的厚望,如何切实做好带教工作,使这几位同行真正有一些收获,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使带教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要的工作就是尽快地了解这几所学校。

为此,我和学员们一起对三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学员们对学校情况的介绍,了解了三所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不足,了解了学员的自身成长过程。

这三位校长都政治素质过硬,都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年轻、有思想、有干劲,同时各学校学生的学段情况也各有不同:和衷高级中学处于繁华的淞宝地区、是民转公的高中学校;高境一中处于人口导入的长江路地区、是完全中学,罗南中学新农村的原三罗地区、是初级中学。三所学校地区不同,学情不同,教情不同,因此三位学员的情况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其次,三位学员已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走上正职岗位后如何正确定位,如何使带教的内容满足学员的需求,是带教工作的重点。

在调研中,三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如何根据校情和学生的实际,建设学校课程的问题。针对各位学员在学校课程领导力方面的需求,2009年下半年我亲自撰写了《学校的课程的决策与实施》的讲稿,用半年的时间从课程内涵的界定与理论综述、课程内涵的辨析、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二期课改基本理念与内容的梳理等方面作了阐述;同时用不同的案例从国内与国外两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决策课程是校长必须具备的素质素养;另外还讲了学校课程决策的原则与流程,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内容。

2010年的暑假,根据几位学员在座谈中提到的学校管理中的一些案例,我,又为学员作了《校长的成长、素质、管理》的系列讲座。有“校长在学校发展中成长”、“学校发展与校长成长的阶段”、“中外优秀校长的标准”、“素质在能力超越中提升”,对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名校,校长与学校办学理念之间的关系,好校长的标准,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备的能力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每次讲座除了我的主讲之外,也有互动的环节,如请各位校长对学校课程认识的讨论等。对于新上任的校长们来说,听、讲结合的形式既可以形成头脑风暴,也有利于大家思考如何在新任校长期间以管理者的身份介入学校,而且对于他们在校长管理岗位上如何用领导者的眼光,像教育家一样地思考、规划学校的发展具有导航、引领作用。

金新宇校长从生源、师资、学校的管理、学校办学的历史等认真调研,对回到公办的和衷高级中学做出了较为适合的办学定位,把建设一个好的团队作为开展具体工作的开始,以申报《区级实验性示范校》为契机,整合学校资源,唤起学校师生的热情,集思广益,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和衷高级中学在2010年的区教育局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2010年金新宇校长成为上海市第二期优秀青年校长培养工程中的一员。

孟黎明校长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根据本校实际,边学边把学到的知识、经验等有机运用到学校管理实际工作中,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高境一中获得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西乐专场二等奖、“中华杯”全国第四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金奖、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教委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五星行为规范示范校荣誉称号、宝山区学生艺术节朗诵专场比赛中学组金奖、宝山区“2009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三等奖、第五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宝山区优秀组织奖。

王娟校长把培训班的学习过程当作与学校一起成长的过程,她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罗南中学建设成为新农村的现代化学校,如何为农家孩子提供适合的、均衡的教育。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美术教育特色项目、上海市精神文明共建先进集体、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宝山区和谐校园、宝山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宝山区双拥先进集体、宝山区安全文明校园、宝山区行为规范四星校、宝山区红旗大队、宝山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再有,就是要提升校长的专业化发展能力,要做一个研究型校长,就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

在基地学习的校长们的日常工作都是繁忙的,可他们能很好的安排好时间,解决好工学矛盾,对于基地组织的活动,无论是相互走访、听讲座、参观考察等活动都是兴致勃勃,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一说起写就会皱起眉头。其实他们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理性思考,都有东西可写,可大家又都怕写。

为了促使基地班的校长们能进一步对自身的工作有一个梳理、总结、反思、提高,在基地活动的过程中,写作也是学员们必不可少的必修环节。

有的时候人的能力提升是需要逼一逼的。

我以王娟校长的文章《美让我们的师生阳光自信》和我的论文《卓越校长管理的实与虚》为例,为各位学员作了主题论坛类文章的写作和修改指导。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学员们分别就课程论、考察学习体会、教育管理案例等多个方面撰写了《从行政领导走向专业领导——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新背景下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与思考》、《初中低年级开设“抖空竹”教学的思考》等多篇文章,两年来三位学员共撰写文章12篇,其中6篇文章已经发表。

最后,带教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两年来,学员们和我共同探讨的问题也有很多。如:如何做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如何批评教育有过失的老师?如何处理学校师资多余的问题?如何签定教师合同?如何严肃学校纪律?如何策略地宣传学校?如何办好学校?走出宝山地区时校长的讲话艺术?如何提升教师品位?如何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什么是课程?对研究型课程的理解;如何修改案例?怎样做校长?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校长们在平时工作中所遇到的,有点有面,有大有小,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学员们在平时工作中的困难与困惑,虽然我和学员们彼此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有时也未必能给大家一个全面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在互相的探讨中大家都能得到一些启示。

由于学员的谦虚好学,高涨的求知求学欲望,促使我不断的自我总结、梳理,促使我对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其说我在两年中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的话,倒不如说是他们在迫使我不断的提升自我。

两年的时间倏忽而过,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和学员们彼此熟悉,互相信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基地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里,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信仰,教育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理无专在,学无止境”,要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一所学校来不得任何的心浮气躁,只有不断地沉淀心境,静心思考,才能用责任,用智慧来挑起教育的重任。

感谢教育局党委给我与青年校长互相学习、提高的机会,感谢三位优秀的青年校长的勤奋与努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杨福家校长的报告对我们的启迪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没有出大师?

——题记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作为上海市卓越校长班的一员,与同仁们一起来到了首都北京,来到了中国人大附中。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每一次的交流与探讨都会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每一个报告都让人有了诸多的思考……

就在这还略带着冬日寒气的北京的这几日,有幸聆听了首位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中国教育家——杨福家校长的报告,深有感触。

杨校长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教育的危机》,在白色底子的多媒体屏幕上这六个红色大字特别地惹眼:“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危机感”。这是任继愈老先生90岁生日给温总理的建议信的内容,也是温总理的教育之思,既是发问,更是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对中国有着拳拳深情的有识之士的内心诉求。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从古至今曾有多少伟大的教育家彪炳千秋,孔子、孟子、朱熹、蔡元培等……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他们的教育思想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上熠熠生辉,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扪心自问,中国除了有着辉煌的古代历史,今天的我们还能拿出什么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百年之后也能为今天的国人而感到骄傲的东西呢?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多次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杰出人才。

什么是杰出人才?温总理说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钱学森先生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

如何才能培养杰出人才?温总理又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问题,而且与基础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杰出人才应该从小抓起。

教育家们在哪里?素质教育何以年年提年年缺?……一个又一个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问题发人深省。

基础教育,责任重大啊!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怎能不知培育杰出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校长,我们也有很多的无奈。

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常常是一边说素质教育,一边是应试教育;一边说多元评价,一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有多一些实践的机会;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创新的思想,创新的做法;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总结事物的规律……可事实的情况却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践需要时间和环境,创新需要时间和环境,但就目前而言,高中三年,唯一的目标是向高考冲刺;对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是成功;对学校来说,高考升学率就是办学成功的唯一评判标准。

古人有云:胜者为王,败者寇。在老百姓的心里,在上级行政领导的心里,一个学校的好与差就在于那高考的最后一搏。若是考砸了,考低了,谁会来理会你曾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作出的诸多努力?我们都清楚过程的重要性,但是最后的评判标准不改变,谁又敢真正的放手一搏?

残酷的现实并不只是当下的产物,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始终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是教化的手段之一。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历来也是一张考卷定终生,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这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价值取向,这是所有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曾有一个政协委员问,有没有比做官更有趣的事情?何出此言?在当今的中国,一个有着学术理想的人才一旦在他的专业领域内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很有可能就成为上级领导眼中的理想官员的候选人,而他们一旦踏上了行政的岗位,有诸多繁杂的事务需要他们去处理,应付上级任务、迎来送往,将会花费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试想谁还有时间想着去做学问?一个未来的大师也许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去了。

退后一步来说,中国社会有着广大的农业人口,虽然一直说要关注三农问题,但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农村人口并不能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为了未来美好的日子,广泛的农村受众群体对子女的唯一要求就是通过学习的途径来改变户口性质,改善生活,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而我们相当数量的基础教育就担当着这样的一种使命,对这些想要通过奋发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孩子们来说,基础教育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价值取向。当然,杰出人才就无从谈起了。

写之余,想到了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就中国学生作眼保健操和广播操这“两操”问题的讨论了。饶毅院长认为基础教育中没有必要做“两操”,施一公院长认为“两操”不一定有用,但可作为放松的机会。就两位院长对“两操”的认识而言,显然已经是脱离了中国的国情了,也折射出他们在“两操”问题的认识上已脱离了中国的现实背景。两位院长都有着几十年的国外生活经历,就他们自己而言受到了美国文化的熏陶,他们的思想和视界已完全国际化。美国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差别,美国孩子有着比较宽松的教育空间,他们从小就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可以参加喜欢的许多运动,几乎所有的孩子的运动技能都很好,每个家长也鼓励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因此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是否需要做“两操”来使眼部放松,保护视力,增强体质不是那样的重要。

而我们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为了诸多理想的实现,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紧紧地抓住每分每秒的时间,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习题,学生几乎是要淹没在书堆中。就目前来说,广大的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生活条件是好了,但体质却差了。稍不留神,不是这里骨折了,就是那里受伤了,而现在家长的维权意识也强烈了,只要是在校园里发生的,不分青红皂白就是学校的责任。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相对安稳的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就应该成为中国学生最好的增强体质的途径之一。如果连最基本最容易操作的“两操”都取消了话,那中国学生的体质将会下降地更厉害了。一句话,教育体制不改,中国学生的身体发展和生理发展都将会受到影响。

还是回到之前的话题中去,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很清醒,因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很无奈,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困境不是单凭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我们又很期待,因为在温家宝总理的一系列讲话中看到了国家对未来中长期教育的重视,我们在杨福家校长等人的视野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变革曙光。

教育的改革是文化的沿革,不是文化的颠覆,我们的教育要在遵循国情、民情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也许在短时间内我们不一定能看到教育的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但是我们相信在较长时间内应该解决的问题一定会有相当的改变。

中国的现状并不代表中国永远的国情,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的教育也能依照国际标准来实施,中国的教育也能接近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教育虽然在当下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正如英国诗人雪莱说的那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终有那么一天,有云开雪融的时候……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各位同仁,今天我的演讲,想从一个故事开始:

300多年前,建筑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应用自己工程力学的丰富知识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保障不了大厅的安全,责令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莱伊恩据理力争,但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300多年过去了,市政官员换了一任又一任,而这件事情始终没有被人发现,大厅的天花板也未曾出现任何险情。直到近几年,市政府组织人员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在,当地政府还特意将此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科学、相信科学。而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涵义丰厚,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应该不仅是这根柱子的科学性价值,也许,我们还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体现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基础教育现状的寓言性价值,找到一些能够阐述卓越校长、优秀学校特质的象征性价值,找到一些能够代表现代学校成长历程的文化性价值……

那么今天,我就想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与同志们作一个交流。

解读的视角一:“大厅·柱子”与“学校文化·办学理念”

一根柱子,支撑了一个市政府大厅整整300年,并且至今仍岿然不动。那么在一所优秀的学校里,是不是也应该有什么东西可以如此长久地存在呢?或许你想到了校风、学风、一种特殊的气息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但这些都可以囊括入一个概念,那就是“学校文化”,就是一套所有学校成员公认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都清楚,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的根本体现,而“高品位”的办学一定是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以文化的方式来整合和开展学校各项工作的办学。

在有形的温泽市政府大厅里,支撑它的是一根有形的柱子,那么在无形的学校文化中,支撑它的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作为支撑,学校文化也不例外,而支撑学校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观,往往就是学校中这根无形的顶梁柱——办学理念。

我个人的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由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两部分组成。办学思想是对于学校举办者而言,从宏观上把握学校全面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它更多的是考虑到学校整体的规划;教育思想是针对培养什么人的,从微观角度阐述有关的教育理念,它更多地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又都围绕着办学理念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学校文化的内涵,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校长,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校文化构建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的承担者和监控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者和服务者”、“师生道德境界提升的先行者和召唤者”。在这五种角色职责中,“对学校文化构建的设计和领导”首当其冲,而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支撑,校长的办学理念则是重中之重。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校长的调任比较频繁,往往在一个学校待不了五、六年,就会换一个学校去任职。学校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情况也跟着变了,学校的办学定位肯定也不同,所以校长的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校长,他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个人对教育的理解。随着校情的改变,随着校长办学经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办学理念的内涵可以进一步充实和细化,但其核心与精髓应当一以贯之。

2007年9月前,我任上海市通河中学校长。通河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建校15年。站在普通中学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上,我把成功建设一所“低门槛、高质量”的优质平民学校,作为办学的定位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曾明确指出,通河中学不能只以英才教育为主,虽然这是短期内快速提升学校层次的有效途径。但这是以牺牲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代价的,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我们应以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己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优质教育、多元模式、一流人生”的办学思想。“优质教育”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也是能够担当起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多元模式”是基于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增强学校的错位竞争力而提出的;“一流人生”则是关注师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我们确立了“培养合格健康社会人”的学生培养目标。

2007年9月,我调到上海市罗店中学任校长。罗店中学与通河中学不同,它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区重点学校。新校舍刚刚建成,作为一座现代化寄宿制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但这样一所“老品牌·新学校”,更需要文化内蕴的建设。于是,我思考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继承和发扬罗店中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它的办学基础,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以学校文化重构为罗店中学赢聚更强大的生命力,把罗店新校办成一所特色明、质量高,真正让人民满意的高级寄宿制学校,成为申城北区的教育高地。

于是,我将我的办学思想作了修正,提出了“优质教育、多元发展、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变“不断创造、发展或运用成熟的教学模式”的“多元模式”,为“创建‘多元教法、多元课程、多元选择、多元评价’的学校发展动态格局、实现师生双方个性鲜明、和谐发展”的“多元发展”,以适合罗中的办学定位。

同时,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像罗店这样一所学校,不但要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也理应承担起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在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将我的教育思想调整成两个层次,一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培养合格健康的社会人,浸润‘求真、向善、尚美’的人生信条”的教育思想,一是针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提出的“培养志存高远的栋梁才,砥砺‘修其身、怀家国、任天下’的人生目标”的教育思想。

当然,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我的办学理念的内核还是没有变。我将正在创建中的罗店中学学校文化的精髓提炼成了学校的校训,即“宁静·卓越”。这两个概念,虽貌似矛盾,却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核,这个精神内核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务实求真、勇于挑战是成就卓越的基石,也是宁静持守的内涵。“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诚信向善、公正和谐是成就卓越的保障,也是宁静持守的底线。“美”,是指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健康尚美、情趣高雅是成就卓越的动力,也是宁静持守的源泉。我校的文化精髓,其实就是对“真善美”的人生哲学的参悟,就是对“志存高远、品位高尚”的人生境界的品读,就是对人生圆满幸福的不懈追求。

再回到故事,如同支撑了温泽市政府大厅300年的那根柱子一样,办学理念,就是学校文化的“顶梁柱”,在学校发展中,它虽无形,但却有质、有力、有效。

解读的视角二:“大胆设计·应对妙计”与“发展创新·办学特色”

莱伊恩的大胆设计,让300年前的市政官员们惶恐震怒,却令300年后的我们击节叹服!而且,让后人佩服的不仅是他的科学探索、大胆创新,更在于他面对反对和压力时的执著自信、巧妙应对。

有人说这个故事很有寓言色彩,300年前的那些市府官员、看似无用但同样树立了300年的另4根柱子、以及莱伊恩的“受难经过”和应对策略,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学校发展创新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阻力和挑战,甚至是风险和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校长的科学判断、正确决策和得当引领,才可能达到最初的设计意图,才可能将创意进行到底。

在座的每一位校长,应该都有深切的感受,虽然现在的办学经费是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但是社会对教育的强烈期待、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影响,都是故事中“300年前的那些市府官员”的象征。我总以为,当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短视的,那么教育部门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真谛的重任。当然,此时的“引导”并非硬碰硬顶、一意孤行。莱伊恩的应对方法,既坚持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又照顾到了当时人们的视觉感受和传统心理。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是艺术的,其实要做成事情常常需要这样。许多创新之举之所以失败,也多因为没有很好地用好那看似无用的“4根柱子”。

同时,故事长达300年的时间跨度,是不是也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从一个小小的创新点,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而这个办学特色又要得到广泛的认可,并非一蹴而就的,追求办学特色的短期效应对学校发展是不利的,对校长个人的发展也不一定就有利,因此,办学特色的创建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对于办学特色的形成,我认为必须经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阶段;第二是学校单一特色形成的阶段;第三是学校文化特色形成的阶段。

大家都清楚,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办学,升学率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算大家都觉得目前的考试评价还不是特别科学,就算有些人认为这些数字如同那4根柱子一样是无用的,但是它却维持着这个社会人才选拔的规范秩序,它客观存在,也必须存在。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发展创新,离不开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被区域认可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所处的合适位置。当然,在抓升学率上拼命追赶超越是没底的,但稳定是前提。

在教学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能就要开始发展一二个特色品牌了,比如某一个学科的特色,某一个部门的特色,某一个科技、艺术项目的特色等等。例如,通河中学的机器人特色、美术特色、“学生服务社”的德育项目特色等;又例如罗店中学的“古风新韵”民俗活动特色、学生铜管乐队特色等。

我以为,学校办学特色可能就是从这些单一特色起步的,但是,单一的学科特色、项目特色却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因为它还没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它太容易因带教老师的职务变动、行政名令的干预、办学经费投入的变化等发生变故或中途夭折。因此,真正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文化特色,其最终的检验,不仅是社会声誉或是领域名望,更应该来自于学校内部,取决于全体师生的心理认同和精神向往,这种办学特色会在学校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并能让历代学校成员都能由此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许,真的需要300年)。

解读的视角三:“信念的擎天柱”与“我”

我一直很喜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名言,他说,“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谈论到理想追求,总会让我想起三十年前,还在师范读书时的一次讨论。80年代初的一天,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在当时的校园里,这样的情景是很多的),我记得当天的话题是“如果社会是一个大染缸,那么你是选择被染黑,然后随大流的生活,还是选择去改变它”。当时,有一派人的见解是,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最后的结局不是自己“选择”被染黑,而是不得不被同化。我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我说如果社会真是个大染缸,那我更要做一名教师,我要把我对生活正直的理想传给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才,正直的人多了,染缸也会变色。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想法很天真,但在此后数十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坚持这样想、这样做。

也许,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当了校长以后,受陶行知先生《整个的校长》一文启发颇深。陶先生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于是,我就把心中真实的想法拿出来,写出来,说出来,希望能影响我的教师们,让更多的人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通过这十多年来的办学实践,我在自己最初始的想法上慢慢构建起了我的办学理念,在不懈地引领学校师生对正直、对崇高、对美德的追求中逐步构建着学校的文化特色。按照我心中的设想,作为上海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一所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学校,罗店中学的发展既要以地区文化为依托,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去丰富地区文化的内涵,引导地区文化的价值取向,让更多的人燃起对“真善美”追求的渴望,我想这就是我校长生涯的理想与追求。

莱伊恩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大胆设计和巧妙应对,然而这些都基于他的自信与坚持。在莱伊恩的坚定与执著下,一根柱子支撑了一个市府大厅300多年,这本身已经超越了建筑学上的奇迹范畴,成为了人类精神与理想的化身,莱伊恩留给我们的是一根“信念的擎天柱”。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我自认为这是法国思想家蒙田最精彩的一句话。真正的信念才能赢得真实的快乐,而只有在坚定的信念中体会到真实快乐,才能使我们这些平凡的校长真正地从成熟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幸福感铺就成长路

近日,一篇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报告,使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关注又增添了几分沉重感和急迫感。

“职业倦怠”并非一个时新名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早在1974年就已提出。30多年来,世界上对此问题的关注度愈来愈高,近十几年也成为了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尤甚。在此领域,居权威地位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勒斯,他提出的以“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纬度构成的理论模型成为了很多调查问卷和测量工具的依据,我国学者在研究实践中还加上了“知识枯竭”这一纬度。

在最新的调查分析中,我认为有三个结论值得细究:其一,成熟教师倦怠程度最强;其二,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去人性化”程度最高;其三,教龄在16

~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总值达到最高峰。对此,我以为就学校组织而言,一是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些陷于倦怠高峰期的教师群体实施学校支持、个体疏导等多管齐下的干预措施;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要“防患于未然”,要研究“倦怠感”正处于逐步上升阶段的教师群体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非良性状态,找到原因,及时疏解。

其实,即使撇开“职业倦怠”的话题,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有二个关键时期也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是职初的“零起点”阶段,一个是教龄10~15年的“二次成长”阶段。恰恰,这两个时期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萌发滋长和爆发剧增的阶段。“教龄5年以下教师‘去人性化’程度最高”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去人性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作为“助人职业”之首的教师,如果从职初开始就把学生“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来对待,这样的执教前景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而处于“二次成长”阶段的教师正逢职业生涯的转折期,蜕变成功,在由成熟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道路上会越走越顺;一旦失败,可能就会因专业发展空间的萎缩而逐渐步入“职业倦怠”的泥淖,不能自拔。因此,在“零起点”和“10年限”进行有效的“导航”和“助推”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在职业倦怠的“潜伏期”,怎样的“导航”、谁来“助推”更有效?

著名特级教师张洪生老师说:“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由此,我们发现,“职业倦怠”干预或预防的有效手段不是“他人给予良药”,而是“自己开掘清泉”。而这汪汩汩涌动、纯净甘甜、永不枯竭的“清泉”正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是一种特殊的幸福感,它与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人生目的、生命追寻、存在方式同生共荣、息息相关,因而成为了教师漫步专业成长之路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永恒的动力。

幸福感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境界。当我们去亲近幸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随处是幸福,他来自于来自于工作的成功、来自于感恩的心、来自于生活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的奉献。

如何拥有这种幸福感?也许有四扇门可以供你选择,只需你举手轻轻一推。

一、转弯遇见幸福:一个书名的启示

《转弯遇见幸福》是一本热销的心灵励志书,虽无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但这个书名却蕴涵着有关获得幸福感的“认识转向”哲理。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关怀度与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在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的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认识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因为社会的舆论而感到压力,相反要感到自豪,因为这正说明这个职业的重要,说明自己的受人重视;不要因为学生的不听话而厌倦,而要为能够帮助他们而骄傲,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培养人的职业而感到庆幸;不要因为教学压力大而沮丧,可以通过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而感受快乐,享受成功;不要因为工作时间长而感到无奈,要为有好学生、好同事、好学校而快乐,将一个内在的自我融于其间,获得的将是对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的欣赏与憧憬。

二、奋步追上幸福:一句名言的断想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由此可想,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在有意义、有价值的行动中才能感受到幸福。对于年青教师而言,职业幸福感应当与人生的意义紧密相连,应当是努力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应当从学生的成功、成才中看到职业的使命与希望。为了保持高效的行动状态,我们是否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一份规划,将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作为人生的目标,找出一个发展点,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日常积累中找规律,勤思考、明视野、强观察、善总结,在人生追求中感受职业幸福,在专业成长中实现人生幸福。

三、大爱炼就幸福:源于经典的追思

“道德即幸福”是人们对“幸福”的最经典的理解,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明确地提出过这一观点。“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等论断也屡见于当代哲学著作中。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而言,“师德”即“至善”之本、“德行”之首,但“师德”修炼又决不是空洞说教、文件学习、撰文交流所能及。“师德”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自觉自愿地付出,如同父母于孩子之爱,不求回报,享受的是工作本身的愉悦,琐碎而平常的幸福。也许这些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要求过高,但一定要试着去付出、去体验,去觉察,一旦心中存了大爱,即种下了阳光,这是一种任何人、事、境遇都夺不去的幸福。

四、宁静等候幸福:一种文化的延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时虽表面悖于现代意识,但其实质与效果却是暗自契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句智言,即国人“静生慧、舍而得”文化的集中表述。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要靠精湛的教学技术来传授知识,更多的是靠思想、情感、道德内蕴来影响人,在自我的成长中诲育另外一个成长中的个体。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争取成为一个博学而儒雅的学者,一个志存高远、品位高尚的人,以静远淡逸的修为摆脱世俗名利之累,以激情澎湃的心志臻于崇高理想之巅,静心以聚力,宁和以汲智,在恬淡与持守中培养长远而宽阔的境界,守得一份育人的真谛,等得一份绵久的幸福。

成为一名充满幸福感的教师,便足以抵御工作压力,足以消除职业倦怠,足以点燃执教热情,足以增进自我效能,足以提升专业能力。闲暇时不妨去翻阅一下罗素的《幸福之路》;或是去咀嚼一下这句话:“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但追求它却能使人生更美好。”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海市第一期名校长培训班学习有感

人生虽未及半百,近日却对“半”字费了琢磨。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而“中庸”岂非行及“半数”辄止?西方人热衷辨证哲学,孰知,“二分”也是对此“一半”之理的解构。延及人生之道,好像存在于“一半是积淀,一半是消耗”的简单摇摆中。“逝者如斯”,消耗总是匆匆,因此智者往往能自觉于“盈亏”之变,而能及时化亏为盈。在此意义上说来,赢取成功的“机遇”反而没有获得“厚积”的“机会”来得珍贵。

名校长培训班,对我个人而言是,先抑后扬。初时,并未入“境”,以为它也会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冠冕之曲,然而,终渐入佳境。

回顾一年半的培训经历,也有讲座,却不闻老生常谈、官样文章;也有参观,却不见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也有交流,却不作言不由衷、吹嘘奉承;也有考察,却不是觥筹交错、山水逍遥。每次活动,都如同一次辐射,发散的是前瞻理论、丰富经验、生动案例、深邃思想……生成的是无限启迪和一个自由延展的创意空间。

澳门之行,感触尤深。一次好的培训,不是教导,而是引发,正是澳门之行引发了我对于“校长的角色和使命”这个熟悉命题的深层思考,也引发了我校长生涯上的一次重要的观念超越。

原初,我一直坚持校长是一名“服务者”,能勤勉克己、百事躬亲就是好校长;后来,我又认为校长是一名“引领者”,能指点江山、规划全局才是好校长。然而,澳门学习,对于企业家办学与学校文化构建的深度剖析,使我恍然: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文化场”,才可能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的场所。

我领悟到,学校发展是在文化传承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自身独特而优秀的文化内蕴的过程。期间,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行为逻辑不断地与师生现存的观念与行为习惯发生着碰撞与磨合,由此呈现学校独特的文化演变。这个动态的发展历程就是在以欣赏、鉴别、反思、琢磨等活动要素构成的“文化品味”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引领全体学校成员走向欣赏文化、品味文化的人,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常在的设计者、引领者和支持者;然而,同时,校长还应该投身于文化活动的设计、管理制度的修订、有效教学的把控、常规事件的非常规处理、集体舆论的引导、教风学风的创设、精神氛围的营造等诸多具体环节中去,甚至还要承担指导文化管理的实践者(即学校各条线工作的分管领导)等更下位的任务,而校长的创造力、决策力、凝聚力和个人魅力也会在其中体现。

因此,打造基石的“执行校长”和描绘蓝图的“帷幄校长”并不矛盾、也不悖离,而是分属校长职责的下位与上位两个层面上的不同概念。作为学校文化创建“灵魂人物”的校长,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做好“半个校长”,这看似零散繁复的一个一个上位下位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不管是层层递减或级级攀升,它们都应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文化特色的构建。在这一盘棋中,校长即是布局者,又是执子者。

学会做好“半个校长”,甘于扮演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侧面,是这一年半来的培训给我最大的启示。做不好“半个”就做不成“整个”,这其实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常识,但真正要领悟却是多么不易。

感谢名校长培训班,因为它就做了“对校长进行切合的培训”这样一件名副其实的事,虽然并不简单,然而纯粹,所以才让我们这一群人有了许多真实的收获。

当然,要细数收获的全部,应该不在此时,且在行走之中,遥望春山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