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选材_运动员科学选材
19 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
19.1 游泳运动的特点
19.1.1 项目特点
游泳是一项在水中借助自身的力量,采用肢体动作同水作用产生的推进力,使身体向前游进的水中活动技能。竞技游泳包括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四种姿势。由于水比空气密度大800多倍,同时,物体所受的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游速越高,阻力越大,因此,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在水中减少阻力比提高推动力对成绩的影响更重要。因此,当今普遍认为,游泳是一项以技术为主,体能为基础的周期性项目。游泳训练动作重复、姿势持续,因此,神经、肌肉系统经常承受重复单一的刺激,容易出现疲劳;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率可达180~210 b/min,心肺系统要不停地高强度工,负担较大。
19.1.2 形态特点(www.guayunfan.com)
良好的身体形态对游泳项目来说是有利的。身长、腿长、臂长、肩宽的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较小,而肢体长划水路线长,作用于水的截面积大,产生的推进力大;大量的肌肉参与运动,能加快游进的速度,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形态特点是:四肢修长、肌肉发达、匀称、弹性良好、肩部和胸部较宽,而腰部和臀部较窄,呈“倒三角形”。
19.1.3 供能特点
游泳大致分为短、中、长三种距离。不同距离项目的供能特征如下:短距离项目(50 m、100 m)主要是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中距离项目(200 m、400 m)主要是糖酵解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长距离项目(800 m、1500 m)主要是有氧代谢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表19-1)。同时,应注意不能将游泳比赛和训练中的能量代谢系统单独划分,任何比赛和训练都是三种系统同时供能,只是根据游泳距离和时间的长短各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在水中进行,通常池水温度(22~28℃)远低于身体温度,导致运动员热量散失过快,能量消耗较大。由于低于环境温度的水温对食欲刺激大,摄入能量较高,中国游泳运动员每日能量摄入的推荐值是3700~4700 kcal(平均4200 kcal)(短距离)和4700 kcal及以上(长距离)。
另外,游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并不是很低,男运动员为8%~15%,而女运动员为15%~22%。这是因为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游泳属于冷暴露,可以刺激脂肪的贮存。另外,脂肪可以减少自身在水中的阻力,并且有助于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等。因此,游泳运动员的体脂含量应该适宜,可以比跑步运动员稍高一些,但也不宜太高。
表19-1 不同距离游泳距离比赛中各种供能系统的比例
引自:Maglischo,1982; Troup,1984;郑闽生,2001
19.2 游泳运动员选材阶段的划分
19.2.1 运动定向阶段
在初选阶段前,有一个运动定向阶段(7岁以前)。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尽可能多的儿童学会游泳,学会游泳的儿童越多,发现有才能的游泳运动员的可能性越大。这一阶段选材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那些适合游泳的儿童,要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学校、教师、家长的支持,在这一阶段唯一的原则是接触水的年龄越早越好,学游泳的儿童越多越好。
19.2.2 初选阶段
7~10岁,主要选择符合游泳运动员条件的,有培养前途的儿童送进业余体校进行培养。要在掌握了一两种游泳姿势的儿童中进行挑选,要从各个渠道进行选拔,不但从家长送来的孩子中选拔,而且还要通过各小学体育教师的推荐进行选拔。初级选材由业余体校的教练员负责,执行任务的教练员必须掌握选材的基本方法。
19.2.3 专门选材阶段
经过2~4年的基础训练后,可对10~14岁的少儿进行专门选材。在专门选材阶段,要选拔那些在身体特征,功能状况,身体素质水平,专项运动能力方面具备优秀运动员条件的人送入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进行专门的培养。主要的方法是在运动会上发现优秀的和较优秀的少儿,再进行各种选材指标的综合评定。
19.3 游泳运动员选材的指标
游泳选材的指标如表19-2所示。
表19-2 游泳选材指标
19.3.1 身体形态
游泳项目是靠水对身体的浮力来支撑身体的,上肢是产生人体前进动力的主要部位。游泳运动员要求肩关节发达,而且要有灵活性和柔韧性。此外,在游泳中耗氧量大,加上受水的压力,产生对呼吸肌的重负担,因此要求胸廓的肌肉发育良好。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身高、肢长、臀薄、骨盆窄、手脚宽大的体型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所以,在身体形态方面应选拔身长、体重略中等偏上、躯干较长、上肢粗长、肩宽、胸围大、髋窄、臀薄、下肢短细身材的选手进行游泳项目的训练。理想的优秀游泳运动员应具备下述的特征:身材高,手臂长,肩宽髋窄,躯干形态呈倒三角形。
19.3.2 生理功能
游泳是水中运动的项目,在运动中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游泳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保障运动中氧和能量的消耗。当今,游泳运动员的训练非常强调大负荷高强度的连续刺激。而且,游泳的平卧姿势,肢体的血液易于回流心脏,所以对心血管功能水平要求很高。心功能指数作为评价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直接影响游泳运动员承担训练和比赛负荷的能力及身体的恢复能力。肺活量/体重指数和憋气时间都能反映运动员肺功能的强弱,而后者还能反映运动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和意志品质。在游泳过程中,机体经常处于缺氧状态,此时,血乳酸上升,大大限制运动能力的发挥。而憋气时间越长,表明机体内环境对缺氧的耐受力越高,往往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最佳运动水平,创造好成绩。血乳酸水平和最大有氧、无氧能力以及血清睾酮、血红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也往往被用于对运动员的选材和评价之中,但鉴于实验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在儿少运动员中尚未普遍采用。
19.3.3 身体素质
所谓身体素质,通常是指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人们把人体功能在肌肉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受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游泳时的出发、转身蹬壁及腿部动作都需要腿部肌肉有良好的爆发力。通过测试可以间接确定运动员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比例,进而确定运动员所适宜从事的比赛距离;通过背力的测试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腰背肌的力量大小。
游泳是一个全身协调用力的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而腰背肌的力量可以粗略地反映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体后屈是反映运动员脊柱的柔韧性和腰背肌群的力量。各种泳姿的游进过程,都要求腰背肌群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以它对任何泳姿都很重要,尤其是蝶泳。立位体前屈反映运动员腰背和腿部后群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该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泳运动员腰腿部动作的效果。踝关节屈伸度反映运动员踝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泳时打腿蹬腿的效果。
19.3.4 生物年龄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年龄与生物年龄常常并不一致,有的甚至可以相差几年,所以生活年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成熟的程度,而能真实反映人体成熟情况的是代表发育程度的生物年龄。当前,国内外都用手腕部骨龄作为鉴别发育程度的准确方法。
骨龄,是人体生物学年龄的重要内容,是用骨骼评价生长发育速度的尺度和成熟衰老水平的标志,它用年(岁)来表示骨成熟水平的值。所谓骨龄,是某一生活年龄时健康儿童群体骨发育程度的代表,是可以用来描述其他儿童骨发育状况的实用方法,在数值上相同于这一儿童群体组的生活年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游泳项目中,有相当部分11~13岁运动员因发育提早,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超过同期发育正常或偏晚的运动员,所以提高成绩的时间也相对比较早。但是,经过一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成绩提高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停滞不前,以致不能达到最好成绩。对某些发育偏晚的运动员观察,他们本身具备先天的遗传因素和适宜游泳项目的体型。由于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发育较慢,所以成绩提高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但是,等到他们进入发育高潮时期,成绩会迅速提高,创造良好的成绩,而且很稳定。对于发育偏早的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在开始来月经时,可能有一年左右时间对训练没兴趣,运动成绩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此而随意淘汰。此间,在训练中要适当减少运动量,注意休息,否则会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19.3.5 专项素质的选材
专项素质的选材主要包括四种泳姿的25 m和50 m打腿、划手,50 m、100 m主项,100 m、200 m混合泳,400 m自由泳,800 m自由泳,1500 m自由泳,以及10 m出发计时等指标。通过四种泳姿各种距离的测试,综合反映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全面观察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和耐力素质。
19.3.6 心理素质的选材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神经类型。韩玲指出灵活型、稳定型以及它们的亚型是最好的神经类型。这几种类型具有许多优秀的基本气质和心理品质,如反应准确、分化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记忆力、创造力都比较强,并且肯于钻研,意志顽强,具有强而稳定的工作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必须具备如下的心理素质:对艰苦训练有强烈的兴趣;能集中精力,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与教练员、科研人员、医生密切配合;积极参加比赛,有一拼到底的意志;比赛最后阶段,能冷静、准确地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能迅速地采取对策,以获得比赛的胜利;训练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种困难,运动员能很好地应付;训练中要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更自觉、更严格地训练。
19.3.7 智力选材
智力是指人运用大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大脑的一种功能。现代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有很高的智力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体育竞赛的要求。现在普遍使用的智力测量的标准是智力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运动员的智力选材,就是尽可能地把智力水平高的儿少挑选出来参加运动训练,淘汰智力低下的儿少。
19.3.8 教练员评价
在游泳选材工作中,还有某些方面的研究评价无法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如运动员的专项意识、水感、水性及技术水平等。而教练员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积累了大量的选材经验和专项教学经验。因此选材时,将教练员的经验选材与测试选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运动员的各方面情况,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教练员的评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四种泳姿的出发和转身技术,四种泳姿的基本技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运动员的水性、水感等。
19.4 游泳运动员选材指标的作用和意义
19.4.1 形态类
19.4.1.1 身高
方法:被测者赤脚,以立正姿势站于身高坐高计底板上,足跟、骶骨部和两肩胛与立柱相接触,身体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测量者站在被测者的侧面,将被测者头部进行调整,支柱压板水平下移,轻放于头顶最高处,松紧要适度,观察并读取数据。误差不得超过0.5 cm。
身高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游泳优秀运动员的身材日趋大型化,男子的平均身高在186 cm以上,女子在173 cm以上。因此,身高在游泳选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值得引起游泳选材的重视。其主要作用在于增加身高可以降低每分钟每千克体重氧耗量及补偿其代谢效率,提高其出发和到边的竞争能力等。
19.4.1.2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方法:让被测者站在体重秤平台中部不动,面对指针,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身高是纵向的发育指标,体重则是横向的发育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身体的充实度。选材时,不能单用体重来反映一个人的发育情况,用克托莱指数来反映青少年在少年发育过程中体重与身高的合理比例关系。身高主要受遗传的控制,而体重更多受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的影响。克托莱指数又可以间接反映营养状况和肌肉体积重量。一般来说,游泳运动是以肌肉力量耐力为主的项目,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肌肉力量。特别是短距离的自由泳和蝶泳,对肌肉力量的要求更为突出。这个指数大,表明肌肉质量和肌力的优势。
19.4.1.3 指距-身高
方法:将测量尺(超过2 m的钢尺或皮尺)固定在平台上,被测者两脚分开,两臂左右侧平举,上体伏在测量尺上,一手中指固定于测量尺零位,上肢尽量向另一侧伸直,两手臂成一直线。测试人员面向被测者,测量两中指之间的距离。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 cm。
指距是反映人体上肢长短和肩部宽窄的重要指标。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指距普遍达到本人身高的104%~106%,指距长是世界级游泳运动员的共有特征。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手臂长,向后划水的截面积相对较大,获得有效推进力就增大。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自由泳划水时,手臂是在绕肩关节做近似的圆周运动。根据公式,线速度=半径×角速度,若手臂划水时的角速度相等,那么手臂长者获得线速度必然比手臂短着大,这有利于游泳运动员划水速度的提高。另外,手臂长还有利于增长划水路线,提高划水效果。指距超过身高值越大,对游泳技术的发挥就越有利。
19.4.1.4 体形指数[(肩宽-髂宽)/髂宽×身高]
测肩宽方法:被测者两脚分开与髋同宽,自然站立,两肩放松,测试人员站其身后,先用食指眼肩胛骨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再用测径尺量两肩峰间距离。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 cm。
测髂宽方法:被测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测试人员站其体前,用两食指摸其髂脊外缘最宽处,测量左右两髂脊点间的直线距离。记录时,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2 cm。
肩宽是左右肩峰点间的直线距离,反映躯干横径的发育指标。肩宽大则肩带的杠杆臂长,肩带肌也长,有利于肩带肌的发展和肌力的发挥,肩较宽是游泳运动员的形态特点之一。该指数反映运动员的体型。如果指数小,说明其体形趋向桶形,就会在游进过程中产生漩涡,增加阻力;指数值大,说明体形趋向于三角形,流线型较好,阻力小。故肩宽髂窄是游泳运动员最理想的体型。
19.4.1.5 手面积指数(手长×手宽)
测手长方法:被测者左手前伸,掌心向上,五只并拢伸直,手掌与前臂成直线。测量桡、尺骨远端腕横纹中点到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测试误差不能超过0.2 cm。
测手宽方法:被测者优势手前伸,掌心向上,拇指分开,其余4指并拢伸直。用卡尺量桡侧掌骨点(即第2掌骨头)至尺侧掌骨点(即第5掌骨头)间的直线距离。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2 cm。
该指数值越大,划水面就越大,可以增加推进力。
19.4.1.6 瘦体重
瘦体重又叫去脂体重。在青少年时期,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不仅能反映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也能反映出青少年营养水平。去脂体重占体重百分比越低,说明体重中含肌肉量越少,今后肌肉系统潜在的发展能力越低。当体脂偏低,说明营养不良,发育将会因此而延迟,女少年的月经初潮时间也会明显延后。
一般来讲,在优秀运动员中,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训练水平越高,去脂体重与体重/身高指数越大。由于去脂体重遗传度很高(男性87%,女性78%),所以在选材时应特别重视(表19-3)。
表19-3 我国男女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
续表19-3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4.2 功能类
19.4.2.1 心功能指数
被测者静坐时心率标记为P1,然后让被测者从立正姿势开始,按节拍器节奏,在30 s内完成30次匀速蹲起动作。要求下蹲到最大限度,站起时,两手平举,足不离地,最后一次蹲起结束后,立即测10 s脉搏,然后将测得的脉搏数乘以6得到运动后即可的心率,标记为P2,在休息1 min后再测10 s脉搏数,乘以6得到恢复期第1 min后心率,标记为P3,将测试3次结果代入心功能指数公式。
心功能指数=(P1+ P2+ P3-200)/10
安静时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心脏收缩力量大,心储备力强;运动后即刻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完成定量负荷时,心脏功能出现节省化现象,恢复期脉搏次数越少,说明心脏功能恢复越快。因此,对运动员进行心脏定量负荷功能实验的测试,能有效反映其心脏功能水平的优劣。
19.4.2.2 憋气时间
仪器:鼻夹、秒表。
方法:被测者坐在椅子上,测试人员面对被测者,用鼻夹将被测者的鼻子夹住(没有鼻夹的,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被测者的鼻子),使鼻子不能漏气,再令被测者张嘴吸一口气。当被测者双唇并拢时,测试人员即刻开表,张嘴呼气时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
该指标反映运动员肺功能的强弱,同时反映运动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和意志品质。研究证明,在持续憋气中,体内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大量积累,人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大量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使呼吸中枢高度兴奋,引起膈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此时,主要依赖大脑皮层(意识)的控制才能继续憋气。该值越大,表明其内环境缺氧状态下所引起的剧烈变化的耐受力高,这对游泳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9.4.2.3 心率
方法:计算脉搏(正常情况下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
心率是心脏周围收缩活动的频率,它以次/分来表示。我国儿童青少年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下降。心率还分为安静心率、最大心率、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等,安静心率是早晨起床前的心率,最大心率是极限负荷下的最高心率,遗传度较高。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的最大心率相对稳定。而最大心率的高低,与心脏潜在做功能力的大小有关,选材中应多加注意。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是指运动后即刻心率在单位时间内的恢复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人心脏功能水平,不仅受先天遗传的控制,也受后天训练的影响。恢复速度越快,心脏功能越强。
19.4.2.4 血红蛋白
仪器:使用血细胞计数器。
方法;空腹抽取静脉血。
血红蛋白即血色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
运动员血红蛋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体运动能力的好坏。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遗传度高达99%。尤其是它的合成潜力以及它能达到的最大含量,均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在运动实践中,那些通过多种方法仍不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的运动员,在选材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因为他们可能并不具备承受大运动量所需的一切潜力。
19.4.2.5 肺活量
方法:被测者站立位,做一次或两次扩胸运动或深呼吸后尽力深吸气,吸满后再向肺活量计的口嘴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再呼气为止。此时所呼出的气量即为肺活量,重复测量三次,取其最大值作为被测试者的肺活量值。
肺活量是人体尽全力深吸气后,再尽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水平,尤其是长距离自由泳的运动员。肺活量/体重指数差异更为明显,反映出人体代谢的最基础的条件(表19-4)。
表19-4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平均值比较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4.2.6 最大摄氧量
仪器:心肺功能仪;间接测定法:12 min跑推算法。
方法:被测者测试前固定和戴好三通阀嘴罩,在跑台上慢跑,速度为4~5 km/h运动5 min热身,使心率上升至120~130 b/min;被测者热身同时,观察连接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当心率达到140 b/min左右后稍休息片刻,但心率恢复到120 b/min左右,再以7 km/h的速度开始进行测试;每运动3 min后递增一级负荷,负荷等级有8、9、10、11、12、13 km/h,直到达到最大摄氧量标准后停止测试。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指人体在极限运动中,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达到最高水平,单位时间内所摄取和利用的最大氧量。研究表明,最大摄氧量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游泳运动项目的重要功能指标(表19-5、表19-6、表19-7、表19-8)。
表19-5 男性儿少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的评价标准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表19-6 男性儿少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相对值的评价标准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表19-7 女性儿少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的评价标准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表19-8 男性儿少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相对值的评价标准
引自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4.3 素质类
19.4.3.1 纵跳
仪器:电子纵跳记。
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后,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纵跳计进入工作状态。被测者踏上总跳板,双足自然分开,呈直立姿势,准备测试。当看到显示屏上显示出“0.0”时,开始测试。被测者屈膝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跳起。当被测者落回总跳板后,显示屏显示出测试值。测试两次,记录最大值。
纵跳是反映运动员腿部爆发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爆发力的大小不但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游泳时,腿部动作以及出发、转身蹬壁等都需要腿部的爆发力。根据国外研究资料,通过纵跳高度的测定,可以间接确定运动员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的比例,进而确定每个运动员所适宜从事的比赛距离,以使他们达到个人的最好成绩。
19.4.3.2 坐位体前屈
仪器:电子坐位体前屈计。
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将游标推至导轨近端,当显示屏上显示出“-20.0 cm”或以下数值时,表明坐位体前屈计进入工作状态。被测者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测试人员调整导轨高度使被测者脚尖平齐游标下缘。测试时,被测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为测试值。
该指标反映运动员腰背和腿部后群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泳运动员腰腿部动作的效果。
19.4.3.3 踝关节屈伸度(踝屈度、踝伸度)
该指标反映运动员踝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泳运动员打腿的效果。
19.4.4 生物年龄
对于游泳运动员选材中测试的各类因素和指标,测试的结果,得分高的游泳运动员还不能算是优秀的对象,还必须进行骨龄发育检测,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遗传、营养、疾病等的环境影响,使人们的生活年龄与发育过程不一致,所以,生理年龄有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成熟的大小程度。因此,检测骨龄发育程度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运动能力的大小程度直接与本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关系。用生理年龄来评价游泳运动员选材指标的测试得分,显然是不能真实地反映与评价出一个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人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的好坏。评价了人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成绩水平,这还只能说明儿童、少年当时的表现力,还不能进一步预测与估计未来。想要预测和估计未来,就必须鉴定骨龄的发育程度。
在人的发育高潮阶段,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能得到表现,发育高潮期持续时间越长,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也就表现得更加充分完善。在发育高潮期经过科学地训练“诱发”与促进,才能充分表现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才能。因此,学会掌握鉴定骨龄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人的青春发育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潮一般女子是从11~12岁开始;男子从13~14岁开始,这个阶段中身高增长很快,体重也明显增加,生殖器官出现第二特征。女子11岁,男子13岁拇指种子骨出现骨化中心,乳房开始发育,第一次出现乳节,这将是进入青春发育期高潮的信号。根据这些信号出现的早晚,可将发育时间分为三种情况。
女子在8~9岁,男子在10~11岁出现以上标志,一般认为是提早发育。
女子在11~12岁,男子在13~14岁出现以上标志,一般认为是正常时间发育。
女子在13~14岁,男子在15~16岁出现以上标志,一般认为是推迟发育。
目前,我国骨龄检测采用Greulich-Pyle骨龄发育标准片,简称GP。从对我国年龄组游泳运动中应用的情况来看还是基本适合的。用它来评定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同样出现三种表现。从一般人发育期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要经历4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差异,这种差异有遗传特点,也有后天的营养等的因素。发育时间持续长短表现在:在三个生活年龄中跨过四个年龄的是发育期高潮持续性的正常表现。如男子13~14岁这一年身高增长7 cm,14~15岁这一年身高增长是它的70%以上,即5~6 cm; 15~16岁这一年增长了50%,约3.5 cm;第四年则明显减慢,只增长了20%左右,约2 cm。
19.4.5 遗传类
19.4.5.1 皮纹
皮纹一般是指人体手指、手掌和足底皮肤表层出现的特殊纹线图形。这些纹线在胚胎发育的第13周开始出现,到第19周发育完成。指褶和掌褶也在胚胎发育的第7~14周形成。皮纹是暴露在体表的遗传因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异性和遗传性。据资料报道,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就用指纹预测运动员的柔韧性,以揭示其运动天赋。我国从1984年开始,由河南体科所对皮纹进行了专题研究,其重点在于以优秀运动员为对象,建立相对稳定的皮纹选材模式。
atd角在皮纹学上被称为是反映机敏程度的“智力角”。有资料表明,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均值比以大、中专学生人群为代表的普通人群的均值要小。在各项目中,技能类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的atd角均值最小;同一项目中,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他的atd角值则越小。如atd角较小(女子≤40°,男子≤39°);大鱼际无真实花纹;无通贯型掌褶,特别是无双手通贯型掌褶;皮纹综合分值较高。其中综合分值在90分以上的男、女“苗子”,应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另外,皮纹选材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但在游泳项目选材时还应对运动员进行形态、功能、身体素质以及水性、水感等方面的测试,力求做到全面、高质量选拔游泳运动员。
19.4.5.2 基因
运动员科学选材是以人类遗传学为根据,以测量为传统方法,通过预测来完成选拔具有潜在运动才能者的过程。因此,其理论依据就是高遗传度的存在。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和相应的技术平台于体育科学研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这将推动竞技体育和运动员选材的发展。由此可见,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必须深入到遗传学领域,探讨具有不同运动能力者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基因表达性状及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等问题。这是保证科学训练达到高效益、高质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捷径。
因为运动员选材是根据遗传特征的指标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自然就会有利用遗传基因进行选材的可能性。遗传特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只要发现某些运动能力的遗传基因特征.就不难发现符合某个运动项目的遗传特征。基因选材的工作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首先搜集优秀运动员的基因特征即基因位点的特征,这个工作量十分庞大。因为运动员的遗传特征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可能是多基因表达的方式。就像跳高运动员,既要求其身体形态的特征符合对跳高运动员的要求,而且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更严格,不但对身高、下肢长度甚至大腿和小腿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又要求肌纤维类型是快肌纤维。这样基因选材的工作量就会明显增加。
基因选材基本上是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遴选。基因选材不是简单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如田径,因为田径运动又有田赛和径赛项目,径赛项目又有不同距离的区别,而不同距离的竞赛项目对遗传特征的要求明显不同。正因如此,在收集优秀运动员遗传基因特征时不能按照项目分类,而是根据身体素质的特征进行分类,如速度类项目可把短跑、短距离游泳、场地自行车、速度滑冰、跳高、跳远等身体素质相类似的项目归为类,就容易发现共同的遗传基因特征。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进行科学选材的可靠、高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基因芯片技术,它将使优秀运动员的选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新药开发、农作物的优育优选、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体育方面运用较少。
19.4.6 专项类
四式50 m手、腿基本动作计时;四式50 m合计时; 400 m、800 m、1500 m自由泳计时; 100 m、200 m个人混合泳计时;四式10 m出发计时,通过四式各种距离的测验成绩,综合反映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全面观察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素质,了解运动员的动作连贯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全身力量发展是否均衡。
19.4.7 心理类
19.4.7.1 气质类型
方法:被测者共需3张“808量表”(每张5 min)。每一张表测试前,测试人员应讲清楚本表测试方法,被测者听懂后方可开始测试。当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后,被测者应从表上第一行起逐行由左向右逐个符号查阅,将规定的符号上画一个“—”。要力争不漏、不错(错画后涂改仍算错),查阅符号多者为好。测试人员宣布5 min时间到时,被测者应在当时查阅到的符号上画“√”为标记。
第一表的规定符号:由测试人员从表上8个相似符号中任意规定的一个。
第二表的规定符号:表上每一行最左边的一个符号,即为该行的规定符号。
第三表的规定符号:除与第二表一样,一表上每一行最左边的一个符号为该行的规定符号外,还在“*”和“*”两个符号中任意制定一个,为本次测试规定的条件抑制符号。凡紧接在规定的条件抑制符号后面的一个符号是原来按第二表测试方法划“—”的符号时,则改为在该符号上划“○”(否则为错)。
19.4.7.2 简单反应时
方法:被测者呈坐位,用优势手拇指轻按在按键上,或者用右脚轻放在测试踏板脚动按键上,注视屏幕上的小灯。当出现亮点(红灯)后,立刻用手按键,或用脚前掌轻点开关,越快越好。共测5次,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剩下的3次取平均值,取整数记录。
19.4.8 教练员评定
19.4.8.1 水感
游泳选材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从水感来进行游泳运动员的选材。所谓水感就是指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随身体的变化对水的特性懂得、感知和利用的能力。由于水感是看得见、觉得到而摸不到的,所以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定量分析,应将教练员的经验选材纳入选材评价体系,重点考察游泳运动员的水性和专项能力。
目前关于水感的人认识较多,主要概括为“轻、漂、浮、黏”。水感的准确、全面的含义应当是水感是游泳者对水的特性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和水的某些物理特性所赋予的客观反映。它既包含游泳者对水的特性的感知而表现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综合反映能力,又包括了人体受到水的某些物理特征(水的压力、浮力、阻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因此,考虑水感时既要考虑主观因素,又考虑客观影响,二者兼顾。
不过也有人提出“水感”是运动员对水的“自然感觉”,区别好坏在于运动员双手对水的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虽然解说各异,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水感是运动员对水的感觉,控制水的能力的综合表现。它是运动员水中借力成败的关键之一。理想的水感模式不仅表现在运动员对水的喜爱、渴望感觉上,而且表现在游泳者通过皮肤、肌肉、关节等神经感应器对水的重力、浮力、压力、阻力、速度、温度敏锐感知反应上,以及产生速度感、方向感、节奏感、频率感的综合能力上。从外观上看,水感整体表现在运动员在水中姿势的平衡、身体的漂浮、转身动作的翻滚和呼吸、血液循环系统的良好协调能力上。给人总的评价是动作符合生物力学特征,阻力小,速度快而均匀,动作配合协调连贯,姿势漂亮,身体轻飘,在比赛中技、战术能够合理准确运用,如泳坛传奇人物波波夫(Popov)、索普(Thorpe)等。
19.4.8.2 水感的测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不断地研究水感的测试方法将更为具体化、简单化和实用化。在对水感的定量测试的问题上,必须正确地选择和确定测试的内容。由于影响水感测试的因素很多,在选择和确定定量分析的内容时,应当力求测试内容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由于条件限制,一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和对游泳影响最大的测试内容。
赵秋蓉认为,应该从方位感、时间和节奏感、速度感、肌肉用力感、浮力平衡感5个方面对水感进行定量测试。向伟等认为,应该从速度感、定向感、重量感、浮力平衡感、位觉5个方面对水感进行定量测定。在他的一系列水感定量测试内容的研究中不断完善测试指标。廖品松认为,最具代表性和对游泳成绩提高影响最大的测试内容有浮力、关节的退让和肌肉的减波程度、水中平衡感觉、皮肤触觉、本体感觉和水中定向能力6个方面。
多年以来对于水感定量测试指标的内容有很多研究,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我们认为比较全面的还是廖品松的对水感定量测试指标的研究,其包括浮力、关节的退让和肌肉的减波程度、水中平衡感觉、皮肤触觉、本体感觉和水中定向能力6个方面,这6个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自己的探索的结晶的结合。这6个指标可以全面测试“轻、漂、浮、黏”和其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和测试内容。而且2009年发表的《采用有效指数定量评价游泳水感探讨》就是采用了这6个方面作为水感定量测试的指标,这说明6个指标在目前定量测试指标方面是最具有可行性和参考性的。
常规的游泳选材仅从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身体功能、运动心理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这显然还是不够的。选材要做到能够把运动员出成绩的敏感期与各个竞赛期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即做到科学预测与准确控制的完美结合,这样方能使运动员的运动敏感期出现在各个重要的竞赛期中。如此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则是可期的。因此,选材对于游泳选手的运动成绩敏感期的预测就显得尤其重要。总之,科学选材是创造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成绩的重要前提保证,其作用将越来越得到游泳训练界,特别是广大游泳教练员的认同,进而在游泳选材工作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