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训练_耕耘教育 收获成
把握主体 扎实训练 教给学生“从事实看品质”的学习方法——《山中男孩》教学谈
锦州市古塔区保二小学 刘 勇
从事实看品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阅读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地找到事实,如何透过文中的事实联系上下文,联系环境、背景、多角度地分析,这是教给学生掌握这一训练点的关键,下面仅以《山中男孩》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山中男孩》是小学课外阅读文库中第九册的一篇文章,它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山里来省城参加夏令营的孩子,把自己仅有的四角钱全部捐给灾区的感人故事。那么如何使学生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入情入境,通过抓住事实,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出人物的品质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事实(www.guayunfan.com)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教学伊始,教师非常轻松、随便地告诉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充满了事实,比如说老师走进教室是事实;刚才老师看到在走廊里有个小朋友摔倒了是事实;窗外的冬景很美是事实;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是事实;老师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也是事实。这样教师以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事实,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在范例中很自然地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认识能力,去感悟事实的内涵,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再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认为最感兴趣的事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语句。这样的课堂设计,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运用了模糊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从事实看品质的学习方法
事实找到后,怎样从这些事实中看出人物品质呢?如果教师设计了大量问题,但问题本身既无启发性,提供的思维空间又很狭小,课堂上的问问答答,看起来挺热闹,其实学生很被动,根本没有自己读文章的实践,这也算不得“训练”。真正以“训练”的要求教读一篇文章,教师必须着眼于指点阅读的门径,学生则致力于自求理解,自致其如,教师自然也要提出问题,但必须是能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所以这一环节教师采用示范的方式。首先告诉学生教师最感兴趣的事实是“……我还有五元九角钱,除了回家的车费,我还剩四角钱,我想……我想把剩下的四角钱捐给灾区……”根据这个事实,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小男孩说话时为什么连续用两个“我想”?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知道了由于小男孩家里一角钱也来之不易,连这次参加夏令营的车费还是他和他爹上山采药换来的。联系第一段我还知道,这个孩子第一次进城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不免拘谨,最重要的是他怕老师嫌他捐的四角钱太少,所以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连用两个“我想”。从中可看出这个小男孩是一个心地善良、害羞的孩子。通过老师的示范,提出能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使训练达到终极目标。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不妨借叶圣陶的话来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即“不需要教”的境界。从而让学生悟出学法:首先要围绕事实提出问题,然后联系上下文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看出人物的品质。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必须进入角色,要以强烈的、真挚的感情来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从而得到感染。
三、放手自学,从多角度看人物品质
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讲读课区分开来,此时学生已掌握了学习方法,教师坚决不再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以让那些找到相同事实的孩子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打乱课堂常规座位,运用圈点批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学习本身的乐趣。教师则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一种学习的激情,就有可能做到主动地学,自主地学。这样,课堂上不止教师一个人跟学生交流,而是几十个人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评价网。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以至个性特点等方面都会得到长足发展。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可以不与老师的意见一致。改变教师的引导语,我采用“谁有补充”“谁有不同意见”“对他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等语言引导学生;避免过去“对不对呀”“好不好呀”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倾听、互相尊重的习惯。教师花极少的时间予以点拨,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多角度看人物品质,比如,当学生分析这个事实“……爹把我送到县委招待所,夜很深了……车没停稳,县里就有人出来迎我,爹都哭了,说我比爹比娘有福。爹在带队辅导员老师的本本上写了一句话:‘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时,有的学生认为是父亲深受感动,看出世界还是好人多;有的学生认为正是由于他受感动,影响了这个山里的男孩,使这个孩子在得知全国有那么多省遭到水灾时,倾尽全力,把自己仅有的四角钱全部捐给灾区,看出这个小男孩热爱人民的好品质。学生们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看人物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四、指导朗读,反馈学习效果
学语文,就是以情感为媒介,通过读、思、悟吸收语文营养,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以读为本,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古人认为,书不能单用眼看,必须大声诵读,并且要读得字字正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是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的。由于儿童的言语尚未充分发展,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稳定。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了有声的口头言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现在我们让儿童阅读现代白话文著作,多读对于理解的作用更加明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精思,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可以交给你吗?老师?’‘可以,当然可以。’孩子转身跑了,像只山里敏捷的小鹿……”从这个事实中,可以看出男孩如释重负,教师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收下了那四角钱,小男孩的美好心愿实现了,此时,他心里的包袱放下了,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兴奋,轻快地跑开了。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假如你就是那个山中男孩,想象当时的情境,再配上一段轻松的乐曲,启发学生打开内心世界,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美景中。教室里响起了孩子们纯真、稚嫩的童音,把听者也带入了文中的情境,心里豁然开朗,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有感情地朗读能使自己“披文入情”,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并能使自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学到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