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的目标定向_教师如何实施愉快
第二节 愉快教育的目标定向
愉快教育是教育理想的现实道路。因为,它不仅是一般的教育思想,而且是一种教育理想的现实状态,也可以说愉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或理想的教育。有人认为:愉快教育集中了人类优秀的教育思想,历代的教育思想家们几乎都涉及了这一主题,有的干脆把学校叫做“快乐的学校”,认为教育的效果与乐趣是成正比的,因此.把它当作教育理想来追求。
因为愉快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它就很难统一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但我们有可能从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的基点上来探索愉快教育的发展走向,寻求其中的相对稳定的坐标,这些坐标具有不可替代性,并具有目标定向作用。南京师大刁培萼等老师认为。它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培养儿童所有能力的核心地位
北京一师附小、上海一师附小、南京琅琊路小学、无锡师范附小、成都龙江路小学、沈阳铁路五小和广州八旗二马路小学等七所学校率先开展愉快教育的实践几乎都涉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江泽民同志针对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问题指出,不能简单搬用而要自主创新,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www.guayunfan.com)
显然,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靠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来打下牢固的基础。人们在论及未来学校的功能时认为:革新创造型人才是下一世纪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未来学校要变传统强调的双基(基本知识、技能技巧)为三基,即增加基本动手和创造能力,在全民普及教育中,手工技巧将同语言技巧、计算技巧一样重要。
“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什么?
1.它意味着增强主体的独立意识。自主总是以独立为前提的,而儿童独立性的增强是要在活动中实现的。
2.创新、革新与人们求异思维有关,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鼓励儿童求异思维,并转化为动手能力。
3.“自主创新”和人类的进取心有关、应当把培养儿童的“三自”(自尊、自信、自强)人格精神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种个体的人格精神提升到民族精神。
总之,培养儿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法要比培养创造性更到位。
“自主创新能力”是意蕴深远的综合能力,如何培养还需要作系统的探索。
二、要对儿童进行“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启蒙教育
有人说传统教育是书本教育,是脱离实际的,而主要的是脱离人的生活实际。难怪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教育总是人的教育,而人的教育又总是从人的生活本身发展起来的。人的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听、说、读、写。人的生活真谛在于以社会角色地位确立起某种责任意识,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从而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这也可称之为“自我实现”。无锡师范附小的乐学教育目标表述为“五性一心”(即主动性、独特性、独立性、创造性、合作性、责任心)是颇有道理的。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这一提法很有见地,通过责任心、责任意识的推动,使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取得成效,无疑是他们的自我实现,也体现了生命的价值与人生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儿童爱惜生生观教育。其实,世界观与人生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与人生的根本观点,而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主要回答的也就是人生的价值、目的是什么。从年龄特征来说,提“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比“世界观与人生观”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通过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人生乐趣,进而让生命富有光彩,追求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这里有一个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正确对待苦与乐的问题,要懂得人生不是只有“甜”,而是酸、甜、苦、辣都有,只有达到以苦为乐的境界才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不能把乐学教育与树立刻苦的学风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对立起来,特别要引导儿童懂得人生道路上创造之艰,探索之苦,这样才有成功之乐。
三、要以科学、艺术、交际文化陶冶儿童,达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
七所学校的经验无一不涉及要以科学、艺术、交际文化熏陶儿童。像成都龙江路小学提出的人际交往互助——编织爱的彩带就是一个生动的表述。从教育文化学角度看,要使儿童文化化就是要实施由恩格斯提出的科学、艺术、交际文化的综合教育,这三者的综合实施可以促使儿童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时代,但它同时呼唤着高情感,促使科学与艺术结盟。科学启蒙与艺术陶冶的结合又促使个性优化,而交际或交往习得正是通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面。愉快教育的目标旨在追求儿童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统一的发展。但现阶段对科学启蒙、艺术陶冶、交际习得这三者综合教育的实施机制究竟是什么,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这方面存在的情况是:
1.科学文化启蒙不足。诸如有项调查显示,我们的孩子由于缺乏科学普及读物的营养,往往只知道香港的武打明星而对科学家名人一无所知。而像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登上科学高峰的动力往往来自于有关科学发展的读物。
2.艺术文化陶冶局限于小美育的观念。只注意音乐、美术课,殊不知科学启蒙中也有美的因素,这就是科学美。美育、审美是一种全面普遍的教育,不仅各科教育中都要体现美学的原则与精神,而且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一切活动)都要审美化,这是因为:
(1)在真善美的人格结构与人格精神中,美是最高层次的,它用美涵盖了真与善,但又高于真与善。
(2)愉快教育的情感体验有待从“快感”上升到美感。前者是浅层次的、外在的、仅涉及生理层面的,它有待提升到深层的、内在的、涉及心理、文化层面的美感。因而审美艺术文化教育在愉快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3.交际文化习得有待深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师生交往,普遍重视了爱的原则,这是重要的,但其交往的内涵还有待深化,这就是交往中要符合人道性、民主性、合作性、教育性。这里应当注意:爱的原则中强调了“教育爱”的精神以区别于母爱、爱生如子等情感。“教育爱”应当是双爱——爱职业爱儿童的统一,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主张教育爱,但不否定母爱、亲子之爱,因为它有神圣的一面。无私、博大的母爱能给儿童以神奇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