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儿童“催熟剂”_中国教育问题求解
第二节 神童模式:有毒的儿童“催熟剂”
1978年,全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聚焦一位名叫宁铂的少年天才。20多年后,有人把他与张华、朱伯儒并列为那一年的“时代人物”。他两岁半,能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能数到100,4岁认识400多个汉字。1978年3月,14岁生日还没过的宁铂走进中国科技大学校门,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中声名最响的一个。然而,宁铂以后的发展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高。没有什么杰出的成就,后来遁入空门,令人惋惜。
对神童和天才少年的崇拜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绝迹过,从“五岁能诗”的方仲永,到当代层出不穷的少年作家,再到少年世界冠军、少年钢琴大师,一切的一切都在雄辩地证明:神童和小大人是成功的标版。在传统教育中,曹冲、甘罗、孔融、司马光等冷静、睿智、成熟的偶像经过重重的过滤,净化为没有错误、没有童趣、没有脾气的样本。
这个时代浮躁的功利妄想是儿童早熟的催化剂。因为竞争,所以每个孩子都必须自觉或被迫地加码,在各种不知所以的技能学习和社会生存培训里奔波,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着儿童外形的成年人。我们就是这样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现在自己身上的压力转移到孩子们身上,让每个儿童都身处一个从童年就开始社会竞争的囚徒困境当中,让懵懂无知的儿童承载起本属成年人承载的任务和责任。当儿童已经成为了成人,那童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www.guayunfan.com)
危害一: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准备的孩子,它不仅仅会使父母倍感挫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并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会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3岁之前的孩子,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的刺激越适当,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这个大脑细胞还在继续生长的阶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吸收知识形成障碍。
是否能学好某种知识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一个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无法在脑中进行一遍三角函数的推算;一个对色彩不敏感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创造出色彩和谐的画面。而这些能力来源于何处呢?不在于成长后的教学,而在于人之初能力的培养。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实际上却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危害二: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事实上却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孩子和成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学了几首儿歌,会写几个字,学了多少算术题的时候,他们忽略了孩子和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而孩子也逐渐只关心那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少了探索的兴趣,少了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动力。这些父母与孩子都逐渐远离和忽视的东西,与知识本身相比,对成长却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就像造房子一样,为了能尽快造起高楼大厦,却没有打好地下的基石,结果造成楼房倒塌,或是无法建成高楼大厦。
危害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对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了不正规的教学方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以至在以后的学习中无法接受正确的教学,影响其发展。
比如,现在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殊不知,由于语言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的问题,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却将第二语言教育中许多不良的语音也一并吸收了进来,这种负面的影响比他们学到几个单词的正面影响大得多。等到上学后真正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启蒙语音的不准确会使他们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正确地按照音标朗读。
危害四:功利性的以记忆知识为目的的超前“格式化”教育,让孩子们丧失了想象力,泯灭了好奇心。2009年8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谁拧死了想象力阀门”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一位美国妈妈为了“保卫想象力”,竟然与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对簿公堂: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了。母亲一纸诉状把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就可以自由翱翔,飞得更灿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所以,西方孩子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都能得到“最有想象力”的证书。无论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和教育观念,都将想象力当做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当做值得放大,值得尊重的能力和魅力象征。所以,法院才对看似荒诞的事情进行了“想象力至上”的判决。
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不能逾越,孩子的想象和梦想的嫩芽在初始阶段就一点一点被我们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给“吃”掉了。孩子的整体想象力发展才呈现一种可怕的迟钝和落伍,创造力弱化。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幼儿超前教育的趋势为何愈演愈烈呢?
一是盲目追求幼儿教育的高标准,崇拜“神童”心理极其严重。针对上文提到的某早教机构制订的“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的幼儿教育标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指出,这样的标准,显然是没有根据的,绝大部分孩子根本达不到。冯晓霞说:“我们不否认个别孩子对识字是有兴趣的,但即使有这样的个别孩子,也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普遍的东西加以推广,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的。”“标准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慎重的过程,一个合理的标准,应该是60%~80%的孩子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显然是非常不科学的。”[3]
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是最容易被误导、被“忽悠”的,家长不是专业人士,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眼前的效果,而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不一定是那些眼前可见的学业成果,这些所谓的教育成果有可能是短暂的,甚至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如果这种学业上的教育成果是用强迫的、剥夺孩子自信、压抑孩子兴趣和想象力的方式获得,实际上是贻害无穷的。
“超前识字这种观念,历史上早已有之,而且目前仍然大有市场。”早期教育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员刘晓东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对“神童”的崇拜,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七岁能为孔子师,十二岁当了上卿,好像天下干大事的都是神童,都是孩子。”刘晓东认为,那些倡导超前识字的成人试图让人们了解到,许多“干大事的”也是超前识字的人,甚至是超前识字造就了神童,造就了“干大事的”。[4]人们喜欢神童,实际上如同站在麦田里,只喜欢那几株疯长的苗子。殊不知,这几株苗子很难结出丰满的穗子。实际上,爱迪生、爱因斯坦就不是神童,而且显得比平常的孩子还有些迟钝,但他们后来却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神童”也未必能干大事,宋朝的方仲永就是一例。还是让儿童按照大自然规定的速度成长发育吧。拔苗不能助长,反而会毁了一株好苗,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获。
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以为孩子早学知识定能早日成才。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早栽秧早收谷。”这话的含义是说,早日栽种秧苗,就能早日收获稻谷。其实,过早栽种真能早日收获吗?1997年7月,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对萧山市220多名3至7岁的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中发现,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在同一时期对日本幼儿进行的同一内容的测查结果相比,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中国孩子。这次测查的结果充分暴露出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由于对幼儿过多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超前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
根据现代人体发育医学理论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幼儿的身心发育和学习有其规律性,哪个年龄该学什么,哪个年龄进入什么教育阶段,应当有科学合理的明确要求。对于不明世事的幼儿来说,过早地给他们套上繁重的学习枷锁,强迫他们超前学习或盲目学习,只会使孩子在不堪重负中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即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他出生后的第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连做6周,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他的同卵双胞胎兄弟并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第54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到他们满56周的时候,只练了2周的双生子在10秒钟内能爬上特制的5级楼梯顶端,而练了8周的双生子则需要20秒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对其训练,效果不见得会更好,还可能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犹如大自然中的一粒种子,需要自然界赋予的各种条件,如温度、湿度、阳光等,但同样也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呵护,需要科学的引导和培养,唯有双管齐下才能健康成长。早期教育有必要,但切忌超前教育!在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人为地通过训练来加速孩子的发展,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占一些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力量获得,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即便是有一些优势也只是一时的优势,很难保持下去。只有尊重孩子自己的生长规律,满足他成长的一系列需要,在他应当开花结果的年龄才能自然而然地大有收获。
三是错误地以为“智能补德”,忽视幼儿道德养成教育。
一些人由于对于“人才”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在幼儿教育中,表现为过多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对于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偏重智能训练,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忽视了幼儿思想品德修养的形成,错误地认为智力发展的优势可以弥补道德的缺失。在当今社会里,由于受到物欲的影响,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金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一些不加选择的奖罚手段、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使得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和金钱挂钩,而把道德品质丢之一旁。
比如,孩子完成作业给多少钱,帮父母干一件家务给多少钱,做一件好事给多少钱,等等。孩子在学习、劳动和做好事中体会的不是学习的快乐、劳动的光荣和做好事的高尚,而是可以得到钱或者其他想要的物质奖励,这种功利心完全谋杀了孩子道德感的培养。殊不知,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这一步没迈好,人的全面发展就很难实现。教育本身不只是为传授生存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做好人。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就要先开始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以后再学做人,即先成才后成人,把学文化知识和学做人分割开来,这是一个误解。据教育学者的跟踪研究,发现成才的最大因素不是智力,而是个性品德。一个品德不良的人即使其知识再丰富,各方面能力再强,对社会的发展也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虽然知识有某些欠缺,但他会凭借踏实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去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从而提高自身素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因此,德育对幼儿成才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幼儿时期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幼儿心灵纯净,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思考能力还没完全形成,头脑单纯,就像一张洁白的纸,受到任何教育,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都会在其心中留下痕迹,这就是幼儿心理学中所说的“刻板印象”。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化说教、灌输式的德育为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德育,应当化留于口头的道德情操为自觉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应当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中充分挖掘幼儿内在的道德潜能,使德育置身于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之中。
与早期教育超前“小学化”相反的是,个别大学生的个人品质、社会道德需要到幼儿园重新补课。2006年8月,西北某大学学子固守多年的好传统被打破。“肇事者”是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大一新生,他们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很少排队,并在校园网站BBS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一时间议论纷纷。不少人愤然回击:“你们凭啥不排队?”“排队”与“不排队”的对错无须争论,是一目了然的事。问题在于,不排队不但毫无悔意,还理直气壮、气势汹汹。幼儿园小班就有一首流传几十年的儿歌《排排坐》,其中就包含着孩子对别人的谦让礼恭、关心体贴。如今连排队都成为问题的大学新生的所为,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按理说,他们都在受高等教育,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但是,从这种举动看,他们的礼仪知识、秩序意识、道德水准恐怕连哼唱《排排坐》的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都不如。一个连排队这个最起码的秩序都不愿遵守的人,又怎么能够指望他成人后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他又怎么会规规矩矩地按照社会规则、社会秩序去行事呢?他们迫切需要下一番功夫从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处世规则这一人生起始课开始补习。
不禁想起一个典故:1978年,来自全世界的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回答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答道:“是在幼儿园。”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