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_课堂教学策略与艺
12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它不仅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十多年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合作学习的经验显示:合作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讨论,它要取得理想的成果,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主客观条件。
具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www.guayunfan.com)
合作学习开始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将要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向,明白他们需要互相合作才能出色完成任务。目标明确后,教师要关心合作小组中成员的任务分工落实情况,尤其在刚开始合作或很少合作的小组,在全权由小组长负责的情况下,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中的问题,调控各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一位教师在教学《地球的绕日运动》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做模拟实验的方法。出示实验观察目标:一天之中旗杆的长度、方向如何变化?什么时候杆影最短和最长,方向分别朝哪里?然后组织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实验来实现目标。
具有具体的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只有借助个体解决不了需要借助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学习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有些不需讨论的问题再大加讨论,虽然师生也互动一番热闹一番,但是做的是无用功,降低了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互相讨论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部分学生以后的学习就可能只当听众、观众,被动接受。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小学合作讨论的前奏,是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如果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合作学习的目标自然是难以实现的。
具备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等良好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同其他学习习惯一样,需要教师从小抓起,一点一滴地培养,持之以恒,才能养成。特别是刚开始,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教师一定要注意先示范,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一步步形成。有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前:(1)每个同学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汇报。(2)在小组交流中准备说哪几句话都要想好。(3)学生在独立准备后,再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4)在全班交流时,要求各组先整理成果,准备在全班交流。按先说结论,再说明原因的方式汇报。说哪个结论,由哪位同学汇报,说哪几句话都要确定。在交流时,请边听边记录你们组没想到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学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王兴和,2006)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们普遍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然利己的习惯,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1)创建有利于合作意识培养的课堂气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发扬一视同仁的作风、以亲切的态度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做朋友和伙伴,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感受。(2)建立有利于合作学习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采纳学生合理的建议。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各小组中去,帮助他们,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3)运用鼓励表扬促进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抓住每一个表扬机会,多用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4)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实践中学会合作。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杨宏武,2007)
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积极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具有合作学习的平等性
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师生间、学生间经常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学相长及平等性,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让组内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成长。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组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表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升合作学习质量的指导策略
努力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会学生学会合作,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技巧,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做到提问主动、讨论积极。读书时能做到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词和句子勾画出来,一些不理解的知识点要通过查阅资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组成员或教师请教。此外,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评价自己时虚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
科学设计合作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的问题是合作学生的凭借,也是指导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一是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如辨析概念性问题,发现规律性问题,操作、实验、探究问题,质疑、释疑、争论性问题,等等。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要围绕课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讨论题的难易要适度,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二是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只有次数适宜,小组合作学习才能集中、深入,才能获得较高的质量。只有科学地把握“分”与“合”的时间,才能避免课堂的无序和低效。
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依靠个人能力很难完成的、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一位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然后让学生用尺子量各种折痕的长度,讨论:发现了一些什么规律和特点?结果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精神,更使学生掌握了“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黎裕祥,2009)
选择和确定合作学习的问题
采用合作学习,要提出让学生的思维由整体到部分、由广度到深度,通过分析、推理、想象、假设甚至操作等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供学生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或发展性、开放性、研究性的问题对一般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主体,训练点比较多,富有挑战性,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适宜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去感知、理解、把握教学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引导探究规律,出示商相等的一组算式后提问:“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呢?”结论由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揭示。(张小虎,2006)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坚持优化组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特点,有意识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3~6人为宜,保证组内按学习能力强、中、弱搭配,同时各小组之间在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方面都要均衡。这样不仅有助于均衡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可以利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分组方式多变。(1)学前分组法。合作学习前由班主住或科任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一般是在学期初编排学生座位时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2)临时分组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不是按事先确定好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而是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喜欢学习同一个内容的学生或采用同一种学习方法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3)并列式分组。对于几个平行并列的内容,让各小组负责一项内容,同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汇报,全班交流。(4)两人一组的同桌式。学生就会很自然地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相互观察、交流,向对方汇报结果。(刘景平,2009)
做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
进行角色分工。在合作学习开始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给每个组员以适当的角色。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将学习的任务和要求讲清楚,明确角色分工,强化个体责任,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要完成的任务和怎样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体验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分工。(张小虎,2006)
多元合作共赢。教师要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引导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不同的学生,组建多元的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合理分工,优化组合,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或者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共同探究,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杨宏武,2007)
提供合作学习建议
要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有关合作程序,共同研制小组合作的规则,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按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如在小组讨论交流时:①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②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③轻轻地说,不影响别人,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④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⑤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没有规则的活动,看似气氛活跃,但实效不佳。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提出以下几点合作建议:①想与三角形有关的那些图形;②用多种方法验证你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③思考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启发。对特定教学内容,可以适当指导思路和方法。提出合作建议或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启发,提示合作的流程,让学生会合作。
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如何评价合作学习,是推动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坚持科学评价,才能对合作学习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要坚持“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理念。二要尊重个体差异的多元、全面的评价方式。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三要采取区别对待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情况及小组成员间合作态度与合作方法可以作为另加分的依据。(陈其华,2007)四是运用多维评价机制。在评价主体上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标准上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强化自我参照。让学生知道参与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饶玲,2004)
做好合作学习前的指导
确立合作学习理念。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知识基础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作用,知道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集思广益,还有利于学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选拔、培训小组长。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显得至关重要。初次分好的小组组长可由教师任命,一般是选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合作学习的小组长还可以采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组长需要协调组员的关系,对任务进行分工,带动全组成员进行积极的探究,提高合作效率。
指导学生交往的技巧。(1)经常微笑。不论是合作时还是平常的相处应面带微笑,表示对别人的尊重。(2)学会倾听。听别人讲话时目光要专注,不东张西望,态度应谦和,不做无关动作。让对方把话说完。(3)学会表达。在忠于对方话题的基础上引出新话题或合适时机表达自己的见解,才能吸引其他人的倾听。(4)学会协调。在与其他成员发生观点或操作方法上的矛盾时,不能将争吵激烈化。应冷静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片面,他人的观点哪里有不足。(5)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进行自主学习。(6)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听得懂,中等生有事做。(7)学会合作学习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指导和帮助,并给予全面的恰当的评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率地进行,切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杨宏武,2007)
合作学习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除了上述所讨论的话题外,还应注意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策略,比如,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合作关系,处理好最佳合作时机和最佳合作内容的关系,处理好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关系,处理好合作学习的优化与提升的关系,等等。对这些关系的辩证处理,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