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规律的“线头”_教师如何激活学生
寻找规律的“线头”
200年前,英国人运进澳洲5只母牛、3只公牛。想不到牛大量繁殖后,牛粪长年累月结成硬块,大面积覆盖草原。同时,粪堆又成为蝇类繁殖的温床,热带蝇类大量吸吮家畜的血液,传播疾病。因此,牛粪就成了发展畜牧业的一大灾害。于是,那里的科学家们就关心起牛粪来了。
科学家通过观察到的上述事实,开始刨根问底,他们分析:为什么遍布草原的袋鼠的粪便不见成堆,而外来牛的粪便却总是成堆结块,造成灾害呢?
科学家通过调查,终于搞清了,原来当地有一种屎壳郎,特别喜欢袋鼠的粪便。屎壳郎以它为食,把袋鼠粪滚成球团,推进它们栖身的坑内,然后把土爬平,在里面生儿育女。这样,袋鼠粪就散布到各处地下成了肥沃草原的好肥料。但是,澳洲的屎壳郎对牛粪不感兴趣,见了牛粪动也不动。
科学家发现了屎壳郎的这一规律,便开始寻找对牛粪感兴趣的屎壳郎。他们跑遍了南美、非洲和亚洲中部等接近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的地区,先后观察研究了不下几百种屎壳郎,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一些既适应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又对牛粪有兴趣的屎壳郎,引进之后,大力繁育放养,很快使牛粪的灾害得到了解决。由此可见,若不是澳大利亚科学家从观察分析中找出问题规律的“线头”——澳洲屎壳郎只喜欢袋鼠的粪便,是不可能马上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的。(www.guayunfan.com)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有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动物园里,有一位勤奋的工作人员,他按照人的生活习惯,以为给动物把环境打扫干净,动物就会感到舒服,不会传染疾病。不料,没过几天,有的动物不吃东西了,有的死了。那位动物管理员大吃一惊!后来才知道,动物和人不同,各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有的需要在住处有自己的大便,有的要经常闻到自己的尿味才感到安全。那位动物管理员没抓住其中规律的“线头”,才好心办了错事。
科学的内涵有两个:事实和规律。科学的学术思想也有两个:探索未知和寻求规律。科学精神也有两个:实事求是和按规律办事。对广大青少年而言,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寻求事物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从中抽出一根“线头”来。至此,方能叩开发现和创造的大门。
人为什么想创造?一般来说,人总是随着习惯的规律行事,遵循着生物的本能劳作,肩负着生活的重担而随波逐流。大文豪萧伯纳说过:“人们懒于思考,一年中超过两三次者不多。我本人之所以获得世界声誉,只不过因为我每星期都思考一两次罢了。”人们的确懒于思考,但是内在的需求总是驱动着我们从事创造,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分类,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和性)、安全的需要(平安、秩序和稳定)、爱和尊严的需要(自尊心和成就感),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发明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由此可以断定,人可以依据不同的理由,依据眼前的种种特殊需要,从事发明创造。如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远程大炮、坦克、雷达、潜水艇等近百种新式武器“应运而生”。象原子弹这类高科技武器,也是因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加速研制而成。可以设想,没有战争的需要,没有血与火的硝烟,这些武器是不可能那么集中而又迅速地在那个时期问世的。
我们的思维活动,同样受动机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人,或者稍遇挫折就丧失信心和热情的人,是很难在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的。在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时,那种孜孜不倦的兴趣、百难不折的韧性和生机勃勃的热情是最珍惜的动机因子。当年拿破仑在忙着为他的帝业指挥战争时,几乎在一年的时间内,每天仅睡3个小时,但他乐此不疲;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往往一干就是几天几夜,饿了渴了,就拿面包开水应付。他们可谓把动机因素发挥到极致。
当然,动机因素也有个“度”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动机因素弱了,创造的激情“隐而不发”,就采摘不到丰硕的创造之果:倘若动机超过了一定的极限,往往也会“欲速则不达”。心理学家形象地把动机强度与活动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钟型曲线”来描述。动机强度很低时,活动效果很差;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活动效果也逐渐提高,并在动机强度适度时达到最优水平;但此后动机强度再增加,则活动效果会转而下降。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两点启示:一是创造思维需要动机为媒;二是把动机效果调节到最佳点。才能把思维活动引领到最优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