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及潜在阻力的调查与分析_课题研究在中学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及潜在阻力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形式,以课程的形态出现,意图在实施中有所保障。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确实对现有的“一切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应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诉求。在全社会高呼创新的今天,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价值已经无须再次论证。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但是上海市各类高中对这门课程的落实情况究竟如何呢?从形式到内容是否达到了课程要求?会不会因为这门课程在高考中显性的权重太低而成一纸空文呢?
1.关于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型课程实施情况的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研究型课程在上海市高中实施情况,笔者于2008年11至2009年5月期间选取上海市吴淞中学、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市西中学、大同中学、通河中学、顾村中学、罗店中学、行知实验中学、淞浦中学作为调查学校,有选择地对市、区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97.6%。参加调查的学校领导有效样本为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9%;教师有效样本为8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2.4%,学生有效样本为6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5.7%。调查围绕调查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如围绕基础型课程中的一些学习难题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如围绕特定课题、经历课题研究完整过程的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涉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普及程度、开展方式、评价与管理形式、常用方法、师生态度、学生直观感受、管理者态度、课程资源情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情况及其他相关联问题等。
2.上海市部分中学研究型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www.guayunfan.com)
通过抽样调查,在获得上海市各类高中研究型课程开展情况的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上海市高中学校研究型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
①大多数教师认为研究型课程在改变教学观念、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富有成效,近九成教师认为中学开设研究型课程有意义,是上海教育改革的一股清新之风,其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诉求(表1-1-3和表1-1-4)。
②教委研究型课程实施要求并未在所有学校得到充分贯彻,仅有约16%的教师认为该课程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研究型课程未达到课程目标或根本不知道课程的明确目标(表1-1-5)。有的学校不想开展,但又碍于情面,就巧立名目,把学军、学农等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管理方面造假、搪塞,等等。
表1-1-3 教师对本校开设研究型课程的认可情况统计表
③普及性发展不够,尽管多数参加过研究型课程的学生认为课程给他们带来了有益的收获(表1-1-6),但是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研究型课程上花费时间在每周1小时以下,与教委规定的每周两课时的目标尚有一段差距(表1-1-7)。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包括很多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正在以少数尖子生的深入活动来掩盖对全体学习者活动支持不足,使得研究性学习成为少数学生的活动(表1-1-8);有的学校根本不把这门课程放在眼里,相当一部分学校不给课时,不支持学生或教师的实践,存在反正高考不考这一部分内容,督导时混过去便是的想法。
表1-1-4 教师对学校开设研究型课程意义的认识情况统计表
表1-1-5 教师对当前研究型课程目标达成度的看法统计表
表1-1-6 学生对研究型课程学习收获的认识情况统计表
表1-1-7 学生平均每周在研究型课程上投入时间统计表
表1-1-8 系统完成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生比例情况统计表
那么,是什么在阻碍上海市高中研究型课程的健康发展呢?笔者的调查分析试图对此作出回答。
3.研究型课程普及性开展面临的阻力分析
在实施的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对学习者发展效益受种种问题的阻碍。研究型课程的开设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就课程本身而言,从4个相关联的角色分析,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
有的学校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开设研究型课程,学校研发能力有限,难以形成完善的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资源不足,课题研究可能带来实验设施的使用和经费的投入,中学无法满足学生多种课题研究的资源需求;师资匮乏,一个教师时常在同一时间要指导几十个学生课题研究小组,任务过重;评价滞后,在高考制度影响深远的今天,学校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特别是对于过程评价的把握,缺乏有效的操作模式;管理困难,学校对于如何管理课题研究的过程、如何管理指导教师等都深感困惑(表1-1-9)。
表1-1-9 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困难统计表
(2)教师方面
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研究型课程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课题研究是很高深的,不是高中学生能做的,或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的,对于课题研究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相关性问题存在不同见解。现有师资在高校求学发展期间科学研究方面的直接经验相对匮乏,加上我国在科学方法论方面发展不力,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准备相应不足。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研究型课程的本质缺乏理解,在实施教学时无从下手,或者错误出手。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以“强调过程体验”为理由来掩盖研究性学习实施不规范的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收益很小、效率很低。
师资缺乏,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高中教师主要精力在学科教学上,缺乏善于把握角色的研究型教师,他们可能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不作为或代替包办,角色把握上的缺位或越位,直接影响着课题研究的教育效果的发挥。此外,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师配置比较适合班级授课制,难以面对个别化的课题研究学习诉求,可见,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可能成为制约高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因素。如下页表1-1-10所示:
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能与学生思维发展步调和谐同步,无法在最关键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学生身边,不能及时抓住学生最佳的教育契机,引领学生走向探究体验的高潮。教师教法低效,根据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格拉泽的学习能动性变化与发展的理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在小学、初中可能已经建构起存在缺陷的问题中心图式,他们在研究性学习领域并非单纯的新手,而是存在着某些学习障碍的青年学生,培养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加上重要的一条——改变其原有的不良的外部支持与已部分成型的不良的“脚手架”,完成这一转变,除了学校与家长作为外部支持的努力外,更需要调动起的是学生的自我调控,在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问题上,国内外的教育研究还比较欠缺,且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部分,对研究性学习困难学生的能动性变化与发展的实践研究则比较欠缺,尤其是缺少深入的过程性研究。
表1-1-10 教师不认可研究型课程的原因统计表
(3)学生方面
在活动情境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发现问题的意识,但由于科学背景知识的匮乏,他们还不善于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更为具体、确切的问题。大量学生倾向于教师给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来参与一部分探究,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而且,正因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因此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他们不善于进行猜想与验证,因而没有足够的路径使探究坚持并得以持续的发展(表1-1-11)。
表1-1-11 学生研究型课程学习结果统计表
学生还存在诸多能力不足,表现在:不善于规划自己的探究过程;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不强;观察记录、实验设计能力比较差;根据探究获得的事实记录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的能力较弱,构建简易的科学模型存在较大的困难。
此外,为了使研究得以持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支持,包括情感的支持、必要的自我成就感,以及体验探究活动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与成果用户意识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需要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别人共享并向社会用户推广自己的成果,但当前社会中缺乏这样的公益性平台(下页表1-1-12)。
表1-1-12 影响学生参加研究型课程的原因统计表
(4)教育管理部门
教育管理部门将研究型课程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的3类课程之一,力图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课程理想的实现,但是在应试教育运行机制和对学校的评价机制没有改变的今天,课程的管理变得异常困难,教育督导变成走形式的过程,学校阳奉阴违的现象不在少数,管理技术和手段的滞后、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困难、现实教育资源的不足变成了一些校长抵制研究型课程的主要理由。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研究型课程在上海各中学并未得到很好落实,在全国范围内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一方面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体系有待日趋成熟,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力量越发强大。面对中国的教育体制现实,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经历一段狂热的研究之后,在实践层面正在经历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校寻找各种借口逃避课程的责任,甚至一些所谓的重点中学在以少数的尖子生的个别研究活动掩盖对全体学习者支持的不足。加之政府在课程管理和评价方面滞后,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曾经的课程改革重点和亮点,如今正像“曾经的流行服饰”一样被一些学校无情地抛弃。
该顺应所谓的“民意”放任课程衰微,还是该总结反思,锐意改革,迎难而上,通过更多的体制改革、技术进步、文化创新等手段,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育理想在中国大地全面实现呢?这考验着每一位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
【注释】
(1)安桂清.普通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M].王建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安桂清.普通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在法国[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6)安桂清.普通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