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感谢有你_生命的觉醒教
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舒 艳
【引读视点】感谢“师徒结对”,让我们结识了教育生涯中的良师益友,给我们搭建起一个平等互助的学术平台,有更多的机会向优秀的同事们学习。
转眼间,来到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时间,我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回望走过的点点滴滴,心中对学校各位领导、对可爱而无私的同事们充满了感激。而最让我们青年教师获益良多的还是学校每学年的“师徒结对”。三年来,我进步了,成长了,其中每一分收获都包含了三位师傅李秋菊老师、庄亚蒂老师和薛德红老师真诚的指导和无私的付出。
还记得,刚刚毕业的我自告奋勇要求做班主任,面对双班数学加一个班班主任的工作量,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新生报到刚结束,我完全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这时薛老师和庄老师他们为我出谋划策,让我顺利地度过了最困惑和最迷茫的适应期。渐渐地,我开始认清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要领。庄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关爱学生,关注细节,总是把事情想得周到而又全面,每次总能为我在班级管理中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指导我从小处着手,不断改进。薛老师总会产生许多班级管理的金点子,四人小组、优秀同桌等,都让我在班级管理中产生不少的灵感和方法。有了两位师傅的方法和落实工作的举措,我的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www.guayunfan.com)
我记得,陈伟校长不止一次在教师专业引领中指出,作为老师要决战课堂,课堂就是老师的战场。而李秋菊老师就是这位帮助我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军师。
初次结识李秋菊老师,我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她是一位优秀却又严格的人。一开始,我总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让李老师失望。可每一次李老师总让我感觉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和包容。每当走进我的课堂,她总是会鼓励我说:“做得不错,很有成熟老师的样子。”然后便和我探讨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从新教师的见面课开始,我的课堂便处处有了师傅的身影,她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怎样上好一堂课,告诉我低段的小学生应该使用怎样的教学语言,告诉我怎样使用激励评价抓住学习的兴奋点等。这样点点滴滴的指导,润物无声地体现在课堂上。我发现,经过这么一次见面课,我开始有些理解和领悟教学的要领,渐渐地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了。轰轰烈烈的生命课堂建模活动的开展,让我再一次有了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整个过程,师傅一点都没有松懈,每一次试讲完以后我都会思考,原来计算课还可以这样上,从而对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无疑让我收获颇丰,收获的源泉来自于师傅的无私指导。这样的成效在教学水平评估大比武活动中得以展现,让我能够轻松自如地站上讲台,胸有成竹地完成比赛。当我获得专家和学校领导的肯定时,师傅还十分谦逊地一再强调这是我的天分和努力的结果。我知道,这是师傅对我的再次鼓励。
无法忘记,参加高新区青年教师赛课的那次活动。从最初的确定选题,到最后的成功展示,师傅总是在我身边帮助我、支持我。
这次活动,师傅似乎比我还重视,她早早地就催促我准备选题。在我备选了好几次以后,她仍然觉得不满意,最后她在一次区级活动中,帮我物色好了课题,并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这个课题还比较符合你的风格,我看不错,好好准备。”第一次的试讲,我准备得有些仓促。我感觉到,李老师有些失望,我懂得“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这是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我告诉自己不能马虎了,一定要好好准备。接下来的一周,我没有闲着,我开始查找资料,观看各种版本的教学视频,结合自己的优势认真写了一份教案。这次教案得到师傅的认可,她说赶紧找个班试讲一下,看看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这次试讲基本上成型了,我看到师傅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眉头,我开始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试讲以后,师傅发现我的教具做得不是很好,于是,她便上网寻找相关图片,自己出钱帮我彩打了一份,还亲自动手帮我把它做成精美的教具,第二天一早悄悄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当我看到如此精美的教具时,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激。我拿着教具去给师傅道谢,她语重心长地说:“我重新做了一份教具,你看你原来的教具多难看啊。找个班再试讲一次。”我点了点头,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呢?
比赛的当天,咱们学校正好是主会场。作为东道主似乎手气不是很好,居然抽到了5号,上课时间是午休时间。看到我失落的表情,师傅拍拍我的肩膀说,有实力什么时候上都是一样的。
当我带着孩子们走进比赛现场,我快速地在会场上搜索师傅的身影。终于在第二排的角落里找到了她。整节课,我总是有意无意地看看师傅,她的微笑,给了我自信心。最终我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捧着获奖证书,我知道,这是师傅和数学组的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生活中的李老师,亲切得就像我的长辈,关心我嗓子好些没有,向我传授保养嗓子的方法;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和家庭幸福,让我时刻感受到温暖。
感谢师徒结对,让我有幸能结识了李秋菊这位良师益友;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跟优秀的同事们学习;感谢庄亚蒂老师和薛德红老师在工作上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同年级组的袁春玲老师、林红春老师、翁志长老师、周雪梅老师以及各学科老师们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无私帮助。
如今的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特别是要不断改进班级管理的方法,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尽管已经不再是一名师徒结对的学员,但我知道师傅们、同事们会一如既往地指导我、帮助我。我也会记住陈校长在开学初对老师们提出的要求,积极适应,自主发展,多主动向老师们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名优骨干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