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堂课的感悟_“三名”工程骨干

一堂课的感悟_“三名”工程骨干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堂课的感悟_“三名”工程骨干第四辑 心得篇享受教育,感受快乐西夏区一小 杨 清作为西夏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次参加“三名”教师的培训,每次的培训让我有很多感悟。经过这次“单挑”后,包芃坤竟突然地本分起来,这非常令我吃惊。一堂体育课的警示志辉小学 李 平体育课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玩耍的课,是“放羊式”的小三门,谁都会上。

一堂课的感悟_“三名”工程骨干

第四辑 心得篇

享受教育,感受快乐

西夏区一小 杨 清

作为西夏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次参加“三名”教师的培训,每次的培训让我有很多感悟。尤其是最后一次听了心理学宋洋老师的讲座,我感慨万分,我不停地在问自己:作为老师你到底想要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在自身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宋洋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重复旧的做法只会有旧的结果。那么我们每天“重复地”站在讲台上,我们应该怎么做?(www.guayunfan.com)

假如一个人每天去面对一个令其讨厌的东西,不难想象他的日子是多么难挨,过的多么不快乐呀!而一个人若每天都去干一件令他喜欢的工作,那么他会越干越带劲,越干越好。面对同样的教育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讨厌,有的人却喜欢它呢?我想这是个心态问题。

你讨厌它,过一天,你喜欢它,亦过一天,同样过一天,这一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一天。这一天可以是郁闷、无聊、烦恼和难耐的;这一天也可以是快乐、忙碌、满足和幸福的。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努力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是福分。所以我说要学会享受教育。

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就像登山。有一路上披荆斩棘的付出,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收获。在探寻中付出,付出也是一种享受;在付出中收获,收获更是一种享受。学会享受教育,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一旦学会了享受教育,我们就不言教育的艰辛与困苦!

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享受教育,我们才会对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才会把教育做得更好。我想,这也许就是我——

一位平凡普通教师所想要的。

“单挑”中的启发

西夏区十四小 席光年

我班有个学生名叫包芃坤,特爱张扬,好接老师话茬,我说东他就说西,但篮球打得不错。对于他的表现,我很苦恼。我一直在寻找用什么方式和他能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呢?

一次体育课上,刚开始的时候,包芃坤表现不错,过了不大一会儿就忍不住了,开始和周围的同学闹了起来,我用手势、眼神、客气的语言提醒了他几次,均无明显效果。分组练习时间到了,包芃坤的兴奋劲又高涨了,看他运球、投篮各个动作都很娴熟,我就找了个机会,赞扬了他几句,他挺高兴,然后用比较得意的眼神跟我说,席老师,敢和我“单挑”吗?呵,这小子,敢和我挑战!本想教训他几句,可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和他“切磋切磋”沟通一下呢?我跟他说,好吧,三局两胜。他跟我击了击手掌,一言为定,还叫来了不少学生观看。看这阵势,我还真不能输!第一局,我轻松获胜(因为我不知道他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所以就没有让着他。)第二局,我又赢了(因为我想稳操胜券)。第三局,我装着体力不支的样子让了他一局。他以二比一败给了我,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非常的不乐意,非要再跟我比三局。我想:得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做做他的思想工作。于是,我对他的篮球技术做了以下分析:先肯定了他娴熟的技术,弹跳能力、控制球能力,还有他的“打板”技术和他那种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然后又指出了他技术运用中存在的缺点、急于取胜的心理等等。他一边擦着汗一边不时地点头。通过这次比赛对他的教育效果还真不错,得给他个台阶下了。于是,我又把我年龄大、力量大的优势以及弹跳、耐力方面的缺陷跟他分析了一下,他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我半开玩笑地告诉他说:“等你再过两年,不仅篮球,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会超过老师的。”这小子开心地笑着对我说,“不行,不行,姜还是老的辣!”

经过这次“单挑”后,包芃坤竟突然地本分起来,这非常令我吃惊。看到他的进步,我特别高兴。课余时间和他闲聊几句,课上有闪光点的时候就及时地表扬他,鼓励他。从此以后,这个班的体育课上得非常顺利、舒心。他还成了我体育课上的得力助手。

一堂体育课的警示

志辉小学 李 平

体育课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玩耍的课,是“放羊式”的小三门,谁都会上。我从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了它所存在的价值,一个篮球、七八个铁环、自制的沙包、蹭得没有皮的几副乒乓球拍,就这么简单。我们自由玩耍,老师端着茶杯一边喝茶一边游转,只要不出现什么安全事故就成。

现在我成为一名专职的体育教师,在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意识到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体育课所具有的特殊性——活动空间大,组织难。作为一位母亲,细心周到的生活观,让我养成了小处着手保安全的习惯,一次特殊的教学经历时刻警示我,要在每次上课之前,认真备课,全面了解学生,研究教法,检查场地,并且对沙坑的沙子翻松,踏跳板进行检查,确定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体育教学。

记得曾给六年级学生教跳远时,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做辅助练习,重点练习踏跳这一环节,学生配合挺好的,动作也很到位。第二课时我带他们做完准备活动之后,学生学习的欲望很高,他们在我面前活蹦乱跳的要求要跳,我便组织他们第一次试跳,在试跳之前我做了示范,并给他们讲了有关跳远的注意事项。为了安全期间,我多次重复强调“第一个学生跳完等走出沙坑之后,第二个学生才能跳”。第一轮由于学生有恐惧胆怯心理,跑的速度慢,往前冲的速度也慢,他在跳的时候也比较小心,对老师强调的也特别注意,但是到第三轮跳时,他们感觉动作会了,胆子也放大了,在安全方面也放松了,第一个学生跳完之后,我发现他每次跳时踏跳有问题,我便把他叫到我跟前纠正动作,就在这时,第二个同学开始跳了,当他跳进沙坑上体还没有抬起来时,第三个同学已经跳入沙坑,在第二个同学起身抬头的那一瞬间,第三个学生刚好跳进沙坑一下子骑到第二个学生的脖子上,当时由于起跑速度快,往前冲的力量大,再加上六年级学生体重也比较大,被压到下面的学生爬到沙坑起不来了,大家都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我拖着被吓着发软的腿扑过去,用发抖的双臂抱起学生一看,他的脸色很不好,眼睛流着泪。我不停地叫他的名字,一分钟之后,他终于哭出了声音,我才松了一口气,缓了一会之后,他的脸色有了红润,我便在他脖子那轻轻地给他按摩,以便减轻他的疼痛。五分钟之后,他完全好了。这虽然只是体育课中的一段意外插曲,但是给我的教训很大,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那次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很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欠缺。就学生准备跳这一环节没有设计好,应该在学生助跑的地方划分区域,第一个区域站准备起跑的学生,第二个区域站第二个要跳的学生,第三个区域站后面等待跳的学生,第四个区域站跳完休息并等待下一轮跳的学生。并要求第一个学生在起跑之前,必须给老师手势,等老师应许之后才能开始,第二个区域的学生等第一个学生跳完之后才能进入第一个区域,后面的以此类推,循环进行。在总结之后归回课堂时,课堂气氛依然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秩序比以前更加井然有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同时保证了安全。

从经验来看,学生安全意识提高了,保障安全的习惯养成了,再掌握一些教学活动中自我保护措施就能够避免许多危险因素。所以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教师应在每节课中给学生讲,渐渐地学生在这方面防范意识也会增强。“实践出真知”所以,无论从事哪种教育,只要我们敢于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做个有心人,我们都会得到进步的。希望我在体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能够与广大同行共勉,让更多的学生在体育课这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也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2011年北师大语文骨干教师专业化培训班培训心得交流稿

西夏区八小 马红阳

原想谈谈自己从教24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也可以说是一些所谓的经验。可是,首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阮翠莲老师的讲座听完后,却发现,我的很多做法与阮老师的做法竟然是那么的相似。欣喜之余,担忧同时袭来,这次讨论我谈些什么呢?当又一次聆听了崔峦老师的讲座后,又发现我的教学不但没落伍,反而还很前卫,这进一步坚定了我谈点经验的决心,于是,决定站在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也来谈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个话题。

一、得法于课内

1.以《课标》为指导进行教学

年龄相对较大一点的教师都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前,曾经有过对《小学语文大纲》的修订。很有幸的是,当初全国小语会组织的对新修订《小学语文大纲》的解读会我参加了。那次的会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理念,如:教育教学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理念等,而且我们西夏区《新大纲》的培训是我做的。11年前的那个会,聆听了崔峦老师对《新大纲》的解读,我觉得和这次讲座的内容很相似,但这次讲座内容更有指导性,操作性更强了。

说了这么多话就是想表达,我这么多年在教育教学上不落伍的原因,就是对《新课标》理解解读相对比较到位,总体教学要求大体上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标准进行教学。

2.立足总目标,站在年段目标的基础上,抓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每一课的教学。每一课的教学应该抓住课后题,进行教学设计。这里只说立足总目标,因为语文总目标就是通过你的教学,逐步把学生引向它所指的方向。作为教师应该经常注意把握住这一方向,由这个总目标牵着你进行教学,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的任务。

3.上课时注意抓住学生生成性问题,运用教学机智调控课堂,解决生成问题。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回归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4.作文起步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写作文不难。如给学生几个词语让学生编故事,或者游戏后(贴鼻子、丢手绢等)让学生练习写作。学生写的不具体时,引导学生想想游戏中哪部分最有趣,当时和同伴交流了什么,做了什么,心里想了些什么,然后将这些内容补充到不具体的地方。这样学生有了素材,写起文章就会觉得相对容易了。同时要以鼓励为主,经常关注每位学生习作中的优点,放大优点并让其将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同学听。这样从二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训练,到三年级学生写起文章就不觉得难了,而且会逐步产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对于学生写做出现的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文本组织结构、表达方式等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写作的方法,修正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得益于课外

24年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语文教学应该在着眼于课内的基础上,更加注意课外的读书学习。

1.听、说、读的训练

我每教一个班,如果是从一年级教,总会这样做:拼音一学完,就要求学生自己带一本拼音读物开始自己阅读。每到下午预备十分钟,我都会到班里或拿自己准备的读物给学生读,或拿其中一个学生的读物读给全班学生听,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我发现:当我拿了一个学生的读物给全班读的时候,这个同学会非常得意,会很认真地听,也会很自觉地再去读自己的读物。其他的同学也会积极地把自己的书推荐给老师,希望老师用他的书读给大家听,这样能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慢慢过渡到让识字多的同学给大家读书。

如果接的班不是一年级,我首先会找一些有趣的或是很感人的文章读给学生听,等学生觉得听这些故事很有意思时,慢慢过渡到让学生轮流上台给其他同学读故事或文章。刚开始文章要老师推荐,注意有趣感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再慢慢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家读到的感觉好的文章拿来给同学读。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大胆上台面对同学说话的能力,而且对其他同学的倾听能力也进行了训练,同时还能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的品质。由于轮流上台,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与训练。

有时我也会根据课堂语文学习内容,给学生规定读的内容。如学到寓言故事时,就让学生轮流每人读一篇寓言故事;接触到成语故事时,就会让他们轮流读一篇成语故事;为了调节气氛,也会布置每人上台讲一则笑话等。这样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读书的面。

等学生到了三、四年级时,我就可以不去陪着读了。开学时,准备一个表格,由班干部组织让学生轮流上台读文章,并做记录。记录内容大致为:时间、姓名、文章题目、读的效果、听的评价。偶尔,我还会去一两次,把我读到的好文章读给学生听。这样,老师以身作则做示范,学生轮流读书兴趣就会浓,学生就会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读书量也大大超过了课标的要求。

2.课外阅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

我布置的学生作业,一般就是课堂作业课堂或校内完成,家庭作业,基本上低年级都是每天读课外书一篇,练字一篇(用字帖临摹),在读书练字的同时,布置一些语文书中复习的作业。到中年级后,每天读一篇课外书的任务就变成了写一篇读书笔记。这样和家长协商好,低年级让学生出声给家长读书,要求家长签字。再后来就是让学生读书后,在书中划出好词佳句,老师检查学生读书批画情况,这样家长负担就减轻了。到三年级后再慢慢过渡到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刚开始教师给格式:(1)题目;(2)好词:至少写十个;(3)佳句:至少3句;(4)文章主要内容;(5)读后感受,一般要求写一页半到两页。写到一定程度后,有些学生就可以直接写读后感受,每天要求写一张作文纸即可。这样,每天面对不同的读书内容,首先学生的阅读面会很宽,同时写读书笔记又对学生进行了练笔的训练,再加上每天教师将作业批完后,及时表扬或让写的好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在这样的作业中,有时会加入一些习作练笔的训练。从刚开始的引导学生写一句话,再到写两句话,然后再根据学生情况,不断给学生提高要求,先让一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由一两行变为写半篇,再让其他同学跟上,到后来写两行的学生变为写半篇,写半篇的变为写一篇,这样到二年级时学生写300字,大部分都不觉得难,个别学生还会写到500~600字,有的甚至超过这样的字数。这样的读书练笔作业,使学生觉得轻松,很愿意完成,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所以,教到一定程度后,我后续的课堂教学也会很轻松,我想这大概就是“得益于课外”吧。

总之,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观,不仅关注课堂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课外的语文读书学习,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扁鹊究竟是神医还是庸医?——《扁鹊治病》教学故事

西夏区十三小 董新高

《扁鹊治病》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教学中,我按照故事导入、分析课文、理解人物性格、学生谈体会的常规教法进行了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也都能按照要求,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学习。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我设计了:“扁鹊(或蔡桓公)我想对你说”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基本上都做出了相近的回答,比如:“扁鹊,你真是个神医,你的医术可真高明!只看一眼就能知道别人得的什么病,太厉害了!”“蔡桓公,你真糊涂,为什么不听扁鹊的呢?他可是有名的神医啊,说的话怎么会有错呢?如果你听他的话,你就不会死了!”

讲到这儿,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看离下课还有点时间,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便问学生:谁还有和刚才几位同学不同的想法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能想到的说说。

短暂的沉默过后,一位一直没有回答问题的同学忽然举起了手:“我觉得扁鹊不是什么神医,他是个庸医!”

“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一片哗然。同学们开始纷纷小声地对他进行指责:简直是胡说八道,怎么能说神医是庸医呢?

那位同学也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无助地看着我。

我请大家安静了下来,“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请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我觉得扁鹊作为一名医生,看到蔡桓公生病了,仅是说说,并不作耐心细致的解释,更没有积极地治疗,而当蔡桓公病重的时候,他居然逃跑了,最后让蔡桓公死掉了。一个医生明明知道病人有病,不想方设法去救治,还让自己的病人死掉了,他还算是名医吗?”

对啊,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说的确没错。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回答,而且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决定暂缓一下,把这个问题带回年级组和其他老师共同交流一下。

“很好,你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

有的同学站起来反驳:扁鹊已经几次告诉蔡桓公了啊,是他自己不听,最后已经无法医治的时候,扁鹊如果不跑,就会被杀掉的啊,我觉得扁鹊没有错!

这下可热闹了,大家抢着发言。

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蔡桓公很可怜,本来嘛,他自己又不知道自己得病,而且也没什么感觉和症状,当然不会听信扁鹊的话啊,如果好端端的别人说你生病了,你肯定也不相信,说多了你肯定也会生气啊!

有的同学说:我觉得那些大臣也没有错,他们又不是医生,也不会看病,蔡桓公自己都说自己没病了,他们总不能再帮着扁鹊硬说蔡桓公有病吧!

也有一部分同学坚持前面的说法,这节课就在同学们激烈的辩论中结束了。临下课前,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看法,这很好,说明大家认真理解了课文,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那么扁鹊究竟是神医还是庸医?大家下课后去搜集证据,下节课我们来场小小的辩论会,自己找出答案好吗?

通过这堂课,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阅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后我和同年级组的教师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大家也一致认为,对于学生回答的有争议的问题,最好先不要急于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更不能用一个水平去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情感活动,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并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萌发创新的种子,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如此也就达到了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感受

西夏区十三小 纳秀梅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世界上有个美丽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那就是古老而美丽的汉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程式化的急剧冲击,写字教学正逐渐被忽视,写字教学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在深刻认识这一社会问题时,各学校在教学中一如既往地将写字教学纳入到教学考核之中。我们认识到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接受科学的写字教学指导和规范的训练,才能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连续三年的一年级教学,使我对低年级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感受颇深。关于低年级的写字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解读的。第一,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第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第三,重视好的书写习惯。其中第二条短短的十来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什么是基本的书写技能?通过这三年来的实践感受,我有以下发现。

第一,按规律教学是写字教学的有效保证

(一)认识规律

中国汉字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洗礼之后,简洁明了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教材按汉字笔画规律进行编排,所以教学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孩子们初次接触的写字任务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要指导孩子们基本笔画的写法:点入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像悬着的针,垂直而下;撇向燕子掠水,一掠而过,不停不顿;捺如大刀,一波三折,甚是好看……只有将运笔方法鲜活的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孩子们才能扎实的掌握笔画的写法。

(二)注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写字教学是独体字的天下,这符合刚入学的孩子的接受特点。而一年级下册教材的鞋子写字教学,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在字型难度上也在加大,不仅由独体字发展到合体字,更重要的是偏旁部首字的增多。对写字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的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首先,面对字体结构来说,学习偏旁字的方法与学写基本笔画字时相似,先学偏旁的写法,了解偏旁的名称、笔顺、及变笔;在熟知偏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其次,字数的增加,这一点教师不用担心,此时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字能力。因此,要有针对性的看待这些字。不能再一味地全部讲解,要扶放结合,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中的字:妈、奶、午、合、放、收;小黑板出示后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你认为好写的字孩子们一致找到午、合,谈谈怎样才能写好,孩子们就占格、笔顺等都会个个点到,随着学生的反馈教师板书即可,及时打好字头,再进行难字教学。

第二,自我发现——写好字的技巧与方法

引导发现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剂良方。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字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书写正确的汉字,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书写美观。在教学中我都以板演——发现——书空——描红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第三课《在家里》这课的写字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完新笔画及写法后立刻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板演“上”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的反馈有老师的板演笔顺,此时,可以顺势带领书空,还有这个字的每一笔的占格,如:“上”的第一“竖”在竖中线上;那一短横从竖的中间起笔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横长等观察结果,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只要你引导得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慧眼都会有所发现。

第三,时间充足是书写质量的保证

低年级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快,但丰富积累却跟不上。因此,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不光要写对,写好。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个字。低年级用字只有一条,用字组词、说话。汉语言的博大精深造成了很多同音字混淆,因此,有些老师和我们的学生家长犯同样的错误,直接给学生现成的词。我却不敢苟同于这样简单的做法。我在教学中,书写展示后,就开始给每个字扩词,每次扩词时是孩子们最爱表现的时候,当然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场景,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给“爱”扩词时“爱情”“亲爱”“爱你”等等,突然有个小男孩说;“妈妈爱我”其他孩子哄堂大笑,这是句子不是词,我问:“妈妈对我们的爱叫什么爱?”“母爱”,“除了妈妈的爱还有……“父爱”、“师爱”在碰撞中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总之,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是我相信,只要尊重规律,注重方法孩子们一定能写出正确、美观的汉字,还能掌握写字的技巧,达到课标的要求。

“导学案教学”实施体会

银川市十六中 伍红燕

2011年4月初,我校审时度势,借鉴“学案教学”优势,结合“预习——自学——互动——巩固”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诊视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提出自主式五环节教学法。从而迈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步伐。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主管教学的孙副校长带队,教研室主任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共9人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参观学习他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回来后,学校立刻组织教师进行汇报学习,并正式提出“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要求每位教研组长各上一节示范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真实感受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此外,教研室又相继印发了一些关于“导学案”的理论文章,组织开展通识培训学习。教师们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课堂中具体实践,逐渐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有了较为清楚的体会和认识。通过学习,也使我们老师逐渐认识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应该是个系统工程,要想成功,必须考虑多方面配套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成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我们一定要立足本校和本学科的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策略。

“先学后教,和谐高效”,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导学案的制定。要有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那么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必须明确,重难点讲清。科学而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而且在自学中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导学案必须有学法指导。练习题的配备恰到、适量。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具体地说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3.要有学后反思环节。学生自学之后的心得、体会,或者疑难,都可以反思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增强“教”的针对性,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对教师来讲,着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前满堂灌的模式必须抛弃。

1.彻底转变教学的方式。彻底转变满堂灌,我们应该由学生来讨论解决相应的问题,学生发表见解。只有在学生彻底解决不了时,教师才可以提供材料,提出问题,重在引导。

2.抓好教的内容。从导学案实际情况入手,不需要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让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只做好引导者,讲重点与难点知识。保证每节课最多讲15分钟。

要想大力推进课改,那么传统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必须要改变,不可只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教师特别要注重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以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我校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容许我们任何一个教师再有其他的想法,改革只需成功,不可失败,鉴于这种形式需要,要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同一个教学班的各科应该同时进行改革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切改革尝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基础,其他的都是无源之水。

我们的传统教学已经把孩子们的个性磨灭殆尽!采用题海战术,换来的是老师学生的劳累、家长的投诉。我们辛苦费力地教却总是换回学生的低分,换回学生、家长、社会对我们的不满意,作为一线教师,我始终相信在学校的正确指导下,我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导学案和“先学后教,和谐高效”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圆满成功。

感受英语绘本课

西夏区十小 房 华

2011年5月27日至29日,我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小学英语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来自江苏省的三位英语专家不仅亲自授课,而且就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产生的问题从多角度做了精彩的讲座。

理论上的剖析令人思考,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又让我惊喜连连的是来自江苏扬州育才实验学校闵洁老师的一堂英语绘本课《The Hungry Little Snake》。

闵老师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将教学内容以故事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那色彩明快的图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现场的学生,包括聆听的老师们都吸引住了。

闵老师将授课设置为享受阅读的六个环节。为更快的将学生引入情境,更好的教授新知,闵老师通过课前三分钟的自由谈话,初步了解了当地五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运用几个话题不经意间将本堂课需要使用的关于动物、颜色、天气、食物等词汇及句式加以了复习。

正式授课时,闵老师借用故事标题《The_____ Little Snake》,让学生补充缺失的单词,猜猜今天发生在小蛇身上的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说出的形容词五花八门:happy,tired,excited等等,他们的兴趣被紧紧抓住了。当故事的核心词hungry呈现后,闵老师让学生自由提问,步入享受阅读的第一步:带着问题进入故事。

接着,通过幻灯片的演示及闵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学生们感受到全新的教学模式,展开了想象的思绪,随后的课堂气氛热烈,精彩纷呈。故事的结局更让人意想不到——饥饿的小蛇吞食了整棵苹果树。当小蛇那滑稽的苹果树身形出现在画面上时,现场的观众相视而笑,拍手称奇。

回想闵老师展示的这堂课,教学环节紧凑,教授形式新颖多样。有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记忆排序教学,也有带感情表述故事、师生互动的场景,让人感到学习英语是那样惬意舒适、水到渠成。

更让我欣喜的是环节六的设计:问题链接。闵老师给出了五个关键词,让学生思考该词后面链接的是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回答。这挑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问答能力,对于小学高段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欣喜又学到了一门新的授课技巧。

然而,英语绘本课的制作难度较大,故事所需图片要由专业的美术人员绘制,再通过拍摄合成幻灯片。虽费时费力,但只要用到课堂,教学就极其便利,学生受益匪浅,效果更是显而易见了。如果真能借鉴并推广,将会产生极大的突破。对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朗读及阅读理解能力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让老师教的轻松自如,学生学的乐趣无穷,让学习英语真正成为一种享受,从而达到师生共赢。

英语绘本课值得期待!

国培伴我行

西夏区兴泾四小 魏晓玲

为期两个多月的国培已经结束了,对于一名来自边远农村的教师来说,此次培训来得及时,来得实在。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收获了丰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更因为这次远程研修学习让我学会了思考,唤醒了我久远的教育理想,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此次培训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员搭建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平台。

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我深入学习了数学各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又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讲解,让我更加觉得培训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中我不仅能亲耳聆听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讲课,还可以在网上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探讨。听了梁威、谢春风、卢立涛三位教授《如何认识和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后,我深受启发,在我们的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像三位老师那样富有爱心,对孩子能再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多一个微笑,多一个鼓励,孩子们是不是就更喜欢我们了呢?我们的教学是否就变得容易多了呢?余文森教授《怎样实施有效教学》语言优美,凝练,富有诗意。郭立军教授《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分析及教学实录评析以及卢江教授《1~6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简介》使我对小学数学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数学学科中也有“冰山原理”,那些谁都能看见、谁都能把握的概念、定理、定律等都是显性知识,而这些显性知识的灵魂是由科学的数学思维、思考方式等构成的隐性知识。正因为隐性知识的支撑这些显性知识才得以露出水面。所以隐性知识才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核心。这些隐性知识,它们可能是显性知识本身就隐含着的,也可能是显性知识原本并不隐含,而需要借助数学教师的智慧,通过对教材,对显性知识深入分析研究之后,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开发出来。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进行数学生成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做好一件事——教材分析。把教材中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想清楚、想明白,有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取舍,确定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隐性知识。

通过认真收看视频教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参加班级交流和互评,从中我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很多值得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受到教育和启发,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这些都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催我奋进。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和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认为只有从内心深处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吸取和借鉴专家和同行们的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这次培训与以前纯理论讲座培训方式相比有如下几点:

1.线上学习与线下互动相结合: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将学员的自主分散学习、专家在线答疑与网下组织的集中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减少工学矛盾。参训学员可以参与当地组织的线下集中学习和研讨活动,也可通过远程培训平台自主学习或参与其他地区的研讨交流活动。

2.专家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培训期间学员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和课例分析,参与在线答疑活动等,实现与专家交流互动;同时在课程学习和研讨互动之余,需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参与式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同伴互助与自身发展相结合:通过班级沙龙研讨、视频会议主题研讨等互动交流渠道,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促进个人反思和教学实践改进,从而加快自身专业成长。

4.学员按照要求和进度,自主进行每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学习主要流程为“观看课程视频→阅读相关文章、资料→完成并提交作业→参与班级在线研讨和交流→完成自荐作业的提交、撰写培训总结”。学习过程中,专家定期参与讨论和答疑指导。

本次是案例式的培训教材,为老师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再加上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的分析点评,可以为老师们处理解决各种问题,提供思考的空间。以别人的教育事实反思自己的经验教训,提高老师们的应变决策能力,使学员在思想上、理论上和技能素养上都有较大的提高。专家的讲座、学员间的交流,使学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学员最大的收获。

在这两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我每天除了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挤出几个小时参加培训。虽然忙碌了一段时间,但自己觉得过的很充实。从一开始的熟悉平台到尝试性的完成作业;从聆听专家的讲课到自行设计自己的课堂模式;从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到自己编写教案,等等。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让我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我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追求的目标。

在这充满激情、挑战的不平凡的日日夜夜的学习时间里,我通过交流、研讨、反思、实践,体验了一段有意义的培训之旅。虽然感到忙碌、辛苦,但同样有喜悦,有收获,在忙碌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

虽然学习结束了,但是思考并没有结束。有很多难忘,难忘老师详细地讲解,同行们真挚的见解,及时地发帖和热情地回帖,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携手同行。注重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学习质量,将远程研修引向未来。我相信我能把我这次国培中学到的、感悟到的东西一定能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去,使我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只有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易学生接受新知识。总之,我将带着收获、感悟、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的运用和总结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教学反思的时效性

西夏区兴泾三小 姬晓萍

近日我校在开展课题研究,在谈到“教学反思”这一话题时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当下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不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都是在学校要求上交备课笔记进行相关检查的时候,才开始“临时抱佛脚”为了应付检查而忙于“反思”。

众所周知,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教学日记开始,并由此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正是基于此,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怎样才能体现教学的时效性呢?

一、在反思中追求时效

新课改后我们教师所用的备课笔记本也专门开辟“教后反思”这一栏,要求对于值得反思的应挤出时间及时写下来,以免淡忘或打折扣。譬如,教学过程往往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或迸发出“智慧火花”,它是不由自主的,稍纵即逝的。然而在时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将反思当成一种负担,平时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完成没有及时反思,到了要上交备课笔记迎接检查时回过头“反思”或凭着一些模糊的记忆而作简单“回顾”或“借花献佛”直接抄写别人的反思,或随意涂鸦,写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文字。这就是一种课后捕捉不及时、不能有效进行、将令人遗憾的举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笔者认为,教学反思虽然不比新闻消息,但也应该有一定的时效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表明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及时有效地把每节课的自我认识和自我鉴赏记录下来,可以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提高自己乃至超越自我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在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后,不及时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现象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就容易淡忘了,笔者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听完某老师的课堂教学之后随即与之交流,由于印象深刻,所以总能说出一些子丑寅卯来;记得有一次学校搞优质课评比,听完几节语文课之后没有组织及时点评,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组织点评,当时即便是翻看着听课记录,也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感觉。心想对于听课者是如此,对于执教者更是如此了。再者,对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也应该尽早发现,以便我们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一节课下来,应静心沉思,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应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时应该如何去做,通过及时的反思可以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否则,如果一直让自己的不足之处存在与课堂中,那岂不是一种对学生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在反思中重视时效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必要性和时效性。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因此,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时应尽量做到“日日清”。如果像上述那样“临时抱佛脚”,在教学完成很长时间之后再来反思,很有可能当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恐怕荡然无存了。试问,这种“事过境迁”的字数再多,字迹再工整,又有什么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教学反思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点,是教师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模糊回忆”,“信手涂鸦”或“借花献佛”,对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缺点听之任之,那又怎么可能起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作用?

总之,实践证明,但凡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及时进行反思,则有利于自己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培养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自己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步伐都会加快。与之相反,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忙于“返思”则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时的惰性教学之中,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步伐也只能原地踏步了,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反思的时效性。

谁错了?

西夏区八小 周 荣

我们班有一名男孩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后进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懒散,经常不写作业,上课爱插嘴……除了脑子聪明,似乎找不到一点优点,有一天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课的学习,学生的课桌按小组合在一起,学生围绕在课桌周围坐着,因为空间大了,所以上课起立的时候,学生将凳子弄得非常响,我要求学生重新起立,无意中我看到那个男孩起立的同时向前迈了一小步,这样凳子就不会发出声响,于是我在班中表扬了他,出乎意料的是这节数学课,他的表现异常的出色,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并声音洪亮,作业速度快而且质量高;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他的学习用具没有准备好,我顺嘴又数落了他几句,一节课,他又像以前那样表现的懒懒散散,上课发出怪声,作业也没有按时完成……

这两次的对比,给我的触动很大,到底是孩子错了,还是我错了?难道后进生真的就“后进”吗?

老师错了吗?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最棒的,希望自己班的成绩是最优秀的,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错了吗?

学生错了吗?有多少老师知道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藏了多少不被理解的心思呢?有多少老师发现学生叛逆的行为之后,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他们也在不停地努力,就像那位同学,一次小小的起立,他都在努力的做到最好。

但也许更多的努力没有被老师发现,老师发现的只是孩子没有达到大人给他确立的标准,孩子一旦没有做到,老师就恨铁不成钢……于是数落多了、批评多了、指责多了,学生也越来越“后进”了,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于是老师不快乐,孩子不开心。

老师和孩子都没有错!只是双方在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的角色不同、融洽不够。作为教育的主导——老师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点。老师是教育者,教育学生去改变是最基本的责任,因此改变者首先应该是老师自己。老师爱学生本身没有错,希望孩子达到更高的标准没有错,但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爱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为之而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

我们不可能期望一次的表扬,一次的肯定学生就能彻底改变,假如我们在对待“后进生”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多一次理解、少一次误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指责;多一丝留意、少一丝忽视;多一份平静、少一份冲动;多一些忍耐、少一些浮躁;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些交流、少一些放弃……能将这些“多”坚持一次再坚持一次,我相信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多”中,孩子肯定会发生变化,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取得回报。

教学小感

顾家桥小学 李代静

时间一晃在小学已经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有着迷茫也有着欣慰。由面对低层次的不知所措到现在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快乐学习!

初到小学面对的是一年级小孩子,曾经在中学里带过课,突然面对这些不过腰际的孩子感觉反差太大!教材是再简单不过的,本想应该很简单,但真正实施时才知道越简单的越不好讲授,尤其数学,抽象与具体依存。

我们这所小学位于银川郊区,这儿的大多数学生是打工子弟,家里都是暂居于此。对于他们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是一种奢侈,只是在学校开设的学前班上一年,有个过渡,就直接升入一年级。

这些学生没有学习和基础的学习习惯,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正在上课时,有学生说话的,跑去扔垃圾,有哭腔说老师上厕所,说话稍长孩子就是一脸的茫然,根本就不理解你什么意思!我突然才知道面对的人群,是小孩子,而且是没有基础的学生。这样的班级确实令人郁闷,然而现实摆在面前必须冷静面对,我不信就没办法改变现状!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成了我们每日必念的经。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日常教学!而作为数学教者首要的任务让正处于萌芽的孩子了解这门课,慢慢的喜欢,而不是产生厌恶!

1.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平等地“关注”每位学生

一个班里学生智力是参差不齐,面对反应快的学生作为老师会不由自主的多关注,但是一个班里这样学生毕竟有限,其他学生所占比例是相当大,他们都有着一双双渴望关注的眼睛。所以在课堂上,总会去多留些时间给这些孩子,让他们思考、参与并享受回答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中,关注孩子的方法很多,会用眼神示意,语言鼓励,手势提醒等等。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一次小小鼓励看看孩子的眼睛,禁不住的笑,你就能实实在在的感受鼓励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

走出课堂也保持一颗关注的心,班里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如其他学生,但每个孩子总会有他闪亮的地方!就如我们班的两孩子,由于小时发烧留下后遗症,记忆、反应能力明显不如其他同学,但是她们写的字比其他同学写的漂亮,在舞蹈方面特别有天赋,有机会总会去表扬。以前上课是木木的看着,好似与自己无关,现在也会用期待的眼神对待每节课。

2.每一堂课的引入是故事的开始

如果引入将会激起学生兴趣,这节课学生将会随着教学思路。因为这是他们很想知道的,就似一个故事开了头就想追根他的结局一样,让他能情不自禁地投入,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更多要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感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为生活。比如:在学习单位厘米和米的教学中,为切实体验厘米与米的差距与关系,先让学生量1厘米,发现是自己食指的宽度。用米尺量1米,发现是伸开胳膊的长度。为更好的体验长度单位,学生在教室里用自己的“胳膊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宽度长度等等,感受并体验了生活中常见物体应有的尺度。

3.做题过程给予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并给足空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让带有目的性、任务性、趣味性的进行探索、读题、理解、再解决。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其中有学生发现很多不错的方法,也不乏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结果。但无论怎样的结果,都要用最大的热情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的勇气。

4.让学生知道课堂是属于他们,合作力量是最大

新课标中指出的“合作交流”是针对传统集体教学的弊端而产生并逐步推广开的。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相交流的被动局面,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

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平常学习中讨论我会采取两人合作,快速有效。对于需要更多探讨的问题会采取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向会更多,知道数学解决问题是多方法的。也让学生体验了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知道小组合作的力量大,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片平常的学习中互帮互助。

两年的教学经验是有限的,但是拓展探索教学方法将是永无止境的。

我医活了一棵受伤的幼苗

西夏区回小 唐秀红

学期初,我给一年级带健康课。中途由于其他原因,由别的老师代上。学期末,健康课考试还是我去监考的。我拿着试卷走进了一(3)班的教室,“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大声喊了起来。不知谁带头跑上了讲台,拉住了我的手。顿时,同学们争先恐后,有拉手的,有拽衣角的,还不停地问道:“老师,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给我们上健康课?”“那天我在校园里看见你了!”我抚摸着孩子稚嫩的脸庞,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高兵同学从大伙中挤了出来,急不可待地把一个本子递给了我。我翻开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抄写了我没有上的那几课的内容。他说:“老师,我不光抄了下来,还会背呢,我背给你听”。他一口气背了3课。我问:“你也想老师了?”他没有回答,只是红着脸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出了以前那个顽皮的形象。

提起高兵,全校师生无不知晓。早在学前班时就敢推搡班主任,顶撞校长,打骂同学更是家常便饭。老师一谈起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孩子真拿他没办法。”

果不其然,我每次上课,他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跑下座位揪女同学的辫子,抢同学的书,撕别人的本子,也多次顶撞过我。有一次竟骂我很难听的话。我气愤极了,下课后让他到我的办公室来,他就是不来。我找到他的班主任,班主任一脸的无奈,说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就是没有效果。

那几天,我非常沮丧。自己教学30年了,还没遇见过这样胆大、不懂事的孩子。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寻找转变他的突破口。我改变了“策略”,开始对他耐心开导:“高兵,我上课时你如果坐不住可以爬在课桌上休息,还可以画画,做小制作,但不可以影响别人听课。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愿意真心实意地和你交朋友。下课后可以到我办公室,我给你补课,如有进步还送你小礼物。”他听了这话,悄悄回到座位上。但时间不长,他又坐不住了,趁我转身往黑板上写字时,他拿起板凳打同桌。为了这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我又采取了一个办法:每节课选一个健康班长,只有身体健康、听课认真、遵守纪律才符合当选条件。这一下调动了全班学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此后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孩子们坐得笔直,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好好表现呢。

这一天刚上课,高兵大声说:“老师,我想当班长!”“不同意!”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起来。“他上课不听课还说话”,“他打我”,“他撕我的书”……同学们有些“义愤填膺”地向我告状。我说:“咱们民主选举,同意高兵当班长的举手。”结果只有他同座位的一个女生胆怯地举起了手。我对大家说:“以前高兵不遵守纪律,还打你们,是他不对。但同学们想想最近高兵的表现,是不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今年的运动会上,高兵还得了拍皮球比赛全年级第一呢!”我指着墙上的奖状给大家看。同学们一片沉默。我接着说:“高兵现在要当班长,班长是要为大家做表率的。班长要带头遵守纪律,班长还要学习好。高兵,老师相信你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是不是?”高兵抿着嘴,用力地点了点头。这时一多半的学生举起了手。高兵从此当上了健康班长。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光是健康课,其他课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任课老师都惊奇高兵的转变。我也再没有把他换下来。

这件事再一次给我很大的启发。当我们在为某些“顽劣”的学生头疼时,不应一味地责备他们。造成孩子顽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也应该从自身的教学过程找原因。我常对自己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育人的老师。”我用爱心、耐心、细心,医活了一颗受伤的幼苗。

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兴趣”

同庄小学 闫伟丽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圣贤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都阐明一个观点,即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就教学中遇到的事例来浅谈自己的认识:

初接新班,有诸多不适应,由于对孩子们还不了解,教学中许多问题让我束手无策。我接的二年级,虽然只有17名学生,可语数包班,一天下来也感觉很疲惫。从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班学生基础很好,聪明好学,是一届不错的学生。可我接手以后发现这里的学生和市区的学生差距还是很大的,孩子们踏实质朴有余但灵活不足,学习习惯也不好,校里校外全靠老师,看到这些我心理不免有些着急。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少了一些活泼,多了几分严格。不但课余组织学生集中改错,甚至课前十分钟也被我用来听写生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抓多练,孩子们从习惯到成绩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我心里很宽慰。

语文刚见成效,数学问题又突显而出,孩子多数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由上语文课的激情高涨变的默然了很多。学生做完练习以后不主动让我批阅,而是害怕做错互相观望,数学相对较弱的两个孩子更是如此,练习必须我主动要来批阅,回答问题更是被动,人也逐渐没有了自信。不仅课堂如此,课下也和我疏远了很多,有几次我主动和他们玩耍,他们都显得那么拘谨甚至逃避。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自我反思以后,我试着将课堂与课间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课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跳绳,玩的非常开心,直到上课孩子们还沉浸在快乐中,我于是就刚才的游戏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下课游戏时,我们分成了几组?学生说两组,如果一组有两个人,那么有几个人参加?学生很快做出回答,四人。我顺势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的乘法”。我观察到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练习的正确率也高的惊人。不知不觉中一堂轻松但很有成效的数学课结束了。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多日的愁云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之后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课堂和课间联系起来,学生也逐渐被我带动起来,兴趣浓厚了,上课轻松了,成绩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孩子们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爱,和我也更加亲近了。

看来兴趣就是一剂润滑剂,如果没有了它,教学将边的干涩、无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都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对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快乐学习。对于老师而言,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教学故事

西夏区十一小 李 岩

闲暇时不由自主地再次阅读二年级上册的学习目标,第九条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我想这项目标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无异于“空中楼阁”,如何帮助学生搭建“金字塔”成了我的教学思考。

正式开课的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雨,学生没有可写的课外作业,心想写一篇和雨有关的日记吧。于是我带孩子们站在楼道里赏雨。让孩子们享受雨的滋味,感受雨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让他们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语言表达。有我的一声令下只听呼啦一声,孩子们欣喜地奔到楼台,扒在栏杆上向操场望去,“你发现了什么?”一双双眼睛鲜活地转动起来,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看着我跃跃欲试想说,一边又忍不住回头望望。我笑而不答,让他们继续感受,看到他们七嘴八舌欣喜地与同伴争着说,看着他们抑制不住只跑向我围着我说时,我知道时机已成熟。于是留学习任务,在回家的路上用脚踩雨,用耳朵听雨的声音,用眼睛观察路上的行人,用心感受雨的惬意,用语言表达一篇和雨有关的日记。

刘鑫:雨不是很大,淅淅沥沥,只是这边一串那边一串,轻轻巧巧地落在地上。我去学校的时候路很滑,水也多,一不小心把我的鞋子都弄湿了……

李阳:哇!雨下的一会大一会小。妈妈说:“下的雨也就是在给地球洗澡。”雨不停地下,我想:“这可给地球洗了个干净!但我就倒霉了。不能出去玩了。”妈妈接着说:“明天早上该加衣服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马浩:早晨起来天气格外阴沉,太阳公公在云层中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太阳公公实在太顽皮了,不一会儿豆大的雨滴落在我们的脸颊上,那是太阳公公的眼泪吧!太阳公公生气了,因为我们太淘气了……

李松城:今天天很阴,突然下起了雨,开始很小后来越下越大。雨落到了地面上,地面就起了无数的水泡泡,雨中的行人打着伞匆匆忙忙往回赶,他们都穿上了长衣长裤……

梁天一:早上我起床,感觉家里光线有点暗……走在上学的路上,抬头一看,天上的云低低的,灰灰的,空气湿湿的,凉凉的,还有小雨点不断地落在我的脸上痒痒的……

欣喜若狂的我惊呆了!这些都出在我的孩子们!只读了一年书的孩子们!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个个都是大作家的手笔啊!舒畅真实的记录雨天的所见所闻所想!

情动而辞发,用写的方式让孩子们一吐为快,孩子们的言语不乏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不乏对雨的大胆想象,意外的惊喜给予孩子们的是美妙的体验。孩子们的语言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总结这次日记的妙笔生花,那就是紧密结合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养成孩子们注意发现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语言,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成为学习运用语文的有心人。

你悉心地呵护每一朵“花”了吗?

西夏区七小 李桂芳

“李老师,李老师……”隐约听到身后有学生叫我,心想放路队了,会是哪个学生找我呢?转过身一看,一个有些陌生的学生正冲着我一边微笑一边向我跑来,她的身边还有几个班里的同学陪伴着。站在我面前的女孩穿着红色的衣服,淡黄色的裤子,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微笑。看着她,一刹那间我觉得有些熟悉,但记不起她的名字,还是周围的学生告诉我,她是“岳红”。一时间我为未能想起她的名字而感到惭愧、尴尬。

见到岳红,我的思绪不禁回想起一年多前的情景。那时候的岳红是一个沉默寡言,胆小畏缩,学习基础差,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课下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更不敢向老师问好,总是一个人孤单单玩的孩子。可此时此刻和岳红聊天,她一直是主角,在兴奋的说着自己的变化。我渐渐的发现岳红变了。现在的她变的开朗、爱笑、活泼。学习也进步了很多,胆子也大了。曾经的岳红与现在的她相比之下,差别真的太大了,大的使我这个老师都不敢相信,而这个极大的差别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还记得她是四年级第一学期从固原来到我班的插班生,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因为一次意外,胳膊骨折了,休学一个多月在家养伤,后来就转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当时我非但没有去看她的伤,反而还有些暗自高兴,高兴班里少了一个考试拖后腿的人。现在想想,我真为我的那个念头而羞愧。

我们聊了半个多小时,她要回家了,临走时她还送给我一幅精美的挂画。她边向我挥手告别还边说着:“李老师,以后有时间我还会回来看你的!”怀着不平静的心情我打开了那幅挂画,赫然醒目的写着“信心”两个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一时间我的头脑中想起那一个多月对岳红的态度,自己的内心感到惭愧至极。她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我辅导过她吗?给过她学习的信心吗?当看到她一个人寂寞的玩的时候,我找她谈过心吗?给过她生活的信心吗?当她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曾用目光或语言鼓励过她吗?给过她战胜胆怯的信心吗……想到这些,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我这个老师当的太不合格了,我这样的老师就不配被岳红记住,甚至是来看我。我想:岳红之所以在另外一所学校一年多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那里适合她,那里的老师给了她更多的关爱,同学给了她更多的帮助……

岳红的意外到来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想: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把关注的目光,欣赏的微笑送给表现出色的孩子,更要送给那些默默无闻,沉默寡言,反应迟钝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不要轻易地下灰心丧气的定语。在提出要求的同时真诚的帮助她们,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这只是到学校来学习的一个方面,被我们一直忽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格,学会做人,享受快乐——读书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游戏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帮助的快乐,这些显然很重要。学生的禀赋一旦落在适合的土地上,接触到阳光雨露就会让人始料未及的生长、抽枝、长叶、开花。要知道学生的发展不是可以预料的,那些曾经不被我们关注的学生或许会成为让老师最惊讶的一个。

人们总说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今后希望我们所有的“园丁”们不但细心的照顾那些美丽芬芳的“花朵”,更重要的是悉心呵护那些藏在角落里的不显眼的“花”。

“国培计划”是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

农牧场小学 曲兰君

本人已经从教26年,今年本命年,48岁。人们都说本命年事多,不好过,还真是如此。前不久参加“国培学习”,后又参加西夏区骨干教师的培训,又逢带六年级毕业班兼班主任。就班主任工作而言从不敢怠慢,从卫生、出操、板报到班级纪律,样样都得挂在心上。每天早上7:20到校,最晚一个离开学校,早出晚归。五六十个学生的作业、作文像小山一样堆在办公桌前,批都批不完,特别是一个单元结束,听写、练习、单元测试、小练笔及作文压得人喘不上来气,还要完成“国培”的听课及作业,又要参加“区培”的培训,天天焦头烂额。另外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父母都需要我们的照顾(80岁以上)儿女到了需要用钱(上大学)的时候,工作不能少干一点,家事也得顾着,有时周末早早地背上书包去听课(参加培训)好滑稽呀!累呀!苦呀!真的到了身心疲惫的程度,我的同行老师们也在说:“这么大年龄了,还学什么呀?累不累?”听后很不是滋味。的确,他们说的很现实,但我有些不甘心,因为我们以前是企业办学,2007年移交政府,以前社会学校的活动我们从未参加,更没有机会参加优质课及其他活动的评选,总觉得就这样退休了,很不甘心,我参加的培训的初衷是能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一个多月下来,感觉有不少的收获,通过网上学习《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让我明白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文本的特点。让我懂得了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教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童话要教出童话的美味,让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真、善、美。寓言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事理(寓意)。记叙文中的写景、状物、写人记事与记事写人的文章也各有侧重。学习了《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策略》更让我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我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是文明的传承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艺术的一种特殊门类,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媒介,也是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已成为物质宫殿的一种象征。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堪为重要,让我们的孩子从一点一横开始,从执笔坐姿开始,热爱汉字、写好汉字进而热爱我们的母语——汉语,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特别是听了教育专家的授课及讲座,心里久久的不能平静,感到差距甚远。我有幸参加了宁夏优质课堂展示的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吉春亚老师的两节作文观摩课及她精彩的讲座。

吉春亚中国教育台名师大课堂主讲人,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江浙人文沃土孕育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带有浓浓“语文味”且不乏诗情画意的教学风格。她撰写出版了教学专著、个人散文等书籍30本。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折服。

吉老师现场做了两节作文课,一节是单元作文——五年级上册的指导作文《生活中的启示》和游戏作文《掌声中的魔力》,让我深深感到,作文指导就应该这样来上。参与上课的是兴庆区五小的农村学生,与我教的学生很相近。所以我决定把这堂作文指导课“搬进”我的课堂,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我在本校上了这节示范课,课后给我同行老师介绍了吉春亚老师的教学设计及“作文四步走”,与大家分享了吉老师的教学成果。

课后反思:《生活的启示》这一作文指导课,由于听课时,就有了“照搬”的冲动,所以听课笔记做得很全,课件也是“拖”出来的,课后自我感觉本课无论是内容、课件还是教学过程甚至教学语言我都“搬”的很像,但不精彩。是什么原因呢?我冥思苦想,是“味”不同,我把学校给我的录像反复观看,最终才觉得没上出吉老师那种风格——大家独到之处(激情准确的语言;谦和平易的教态;规范新颖的板书;精心设计的问题;从容淡定的教学流程)。那一投足、那一眼神,这些都不是能够模拟的,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大家”。

虽然我已年近50,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许多的无奈与倦怠,但吉老师的课如春风拂面,令我赏心悦目。

俗话说,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面对当今的社会,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淘汰。

听一节公开课后的感悟

西夏区十二小 满 艳

2010年5月份,为使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校党支部和教导处联合组织了明星教师、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参与了这次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听教导主任赵玉欢的一节课后感悟很深,下面就谈谈我对本节课听后的思考。

一、成功之处

1.知识的安排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年龄接受特点。

①在例1数线段由包含3条基本线段,到5条基本线段,再到数往返线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②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上,由数线段个数——到数角的个数——到数三角形的个数——再到数长方形的个数,也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计严密,逻辑性强。

2.题型灵活,开放学生思维。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对本节课知识驾驭灵活。如:练习一中,南京至上海途径常州、无锡、苏州几站,问铁路部门为这趟车准备了几种车票?当学生刚思考出来,教师又把“去时”改为“往返”,变成另一道 题。又如:在数“”的个数,学生数完后,教师又在此 图加一条线段,把“”变为“”,题型灵活,使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3)及时评价,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节课基本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也及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如“你回答的很好,老师和你握握手。”“你首先想出了答案,把你的秘密悄悄爬老师耳朵上告诉我。”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信任与尊重,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如一缕春风,一束阳光,真真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理念,打开学生思维。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图形》在现行人教版1~6年级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详细的章节与课时安排,但它却是1~6年级常常遇到的知识点,怎样正确、有序、合理、迅速地数几何图形,做到不多数,也不遗漏,常常困扰着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教学中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方法,探索数图形的规律,为今后这部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不足的地方及改进建议

1.知识点的过渡不自然、平滑

如:激情的导语后,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看例1。”例1讲练完后,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看例2。”教师以这种过度语依次出示例3、例4使得课堂缺乏激情,情感生硬,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改进建议:“同学们,老师听说你们班数学学得不错,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探究数学奥秘,自然引出例1。”待学生积极思考出例1后,老师马上说:“你们数学学得可真不错,有很多小博士,我不信,这道题你会吗?”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由原来“要我学”变成现在“我要学”。

2.在数长方形个数中,教师有些急躁

教师在数长方形个数时,由于时间关系,直接出示数“”的个数,使得学生在探究长方形个数中遇到困难,耽误时间。

三、改进建议

如果此题为先数“”的个数,再数“”的个数,学生会更容易探究出数长方形个数的规律。

通过听本节课使我意识到:在今后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应用“活”教材,开发学生的潜力,真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乐趣,让 数学“活”起来。

问题、思考、改进

西夏区十二小 徐 欣

从教已近10年,回顾这些年的教学生活,有辉煌,也有不足。我教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拉大趋势,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十分优秀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太好的,不及格的人数有上升趋势。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之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想我的教学方案和实践,作为教师,我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看,我应坚信他们都是可塑之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发现,百分之百的小学生在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十分感兴趣,但学习三年之后,学习欲望纯粹从兴趣出发,并且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学习兴趣有下降,很喜欢英语的学生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持续不长,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如上课不专心、回答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甚至厌学等现象。还有些学生上课胆子小,怕犯错,不敢张口说英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英语的进度和深度。他们有着不同于大人的心理、性格、情感和感受。他们好奇,好玩,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教师要真正教好小学英语,就要尝试从儿童的角度看待英语教学,在情感上给予尊重,呵护其自尊;给予信任,树立其自信。始终做到:注重培养兴趣;注重培养语感。

鉴于以上这两个目标,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1.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会喜欢她的英语课。所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长期兴趣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你这位英语教师感兴趣。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呢?我也想借鉴一些测试题以供教师们自我评价:

(1)你每次进课堂都注意自己的仪表吗?

(2)你每次进课堂都面带笑容吗?

(3)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吗?

(4)你经常在课堂上使用鼓励学生的话语吗?

(5)你觉得你的语音、语调标准吗?学生很喜欢听你的声音吗?

(6)你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吗?学生觉得你永远有用不完的好方法吗?

(7)你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英文笑话、国外趣闻吗?

(8)你一直在学习,每天都在提高自己吗?

2.建立朋友般的师生情

(1)从自身做起,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基本功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拥有一口漂亮的英语口语带动学生共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副微笑的面孔等等,这些都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增加学习兴趣。

(2)发挥爱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教师应该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心灵,用爱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可能会因成绩不好,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扰乱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巧妙运用语言,甚至是物质鼓励。记得开学初,我把外出培训带回的小礼物(一张明信片,一个钥匙扣等)向大家展示,即使向来一言不发的学生,也会有站起来展示的冲动,而我会因为他们的一点点冲动,奖励他一张漂亮明信片,我想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进步的成就感,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信心和勇气。

二、注重情境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我们都知道,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并没有刻意去记忆,只是因为处在母语的成长环境中,量变到质变,脱口说出很多话来。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只能局限于仅有的课堂空间,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浓厚的语言氛围。对此,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运用各种教具,激发学习欲望

演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实物,能缩短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讲解动物时可以让同学们自带动物的玩具,在讲解家庭成员时可以让他们带来家庭照片。

2.运用简笔画,激起学习兴趣

简笔画的特点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能够把机械乏味的练习变成有实在意义的训练,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天气时我运用了和天气预报相似的简笔画,加强学生记忆,在唱Little cabin in thewood这首歌时,当教会了学生唱的同时,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简笔画,那节课我们是伴着笑声和歌声度过的。

3.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思维

(1)利用录音机的录音、放音功能,用声音为学生创设情景。

(2)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全方位最佳情景,达到音像、动静结合的效果。

(3)利用手机自拍一些上课情景教学,例如买东西,问路等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回放时同学们在娱乐同时还可以像照镜子一样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注重口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1.运用身体语言,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手势、动作、表情)营造轻松、充满洋味的课堂氛围。

2.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小学生语言感染机会。

(1)让每个学生自己起个英语名并装扮自己的Name card,不仅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而且便于渲染学习氛围。教师最好自己也有个英文名字,要求学生直呼其名,充分体现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且融洽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2)歌曲:歌曲最能打动学生心弦。利用它调节情趣、集中注意力,在歌声中宣布下课,使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疲劳。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编入新学的单词,学起来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巩固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一首La La song,各种新学的活动短语可互换,学生学习记忆一点也不枯燥。

3.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

(1)游戏教学:如,字母游戏包括默写字母接力赛,找邻居等;数字游戏包括快速口算抢答、玩扑克、打电话等;还有各种猜人、猜物、猜颜色,传话等游戏。总之,把游戏融入课堂,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赛教学

竞赛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大都不甘落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胜心理,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如:英文歌曲比赛,小组开火车比赛,角色朗读比赛,表演比赛,英语书法比赛,口语比赛等。通过人人赛记忆,个个比能力,组组赛互动,小组、个人活动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把竞赛运用到驾驭课堂上也是收效甚好,每节课我都设置超级明星和黑名单两个奖项。获得明星奖的作业适当减量,不幸落入黑名单的同学作业适当加量,虽说仅仅是单词抄写多两遍少两遍的区别,但这一举动大大刺激了学生们注意力的集中,课堂实效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探索与追求的过程足以令人寻味。我还将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反思,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最“喜欢”的学生

西夏区九小 时艳芹

班里共有66名学生,每次换座位总有两个人没法换。而这两个学生恰恰又是让我十分头疼的学生,他俩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打架、骂人、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搞得周围的学生也没法静下心来学习。如何改变这两个“问题生”呢?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踏着清脆的铃声,我面带微笑迈进教室。“今天,我们班要进行一项改革,老师在讲桌旁设立两个座位,想选两个我最喜欢的学生坐在与老师距离最近的地方,谁想坐在这呢?”话音刚落,所有的学生都挺直胸膛,坐得端端正正的,我巡视了一圈后,把眼光落在了头号调皮鬼的身上。“王昊龙同学,请出来。”同学们“啊”地叫了一下,我顿了顿,接着说:“我发现你坐得特别端正,符合我的要求。”“另外一位呢?”学生们重新又坐得更加端正了。“张文豪同学请上来。”“噢。”全班同学的嘴张成了“O”型,教室里出现了一阵骚动。当这两位同学得意洋洋的从后排走到前排落座后,我再次巡视全班,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有些同学在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等同学们安静下来后,我说:“大家看,他们俩人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符合‘站如松,坐如钟’的标准,老师就喜欢有品像的学生”。我用眼角的余光扫了那俩人一眼,发现他们更得意了!

从那以后,上课时,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就请他们回答,只要答对了我就趁机表扬。犯了错误尽可能不当众批评他们,下课后在办公室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讲优点后提希望。并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好,只要他们认真听讲,或举手回答问题,就会得到鼓励和表扬。功夫不负有心人,正面鼓励有了效果,他们对自己的改进也开始有信心了,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了。王昊龙因为上课能认真听讲,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他的书写进步更大。对照前后的作业,可以用“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这样的话来称赞他了。因为不断地用正面的方式来鼓励他,他就用更优秀的那面来回报我。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带全班同学到中医研究院附近的水上公园游玩,也顺便把正上幼儿园的儿子带上了。当孩子们在做“丢手绢”的游戏时,没想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王昊龙为了让我儿子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居然故意跑慢,让我儿子追上他。这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我却感到很欣慰,没想到这孩子这么体贴、善解人意。

王昊龙的改变,也带动同桌张文豪的进步,他的学习成绩也上去了。为了巩固成果,我还与他们的家长商量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读书计划和体育训练计划。王昊龙由于乒乓球打的很出色,被同学们推选为体育班长。当了干部以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一个学期后,他们真正变成了我最喜欢的学生了。

《手指》教学反思

西夏区八小 丁建荣

《手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十分喜欢这篇课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课后我还布置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五根手指,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结果很多孩子能模仿丰子恺先生的语言风格,幽默地写了自己眼中五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而且很有见解。如:有的孩子认为中指并不向丰子恺先生说的那样“养尊处优”,反而是“忍辱负重”,每天扛着钢笔写个不停,都累得驼了背。多么生动的比喻啊!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挖掘不同课文中的写法特点,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扩写等活动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赴西吉支教感受

西夏区二小 赵小荣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一段岁月使我终生难忘。2006年8月29日,带着西夏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告别近80岁的父母,工作繁忙的丈夫和年幼无知的女儿恋恋不舍的眼神,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我踏上了远赴西吉县马建乡支教的路途。走下宽阔平坦的城市公路,我们踏上了一条崎岖的乡间小道,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坐落在偏远山区的一所农村小学——马建乡中心小学。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支教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我收获着工作与学习的喜悦,同时也承受着清苦与寂寞的等待。如今,异地支教的生活已经结束几年了,但是现在回想起这一段日子,还是令人终身难忘。时常怀念那些充满了欢笑也掺杂着淡淡忧伤的岁月,同时尝试着提炼些理性的感悟。

一、选择支教,无怨无悔

在当地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下,我作为支援农村教育教师的一员,怀着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憧憬,以满腔的热血投入了工作。但是山区生活条件的艰苦,让我这个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很难想到,刚到西吉,就遇到当地的雨季,整个九月份很少见到阳光,宿舍内阴暗潮湿。到了冬季,那里的气候更是冷的难以忍受,为了每天能让全校的老师到校后能坐在温暖而又干净的办公室办公,每逢我值周,我早晨六点多起床到办公室生炉火,打扫卫生。由于不会生炉火,只能自己想些笨办法,用自己宿舍的火引燃办公室的炉子。为了不把自己宿舍的火灭掉,经常在半夜四点左右起床看炉子。每想到这些,一段时间内心里也曾抱怨过,情绪也曾低落过,尤其是听到女儿稚嫩的声音,或者是听说女儿感冒发烧了,心中更是苦不堪言。春节过后,又遇到当地下大雪,三月八日那天,我们城区的女教师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而我和当地的老师一起在街道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天气特别寒冷,我生病了,当晚就发高烧。马建小学校长知道后,在医院请来医生到宿舍给我输液(当地医院条件太差,怕我不适应)。与各位班主任商量,让他们多为我分担教学任务,面对这么多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我自惭形秽,想想马建乡那些老教师多少年来一如既往的为了大山的教育,毫无怨言的工作,即将退休的雷老师不曾为自己即将离岗而放松要求,学期成绩在马建乡所有中心小学名列前茅。梁惠兰、康梅、教导主任李志杰等老师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比起他们来,我们城市教师正缺乏他们那种的吃苦精神。再看看大山里那些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每天要走几里甚至十几里的山路来上学,中午回不了家,条件好些的带点干馒头吃,有些学生只能吃点土豆喝些生水填肚子。不管天气多么严寒,学生们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出现在校园里。每当看到学前班的孩子们冻得哇哇乱叫时,我的心都碎了。想到这些辛勤工作在大山里的老师和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我受的这点苦算什么,我为曾经的情绪波动感到羞愧,在他们的感染下,我更坚定了我的选择,选择支教我无怨无悔!从此我更加认真工作,没为学校和支教学校添加任何负担和麻烦。

二、爱岗敬业,关心学生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踏上教坛十多年,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到马建以后,我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支教队员,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交流,教孩子们善于用心灵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和精彩,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深刻体验到知识与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马建学生普遍乖巧的情况,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在马建小学我与当地的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和他们交流教学经验,它们的教学设施(远程教育)很多老师都不会用,我用这些先进的设备给学生上课,使学生大大开阔了眼界。课后,经常教本地教师如何制作课件,如何使用多媒体,与他们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而且我还从当地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用爱心谱写着乡村教育,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的工作热情时时鼓舞我奋发进取。

三、奉献爱心

作为支教老师,我们深深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使者,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曾记得,冬天来了,班上有个叫刘康的男生,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常年跟70多岁的外婆过日子,生活很艰难,我除了关心他的生活,送他学习用品外,还帮他洗衣。他的手冻伤了,我从银川买来冻疮药,帮他抹上。一个月过去了,看到他的手一天天好起来,看到他的笑容,我的心也暖了。还有一名学生,父亲死了,母亲改嫁,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为生,15岁了才上三年级,农忙时在家干农活,每天还要给生病的奶奶做饭,家庭极其贫寒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学校从没见他吃过午饭,我每天中午都给他送吃的,给他辅导功课,送给他一些学习用品和衣物。另外,我还给马建乡中心小学赠送了一些学习用品如:书包、铅笔、橡皮、钢笔、油画棒和笔记本;还有很多衣服捐献给家境贫寒的学生。虽然我不是救世主,我的付出并不能解决山区孩子的贫穷,但是能为山区奉献一些爱心也很欣慰。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感受的不止是艰辛,更有感动的奉献;美丽的不止是沧桑,更有走过的热情。

一年的支教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感想。也许曾经的一句话最能表达我此行的感受——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感受!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西夏区六小 赵文娟

在备《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我曾与担任平行班的高老师探讨教学这一课将怎样引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达到理想的效果。高老师向我说了她的设计:让班内60名学生每人在一张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学号,然后由老师闭眼抽取其中的一张,看谁是最幸运的,中奖者将得到老师精心准备的一份小礼物。紧接着由老师扮演记者当场采访中奖者此时的心情,由此引入文中的问题:父亲中彩后为什么神情严肃。听了此设计我欣赏高老师的设想,也听高老师说效果很好。可我翻阅课本时,课文中的插图引起了我的注意。思索片刻后,我也理出了自己的导入方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由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从插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教学时根据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发现父亲中彩后大家特别高兴,而“我”甚至激动得不停地向父亲招手示意,可父亲却神情严肃,根本不理睬周围兴奋的人们,只是默默地开着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然地发现,自然地产生疑问,吸引同学们自主地读课文,探寻根源。很快同学们就发现原来父亲替库伯买了彩票,并做了记号,中彩的奔驰汽车恰恰就是那张做了记号的彩票。我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神情严肃的父亲此时到底在想什么,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思维的火花不停地喷射。有的说:“此时父亲有点做贼心虚,生怕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因此神情严肃。”有的说:“此时父亲心里很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到底是留下汽车呢,还是打电话告知库伯先生呢,因此神情严肃。”有的还说:“此时父亲心里很痛苦,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却要供手还给他人,有点舍不得,因此神情严肃。”还有的说:“此时父亲正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辆中彩的汽车,因此神情严肃。”……真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对课文内涵理解的如此深刻、准确。我想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课前的有效导入。因为对父亲的思想有了准确地认识,因此课文学到最后同学们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也就能正确理解了。

后来,同学们完成课后小练笔时都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写出生动、合理的文章来。真得要感谢编者为课文配了如此好的插图,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时都能有效地利用课文插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华西中学 马 红

从事美术教育近13年来,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酸甜苦辣伴随其间。有很多学生说喜欢上我的课,这令我很欣慰,其实,不是我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而是我注重发挥情感价值教学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形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和谐统一,使学生乐学、会学、自学而已,下面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注重发挥情感投资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悦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说明师生的情感交流对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在美术教学中,多接触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情感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自学,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坚信这一点,也是坚持从这点开始做起的。

记得刚给七年级上第一堂欣赏课时,我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讲了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学校的环境条件不如城里,同学们从不同地方举家迁移来这里谋生和上学,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实现你们的理想打好基础,如果哪位同学想培养自己的美术特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来找我,我会随时欢迎并且义务为你们辅导。话音刚落,激烈而真诚的掌声响成一片。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配合得特别好,在当时教学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欣赏课就是一本书,几张挂图。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我有意识把美术课的欣赏和语文课中的看图作文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善于欣赏美术作品,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就等于写了一篇口头作文。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欣赏了名家的美术作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我自己也感到轻松、愉快。后来校舍扩建,我只担任八年级美术教学任务,几乎每天早晨都能在办公桌上发现七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写来的信,大多都写我不带他们后对我的留恋,其中有一位贺晓婷同学的信却与众不同,说她英语不好,很想赶上班上英语学的好的同学,向我求助方法,我当时给她回了信,并且常找英语老师帮她,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交往,她的英语成绩也提高了,我很欣慰她如此信任我。作为老师,学生能敞开心扉和自己说出心里话,说明学生是认可你的,我的“情感价值教学”又一次得到充分验证。

二、坚持德育为本,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中学美术课本中有欣赏、手工、绘画课等等,既有国外的作品又有国内的作品,内容丰富,每幅作品都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如何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在上欣赏课《多彩的风景》时,在讲解欣赏绘画技巧的同时,着重给学生分析这副作品所包括的内涵,使学生在逐步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受到教益和启迪,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华西中学是一所农村移民学校,这里的孩子家庭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比较差,在上手工课时,我经常鼓励学生废旧利用,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采取最丰富的黄胶泥做泥塑,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人物、剪纸、动物等等。这种就地取材的办法,既让学生找回童年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学习知识是人一辈子的事,学习做人也是一辈子的事,学生德育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和修养,我在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德育培养的同时,还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大到如何尊重师长,小到弯腰捡起一片纸屑等,课后我也在反思,我又不是班主任,用得着给学生讲那么多吗?他们会反感吗?但是实践证明我给他们讲的道理是非常有效的,每次上课前,我的一个小小的眼神,学生会主动把桌子摆放整齐,手工课上不随意乱扔废纸,座位周围始终保持干净整洁,课后相遇学生会恭敬让道并问好,虽然只是点滴小事,但我感觉到学生对我是尊重、信任的,愿意上我的课,德育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起到了作用,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下,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关爱、学会了竞争,学会了勤俭。

三、发挥作业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重要环节,对于深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对作业一般采用的都是“包办式”的全批全改,既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把授课和学生作业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加强课堂作业中的指导。学生完成美术作业有一个过程,很大程度上,一幅作业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过程是否正确。因此在上美术绘画技巧课时,我都是只做简单的理论提示,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作业,同时紧盯学生的作画过程,随时指出他们美术作业时的优缺点。如“这幅画的构图不够大方,造型需要准确”、“这幅作业线条大胆、流畅,很不错”、“这张画如果在颜色处理上更丰富、更明快鲜艳,会更漂亮”等,这对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是对课后作业进行展评。新的教学内容上完后,当堂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将学生的美术作业全部或部分展示在课堂上,先让大家欣赏,然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最后小结。这种及时针对学生作业进行现场评价的方法,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每次上素描作业或是色彩作业时,我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业全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评价,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黑板上,议论纷纷,有的惊叹他的作品那么形象逼真,有的评论他的构图小了,有的说他画的调子太灰了,等等。大家欣赏、讨论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当一次小老师,给黑板上的作品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并且打一个合适的分数。议论声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你来我往,都在争着给黑板上的作业评分,有的还写了小评价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我再进行总评,既表扬学生大胆参与的积极性,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肯定。我告诉学生,虽然展评的是我们自己的作品,但是,却相当于一本丰富画册,优点是我们共同学习、努力追求的,每个同学的作品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也是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取长补短,你会进步的更快。通过这种评价作业的方式,学生的收获很大,积极性也很高,既增强了学生对美术课兴趣,又强化了知识吸收。

三是课外作业分组评议。每两课时完后,我就组织进行一次作业评议,我先把打乱顺序的作业发给每一位同学,拿到作业后,先欣赏,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评议,推选出最好的作业,看哪组选的作品多,质量高,再评出优胜评价组,被评上的小组人人都得分。对于评选出的好作业,按小组顺序摆放在预先设定好的优秀作业展示台上,让各组的代表给全班展示本组的作品。最后,我再把学生作业收上来,给学生最后的评价。在这个期间,学生为了得到好的评价,把作业改了又改,作业质量又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幸福的一天

西夏区兴泾五小 丁 静

总有人在问: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情,一种付出。我的幸福首先是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让孩子拥有老师真诚的爱。

一次,预备铃刚响,我抱起书本向教室走去,当我走过教室窗户时,看到孩子们都不见了,我就加快脚步走进教室,才发现他们都钻到桌子下面了,我奇怪地问:“地震了吗?”孩子们都从桌子下面出来,嘻嘻地笑着,齐声说:“老师,教师节快乐!您辛苦了!”哦,原来今天是教师节,一刹那间,心中顿时泛起涟漪。这时,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像一窝蜂涌上讲台,在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如瓜子、棉花糖、棒棒糖等等,特别丰盛,原来,孩子们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随后,班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今天为您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请您欣赏。”

“第一个节目,是集体朗诵《一株紫丁香》,献给敬爱的老师。”“一株紫丁香,走进安静的小院……”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朗诵这首诗时,让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更让我沉浸于幸福之中。此时此刻,我真正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还奢求什么呢?学生的爱,就是我们教师节收到最好的礼物!我只有努力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做好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业。

歌曲《鲜花爱雨露》,诗歌《老师,您辛苦了》……孩子们和我共同欣赏着每一个精彩的节目。

最后一个节目是《两名同学的成长故事》。

王龙讲:“那天刚上完早读,自己就觉得头晕,四肢发抖,丁老师见状,立刻把我扶到办公室,让我坐在她的座位上,给我倒了一杯热水喝,然后就不断地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如何。可我还是觉得头晕,四肢发抖的更厉害,丁老师说可能是我早上没吃早点的缘故吧!所以,赶紧从包里取出她自己还没来得及吃的早点给我吃。我一边吃着老师的早点,一边喝水,而丁老师这时却蹲下,帮我捏一捏,揉一揉,捶一捶发抖厉害的双腿,让我减轻痛苦。慢慢地,我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了。当时,您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默默地说:谢谢您,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疼爱着我们,您辛苦了!

此时,我想了很多,对孩子们的真诚关爱所产生的特殊情感,是永远磨灭不了的。教育家霍懋征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紧接着,杨小军讲:“丁老师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三番五次惹老师生气,故意和别人打架,故意给老师找茬,但丁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讨厌我,呵斥我,而是找我谈心。这样,我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看到老师慈祥的面孔,我无法面对老师期待的目光,我只好低下自己那倔强的头颅!您问我当时是怎么想的,让我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您,我真的难以启齿!那时,我真希望地上有个洞,以便自己钻进去,永远躲藏起来……回顾这一年多的生活,我除了愧疚,还是愧疚!因为由于基础的原因,我不知从哪开始入手学习,上课难受,下课也不轻松,常常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心想,反正一个人坐在最后面,不会有人关注的。可这还是逃不过您的眼睛,您赶快把我的座位调到班长旁边,让她帮助我。慢慢的,我的学习成绩好了起来。老师,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衷心地感谢您!感谢您的宽厚和仁慈,感谢您的关爱和友善……希望您能再次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其实,这些事我早已淡忘,可他们还记得那么真切,此情此景,让我不觉双眼有些湿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眼前一双双如此澄澈又满怀挚情的眸子,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方耕耘,在这种简单平淡中,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好的体验,孩子们的成长写在了我的脸上,孩子们的成功,刻在了我的心里。孩子们是我永远的财富,我播下的善良,真诚,创新,进步,不是早已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心里扎根,开花,结果了吗?留心了,于是便发现——做老师,真幸福!

读《这条小鱼在乎》有感

西夏区十三小 杨丽娜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篇文章十分的短,一分钟不到就能把它看完,虽然短,可它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由想起我们班的那些后进生,他们就像被搁浅在浅滩上的小鱼,更应该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呵护。

班里任亮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上课经常开小差,课余总是贪玩不肯做作业。他还有个撒谎的毛病,有一次,他家庭作业没有做,对我说忘在家里了,当然这样的谎言是瞒不过老师和同学的。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要他的家庭作业,我想他又会拿以前那些话来骗我了,没想到他的回答却让我很吃惊。他说他的练习册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丢了,说完就大声地哭了。我当时被他的眼泪蒙蔽了,安慰了几句,就叫他回教室里了。后来想想有些不对劲,如果书丢了的话,不太可能只丢一本练习册,而且任亮在老师面前不知撒过多少次谎了。我暂时在任亮面前不再提起此事,把自己的练习册借给了他。可是我也有些担心,如果任亮那天在撒谎,故意把练习册藏起来的话,说不定我借给他的练习册哪天也会无缘无故失踪。于是我就找他谈话。我也向他编了个谎言,告诉他过几天学校要来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如果发现你的练习册丢了,就会叫你重新买本新的,然后还要把以前做的全部补上。任亮听了,脸上表现出害怕的神情,就对我说:“老师,是不是我找到那本练习册后就不要补上去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终于把那本失踪好多天的练习册交到我手里。任亮虽然成绩很差,学习态度也很不端正,但我还是对他没有放弃。为了能够让他逐渐赶上其他同学,我经常利用中午或放学的时间帮他补习,或许很多人认为我这样做是不值得,但是任亮就像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最需要我及时的去解救。功夫不负有心人,任亮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他在期末考试中除了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得很不理想,前面的填空题和计算题正确率很高,总算由原来的不及格成为了及格。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任亮的故事我的感受很深。每个班里都有需要帮助和拯救的后进生,他们如同身处“浅水洼里的小鱼”,看到他们一脸的迷茫和无奈,或许,他们内心深处正用微弱的声音在向我们呼救。我们怎能弃之管?

对我而言,两个班共有近百名学生,有几个不交作业的,谁会在乎呢?少批几本批语,有谁会在乎呢?上课叫谁来回答问题,又有谁会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这句话无时不在叩击着我的心灵,叩问着我的良知。我应该在乎,我必须在乎。我不能忘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核心,我不能忘记“一个都不能少”给我的启示。也许,老师的力量有限,帮助不了每一个人,但是我可以通过努力去帮助尽量多的人。我会记得“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孩子,如果你不幸被大浪冲上岸来,成了“浅水洼里的小鱼”,那么,老师愿意做那个执著的小男孩,用我的耐心、爱心使你们重游大海……

一堂课的感悟

西夏区农科院小学 韩国林

作为一名老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通过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和钻研自认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正因为“所谓”的经验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刚开始学习新课程教学时信心十足,精神振奋,可是随着一次次尝试总觉得缺点什么,慢慢地就又回到了老路上,过分强调讲的功效认为讲得越多,越深,越细,越透,学生就学的越多,越深,越透,越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直到有一天我上“圆锥”的认识时我才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有了真正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就简要的阐述一下本节课的一些片段。

当我拿着教具走进教室时,学生已经把准备好的教具整齐的放在桌上。一开始,我先提问有关圆柱的问题,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我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圆锥。本来我设计的是让学生按照我的提问去思考,后来我灵机一动,想能不能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在学生圆柱知识学过的基础上,自己学习圆锥。“请同学们拿出圆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圆锥有什么认识。”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分别说出了圆锥有一个圆形的底,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扇形的曲面,全班同学观点相同,这时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圆锥有无数条高。班里沉静了片刻,有部分学生开始提出异议,我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机会,让学生分成反方和正方开始辩论,正方首先说出圆锥有无数条高的依据,是应为圆柱有无数条高,反方反击到,圆柱的高能摸到,圆锥的你能摸到吗?正方学生顺手沿斜面摸出圆锥的高,这时立即有学生反对说不垂直不能叫做高。我及时追问一句,这条斜边到底是不是圆锥的高,大家都说没有垂直不是高。那么到底圆锥的高在哪里有几条呢?正方学生又提出通过顶点画一条横的直线,就能说明圆锥有无数条高,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我看到反方的同学也在点头同意。正方学生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就要欢呼胜利的时候 有个反方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反对。”全班一片哗然,我示意让她说出自己的观点全班出奇地安静,她说把圆锥沿直径切开,露出来的是三角形的面,三角形的顶点到底边只有一条高,她拿的是土豆削成的圆锥,说着就动手操作起来,当她做完一切时,全班响起了一片掌声,说实话,我激动的心情不亚于学生。这节课结束了,它让我改变了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习既是生活,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作为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

由教育女儿想到的

西夏区十二小 马 娟

由于工作原因,老公几乎无暇顾及女儿,照顾女儿的事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我的肩上。女儿上幼儿园中班,她生性活泼、聪明,模样俊俏。也许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每天下班回到家面对女儿时,总是没有足够的耐心,加之我又是那种循规蹈矩,凡事都要讲条条框框的人,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给孩子规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样,女儿就显得特别不听话,让人操心,甚至有些逆反。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总少不了“大呼小叫”的训斥。每当这时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从事教育近十年的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是多么失败!

静下心来时,看着孩子那处处充满好奇的眼神、天真活泼的样子,再想想自己的“大呼小叫”,我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回想这几年来和孩子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在引导教育女儿上我确实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

1.虚荣心太强。总希望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好,特别听话,事事比别人的孩子都做得好,赢得他人的称赞,给自己争得“面子”。

2.对孩子要求过高。有意无意地总是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总以对大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所以总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其实孩子已经很努力了。

3.自控能力差,惯于把自己的情绪带到与孩子的接触中。生活中、工作上的喜怒哀乐往往写在脸上,如果孩子读不懂这张“晴雨表”,通常就会招来不愉快,甚至是斥责。

4.不尊重孩子这个“个体”。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有时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没有过多地去倾听她的心声,更没有通过商量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太吝啬表扬、鼓励。太多的指责、埋怨会使孩子的“免疫力”增强,逐渐会变得“刀枪不入”,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牛弹琴”。如果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多用些表扬、鼓励话语,就会攻破她的防线,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做事太刻板,缺乏方法和技巧。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作为大人应该多开动脑筋,想些小方法来“哄”孩子,而不应该“以硬碰硬”。

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以上几个方面做得不足。同样,在教育学生上,我肯定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对学生要求过高、自控能力差、太吝啬表扬、鼓励等。反思过后,在近几个月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我尝试着改变自己,慢慢地才发现陪伴女儿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生活中的小变化肯定也会影响我在工作中的变化,相信几年后我也会发出同样的感慨:教育一届又一届活泼可爱的学生将是我事业上最幸福的事!止笔之际,我庆幸自己的及时反思,同时也提醒一下广大教育界的同仁:及时反思自己,尽快发现和弥补教育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用心去呵护每棵生命的幼苗,让其受到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

有感于学生的举手

志辉小学 李玉玲

学生上课能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这对老师来说是多么欣慰的一件事。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好,到了高年级,学生却是上课学习很被动,甚至不管老师上课怎么启发,还是很少有人举手回答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陷入深思……

最近我和同事经常探讨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一事,自己闲暇之余也静下心来思考,究其原因可能如下:

一、这也是正常规律,凡是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变化者就不会引以为奇了。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荣辱观增强,“隐私”之念也伴随而至,稳定中求升的观念悄然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不难理解学生了。

二、上课老师要求太多,学生一点不对,就发牢骚,啰嗦个不停,老师总是板着脸,瞪着学生,太严肃了,使得有些学生不敢看老师,所以有了想法不敢回答。

三、老师由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整堂课感情投入少,语言没有感染力,没有激情,学生也就无兴趣学习了。

四、老师对抢着回答问题不到位的学生评价不及时或用了批评的语言,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处于观望状态;还有的学生在思考,没有想好……这就需要老师等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五、个别学生由于精力不集中,引起思维的转移,也不会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各种原因不一,怎么纠正呢?首先老师努力要和学生做朋友,切近学生,让学生视老师为己人,消除陌生感。还有老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只要学生回答了就应该及时肯定和指导,多夸奖少批评,不拘一格小节的激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另外更主要的是老师要提高自己驾于课堂的能力,设计课堂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境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生活中充满了变数,教学中充满了困惑,只要我们多思善谋,以智求进,教学还是其乐无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