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_在创新中前进
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吴晓红
(湖北美术学院)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用于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因面临特殊的工作要求、复杂的工作任务,工作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高等学校系统中,艺术院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针对艺术院校的特点,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对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及工作难度(www.guayunfan.com)
艺术学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富有特色的门类。艺术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教学、学生思想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拟从分析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及工作难度入手,力图为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1.艺术专业教学的特点
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场所多类。如专业课教室、专业基础课教室、实验教学中心、工作室、工作车间等,由于大小不同、专业不同、功能不同,导致分班种类繁多。第二,教学地点多处。如艺术实践深入写生基地和异地,教育实习奔赴省内县市中学,艺术创作课收集素材走出校园前往异地,部分专业课要走出教室搞市场调查等。第三,教学形式多样。有集体授课、个别辅导、教室内、课堂外、多媒体教学等。第四,教学方法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对个体进行技能指导,指导的时间长短、次数、地点灵活。上述这些专业教学特点,导致了艺术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安全、日常管理事务工作中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2.艺术教育对象的特点
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而呈下降趋势。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与综合院校学生相比不在同一程度上,性格爱好也有着较大区别。其特点表现为:第一,观念前卫,多数学生较感性,看问题比较主观,个性较强,对政治不太关注;第二,注重个性发展,外表、服饰和言谈举止求新、求异、求怪,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随性、随意,自由散漫(不愿意住校),时间观念不强;第三,思维发散、活跃、敏捷,形象思维较强,但对文字等非感官性材料的理解能力较差;第四,缺乏学习目标,知识面比较单一,关心的内容狭窄,“重专轻文”现象严重;第五,学费较高,外加材料费、艺术实践费、考察费、创作费等,造成贫困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第六,多数学生性格开朗、单纯,兴趣点多,但不稳定,部分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偏激,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近几年因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也有上升趋势。纵观上述特点,无论从日常生活知识的指导、自身安全的保护、诈骗的识破等相关事务的管理,还是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等方面,都要求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力。
3.辅导员的配备和发展
按照教育部令24号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各高等学校辅导员依据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专职辅导员+一线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由于艺术院校办学规模小,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管理模式,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专职辅导员+一线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由此可见,辅导员除了辅导员本职工作外,往往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兼任办公室、教学秘书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等工作。相比综合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更加宽泛及模糊,因而增强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就个人发展而言,方向也不明晰。据了解,综合性院校辅导员个人发展一般有三条出路可供选择:科研、教学和行政。对于艺术院校辅导员来说,由于学校的学科种类较少,导致辅导员选择从事教学、科研的路变窄,加上长期陷于繁杂的工作之中,缺少专业性学习与进修机会,不具备技术性岗位的竞争优势,基本上只有行政一个发展方向。如此现状,给稳定辅导员队伍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难度。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在多元化意识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辅导员的权威日益减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越来越抗拒,给艺术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职业倦怠现象随之日益加重。因此,研究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艺术院校稳定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内容。
1.角色定位多元化与职责界定模糊的无奈
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艺术院校的辅导员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既是思想政治的引领者、活动的组织者、利益的维权者、家长的代理人,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生活保姆、心理安慰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等。辅导员的职业要求他们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角色转换,同时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又经常对他们提出相互矛盾的职业要求,角色冲突现象在辅导员身上经常发生。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无相应课酬与超工作量;日夜参与行政事务无额外酬劳;做好贫困生思想工作的同时还需落实学费催缴。总之,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务,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模糊,给辅导员带来了许多的无奈。
2.职业价值观选择和完美形象冲突的困惑
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基层的学生工作,虽说“学生工作无小事”,但“日理万机全琐事”,且“地位待遇均较低”,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偏离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教育指导这一核心工作,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生活态度的改变,引发和加剧了辅导员内心的不平衡。一些年轻辅导员刚开始对工作岗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一旦工作不如意,学生不服从管理,便十分灰心。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进而对学生直接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对提高,辅导员竭尽全力扮演着社会和学校期待的完美形象。由于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现象,虽说辅导员是教师系列,可学校召开教学科研工作会议,辅导员却不在参与之列,自始至终处于教学“圈外人”的地位。辅导员队伍经济收入比本校同职级专业教师低,职称评定的机会空间也比专业教师小,有的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学生出事就重要,没出事就不当回事”的层面,促使辅导员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产生比较强烈的困惑。
3.发展方向不明确与自我实现受扰的焦虑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艺术院校辅导员同样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并得到学校的认可,希望能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然而,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对辅导员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院校扩招之后的“90后”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专业选择带有功利性,并非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进校后时常因恋爱问题、学业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心理问题等引发校园危机。面对种种不安定因素和日常事务管理,耗去了辅导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错过了许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工作环境的影响、流动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和主观因素的缺失,致使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确,难以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的要求而深感忧虑。近几年教育部相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地位逐步得到改善和落实,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辅导员常常因缺乏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从而选择转岗。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其自身而言,可影响其身心健康;对学生而言,会影响其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对学校而言,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因此,有效干预艺术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迫在眉睫。
1.努力实现机制创新,优化辅导员的工作发展环境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目前正在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艺术院校辅导员面临的学生管理难度大,责任重,学校应从政策、待遇上予以倾斜,增强岗位的吸引力。第一,制定专门的职称、职务政策。可设立单独的“政治辅导员职称系列”,改变他们与专业课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处于科研劣势的状况。第二,注重辅导员的培养。要把辅导员纳入学校教师和干部培训序列,通过接受专业系统培训,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思想水平,不断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方向发展。第三,学校领导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使其才有所用,才能所为。第四,学校要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五,学校要注重对辅导员考核程序的公平性、考核量化的可行性、分配的公正性,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第六,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学校和系(部)两级学生工作委员会,研究探索艺术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分析解决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热点性问题;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职责问题;集中处理学生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等,从而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2.培育良好心理素质,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等素质结构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积极培育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艺术院校辅导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定的职业角色、工作需求对他们心理素质的要求比一般教师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普通教师大。学校领导要引导辅导员学会以正确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可行的方法来调整情绪和对待挫折。认真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提高自身对心理压力的调节能力。学会管理情绪,欣然面对挫折;学会管理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会保养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以阳光的心态,饱满的激情,拥抱每一个学生,面对每一项工作,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生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总之,面对教育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只有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各项学生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3.加强学习注重实效,力求完善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辅导员承担着“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重要职责,辅导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实效。第一,具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并拥有爱心和责任心;第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时事政策法规、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工作技巧和规律,注重运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有关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第三,一切行动听指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着眼于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第四,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感染、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处理与学生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时,做到公平公正,在处理重大问题时,敢于面对和解决问题。要把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培育积极心态,化解消极情绪,激发健康情感,实现理想追求,从而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生活的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