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感知记忆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4.形象感知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具体的材料刺激和直接经验感受,发掘各感官的功能,借助恰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这具有潜在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把原来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朗读过的语段、看见过的物象、听到过的旋律、操作过的实验,进行感官对形象的再现,形象复原,使信息被提取出来。
(1)涵义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形象感知记忆。它建立在感知觉活动的基础上,以材料刺激来积累认知信息,形成记忆。(www.guayunfan.com)
例如,许多人都读过小说《西游记》或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人公孙悟空给读者、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人们一谈及孙悟空时,在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一个火眼金睛、手持金箍棒、双脚似“金鸡独立”、手护额前凭眺远方的形象。这即是形象感知记忆的事例。
研究指出,人脑的记忆系统对视觉、听觉和运动觉所产生的形象记忆发展得最好,所适应的记忆材料最为广泛,信息数量积累是第一位的,储存在脑中的形象感知记忆的映象也最深刻。这是因为,视觉、听觉、运动觉是人们感知觉的主要形式,由此产生的形象感知记忆就成了记忆的主要类型。而由嗅觉、味觉、肤觉等方式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形象感知记忆,则主要与职业活动相联系。在音乐、美术、艺体等学科教学中,形象感知记忆是艺术构思、表演的基础,与命题创意等密切联系。
在识记中,在感官的功能作用下,以适当次数的训练,就可以较大幅度地把材料刺激转化为可以储存的信息,提高学生对线条、色彩、节奏、旋律、动作等方面的形象识记和形象再现,最后完成对知识点、语言点的记忆能力。同时,通过形象记忆,可以强化其他形式的记忆,“锻炼记性,优化学习,促进创造”。
(2)感知倾向
对学生形象感知记忆的观察实验发现,在形象感知记忆的发展倾向中,有着高度的集中指向。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倾向性特征,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不明显,群体内部的表现是不连续的。可能正是由于这一倾向性特征,促进了学生在认知学习水平上的不同表现。
关于感知倾向性调查,课题组通过先后发放问卷,进行相关问题的征答,并对20余个学生个例进行观察记录,有关数据如表4-6所示。
表4-6 不同感知倾向的分布情况
教学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感知记忆方式是混合型的,并非按表4-7截然区分,而是在上述量项中存在着交叉,即有53%的学生擅长于视—听觉形象记忆发展倾向,有16%的学生擅长于视—动觉形象记忆发展倾向,有6%的学生擅长于听—动觉形象记忆发展倾向,还有25%的学生擅长于无选择的综合记忆发展倾向。
上述调查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学生形象感知记忆的擅长方面,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以获得课堂的更大效益。
(3)形象感知
只有充分感知了的事物才可能很好地记住。形象感知记忆方式的前提是形象感知,即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产生信息;在提取信息时,通过主动性指向,或某一相关行为环境的联系,在第一时间呈现该事物的形象,这即形象感知。感性材料,是具有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属性的事物,这些属性能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表象反映。在形象感知的前提下,选择内容,提取信息,首先表象,进而表意,有序地完成形象感知记忆。
形象感知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表象作用。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感知记忆开始的,它建立在材料刺激—表象反映相耦联的基础上。儿童在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对事物具体属性的敏感,例如,认知母亲的面貌,躲避不熟悉的人,对摇椅的形状、苹果的颜色、小狗的声音等属性的辨认,就是形象感知的表现。
表象感知是由感知到记忆到思维所必不可少的初始环节。
形象感知记忆是人脑在深层次起作用的、主动的、很具有潜力的一种记忆途径。从神经生理活动模式看,既为左脑的语言思维、数理逻辑思维提供材料,又适应于人的右脑信息存储加工的运作机制。通过形象感知的信息存储量大,可以记忆大量的材料或信息组块,并且存储的时间长,可达一个星期之久。
问题:为什么人脑中的形象感知产生的信息量要远远多于语言信息量?人脑形象感知记忆远大于语词逻辑记忆呢?
这可以用生物进化的相关原理来解释。
在地球的演变历史中,地球上生物进化历程达数十亿年,而生物语言的产生是后来的事情,时间要短得多,在没有语言的时期,生物的记忆就依托于事物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进行。生物都有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即是说,从原始生物产生到人类语言能力形成,这纯粹是一个进化问题,是适应过程中的积累与传递问题,起主要作用的是时间的选择,包括时间顺序的作用因素。
语言作为思维的材料和物质外壳,在教学过程中,对以表象为特征的形象感知记忆,要注意知识点、语言点的语义表达,开发听说训练,开展语义联想,发掘认知教学功能。而当前的一个教学倾向是:一些教师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训练,而对右脑的表象性利用不够。教学对与右脑功能开发知之不多、行之太少,对与其相联系的形象感知记忆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表象反映的初始作用,忽视了右脑的形象感知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
(4)感知材料积累
感知,是由感觉、知觉等共同参与形成的一种人的个性化认知能力。学生的智力活动状态直接对应于自身的感知觉水平,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因为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形象感知记忆的有效性就势必大为降低,分析逻辑、抽象演绎、信息精制、创造性思维等活动就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当然,也就无法在更高一个认知学习层级上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在教学认知中,缺失感觉或不能达到一定数量的感知积累,学生就不能知道事物的真实形象,也不能理解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任何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感知觉的学习训练活动,致力于提高的感知觉能力,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以深化对客观世界基本特征的认识。
问题:要积累多少感知材料才能有效地促进形象感知记忆呢?
有人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即是说形象感知记忆蕴涵的信息量比语词逻辑记忆要多得多,相应的感知材料也就宽泛得多。学生的感知,来自于学习、生活之中,书中的间接经验、身边的事物、个人的直接经验等,都是很好的感知材料,即素材的来源是广泛的。
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建构认知能力,主要是以学习间接性经验为主。
问题是:感知觉的积累从哪儿入手呢?
教师的教,一是既注重学科理论教学的力度,又强调直观教学的作用,从具体形象的材料事实入手,收集表象感知的素材,课堂尽可能以形象、具体的材料呈现,诱导学生感知、再现;二是要借助于艺体教育,从音乐作品、体育锻炼、才艺展示等多方面展开;三是课堂教学应该生动形象,教学形式力求活泼、可感,课堂富于自然,充满激情,利用事物外在形象的育人、教化功能。
(5)意境感知
作为一种感知过程,意境感知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再认或再现,建构形成一种认知场景、促进记忆的过程。它是形象感知记忆的又一初始方式。
意境感知不是原封不动地对以往表象的再现,也不是对原来表象的“绝对认知”,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成分,在再现中删减材料,加工信息,建构意境。它表征着学生的一种加工改造而建立新认知表象的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具有加速和催化的作用。
意境具有创造性,它包括两个属性:想象性与再造性。并且这两个属性与主体当时的心境状态密切相关联。
意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总是受客观环境制约的,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源泉。人类就是因为想象力的存在,意境丰富,具有多样性,才使得事物被赋予千姿百态、不断变化,人类存在而适应环境才成为可能。
例如,荡漾在邛海碧波之上,跋涉在泸山丛林之间,如果缺失想象,以通常的眼光观看,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水体、郁郁葱葱的森林也没有什么样,不过是一舀清水、一些树而已,如此,就是经常体验经历也是低效的,也不能在脑际构造出有创新色彩的意境来。一些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干瘪无味,没有激情表达,没有诗情画意描述,或者是一些不着边际的形容词堆积,其原因就在于想象的缺失。
一旦我们以另一不同心境来感知、体验,在荡舟、跋涉之际,必然有更新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在脑际形成,便会触景生情地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源于自然而又美于自然的再造形象。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在蓝天白云下面,湖面鸥鹭戏水,林间鸟语声声,山涧流泉潺潺,那山、那湖、那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的意境。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然美来诱导学生的想象,进入意境,产生有创造性的意境感知。还有,社会美、艺术美也同样对学生的意境感知有独到的教学价值。
例如,看到繁华的城市街面,听到一首悦耳的歌曲,接触到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具有不同认知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学生,便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形成不同的意境感知来。在课堂上,教师出示一幅《邓小平在百色》,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基础好、又经常爱看战争影视片的学生,其脑际中就似乎出现了镰刀、斧头、农民暴动、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斗争场面;教学试验教材《雨中的山湾湾》一文,从字里行间,师生都会想到父母生活的艰辛、朴实的山村民风、人民的勤劳勇敢、敦厚俭朴的传统美德;学生欣赏油画《河流》时,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精神、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困苦而顽强拼搏的意境。
在教学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理解社会美,欣赏艺术美,都离不开形象感知的作用。教学过程引导得当,还能够诱导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创造意境,改善意境品质,进而反馈于形象感知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