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汇工作十五年_达人历届校友

徐汇工作十五年_达人历届校友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汇工作十五年_达人历届校友徐汇工作十五年教师 汪劲松徐汇工作的十五年正遇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也恰是徐汇中学踏上走向辉煌之路的关键时刻,由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有了长足进步,这使我感到欣慰。(一)1991年7月,我奉调去徐汇中学工作。必须找到徐汇的传承。这需要探索,需要实践,徐汇师生更需要引导。

徐汇工作十五年_达人历届校友

徐汇工作十五年

教师 汪劲松

徐汇工作的十五年正遇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也恰是徐汇中学踏上走向辉煌之路的关键时刻,由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有了长足进步,这使我感到欣慰。回头看去,许多人和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

1991年7月,我奉调去徐汇中学工作。教育局领导对我说:“徐汇中学是一所大学校,历史上在海内外影响较大,你去,一定要好好干,打个翻身仗。”我知道一个学校要发展,校长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校长只有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进取心,调动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www.guayunfan.com)

所以,我刚到徐汇,就一头扎进教师中间,在与他们的谈心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徐汇教师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渴求,以沈玉麟、祁正刚、张兆林、金莲华、魏莎萍、杨文霞等为代表的骨干教师,迫切希望学校领导能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开创徐汇中学新的辉煌,虽然表现出来的人数还不多,但我以为这是教师中的主流。当然也有教师对学校发展缺乏信心,对发展的前景比较悲观,他们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去其他同类学校读书就是一个例证。尽管只是部分,但如果不及时地积极引导,那情绪,那气氛,就会像流感一样蔓延开来,时间久了,就会一发不可收。怎样把徐汇教师中积极的主流意识为大家所接受,树立徐汇师生的自信心是重要的。我开始了解徐汇中学的历史:我惊奇地发现徐汇有过辉煌的历史,涌现过以马相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物,我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我只有努力地工作,才对得起徐汇中学的前辈,我只有使徐汇中学走向新的辉煌,才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厚望。为提升全校师生改变现状成才发展的信心,激励大家奋发努力积极向上,我提出一个口号以振奋人心,一时间“徐汇出人才,成才在徐汇”的声音响彻徐汇上空。以后,徐汇中学的历史辉煌被越来越多的人敬仰,徐汇师生铸造新的辉煌,也越来越成为自觉的行动。

了解徐汇的历史,是为了徐汇更好地发展,怎么发展?必须找到徐汇的传承。我阅读徐汇的历史资料,访谈徐汇的教师校友,请教徐汇的历任领导,在总结历年学校办学思想之后,发现了“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个体发展”曾是徐汇中学办学追求。但要继承发展必须从现实出发,突破口在哪里?我思索着。这时有两个教师令我眼睛一亮:一个是周亚平老师,他任教音乐,富有音乐天才,集聚了二十多个学生坚持在课余时间排练室内乐;一个是杨寿东老师,他对美术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带着好几个学生坚持素描训练。任凭外面东西南北风,他们都数年如一日,丝毫不松懈。这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徐汇中学的闪光。何不从艺术抓起,我下定决心。从1993年暑假起,学校开始在预初年级招收艺术班,含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特长生,同时引进了一批以潘小莉为代表的有专长且敬业的艺术教师。记得1993年底,学校召开迎新会,艺术班学生的演出十分精彩,连教师都感到耳目一新,对这些孩子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有教师说:“看他们表演个个可爱,看他们成绩实在不敢恭维。我现在觉得他们真是聪明,以后要好好关心培养他们。”我们既抓兴趣特长发展,又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以后,决定在初中招收科技班,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汇中杯各项竞赛,参加区、市乃至全国机器人比赛;高中与华东理工大学合办大专班,尽管大专班只有两届,但对学校以后开设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积累了经验。实践告诉我:抓住学生兴趣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1997年,我正式提出多彩教育的办学理念,即: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丰富多彩的人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是丰富多彩的,学校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天地,让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才,使未来的世界更精彩。我认为,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的发展肯定会呈现丰富多彩的态势,那就需要有多彩的教育天地相适应;又因为学生发展的重点是培育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育又建筑在学生个性自主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所以营造一个有利学生有个性地、健康地、自主地、独立地发展的多彩教育天地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充分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教育强调必须具有时代的同一性,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这就是多彩教育的办学理念的理论基础。这时起,就将徐汇中学办学传承确定为“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我越来越感到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一生打基础的,必须全面扎实。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关注学生有兴趣的爱好,而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从尊重学生的兴趣入手,千方百计促使其兴趣产生迁移,特长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个性更突出,共性也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002年,我提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陪伴学生获取成功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树起继续进击的自信,然后以爱国的情怀、高尚的品行、科学的方法积极地启发引导,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迁移、个性特长得到拓展,从而成为基础知识全面、有创造和实践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这样,“多彩教育”就演绎成了“多彩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

(二)

办教育,必须抓德育,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作为校长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情感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主线。学生心中有了祖国的崇高形象,就一定会有发奋学习的不竭动力。90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全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并且落实到行动上成了学校教育思考的重点。我到徐汇就抓主题教育,每学期都会结合形势确立一个教育主题,努力使徐汇师生的脉搏与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但如何抓主题教育,使教育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这需要探索,需要实践,徐汇师生更需要引导。我作为校长带头实践,亲自探索,积极引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1995年11月,我深入高二(1)班,亲自组织主题班会“热爱这片黄土地”。从这片黄土地风景秀丽、山河壮美、人民伟大,值得我们去爱,讲到为了黄土地的崛起,千千万万的英雄志士不屈斗争,才迎来了解放新生的转折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1978年又迎来改革开放新转折点,黄土地成了充满希望的土地。接着从云南屏边孩子的信谈起,说明黄土地发展还不平衡,又用各种资料说明我国与世界还有很大差距,最后明确我们这一代人任重而道远。为造就一代新人,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担起历史重任,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班会形式活泼生动,主题意蕴深远。班会在小礼堂开,全体教师及各班干部参加,引起的震动和反响很大。后来我又组织了一次年级主题会作为引领,实践中大家对主题教育有了新的感悟。以后,我不断给学校主题教育提出新课题,记得2003年,我对政教处教师说:“育人是教书的起点和终点。教书决不能离开育人,更不能忘记育人。培根的格言是:‘知识就是力量。’三百年后怀特海又说:‘学校的理想,与其说是给学生以知识,还不如说是给学生以力量。’他主张‘学生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站起来’,就要脚踏地,站在扎实的知识大地上;‘站起来’,就要站直了,别趴下,就需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坚挺的脊梁骨。‘四面瞭望’,就是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站在科学前沿,要与国际接轨;‘四面瞭望’,就是在放眼世界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能力和智慧,也就是让学生拥有永不衰竭的力量。”那一年学校的德育主题词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四面瞭望”。做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成了全校师生的热议中心。“站起来,四面瞭望”成了徐汇师生的心声。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徐汇中学每学期的主题班会越开越好了。徐汇中学政教处工作前期由倪成英主持,后期有毕永刚负责,他们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有了激情还需要树目标,目标有长期的奋斗方向,也要有短期的阶段性要求。1997年秋,新高一学生进校,我告诉学生三年后,你们毕业时正是学校150周年校庆,你们要怀着为祖国成人才的热情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向母校献礼,1999年,依据他们的学业进步,号召同学们要“向重点大学发起集团冲锋”。2000年,学校一本率第一次超过了40%。紧接着我就向全校师生提出“努力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建成海内外学子向往和称誉的中华一代名校”。从此,徐汇中学又踏上了新的征程。重德楼落成后,新校门开启,我每学期在重德楼东面悬挂两幅对仗工整的红底黄字标语,将学校教育的主题、学校工作的重心表述出来,让全校师生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使命,从而激发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斗志。以2003年为例,中央人才会议召开,对教育提出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强调教育要现代化。这时候学校挂出标语:“让每个学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使百年老校面向世界,融入信息引领的国际化教育发展。”这一类标语,十分醒目,教育效果也很好。

(三)

学校的德育重在激发师生爱国激情、明确今后奋斗目标,同时,还必须在师生中培养一种积极的风貌,在校园里形成一种向上的氛围。这种风貌的培养,这种氛围的形成,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而要由校长尽力倡导,积极推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强,表现为自以为是,或称“个性强”。同时,他们的耐挫能力又相对较弱,往往经不起批评,更不能接受挫折和失败,时有意外、消极的事件发生。学校教师大多感到现在学生很难弄,硬不得软不行。我意识到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更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在他们的身上树起一种精神,以提高他们坚毅的品质和耐挫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酝酿,我提出了徐汇中学师生应有“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不断进取的追求”。

所谓“好强的个性”,即:要有自信,更不乏追求的努力。接受任务,毫不含糊,一定会说“让我试试”,不会心生胆怯,推辞我不行。遇到困难决不逃避,遇到挑战积极争胜,这才是“个性好强”。

所谓“竞争的意识”,即:要不断与他人竞争。既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去充实自己;又不甘落在人后,永远向着第一冲击;既为他人的成功感到欣喜,更为自己的超越平添自豪。

所谓“不服输的精神”,即:一旦遭遇挫折,遭受失败,决不灰心丧气,只会越发努力,决心迎头赶上。同学们会不断挑战自我,向顽固的惰性挑战,向自身的极限挑战,向屈从诱惑的软弱挑战,以争取胜利。

所谓“不断进取的追求”,即:在取得每一次成功时,丝毫不会骄傲自满,他会向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走上新的征途,开始新的努力。他永远要求明天应超过今天。无论现在已经做得很好或是还不够好,甚至自以为很不好,都应追求以后比现在做得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引导,在徐汇校园,“不服输的精神”深入人心。我相信徐汇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他们的身上一定能体现这种精神风貌,这应该是徐汇教育的成功。

2000年以后,徐汇中学的教学质量已经为社会广泛认同,学校应该如何发展,方向在哪里?尽管学校已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建成中华一代名校”,但不少教师学生仍感到信心不足。2002学年度我在学校工作思路中写道:“发展的奇迹是人创造的,创造奇迹首先就要敢于冲破盖帽封顶。我们要不顾世俗偏见,反对论资排辈,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徐汇中学现在是一所普通完中,但她有着一代名校的血统和传承,我们决不能满足在同级同类学校中争创一流,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挑战重点,可以赢得重点的社会声誉。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徐汇中学一定会成为令海内外学子向往和称誉的中华一代名校。只要我们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提高,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去做,我们既不能骄傲,也无需自卑,我们正在创造发展的奇迹。”我们组织教师学生学习讨论,徐汇师生对前进目标更加明确了,积极进取的热情也被进一步激发了。徐汇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坚信。

(四)

学校文化表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传承,它反映了学校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师生的精神和情操。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行,从而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学校发展。所以我担任校长一直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撰写校长寄语就是一种尝试、一种努力。

起初,出于教师的天性,出于对学生的关爱,只是想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以校长寄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陪伴学生渡过青春发展期的历程中,作为一个过来人,和蔼提醒,及时帮助,使他们有些启迪,少走弯路,更好地进步。以后在实践中,深感“校长寄语”在学校发展中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教育中有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有利于奋发向上的正确舆论的倡导。也就持续写了五个学期,历时两年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汇师生在登攀成才高峰的历程中感悟到了越来越多的真知灼见,为了让大家能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对继续登攀有更大帮助,所以自2005年2月起改版为“校园寄语”,一年后,又改名为“校园心语”。

以校长寄语形式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以为是可行的。

1.教师的天职是陪伴学生健康地走过青春发展期,既是陪伴,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是平等的理解,换位的思考,心与心的交流;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积极引导热情帮助,而不能居高临下,简单粗暴地训斥、批评和责难。我亲身实践,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启示,以校园师生喜欢的充满哲理而又有文化内涵的“校长寄语”形式,亲切自然地与学生零距离进行交流。这对学校教育倡导师生平等,富含文化意蕴会有所启示和导向作用。

2.当时徐汇中学青年教师不少,他们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但在爱国理想、道德情操、事业追求、教育思想、工作方法、待人接物等方面需要指导。系统的培训固然重要,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帮助更不可少。“校长寄语”在指导教师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可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训、转变和提高,其效果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形中也在营造着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

3.学校管理当然要有制度,但更高层次的管理应重视开掘制度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环境主流意识,通过感染、陶冶、潜移默化,转变成师生出自内心认同的规范准则。“校长寄语”就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的教育,试图让制度更人性化,使教育更乐意被人接受。事实证明,这种文化制度往往能收到久远的效果。

以后校长寄语改版成校园心语,由校长一人写扩大为学生写、教师写、家长写,这样,学校文化建设就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向群众自我教育共同提高的文化形态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我在徐汇中学写的校长寄语,后来归集成册,共一百零一篇,寓意周而复始,又一轮新的人生阶段开始了。

(五)

学校文化应渗透学校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甚至每一片草木,因为师生每天都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锻炼,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在影响着师生们的思想、情绪、追求。记得我刚到徐汇中学,教学楼还是称老校舍、新校舍、西校舍。后来老校舍因建筑有隐患而拆除,建成新的教学楼后,称呼上就显得有些不方便。一幢建于1917年的还称新校舍,一幢竣工于1992年的也称新教学楼。我就萌生为楼命名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觉得楼名必须体现文化底蕴,又必须与教育相通,这样的楼名才有意义。我想到《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是就给新校舍命名为“崇思楼”,命名新教学大楼为“尚学楼”,意为“崇尚思学”,结果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后来因西校舍成危房而拆除,顺着这个思路给新建的楼起名,《易经》有云:“君子以厚德载物”,故名“重德楼”;南校舍回归后,想到《礼记》倡导“砥砺廉隅”又题名为“砺行楼”。此后“崇思、尚学、重德、砺行”就成为徐汇中学的校训。

后来学校食堂修葺好,我想取名食堂或饭厅显得不雅,也缺乏教育意义,思考再三,意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命名“惜馔厅”。

2000年新校门建成,为了把徐汇中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告知世人,我就在校门东侧建一本花岗岩石书,并起草了这样一段文字:“一八五零年(清道光三十年),徐汇中学(始名徐汇公学)作为西学东渐的前驱,在明相国徐文定公光启故里——上海徐家汇创立,开启了我国近代中西教育交汇的先河……”

在学校150周年校庆前夕,1944级校友任九皋先生到学校,他感谢母校对他的教育,特别对校歌记忆尤深,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校歌中“努力,努力,争期学业有成”的歌词给了他无穷的力量,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他人生的成功。所以他希望为校歌树碑。我与沈瑾瑶副校长商量,觉得要把碑做得更有意义,最后决定将校歌与马相伯半身铜像结合在一起设计。马相伯铜像的碑座为整块汉白玉雕成,形似英文“Why”的第一个字母变形的“W”,耸立在一本翻开的书本上,寓意马校长一生植根知识大地,探寻科学真理。正是这坚韧不拔的追求铸就了他伟大而卓越的人生。碑座的正面是校歌曲谱,背面由黄晨敏、周汉生老师撰写、厉峙岚老师手书的碑文。碑座四周环列着五本翻开的汉白玉石书,并用汉白玉五线谱将其连结为一个整体。石书记录着徐汇中学20世纪20年代、40年代、90年代三首不同的校歌歌词。我为校歌写了序,放在开首,1944级校友写了一首词《沁园春》列在最后。整个建筑十分庄严、大气,留给后人无尽的启迪和遐思。后来,任九皋先生又多次到校,建电脑房,建多媒体阶梯教室,添置高中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设立“任魏维拉夫人奖学金”。2005年末,又提出捐资五十万美金。他为母校的教学设施现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2003年南校舍回归,那棵几近150年历史的银杏树也回到徐汇中学怀抱,我在银杏树下雕塑了一片花岗岩材质的银杏树叶,意为叶落归根,上书南校舍回归的曲折经历,以激励徐汇师生要不畏艰难,坚毅不拔,争取胜利。由南校舍回归,我想到了台湾徐汇中学,想到了台湾与大陆还水各一方,所以,在一块巨石的背后雕刻一个繁体的“归”字,同时在正面刻上2001年我去台湾徐汇中学访问时写的一首诗《盼归》“子别根犹牵,母盼月同圆;海阔水相连,潮平帆可悬?”那是希望徐汇师生能身在校园,心系天下,脚踏实地,肩负重任,促成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

当然学校文化还应体现在校歌、校徽、校风、校貌上。1995年,我发现徐汇中学校歌曲谱还在,但歌词是四十年代的,宗教色彩较浓,是否能唱?我第一感觉是学校有校歌是好事,尤其历史那么悠久,唱响了可以凝聚前后几十代人的心,关键是怎么处理好宗教色彩问题。我看了歌词,决定按照旋律改动歌词,使之既保存徐汇传承,又富有时代气息。有了校歌改编的经历,校徽怎么处理,心里就有了谱。2000年徐汇中学创立150周年庆典前,参考1931年的盾牌校徽,进行了重新设计。因为盾牌校徽中有剑形十字架图案,考虑再三,我提议古朴的小篆体“徐汇”和盾牌外形保存着,意为徐汇的办学传统一脉相承;中间用五角星代替了原有的剑,意为百年徐汇培育的英才犹如苍穹中璀璨的星光熠熠生辉,不断为母校争光,正好与原图案吻合;沈瑾瑶副校长又将盾牌校徽周围的拉丁文改为汉语拼音和英文“徐汇中学”,预示了徐汇中学将走向世界;顶部为数字“1850”,告知了徐汇中学悠久的历史;盾牌校徽颜色为红底金字,显得甚为醒目。

多年的教育实践还逐步形成了徐汇中学的校风为“团结、进取、刻苦、求实”;统一了建设徐汇中学教学楼必须与徐家汇教区建筑风貌一致的理念,特色为尖顶与棕红色;也确定了徐汇男女学生校服大方的样式和明亮的色彩。这些事情,从思想酝酿到认识统一再到具体落实,都有一个比较长的探索过程,要花费很多的艰苦努力,也蕴含着许许多多徐汇教师付出的智慧和心血。就拿最简单的校服定型来说,从样式到颜色,研究了不下二十个方案,前后经历了五、六个年头,很多教师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才由美术教师王蓓完成了设计,徐汇中学校服深得师生们喜爱。我以为,做这些事情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它体现着徐汇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追求,影响着师生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的养成。

(六)

学校要办好,形成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徐汇是一所老学校,教师也不年轻,人事告诉我,从1993年起到2000年,学校每年有十多位教师要退休,最多一年将有24名教师会到龄。如何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年轻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从1992年起,我就十分重视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时,也积极引进外省市优秀教师。这时,部分教师产生一种疑虑:校长是否要大换血?我敏锐地感到,这种担忧一旦成为普遍的舆论,就会形成新老徐汇人的对立,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我强调无论是新到徐汇,还是后进徐汇,现在都是徐汇人,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又强调徐汇师资队伍建设的方针是“积极引进,立足培训”。因为引进优秀人才有利师资队伍的优化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引进要积极;引进又必须与培训结合,否则引进人才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培训又是基点。培训应从师德与专业两方面努力,不能有所偏废。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微笑教育,强调集体备课,实施互帮互教,鼓励发展特长,形成多彩风格,这是培训的主要方面。只要大家认真参加各级培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徐汇中学就一定大有用武之地。贯彻“积极引进,立足培训”方针,核心是对人格尊重。尊重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关键是放手,放手的标志是压担,压担的实质是培养,培养的基点是关爱。因此要尊重就要做到五个相信:一要相信教师都期求学校能很好发展;二要相信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很好发展;三要相信教师也追求自身很好发展;四要相信教师都希望付出的努力能被领导肯定,以后会更加尽力;五要相信教师一旦工作不理想也会特别难受,更希望领导能给予鼓励、指导和帮助。我主动诚恳地依靠徐汇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骨干领衔作用,也积极努力地培训新教师,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以吴洁、许敏、王圣春、刘侠、姚虹为代表的新大学生迅速脱颖而出,以林静蔚、马梅、王菊如、童立贤、马强、周治民、杨若阳为代表的许多外地引进教师很快担当起教学教育骨干的重任,更有不少像李小朴、郑文、张小忠、绳文锋等这样的教师宁可放弃原学校中层干部的职位,来到徐汇中学做一名普通教师。当然,他们在徐汇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充分施展了他们的工作才华。一时间,徐汇校园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这支教师队伍师德高尚、教学精湛、充满生气。他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他们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强调鼓励为主,开展“微笑教育”;实施分层教学,要求领先一步;提出“八有”原则,推广先进经验。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1998年,学校高中终于从“争三保四”升到区同类学校的前列,初中也在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

2002年,市教委批准徐汇区的上海中学、上师大附中、市二中学、徐汇中学为二期课改首批试点单位。任务很艰巨,其他三所都是市重点,只有徐汇中学是普通中学,试点能否成功,我心里感到压力很大。那时快开学了,教科书还没有到学校,有些学科连教师都没有领到书,备课也成问题。我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参加市级培训,另一方面让教师收集人教版及一期课改教材,按照二期课改要求自行设计教案。尽管社会上没有可参考的资料,但我以为只要方向明确,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重要的是应发挥团队作用。我反复强调要“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团结协作,互不保留”,以弥补没有经验的短缺;考虑到新教材尚不成熟,又提出对二期课改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是“尊重教材,完善教材”,决不让学生手中持有两套教材以至无所适从。我们要努力使教师的备课笔记成为徐汇中学二期课改教材的执行版,构建起适合徐汇中学学生的校本课程,同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可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学校的教学质量继续大幅提升,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2003年,看到民办校初中教学质量普遍比公办校高,我提出要使徐汇中学成为公办义务教育的窗口学校,于是深入预初年级亲自上7、8班的政治课,总结了王幼田老师开展的互动互助小组的学习经验。我是这样向全校推广的:“四人一组,互助互学;学寓活动,形式多种;全员参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预初(7)班开展的互动互助学习值得提倡。学习需要学生互动。互动就是尊重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的学习摆脱被动走向主动。互动的过程充满互助,互助中,原本比较模糊的认识会更明晰,相对肤浅的理解将更深刻,实践证明,互助带给参与各方的都是赢。学习互助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团队意识,倡导爱心奉献,体现助人为乐。所以,互助学习会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当时初中各年级普遍响应,纷纷仿效。后来2007年中考,这个年级成绩最接近民办学校。特别应提到的是:以沈玉麟为主任的教导处对学校教学思想的落实、教学工作的指导和师资队伍的培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

解放前徐汇中学占地60多亩,后来由于各种因素校园面积日渐减少,最后只有31亩多一点。经过反复考虑,我感到其他划出的地块已无可能归还,只有紧邻校园东南的原南校舍才有回归的可能。它是1963年被上级调用筹建紫阳中学,后几经变迁成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校址。1995年,当我得知上海大学筹建新校区,觉得南校区回归有了希望,所以就不失时机地向市区政府、市教委、上海大学提出回归南校舍的请求。本以为是很容易解决,没想到事情非常复杂而且困难重重,我不断地向区、市、中央多位领导申诉理由,不断地与市教委及上海大学进行交涉、谈判,其间据理力争、唇枪舌战乃至斗智斗勇的经历几乎可以写成一本书。2002年夏,时任市教委副主任薛沛建到校,他亲赴南校舍现场踏勘。2003年3月份,他第二次到我校,在校长室里,他坐在沙发上问我:“你今年几岁了?”答:“五十八了。”他感慨地说:“快退休了,还这么执着地为学校争地,看在这个份上,我支持你。”后来我知道,这时候领导已经决定归还了,只是他赞赏我的精神而已。终于在2003年9月,南校舍回到别离四十年的母校,时间长达八年,堪比抗战了。

除了南校舍,我还与东方曼哈顿协调处理了共用围墙问题,拓展了操场南面的边界,是为了保证操场有三百米跑道而凸出在别人地界的旗杆也划到校园里面。同时又在区政府支持下,镇南街的北端包括原公用卫生设施的用地归入徐汇校园,土地面积遂增至37.2亩。十五年间,学校扩建、绿化布局、景观设计都留下了以王连朝、李永庆为首的总务处同志的智慧和汗水。

2005年春,区教育局决定凯旋中学并入徐汇中学。两校合并,最难处理的是教师的心态和情绪。我一面教育徐汇教师不能有“大校”沙文主义,要主动与凯旋教师接近;一面对凯旋教师强调,凯旋中学是融入徐汇中学,我们两校现在是一家人。我既向凯旋校领导讨教,尽可能了解各方面情况,又找凯旋教师一个一个谈心,有针对性地做个别工作。经过半年的准备两校正式相合。为了尽快消除两校师生的隔阂,我决定将原凯旋中学校区称为徐汇中学西校区,原两校初三年级学生均在西校区上课,原凯旋其他年级学生均按不同年级归到原徐汇中学本部校区各年级读书,这样就为两校师生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共同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使原凯旋师生逐步消除了寄人篱下的感觉。实践告诉我,他们中有很多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相处一起确实起到了互补的作用。2006年4月我退休离开的时候,原凯旋初三学生的成绩在区统一测试中已由公办校几近填底的位置上升到第十名。也因为凯旋中学的融入,以后徐汇中学初中每年招生扩大至10个班,再加上高中每年级6个班,徐汇中学的班级数就稳定在58个班,徐汇的校园面积也扩至42.6亩了,无论是学生数还是校园面积,徐汇中学都成为内环线里屈指可数的大型学校之一。

(八)

1999年台北徐汇中学退休校长夏金波神父和校友会程正平会长来到学校作私人访问。夏金波神父是上海徐汇中学1946届学生,1949年与部分校友一起赴菲律宾后转台湾,1963年,他们在台北县芦洲乡再建徐汇中学,属天主教管辖,校史也自1850年起,沿用原校歌、校徽、校训,夏金波为第五任校长。他老家在上海川沙,这次获准回家探亲,徐汇情结曾让他两次私访上海徐汇中学。第一次,1996年,正任台北徐汇中学校长的夏金波在校门口徘徊,遇1944级校友季永元,两人在校门口合了影,又在校园走了走,却没有与学校领导会面。这一次他以校友身份陪同程正平与我及杜立泉书记见了面。程正平是台北徐汇中学第一届毕业生,后任校友会会长,他是时任校长戴荣佳的学生,作为台商与大陆关系甚好,他很想在两岸徐汇中学之间搭起一座友好交往的桥梁。当时,两岸形势怎么发展,学校能否与天主教学校有联系,怎么联系才不会有政治问题,心中全没有底。但我觉得民间来往可以增进了解和友谊,有利“一个中国”的思想统一,就热情地向台北徐汇中学校长提出口头邀请。程会长说,他一定会把口信带到,并促成戴校长到沪访问,只是还需得到天主教耶稣会的批准。2000年4月马相伯铜像落成时,我正式向台北徐汇中学戴荣佳校长发出邀请,邀请他参加上海徐汇中学一百五十周年校庆。2000年11月10日,戴校长携夫人与饶志成院长率团开始了台北徐汇中学寻根之旅,他们参加了校庆典礼,共同唱起有着同一旋律的徐汇中学校歌,那一家亲情绪的热烈达到了高潮。面对媒体戴校长一再表示:我们是怀着虔诚的心来寻根的,根在上海徐家汇。此举引起区台办市台办的重视,他们分别会见了戴校长一行,高度赞扬了两岸的民间交流。

2001年11月我应邀率团赴台访问,带去的礼品有紫砂茶壶,上刻有唐朝诗人王湾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蕴两岸交往将一帆风顺。我们参加了台北徐汇中学的校庆典礼,参加了充满爱心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义卖活动,也参与了他们的教学交流和研讨。我们广泛结交朋友,会见了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参观了台北市北一女中、高雄市明诚中学及东华大学,我们尽可能与台湾民众深入接触。那时候两岸交流还不顺畅,台湾民众特别是学生对大陆很不了解,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我们去台北市,在中山纪念堂前看到有好几个女中学生在游戏,我走过去问她们在哪个学校读书?几年级?她们回答后就问我:“你什么地方来的?”我回答说:“从上海来,是上海徐汇中学。”没想到她们脸上立刻现出惊悚的表情,“唷!是共产党学校。”这时,我更加意识到加强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必要,与台北徐汇中学交往,其意义已不是简单的姐妹校来往,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和谐。我陡然感到肩上担子重了许多。有感于此,才写了“盼归”那首诗。

就在这次访问中,我们签订了每年都要互访的备忘录。从此,海峡两岸的徐汇中学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友谊大桥。在校友会工作开展及与台北徐汇中学友好交往过程中,沈瑾瑶副校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徐汇工作十五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我时时记起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杜立泉同志,作为一名党总支书记,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竭尽全力支持校长开展工作,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徐汇中学得到全面落实,那种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今天,我只是从我的工作角度,作了些许回顾,如果徐汇有进步有发展的话,那是徐汇师生齐心协力发愤图强的成果。我相信:有了这个十五年起步,徐汇中学的新十五年会更好。

(作者是本校前任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