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管理_坚守者的行走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管理_坚守者的行走学校管理学校管理不是约束人、压制人、规定人的手段,而是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载体,是增强学校效能、创设学校文化的有效方式。学校管理不仅是对校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情况是很复杂的,照搬他校的经验,可能解决不了本校的问题,甚至会南辕北辙。

学校管理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不是约束人、压制人、规定人的手段,而是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载体,是增强学校效能、创设学校文化的有效方式。面对形形色色的具体工作,如何梳理、如何整合、如何落实、如何提升;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避免、如何协调、如何利用、如何解决;面对师生发展遇到的瓶颈如何预知、如何引领、如何激励、如何突破……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理念的导引、策略的设计、制度的推行、机制的保障,更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体察的爱心和一个充满创新精神与实践智慧的敏睿头脑。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基于人文关怀的管理,所以,理解、尊重、关爱、激励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凝聚起人潜在的力量,形成一股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从而达到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校长管理的实与虚

引子:推荐书单与墨菲定律(www.guayunfan.com)

今天我的讲座,会出现一些经验、案例、理论,以及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无论经验也好,理论也好,只可能是泛泛而谈,不免浮光掠影、难成系统。我的建议是:对有志于成为优秀校长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有比较系统的学习,当然这种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经历。我的体会,除了亲身的实践和摸索外,借鉴和参考也很重要,读书就是一条捷径。

·推荐给校长的10本书:

1.唐盛昌.校长治校方略.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2.方国才主编.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中国著名校长管理智慧经典解读.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

3.仇忠海主编.上海市七宝中学学校核心制度建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5.

4.庞荣瑞.智慧管理:严格而自由.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5.王铁军主编.名校长、名教师集体性个案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5.

6.[美]MarilynTallerico著,卢立涛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7.陶然.学校管理的人本取向与技巧.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

8.[美]AllanA.Glatthorn著,单文经译.校长的课程领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9.沈玉顺主编.走向优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品讲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10.[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我先给各位的这一份书单,其中有理论读物,也有经验叙事,有外国人写的,也有中国人编的,不乏进行深入剖析的学校成功管理案例,不乏名校长成长的典型经历述评,不乏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去好好地翻一翻这些书,站在他人的肩膀上,从个人优势基础出发,塑造和开发自己的管理力和领导力。

其次,一条定律。

既然开出了书单,那肯定就要涉及这个问题:“看书有用吗?”

我想用一条定律来回答这个问题,(“墨菲定律”,亦称莫非定律、莫非法则,缘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的内涵也不断被调整扩充,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一条习惯用语。)“墨菲定律”主要有三大内涵:

①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②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③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有时候我们看书,特别是一些经验介绍类的书籍或文章,可能会感到书中写的似乎没什么特别。甚至会想,如果我来写,会更好。但我们要清楚一点:经验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比如我们看泰兴洋思中学的案例,看看好像没什么,不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嘛,不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所谓“三清制度”嘛,不就是“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抓起”的“三个一”模式嘛?但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会发现他们每一条类似口号、标语的话语后面,都有着一套非常实在的操作和评价方案。比如对于集体备课,他们的做法是:先把前一年最好的教案复印给老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大家讲教案,疏通教材;然后大家修改教案;各自改好后,进行集体交流,取众人之长,再由有经验的老师执笔、定案;经教研组长签字后,备课组长再把定下的教案印发给大家;上课前,个人根据本班实际,再对教案作适当调整,但是有规定,其中“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这两个内容是不能随便调整的。这就是看似很简单的四个字“集体备课”。当然,刚才讲的集体备课流程可能还是形式,如果再深入下去,可以发现,这些通过有经验教师的层层把关出来的教案的质量才是关键,而在教案中体现的教学内容、习题配置、科学教法等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我们看书要怎么看,看书时要怎样思考,看好了以后要怎样消化,都是学问。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我想给大家看一个数据。1991年,王铁军等人承担了国家教委“七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对17个省市的优秀中小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的128名优秀校长,任正职起的平均年龄为41.59岁,而他们当时的平均年龄为54.55岁。这表明了他们从任职到成为优秀校长平均用了22.96年,从任正职到成为优秀校长平均用了13年。我想不用我解释,看了这几个数字,各位校长已经都明白了,书是要读的,他人的经验也是要学的,但很多事情必须有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优秀校长的成长都有孕育准备、奠定基础、逐步成熟、不断超越的诸多阶段,要进行“弯道超越”,反而欲速不达。

至于这第三点,“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好像有点神秘色彩,但这样的情况却很常见,有时,就算有“高人指点”,“明知故犯”仍在所难免。我想这一点,在座校长都该有体会的吧。学校管理不仅是对校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情况是很复杂的,照搬他校的经验,可能解决不了本校的问题,甚至会南辕北辙。所以,既然是在学习中、在成长中,我们不仅要懂得活学活用,有时,也要对自己宽容一点,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也要给自己“吃一堑,长一智”的心理机会。

好,有了这两个前提和心理准备,开始我们今天的讨论。

一、校长在学校发展中成长

(一)两组关系

·好学校与名校的关系 观点:名校高于好学校

误解一:市重点就是好学校

市重点往往是教育行政部门下行政命令指定的。受历史渊源、区域平衡等因素影响,有的名不副实,不能承担起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没有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甚至与普通中学相似。所以,并非所有的重点中学都是“好学校”。

误解二:升学率高的就是好学校

从升学率角度看,存在着静态升学率的问题。例:500中的400与100,前400/300,后100/150。所以升学率不能看绝对值,而要看可持续发展,要看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要看在生源质量比较上的增值,这里面有一个成长性的问题。

如不从升学率角度看,好学校应该是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的、激发学生潜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成就、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学校。

因为很多学校召进来的学生并不是一流的学生,但是按多元智能理论来看,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成才的潜力。笨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如果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能激发出他1%的潜能,也许他今后的成就就能成倍的增长。所以,能够培养有专长的学生,让他们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或优于他人,或成为领域中的优秀人才,这就是办学的成功。

因此,好学校应该是拥有优质的教育质量的学校,这里的优质是一种“增值”的概念,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既指学校的进步,也指学生个体的进步。从后者看,具体表现在:

①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潜能得到开掘,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很好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道德方面: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同感增加,举止有修养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情感方面:学生有仁爱之心、意志坚定、品位高雅

学生对“真、善、美”具备基本的认知基础

学生产生对母校的依恋感、认同感和神圣感

误解三:好学校就是名校

好学校:区域公认的社会声誉好的,办学质量高的,发展性强的,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大的学校。

名校:既是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也是社会广泛认可(如全国的,市级的,区级的)的知名度大的好学校。不仅是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过硬,还具有强大的示范性,其办学效益辐射面大、影响力深,其办学经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炼,能供他校进行复制和进一步发展,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具有公认的引领性和借鉴性。

所以真正的名校一定是好学校,而好学校不一定都能最终发展为名校。

·名校的校长与名校长的关系 观点:创出名校的校长才是真正的名校长

辨析:名校的校长并非都是名副其实的名校长。大多数名校是历史形成的,作为名校的校长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很多时候,名校的校长只是名校的继任者,是因为学校有名他才出名,依托的是学校本身的名气。只有当继任者做出了相当的业绩或者有独特的、科学的办学思想后,才可能真正成为名校长。反之,普通学校的校长也可能因为其成功地办学,而成为名校长。

所以创出名校的校长才是真正的名校长。如刘京海,我认为是上海名校长中的第一人,闸北八中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所名校,他自己也成为了知名度很高的有建树的校长。还有张人利、孙稼麟等。

对大多数人来说,做名校的校长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所以当校长的目标是做一个争取能创名校的校长。

(二)好校长的标准与名校长的内涵

一所名校是从一所好学校起步的,那么要成为一名名校长当然也要从成为一名好校长开始。那么好校长的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比较:

·一个比较 观点:中外名校长的标准不同

※中国好校长的六个方面标准:

一是坚定的政治信念、严肃的思想作风、踏实的工作作风、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较高的文化业务素养,能够研究办学规律,掌握专业知识;

三是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是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情感;

五是心中装着教师和学生,经常与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理互置,多为教师和学生着想;

六是先进科学的办学思想以及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

(胡东方.学校管理新思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

※全美州级教育官员和委员制定的好校长六项标准:

标准一:校长能够带领大家制定一个远大的学习目标,全体人员同舟共济贯彻执行。

标准二:校长能够提倡、培养和保持一种建立在最佳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的学校文化和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职员工的在职发展。

标准三:保证学校的组建、运作和资源的管理都致力建立一个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学习环境。

标准四:与家长和社区成员合力协作,顺应他们各方面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标准五:做一个公平、正直并具有职业道德的校长。

标准六:对与学校有关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诸方面有了解、能及时做出反应,并产生影响。

(刘京秋,哈维·奥威.校长管理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1.)

显然,这两套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里面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述习惯的差异、关注点的差异、国家意志的差异等。但如果要我说,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我会这样去思考:中国好校长的标准是普适性的,关注的是校长自身的素养,这样的校长比较适合随时调动,因为换了一所学校,这些标准仍然适用。也许,这比较符合中国的行政体制,但是,我个人认为,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和引导校长的成长,很难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与“名校长”。

我们再来看美国的这套标准,大家是否发现,他们对校长的评价与校长所在学校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看到的是“这一个”学校中的“这一个”校长;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一个”学校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校长的作用与价值;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文化特色的创建与校长成长的关系。

也许,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比较,我们有所了解,在从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校长,到好校长、名校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校长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名校长的内涵:

首先,有正确的教育观乃至教育思想,并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和自己的办学价值观或办学理念。

其二,在领导、管理和经营学校中,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学校保值增值。

(增值:做大,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条件更强;做强,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声誉不断提升;做优,学校特色与品牌的创立、学校文化的形成,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具有了核心竞争力。)

其三,能促进、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个体的成才。

其四,能从文化管理的角度进行学校管理。

(从经验和常规管理即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到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再到文化管理)

其五,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能以人格魅力去推动师生和学校发展。

(徐凌云主编.名师名校长培养叙事.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4.)

这段阐述中,我们会发现先进理念、长远规划、文化眼光和高尚品格在校长成长中的重要意义,而这些其实都说明了校长成长离不开特定的学校发展平台。

(三)学校发展的几个阶段:

既然校长是在学校发展中成长,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学校发展这个命题?我认为,学校的发展要经历以下这几个阶段:

第一步:办一所好学校(教学质量区域认可)

第二步:成为有特色的学校(以学科特色或单一特色起步)

第三步:成为有文化特色的学校(全员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第四步:成为名校(文化的辐射与影响)

第一是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阶段;第二是学校单一特色形成的阶段;第三是学校文化特色形成的阶段;第四是学校文化气候形成的阶段,即学校文化已经能对地区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对同类学校起到示范与引领效应。

大家都清楚,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办学,升学率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算大家都觉得目前的考试评价还不是特别科学,但是它却维持着这个社会人才选拔的规范秩序,它客观存在,也必须存在。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发展创新,离不开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被区域认可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所处的合适位置。当然,在抓升学率上拼命追赶超越是没底的,但稳定是前提。

在教学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能就要开始发展几个特色品牌了,比如某一个学科的特色,某一个部门的特色,某一个科技、艺术项目的特色等等。例如“古风新韵”民俗活动特色、学生铜管乐队特色等。

学校办学特色可能就是从这些单一特色(规范的说法可能分目标特色、德育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体艺特色五类)起步的,但是,单一的学科特色、项目特色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因为它还没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它太容易因带教老师的职务变动、行政命令的干预、办学经费投入的变化等发生变故或中途夭折。因此,真正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文化特色,其最终的检验,不仅是社会声誉或是领域名望,更应该来自于学校内部,取决于全体师生的心理认同和精神向往,这种办学特色会在学校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并能让历代学校成员都能由此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当然,如果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帮助与造势,加上学校自身的包装与宣传,加上社会的评价、舆论和口碑,那么就能达到学校发展的至高境界,以文化的辐射和影响见证一个新的名校的诞生。当然,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四)校长上任的几个阶段

不管是新任的校长,还是调任的校长,总会有初来乍到的一刻,那么我们就以新校长上任为研究线索,看看校长是如何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成就个人成长的。

·起步阶段:以管理者的身份介入

新校长,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校龄最短的学校成员,却又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最高决策者,如何开好局?稳妥的做法可能是“以静制动”,即多观察、少判断,说话谨慎、处事低调。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不大会出错的,但绝对低效,而且如果没有超强的后劲,往往会坐失先机,错过让人信服、赢取老师认同的时效。那么如何尽快打开局面,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我觉得要从两件事做起,一是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摸清学校内部各种小群体的关系,利用好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以深入教师群体。二是了解、修正或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以管理者的身份介入,尽快掌控学校的日常运作机制。我们来看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例子。

杜朗口中学原来并非一所优质学校,然而崔其升校长上任之初,一套严明的制度,使学校由乱而治。崔校长说,领导是有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制度是绝情的。当然,杜朗口中学的“重典”,不仅表现在规章制度执行的有力上,也表现在制度制定的符合实际、科学规范上。例如在他们的评价体系中对上课的要求有:

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表现自我。

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

4.教师基本功:A.板书有条理,能把本节课的要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

可见,杜朗口中学的各项规章条文,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少了繁琐冗长,因而有着强大的指导力和约束力。

·稳定阶段:以领导者的眼光规划

大概经过1年左右的时间,校长与师生的磨合期差不多结束了,校长的管理思路也落实得差不多了,学校的发展进入了稳定阶段。这个时候,校长对自己的定位就要开始做出调整了,要从学校“管理者”逐渐转变为学校“领导者”。“领导”是“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判断校长是否具备领导素质的关键性因素是其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能力。

管理大师彼得·德克鲁在《第五项修炼》中有句名言:领导就是远见。校长要有眼光,有长远规划,哪怕在一个学校只做3、5年的校长也要有长远规划,追求短期效应对学校发展是不利的,对个人发展也不一定就有利。

因此,校长要思考那些对学校的发展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问题,要对学校发展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所以对领导者而言,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也是最大的失误,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在学校发展步入稳定阶段后,为使学校课堂改革再上新台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多次修改,制订了《改革课堂教学,建设特色学校3年发展规划》,找准了方向,将学校带上了新的发展轨道。

当然,一份学校的长远规划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队伍建设这一块。学校发展要靠人,教师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做出重点规划,包括培养的目标、方略、步骤、分年度计划、评价标准等。同时,还要思考,在队伍建设中,作为校长能够直接参与的有哪些工作,需要校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间接参与的有哪些工作。

比如,教职员工素质培养这一项。教职员工的素质一般分为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部分,其中,人文修养就是校长可以直接参与培养的。我一般会在学校进入稳定阶段后,思考对教职员工的人文修养的培养问题。在学校我会亲自担纲开设人文系列讲座,有“意境相生的学校文化构建”、“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思考”、“人文修养与文明礼仪”等专题,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与欢迎。同时,我还积极邀请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来学校指导工作、开设讲座;充分利用学校比较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等,为学校的教师创造提高专业素养的机会。

此外,校长应该非常看重干部队伍的建设。我对干部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因为我认为,干部是领头羊,干部要公正、得力,学校各条线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干部要能创新、进取,学校的发展才真正会有起色,有底气。所以,对干部的培养也要有专门的规划,必要的时候,还要量身定制。

这里,我想要着重讲一个干部提拔的问题。新校长到了一个新学校,一般都会再提拔一些新人充实干部队伍。校长提拔的人,总是校长欣赏的,但是提拔前要慎重,不能感情用事,提拔那些只对校长负责的人;提上来后更要注意加强教育,因为教职工往往会从校长重用的干部的行为表现来评价校长的水平,他如果做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校长本人,甚至会把校长的群众基础都毁掉。所以,我们宁可用那些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校长工作的人,也切不可任用那些阿谀奉承、眼睛只朝上看的人;同时,对新提拔的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尽心栽培。

案例:

重用瞧不起自己的人

1991年,庞荣瑞调入武进市湖塘桥实验小学任校长。刚进学校,就有人告诉他,到了实验小学以后,某位教师一个人就够他受的。这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很高,但个性很强。果然庞荣瑞上任以后,这位教师就很看不起他,在工作上也不是很配合。但庞荣瑞不仅没有计较,反而把他提拔为副校长。此后,这位教师就像一位蹲点的教研员,每天和青年教师在一起,听课、分析、研究……为湖塘桥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校长来说,重用有能力的教师,很容易;重用很有能力,但很有个性并瞧不起自己的教师,则很难。这时就需要校长具有宽阔的胸襟和礼贤下士的人文情怀,用以体现校长的领导者风范。

·发展阶段:像教育学家一样思考

很多时候,校长被尊为职业教育家。我以为,这样的称呼不是恭维,而是我们在校长岗位上应当实现的目标,校长应当努力使自己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然后成为一名教育家,换句话说,校长成长的目标是教育家。

校长应该有自己独到而系统的教育理念,以致教育理论,这也是教育家的特征。它集中体现在校长的办学理念上。高位的办学理念,可以是校长个人的创建,也可以是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能够引领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个人的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由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两部分组成。办学思想是对于学校举办者而言,从宏观上把握学校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它更多地是考虑到学校整体的规划;教育思想是针对培养什么人的,从微观角度阐述有关的教育理念,它更多地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又都围绕着办学理念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学校文化的内涵,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办学理念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体现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计谋、策略和韬略。虽然,我们现在把它放在学校的“发展阶段”系统提出,但其实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在校长上任的第一年就应该开始的,在学校长远规划制订时,已基本成型。校长往往先提出一些较为直接的、近期的、局部的、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办学主张和目标,经过不断实践、摸索、总结,进而提出一些全局性的、高层次的、长期性的办学主张和目标,伴随着学校长远规划的正式出台,是校长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和提高的阶段,也是校长成长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我们再来看洋思中学例子,1985年,蔡林森校长就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响亮的口号。但是,在那时,这句话只是校长的一种原来的教育意愿,一种感性先行的办学设想。随着学校的发展,各项工作的深入实践,这种设想得到进一步丰厚和完善,逐步走向理性化和系统化。十几年后,洋思中学形成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连续十年学生的合格率和升学率都是100%,创造了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奇迹。在“三个一”的学校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进、德育的“生活课程”、“三坚持、一超前”的教学常规要求、实行“承包制”的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围绕“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有着规范和系统的深化措施、评价体系,校长的办学理念也随之走向了成熟。

当然,办学理念再先进,学校规划再完美,都要有一个具体实施的载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成为了办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实践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因此,校长思考课程问题,也是对学校核心问题的指导与引领。同时,对课程的引领与指导也逼着校长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这不仅树立了校长的个人威信,更增加了学校的凝聚力。

·创优阶段:以欣赏者的角色宣传

在前面提到好学校与名校关系的时候,我曾经提到一句话,不知道各位校长是否注意到了,我说“真正的名校一定是好学校,而好学校不一定都能最终发展为名校”,为什么呢?就差“示范性、引领性”这一步。我认为,高位的办学理念,既能俯身实践,又能昂首示范;真正的名校应该要以独特而强劲的学校文化去辐射和影响同类学校,能做到在实验中引领同类学校共同发展。

“发展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学校已经成为了社会公认的“好学校”,教育质量众口皆碑,学校文化初步成型,这时,学校就要进入“创优阶段”了。

此时,校长的责任又有了变化,校长的办学理念不能只满足于深入本校师生的内心、为本校师生认同即可,而是要想办法,在对内继续做实事的同时,对外开始作宣传,要把学校的品牌打出去。

首先,需要校长在其教育观点、办学主张、办学目标、治校策略、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衡量标准、领导能力和管理经验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个人独创性的办学理念;并对自己的一套办学观点、主张、经验有了理论研究,形成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概括。其次,通过经验宣讲、出书撰文、课题引领、师徒带教、联片实验等方式,使校长的思想和实践,对周边学校乃至更大范围教育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产生重大的、长期的影响。

这里,要打消各位校长的一个存疑,打造名校的目的是为了校长能出名吗?

我们先来看一位知名校长的两段话:

“关于‘校长’的定义,古今中外有很多种。我对‘校长’含义的理解,最深切之处就在于,校长是个‘领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领着全校的教职员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奔跑中反映,‘领跑人’的心智在奔跑中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奔跑中实现。”

——人大附中 刘彭芝

“我认为,校长作为一个人,他不可能是万能的;但作为一校之长,他又应该是万能的。校长的万能,应该体现在他的用人上,不仅要用好校内的人,而且要用好校外的人,发现和调动社会上一切的积极因素,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这应该是校长的万能所在。”

——人大附中 刘彭芝

作为21世纪的校长,作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校长,应该有这样一份时代责任感,有这样一份超越个人名利观的胸怀和气度,有这样一份成为“中国校长”领先世界的使命感,以第一等的正气、第一等的襟怀、第一等的追求,取得第一等的业绩,达到臻于第一等的人生境界。

·卓越阶段:以服务者的姿态深入

有人说:“追求卓越的激情意味着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当高远的目的与强烈的实用主义相结合时,卓越便产生了。”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认为,校长在领导上、在管理上一定要有高位的思考,但做低位的事也应该是校长的本分。特别是在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校长甚至已经被公认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家之后,更要放低自己的身份,以服务者的姿态深入学校的工作,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发现新问题,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

位于南黄海之滨、栟运河畔的江苏省重点中学栟茶中学是近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背景下杀将出来的一匹“黑马”。最令人信服的是学校一直招收的全县二流生源,但却连创佳绩,办学水平从2001年的全省62位上升到2002年的50位,2004年更是创出了南通高考史的奇迹,生均总分593.5分,居全省之首。在他的领导下,栟茶中学从一般农村中学升格为南通市重点中学,1998年跻身江苏省重点高中行列,学校荣誉室内挂满了国家、省、市、县颁发的荣誉奖牌,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并成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优先录取定点学校和优质生源基地。学生家长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这所校风正、质量高、孩子发展空间大的学校。姚止平校长先后被评为名校长、科研型校长,任命为如东县教育局正局级副局,《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服务导报》以及新浪网、中华网、新华网等国内综合网站争相报道学校的喜人成果,省内外学校纷纷前来探寻姚止平校长的“牧马经”,学校每年都要接待数十批来访者,仅2003年至2005年底以来就接待了近300批3000多人次来自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及本省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盐城等所有大市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在学校有的一住就是两三天,从早自习到晚自修全程观摩,从宿舍到食堂、厕所全方位了解。

这样一所学校,可以说已经到达了卓越阶段,但校长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6:30 巡视所有班级的晨读情况,巡视完毕回宿舍吃早餐。

7:25 到办公室记录巡视情况。

7:30 为两名学生办理借读手续。

8:05 分管后勤工作的陈健副校长汇报昨天去县建委办理体育馆建设项目的情况。

8:42 教导主任兼高一年级主任徐旭东汇报高一各班学额情况以及新学期行政听课安排(协管教学的校长助理到英国考察三个月),姚止平校长特别强调高一年级新老师多,要加强质量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

9:20 接市局关于三星级高中转星工作的情况通报的电话。

9:40 听课。

10:30 办公室门前有三人等候,其中两人等候审批发票。一人是县气象局来校联系宣传事宜的,姚校长通知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与其商谈具体工作。

11:00 审阅学校参加南通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的总结材料,交待相关部门要在发挥团队精神、挖掘整体优势以及集体备课方面下功夫。

11:40 午餐,休息。

13:30 姚校长作为局开学工作检查组组长到镇各中小学检查开学工作。

16:00 回校,批阅文件,交办公室处理。准备教研组长会议讲话材料(每次都亲自做好充分的准备)。

17:25 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陪同新华日报社两名记者来校采访。

18:40 记者提出参观校园,观看学生晚自修。

19:15 参观完毕,姚校长陪同记者吃饭。席间谈到对古镇的留恋,对学校的深情,交流了作为一个高干子女在农村创业的酸甜苦辣。(研究人员席间多次为之感动)

21:20 到办公室阅读报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南通日报》、《如东报》),浏览了几大网站的新闻。

21:50 到学生宿舍区巡视后回家。

从对姚止平校长一天工作的跟踪情况可以看出,作为学校一把手一直坚持坐镇教学中心,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分析研究教学现状,使得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的突出程度远远越过了同类学校。透过他一天的工作,可以看到姚止平校长的工作量相当大,但他的工作安排比较合理,把学校内部的重大决策以与学校外部的沟通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心应手,显示出较高的领导艺术,展示了一个成熟的教育管理者的睿智。

姚止平校长说,十年的校长生涯使他自己积累了很多的管理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和明晰的管理思路,每一个教育决策都将自觉地顺应管理理念作出决断,一切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出发,把握重点,注意平衡,不懈地推动学校的进步。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无论地位多高,名气多响,校长还是要忠于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坚守于一名朴实的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本分和职责,这样才能永葆学校的“卓越”,永葆“名校长”的内涵。

二、素质在能力超越中提升

列宁曾经说过,领导者的工作需要各种特殊的素质。刚才,我们结合了学校发展的几个阶段,研究校长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在校长成长的纵向截面中发掘了一些优秀校长的素养和品质。那么在这一大点里,我们就从静态的横向切面中来探讨校长的素质到底有哪些,我们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份材料:

先来看一份材料:

1998年,江苏教育学院王铁军、周在人提交了一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报告》(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校长队伍培训与建设研究》的四个子课题之一)。他们综合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的结果,将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归纳为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和八大现代管理能力。

四大基础素质:

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职业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品质;

专业知识素质——包括政治理论与国情知识、教育法规与政策知识、现代学校管理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其他学科有关知识;

自我发展能力素质——包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

身心健康素质——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六大现代管理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

八大现代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关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

报告认为,现代校长素质的结构和内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素质的内容和要求不可能停滞在一个不变的结构和水平上。检验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根本标准是实践。

对于校长素质与能力的论述,所谓汗牛充栋、不一而足,而我认为,这一份报告比较全面,比较具有时代性,我们可以作为权威参考。

·个人解读:

※素质与能力:

我个人的理解,要讨论优秀校长的素质与能力的问题,首先要辨别一下素质与能力的区别,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常常是将它们合而为一来看待的。

依据理论界的观点,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界定,可区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层次。其中,既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成分,而后天成分显然是主要的。所谓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表面看来,“能力”与“素质”十分相似,它们的联系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素质的特点是“内隐”,而能力则是素质的“外显”,是人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本事和力量。

※优秀校长的基本素质:

如果按王铁军教授21世纪中小学校长四大基础素质的提法来看,优秀校长的基本素质当然也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优秀校长应该是正义的代表,是党和国家意志的坚定捍卫者,要有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政绩观。

在知识素质方面,优秀校长应当是博学善思的代表,要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面,要懂得一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拥有比较丰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

在道德素质方面,优秀校长应当是无私正直的代表,要具备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宽厚大度的德性和品质。

在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优秀校长应当是沉稳坚强的代表,要具有稳定的情绪、坦荡的性格,要具备乐观自信、意志坚定、心胸豁达等良好的素养。

当然,在学校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和引领者,还必须具备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素质,比如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教育观念,有新的思维方式、强的创新精神和敏锐的超前意识,有与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法律观念、财务知识等,有强大的人文关怀精神(随着老龄化城市时代的到来,校长还应该特别加强对退休教师与老同志的人文关怀意识),有自我修炼的品质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自我超越的素养等。

·一个观点: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领导者的影响力”(或者也可以说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对学校的发展是否一定起到正面作用的问题。我们常说领导者自身素质和魅力能使被领导者由衷的、自觉的、心甘情愿地主动服从,也就是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为他能建立起真正的领导权威。但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以领导者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即“能人本位”的思想误区。过分强调校长的优秀素养和个人魅力,过分注重依靠领导者个人的品格、知识、能力来实施领导,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会影响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我们推崇的应当是一种以理念为本的领导方式,用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思想意识和一致的奋斗目标,即学校文化的力量,来实施领导,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人(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凝聚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让每一个学校成员都能自觉地承担责任和道义,管理好自己。

因此,从比较个人化的观点来说,我认为一名优秀校长最重要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对学校文化构建的设计与引领上,体现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决策中。

※优秀校长的关键能力:

对于学校发展而言,我觉得以下四点是成为优秀校长最为关键的能力:

一是对学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会制订宏伟的管理目标,要能在正确的理念下制订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

二是对学校大事的预判能力,校长一定要有敏锐的前瞻性、预见性,而且对大事的预估要准,这样才能产生被人信服的引领力、指导力;

三是校长的执政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随时会产生始料未及的变故,在事到临头之时,校长不仅要能敢于站出来,站出来以后,也要有条不紊地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这就是校长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

四是校长对学校文化场的营建能力,学校应当是愉快的、充满希望的地方,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能带给师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而这正是健康的学校文化的第一特性。

我认为,以上这些所谓的关键能力其实都离不开一种能力,即学习能力。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知识的更新周期为2~3年,不重视学习,今天的优秀校长可能就是明天的淘汰校长。古语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校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当然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可以是“听中学”,在借鉴中学习;也可以是“思中学”,在思考中学习。但无论如何,学习能力一定是校长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成功,由成功走向卓越的最关键的基础性能力。

·重点关注:

素质与能力虽有天赋存在,大部分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素质可以不断提升,能力可以不断加强,所以如何培养是关键。当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培养途径,比如今天的讲座,比如我们在校长培训班中学到的一系列课程,比如上海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等。但这一切都是他培,来自外界,我感到,自觉地采用自我诊断、自我觉悟、自我修炼、自我改进等自我培养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在校长素质和能力中提到的个人修养、个人学识、经验积累和协调能力的提升,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两个要点需要引起大家关注,只有将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才可能走对方向,取得效果。

※思维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方式”决定着个体在具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行为处事中的思维方向、路线,它是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核心机构之一。换句话说,思维方式就是人考虑问题的方式,对事物的认识与推论的方式。同样,校长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行为状态,也都受到思维方式的制约。

在这里,我介绍几种在学校变革中,优秀校长采用的思维方式,但因为时间关系,不作展开,如果有兴趣,校长们可以自己去翻阅有关书籍。

①主体介入性思维:即在真实、具体的办学条件下,主动、自觉地从个体“可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以自己“难为”、“不为”的方式思考问题),以自我使命为基点,积极寻求可发展的资源。

②动态生成性思维:即将学校转型与管理变革视为一个动态发展性的过程,正视偶然、意外、危机的存在,把这些看成是学校发展的新资源、好机遇,将可能性不断转化为现实性,并生成新的可能性。

③整体综合性思维:即学校的工作要有整体的思考和策划,在整体策划的基础上,具体组织和调控各条快的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④最优选择性思维:即在处理学校工作或协调各方关系时,要因时因地进行变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佳方案。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也能明显感受到,有的校长会整体、综合地策划学校变革的战略,会迅速把握变革中出现的各种机遇;而有的校长则一直相当被动地开展着工作。这表面看上去是校长能力的高下,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然。

※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即管理的类型、模型或风格。管理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治体制(民主集中制)、文化传统(中国的官本位思想、重视人伦等)、科学技术(网络办公)等。今天我在这里,介绍一种通过“人性假设”理论来划分管理方式的视角。

“经济人”假设理论

指人的行为本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报酬。

管理方式:把物质和金钱作为主要的刺激手段,重视对个体的激励,对工作态度消极者采取严厉的经济惩罚措施。

“社会人”假设理论

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在经济效益,而是工作中的社会关系,物质刺激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只有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的动力。

管理方式:把人际关系当作主要的激励手段,更多地采用团体的激励方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

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更大的满足。

管理方式:把工作内容本身作为重要的激励因素,因为在工作中能使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复杂人”假设理论

也称“权变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并非如上述三种人性假设那样单一,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管理方式: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突出管理行为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人性假设”理论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维视角,我觉得比我们平时单纯去讲校长的硬性管理、柔性管理,或者说科学管理、人文管理要来得清楚些。当然,有关的管理理论还有很多,包括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等等,我们可以适当地去关注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的管理实践所用。

三、智慧在案例剖析中闪光

刚才讲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在座的各位可能会觉得,听听是有道理的,做做是学不来的。的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有人通过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的事例,总结说道:

“一个好的校长,会把头和脚都扎进学校的实践中去,他的教育思想、信念,不是从书本和文件上照抄而来的,而是从学校的具体实践中生长出来;他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学校细小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

接下来,我就想带领大家细细地来品读一位名校长的管理智慧和领导艺术,让我们看看,优秀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到底是如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现的。

重点案例:

孙稼麟校长成功经历中的关键性事件研究

一张合影:

孙校长是我名校长班的指导老师。当时有个作业,是根据所提供的导师的材料写一篇管理案例。我在写的时候,感觉很困难,因为孙校长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显著了。我们可以看看这样一张照片,一触及他的形象,那平易的笑容、宽容的气度、睿智的谈吐、彬彬的举止、关切的眼神便跃然而出,这是一种无形的感召,让人觉得这样的管理者绝对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所以要对孙校长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他的管理才能,做到“客观”分析实在很难。于是,我只有抛开所有的情感因素,单从事件本身入手,几经周折,才剥离出了一个用智慧化解难题、步入成功的管理实例。写的时候收获很大,今天想同大家共享一下。

一份业绩:

孙稼麟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首批骨干校长。自1985年起,历任初中、一般职校、国家级重点职校、市重点中学等多层面学校校长,在每一所学校,都能用3~5年的时间,使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被公认为在学校管理方面能够“妙手回春”的“常胜将军”。

孙校长的工作简历:

1974年在上海市四平中学担任政治学科教师、教研组长

——所带普通中学班级政治高考成绩名列虹口前茅,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获“虹口区先进教育工作者”、“虹口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1985年调入韶山中学担任副校长、校长

——很快,韶山中学由一个薄弱初级中学发展为合格率连续数年达100%的“上海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

1990年7月,担任上海市长白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仅仅两年,长白职校由原来的全校仅68名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7个班级、1200多名学生的市职业技术学校B级办学单位,被誉为“可贵的长白效应”。

1992年7月,担任上海市统计职校校长

——实施“立交桥”办学模式,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起始的3个专业发展为16个专业,学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多项市级以上表彰。

1999年6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

——2003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研究型”学校文化逐步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学校凝聚力空前高涨。

从这一份业绩单中,让我们看到,一位成功的校长,居然能够把制造教学与管理的奇迹变成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常态!在兴叹之余,你也许急于想找到答案,在这些成功因子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一些操作上的潜规则?成功校长的实践智慧我们该如何去关注,如何去借鉴,如何去仿效?如果说所有的理念都有一个终极内核,那么孙校长成功经验的核心又是什么?那么,就让我们追随孙校长回到1999年初夏的那一天,从一个的校长新上任看起。

·“起承转合”中的文章——析孙校长的管理才智

※顺势而起——认同感的激发

关键性事件一:“下马威”

1999年,孙稼麟校长走马上任。

6月25日,报到的第一天,第一次参加“一附中”的活动,是参加“有关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规划报告草案”修改意见征询的骨干教师研讨会。

结果:学校的骨干教师把这份规划给“彻底推翻”了,并抛给了孙校长一句话:“校长当如陆善涛”。

[注:陆善涛,1954年起任“一附中”校长,以其不断“争先”的目标管理能力,在为“一附中”争得“学制改革”先机的同时,奠定了教育科研工作在“一附中”的地位。他在任时期是“一附中”的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教职员工往往以陆校长来评判、要求、评价后继校长们的工作。]

新校长,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校龄最短的学校成员,却又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最高决策者。面对极有主见、又带有排斥情绪的老师,怎么办?“聪明”的做法古已有之,谓“以静制动”,即多观察、少判断,说话谨慎、处事低调。这样的做法当然是非常稳妥的,但绝对低效,而且如果没有超强的后劲,往往会坐失先机,错过让人信服、赢取老师认同的时效。那么如何尽快打开局面,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孙校长的对策:三把火,烧到自己身上,烧进老师心里。

我刚来报到的时候,向老师们的表态是“四不三讲两手都要抓”。四不就是不贪、不懒、不谋、不滑。三讲是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两手抓是指教育教学、硬件软件、物质精神、内功外联都要抓。

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我第二次给老师们表态,12个字:“给我时间、看我表现、重在实践。”

一朵朵金花冒出来,一个个课题拿下来,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如何使单兵凝聚起来?从当时的情形看,我觉得应从心入手。宽松的环境和土壤开出了这么多花,但也会导致老师的散。从心散到心冷,学校就凝聚不起来。我当初的基本想法就是要使老师的心热起来。我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废除校长特别奖;第二件是“我到这个学校,三年不出国”;第三件事是教师收入三年超“统计”。

静?动?

可见,孙校长选择了“动”,他敏锐地抓住了老师期盼出现一位能带动学校快速发展、为教师谋福利的好校长的心理,主动敞开自己的胸怀,大胆表态,让老师走进自己的世界,感受到踏实和安全。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外来者的排斥和防范是人的本能,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心的陌生感和不确定性。孙校长此举正很好消除了老师的顾虑,缩短了彼此的心灵距离,顺势而起,为下一步工作开了个好局。

如何动?

反观周遭,校长新上任,往往不是“静如处子”,就是“动如脱兔”。而对“动”的一般理解是“废旧立新”,于是新校长们夙兴夜寐,修订新法,颁布新政,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这样的“有为”往往会引起师生的反感,甚至是敌意。孙校长也烧“三把火”,但并非是对别人的发号施令,而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用“三把火”烧自己,其实也是点亮了自己,它的光华和温暖会投影到老师心中,使老师的心由冷而热,由散而归,自然而然就激起了对新校长的认同感。

※因势而立——创新性的依托

关键性事件二:是在瓶里插花,还是在地里种树?

“一附中”是一所传统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五六十年代,陆善涛校长奠定了教育科研工作在“一附中”的地位;文革前后,徐正贞校长又开了中学教师“整学期不排课,享受科研创作长假”的先例。于是“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成为了很多“一附中”教师的追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五朵金花”远近闻名,并不断绽放出“教育小花”,被称作“一附中现象”。

“我来的时候,一附中已经是很辉煌的了”,这是孙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事实。除非是一所新校,否则总有传统,如果传统并不十分优秀,那么后来者很快就能找到突破口,开创新的传统;但如果这个传统带着耀眼的光环,而且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后来者还要不要提出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策略?如何发展?如何创新?

孙校长的对策:沿革中突破

我不断在思考着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科研领先、教有特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这个传统办学特色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能否找到贯通这个办学特色中的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方式和策略?

我们的回答是,“一附中”的办学特色的背后隐含着一种追求,那就是对人的充分发展的追求,这也是“一附中”学校文化的价值内核。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能够贯通的方式和策略是“研究”,即基于研究为本的教和基于研究为本的学。

我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于1999年底确立了“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的新的办学理念,2000年,我们又确立了以三个“研究型”(“培养研究型学生,创设研究型课程,造就研究型教师”)全面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的发展战略。

回顾“五朵金花”走过的历程,他们总是能够在自身学科或跨学科方面建立自己独到的课程。于是我们又设计并主持了“创设‘实践性、研究性学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

驳?立?

“先驳后立”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所以后来者往往喜欢在“否定陈习中”进行变革,但孙校长的做法启迪了我们的思维,后来者也能够做到在“肯定传统中”找到创新之路。每一位有追求的校长当然都会拿出自己的立校之举、兴校之策,但“立”的前提条件并不是“驳”,而是客观的分析和敏锐的发现,“基于历史,立足现在,发现关键,寻求突破”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如何立?

瓶里的花,地里的树,哪个观赏性更强些?也许是前者,因为前者精致。瓶里的花,地里的树,哪个生命力更长久?当然是后者,因为后者有根。

伴随着文明的高速发展,观念的变革、理论的创新总让人眼花缭乱,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当今的校长不缺理念也不缺思想,但缺的是合适的理念,少的是有“根”的思想。孙校长的“因势而立”告诉我们,只有从自己的学校传统中挖掘出来的东西才能深入人心,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

※造势而治——凝聚力的缔结

关键性事件三:“温吞水”

有一句顺口溜:“吃在复兴,玩在附中,死在北郊”,说的是虹口区排名一、二、三三所学校的不同情形。“一附中”长期以来一直占着老二的位置,上不去,也无人赶得上,所以学生就靠聪明放心地玩,不是瞎玩,而是玩聪明,玩出好多头脑OM、车模等全国冠军、世界冠军。老师也与学生一起玩,玩出“五朵金花”等全国有名的一群特级教师。但是,玩出名堂的到底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师的职业倦怠情绪随着“玩心”慢慢滋生。孙校长初来时曾有这样的感受:“‘一附中’的老师像‘温吞水’,怎么捣都捣不动。”

教师动不起来一直是学校发展的瓶颈,好的理念、措施、方法往往在基层的操作中就走样了,或被“对付”掉了。怎么办?如何赢取教师的热情和投入?孙校长的对策:借建设文本收心,借聚焦过程热心

2002年,老师和干部提出要搞分配方案改革。我觉得不应该搞这一块,我说就搞文本建设,希望无形之中能把老师的心收到高三上,收到教学上,收到科研上,收到德育上来。如“高三管理条例”、“教学工作条例”、“德育工作条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凝聚老师、引导老师的导向过程。每搞一个文本,都要经历这么几个程序:责任部门起草→调研→骨干研讨→教代会通过。从研究型学校文化来讲,调研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一点。这样,第一是老师的感情得到了宣泄,第二是老师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确认,这个文化氛围立即就改变了。让他们去琢磨这个的过程,实际上这个东西已经进到他心里了。我们不企求这个文本质量有多高,深入人心是关键。

独?群?

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责任到人”的思维习惯,所以校长有校长的事、中层有中层的事、老师有老师的事,大家心里都已划分得清清楚楚。制订条例当然是管理者的事,教师一定觉得与己无干,甚至某些中层干部也会认为这是校级干部的事,自己只负责操作落实。其实这样的心理暗示已经使老师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放在了管理者的对立面,一边是管人的,一边是被管的,“被管的”当然不会热心地去帮助“管人的”来管自己。延及学校推行和倡导的其他事情,由于一般都是从上而下的号令,所以老师们也会本能地封闭自己。这也许是教师变成“温吞水”的深层原因。

孙校长的做法非常巧妙,将建设文本变成一种群体性行为,以老师行为上的参与带动内心的关注,从而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使学校的管理意图和方法手段不再是闭门造车、一厢情愿甚至是曲高和寡的独唱,而是得到教师广泛认同、赞赏、重视的群体观念。

如何群?

孙武曾以水为喻,“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疾水”能够使巨石漂浮起来,这就是“水势”的威力,阐述了“造势治众”的原理。在管理中,有时校长也要学会“造势”,通过工作项目精心的选择或设计,使教师群体能够具有“疾水”般的聚合力、冲击力和带动力,使管理工作能有效推进,取得实效。

当然,我们很多校长在搞凝聚力工程,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时,很喜欢用钱说话。而孙校长的“否决”表现出了一位成功校长在决策上的高瞻远瞩。学校教师,特别是具有一定学识素养的高中教师,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者,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同时还有精神层次的需求,如对学校的归属感,对事业的成就感等,许多老师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管理者共享管理的权力。所以单用钱,聚不起心,有时还容易使教师钻入斤斤计较、价宜则售的逼仄境界,使人心更为涣散。

※运势而和——文化场的打造

关键性事件四:平台上的40多个老师

孙校长难忘记这样一件事:

2003年,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结束,专家走了,有人在走廊里说专家走了,我们的老师在3秒之内,真的是3秒,呼啦一下,都跑到办公楼的平台上面,他们问我:“专家们怎么评的?”“好不啦?”他们不是说,“哎哟,解放了。”我们学校也就100来个老师,当时那个平台上就有40多个吧,对,就是这么多人,当时真的很感动,真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以为,学校文化最终发展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共同体。

接触过“一附中”师生的评审专家们都说,没有一个学校的师生像“一附中”的师生这样对自己学校提出的一些政策、方针、理念这么熟悉。那孙校长是怎么做到的?

孙校长的对策:由制度而文化

显?隐?

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史上,分解组织的力量从来就是与我们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因而,出现了两种管理趋势。第一种趋势就是用人为设计的、强加的监控规则来取代共同体的“自然而然的理解”(腾尼斯语),从而使组织保持根本上的团结。第二种趋势则是在“被迫”生成的组织中间重新创造一种共同体的感觉。

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学校范围内实现这两种趋势的整合,用腾尼斯的概念来说就是:“要把‘理性意志’重新锻造为‘自然意志’,要把明显人为的、抽象设计出来的行为的理性模式‘自然化’。”

我们发现,孙校长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隐性”的文化构建方式,通过打造认同感提升学校成员的参与热情、工作热情,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如何隐?

好学校总是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团体认同感,而最初的打造一定是从显性的制度建设开始的。制度并非就是一些死的条条框框,而是由文化内生而又能催生文化的一整套东西。如果我们去翻阅一下“一附中”的“教学工作条例”、“德育工作条例”、“教育科研工作条例”等等,你会发现,这些制度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就是由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赋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德育立体网”、“实践性、研究性学校课程”等等,都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被写入了各项工作条例,从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一附中”“研究型学校文化”的张力。

对于一所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学校而言,如何运用好、保护好这种态势,使学校进入一种平稳、和谐发展的轨道,应该是学校所要努力的方向。而依靠学校文化的运作能力进行学校管理,较之纯粹的制度管理更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使之产生更高的效能。

孙校长由制度而文化管理思想,就是通过隐性的文化管理,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通过为教师提供机会、与教师一起制订教学规范、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教师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使教师产生强大的归属感,以校为家。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自尊,发挥教师最大的自我效能,更能使学校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形成如上文所描述的那种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宽容的、人人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愿意表达自己观点并愿意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服从的和谐氛围。

·“忘掉身份”后的拥有——品孙校长的领导艺术

读了以下文字,你会有什么感受?

◇“统计”是孙校长对上海市统计职业技术学校的简称,也是孙校长调来“一附中”工作前的所在单位。孙校长从“统计”调到“一附中”的时候,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签名,上诉、请愿,不让孙校长走。写给区委组织部的信,其中有两句话是“有谁比我们‘统计职校’的师生更知道孙校长的身体,有谁还会像我们这样来爱戴孙校长”。用孙校长自己的话说,“我没想到老师会对我那么好,我看了掉眼泪的”。

◇学校的科研课题多了,学校的生源也多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多了,相应地,教师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于是老师们发现,在“一附中”,按照复杂劳动、简单劳动算起来,工资最低的就是孙校长。于是大家联名写了个东西,要教育局批准,学校自己发孙校长的奖金,每年10万块钱。虽然由于孙校长的阻拦,此举未能成功,但大家都是以心换心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孙校长到市里开市劳模会,回来后,一点儿没有想到,校门口前面全部都是老师,夹道欢迎……

教育专家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校长的角色需要从管理者向领导者发生转换。“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呼唤一大批善思考、能引导的‘领导型校长’”(陈玉琨语)。领导远大于权力或职权,它意味着下属在一定程度上自愿地服从,它意味着在领导方式上讲民主,富于远见,勇于决策,善于用人,它意味着能为整个组织和全体人员注入一种精神和希望。

孙校长的成功在于,他没有长时间徘徊于低级管理者的灰暗空间,而是已经实现了校长的角色从管理者向领导者的合理转型,并能自由地在这两种角色中“诗意地漫步”,时时享受着成功“领导者”的激动与快乐。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关键性事件五:分配方案改革

六个文本全部搞好后,接下来再搞的就是分配方案改革。从我上任起到这个时候,已经四年过去了,文本搞了两年,自我感觉蛮好的,我也基本上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其次,老师也有了基础。此外,这个时候学校的财源比较稳定。这次就是搞分配方案改革。分配方案也是按照前面的模式,大量的调研。每一次调研会,我都参加。让老师们提意见,可以采纳的我就采纳,不可以采纳的我就直接给他们说。……我们的分配方案搞“津贴制度”,一共有十几个津贴,包括保健津贴、老年津贴等。因为依照分配方案,多劳多得,肯定年轻人合算,年老的人就有想法了,过去我干得动的时候,没钱,现在我干不动了,你们又……怎么办呢?搞一块“校内教龄津贴”,针对老教师的。这些关系都要处理,不处理不行。一个故事的两个纬度:

其一,适时的调控,合理的否定。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化的过程就是在学校师生群体中培育学校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完成这样的制度改革则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分配方案改革”,为什么02年不能搞,而两年后又能搞了呢?在上文引述的语段中,孙校长分析得很透彻,孰先孰后,孰缓孰急,成功的校长心中一澄如镜。

管理讲民主,领导重决策,这样的决策体现了孙校长站在战略高度的“非程序化的思维”;该听从的听从,该否定的否定,这样的决策也体现了孙校长站在全局高度的前瞻性判断。这一切,都是孙校长领导艺术的展现。

其二,心灵的照应,对话的回流。

“一附中”的老师常说,孙校长同老师交流很有特点,即他从来不会用命令式的口吻与老师交流,而是针对某个话题,与老师不断建构,螺旋式上升,以求形成对话的回流,形成一个整体。行政会上,“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到最后结论时,经常很难分清楚哪些观点是老师的,哪些观点是孙校长的,这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孙校长的咨询术”。

其实,在每一次调研和交流前,孙校长都是“心中有谱”的,学哲学出身的孙校长,其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度不是常人能及的,但如果以这些强势去压人,失去的将是老师心灵的认同和情感的回应。在孙校长的领导艺术中,以“共同遭遇者”的形象出现在师生员工面前,赢得的又岂是一两次成功的调研?

殊途同归的一条秘诀:

忘掉自己的身份,对所有老师要好。

人间最硬的是人心,最软的也是人心,心能坚如磐石,能韧如蒲苇,也能冷如冰霜。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管理,看似无情,但却处处有情。这种情是体验之情,是一种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感情。成功的校长,总能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激情。

“忘掉自己的身份”,体现的是一种“云淡水暖”般的谦和之情,亲近之情;“对所有老师要好”体现的是一种“春风化雨”似的博爱之情,包容之情。

领导的艺术并非纯粹的方法和手段,他融入的是领导者的人格品质和真实情感,大事做细、小事做实,同情换位、一视同仁,有时,忘记自己,才能获取成功。

·讨论与分析

在古希腊特尔裴神庙的大殿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一直以来,认识自己是如此艰难,而发现自己的短处,想要做出修正,更是难上加难。案例研究让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机会,通过与成功人士的比照认识自己,通过对成功做法的探究寻求改进。

孙稼麟校长是一位成功的校长,透过他成功轨迹中一些关键性事件的评析,我们看到,他的身上折射出了成功校长的某些人格特质和治校规律,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注入激情,实现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转型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说:“实际上,做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管理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应该有一种激情,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

我们在孙校长身上看到了这种激情,这种激情,是建立在智慧之上的豪气,是建立在谨慎之上的勇气,也是建立在挑战之上的志气,它虽然不能保证总与成功比翼,但一定可以在困境中给你带来憧憬和希望,一定可以促使你在低头做事时,不忘抬头看天、关注大局、把握方向,于无声处实现由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转型。

校长的激情来自时代的责任、社会的期待、师生的爱戴,更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对校长岗位的钟情和对办学理想矢志不渝的坚持。

二、注重沟通,坚定亲和力即影响力的信条

孙稼麟校长有一句名言,“每个教职工进这个校门,笑得出,这个学校就有希望。”而校长的笑容则是引发教师开怀的最佳催化剂。

校长的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笑容对老师而言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有人说,应该把校长原来的裁判角色转变为“啦啦队长”,这样更善于激励教师和学生。但是“孙校长的咨询术”启示我们,与教师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其效果可能比夸张的赞赏更有效。美国的巴纳德就说过,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校长,你应该主动走近师生,或能让师生主动走近你,这样,校长的权威和影响就不会虚幻为一个遥远的符号,而是深入人心“润物细无声”的感召。

三、强化自律,保持修其身与平天下的统一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校之长,当率先垂范。

“一附中”大力推崇的“修身课”,初上任时的两次表态,都体现了孙校长对修炼自己品格的重视。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作为校长,正直廉洁是让师生信服的前提,但其他优秀的品质也应该列入到自己修身的清单里。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了“第五级经理人”的概念,他们的共同特质就是都有着谦逊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我们应该择一而从,逐步累加,锻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素养。

四、学以致用,掌控板凳功同田野功的平衡

在20多年的校长生涯中,孙稼麟校长在国家级等期刊上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主编两本教材,参编一本教材,主编一本专著,发表一本专著,发表的论著和论文字数达80万。

80万字的撰写要靠板凳功,但作为一线的学校管理者,80万字的内容一定有大半是来自实践的。有时,修得十年板凳功,不如田间走一遭。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成功的组织,30%靠正确的战略,70%靠正确的执行。所以,严格地说,管理没有原理,理论知识是要学习的,但学不致用徒枉然。同时,德国的费尔巴哈也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因此,作为校长确实需要做一点研究,看一点好书,写一点心得,但要注意掌握平衡,校园、课堂更需要我们关注,因为那里是我们希望的田野。

姚止平校长有一个对于“奇迹”的定义,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看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然,这似乎是每一位成功校长共有的特质。有人这样形容:“一个优秀校长素质整体结构的优化升华,要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稳定到稳定的结晶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值得我们思考。

最后,我想以著名教育家朱立新的一段话结束我们今天的讨论,希望在座各位都能成功!

“校长应当是思想者也是行动家,不但有博大的胸襟,还具备钢铁意志,既个性十足地追求独特的办学风格,又具备踏踏实实地做实事的态度,既有奉献精神与人文关怀,又有长袖善舞的能力……总之,他的魄力、他的人格是一校之‘眼’,也是一校之‘魂’。”

——朱立新

一个小承诺的效应

上海市罗店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然而随着一大批老教师的退休,新的血液不断的补充进来,目前学校有一半教师是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热爱学生,个性鲜明。数学组的小陈,就是这样一位机灵可爱,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小陈有张娃娃脸,笑起来眼睛就会眯成两条缝,学生们背地里管她叫“樱桃小丸子”,我们这位“小丸子”老师连续两年带了高三毕业班,成绩都名列前茅。大家对这位长得有些“卡通”的老师其实是又怕又爱。怕的是,她在课堂上还挺严厉,若是开小差或是回答不出题目是要挨“骂”的。爱的是,平时她与同学们很亲近,特别是考出来的成绩总是能让同学们有一份独有的骄傲。

本学年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小陈既任教高三,又任教高一,教学任务繁重。按照常理来说,这样跨年级任教一定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高三毕业班了,但奇怪的是,小陈任教的这两个班级均在年级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小陈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在一次与年级组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原来小陈很会“哄”学生,有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如常常会自掏腰包买糖给学生吃。为此我很好奇,经过了解,发现她给每个学生制订了略高于他(她)现有水平的学习目标,只要学生达到了就应允给他们糖果或一些小礼品。

我心想:这可真是一个聪明的老师,既给学生制订了相应的目标,又能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鼓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并不在乎老师给的糖果与物品,而是满足于老师给与的奖励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有一次我与小陈聊起这件事,年级组长在边上开玩笑,说:“校长啊,小陈的学生学得好,小陈请学生吃糖,小陈的教学业绩好,校长应该请小陈吃糖吧。”逗得一边的小陈咯咯直笑,我也随口答应了。

寒假来临了,高三毕业班的老师们到北京旅游,火车上老师们纷纷拿出糖果,我猛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诺言。一下火车,我马上去商店精心挑选了一盒巧克力。在晚上与老师们聚餐的时候,我郑重其事地拿出了准备好的巧克力,当着全体老师的面把这盒糖果送给了小陈老师。

起初老师们大惑不解,等年级组长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老师们,我发现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校长的一个看似玩笑的小小的“承诺”居然成为了现实。大家起哄着要小陈老师把校长送的巧克力打开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平时大方的小陈老师今天却紧紧地抱着巧克力不放,她说这是校长送的礼物,很是珍贵,要把这盒巧克力带回家,并把这件“奇事”告诉家人,让家人一起来分享她的喜悦。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是评价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对一个教师成长的评价,恐怕不仅要对其所取得教学成绩进行评价,更要对其成绩背后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评价,它可以是直接投射于课堂的,也可以从情感态度的角度取得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教师的成功与成长。

二是弘扬问题。当我们发现了这一成功的“秘诀”之后,就要善于将这种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在其他教师中加以推广与应用,因为这已不仅仅是一颗小小的糖果的问题,其实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是方式问题。那么如何来扩大这一有效经验的影响呢,是在大会上直接地表扬,还是用经济的方式来进行?哪一种方式既能起到表扬的作用,又能在无形中给其他的教师以一些启发和推动?

对学校的教师来说,每个人都有责任感、使命感,教书育人是身为人师的职业理想。老师们都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读书人,常常以追求内化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人格,基于此特点,我认为,与其将小陈老师的“糖果奖励法”放在大会上表扬,不如“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此案例中校长的领导策略主要体现在:

(一)老师身边的故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教材

校长是全校各项事务的统领者。校长的身上承担着多种的角色:教师、管理者、服务者等。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不仅要体现在成文、显性的制度层面,比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规章制度上,更要注意在非成文的、隐性层面着墨。我在与年级组长的谈话中注意到了老师给学生买糖这样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在进一步地了解其中的缘由后,我发现了事情背后的道理:这位老师给学生设定合适的目标——学生达成目标——老师买糖兑现诺言,同时也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这进一步了激励学生——师生关系也进一步融洽,学生也不断进步。这位老师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因为她能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而这正是我们在新课改中所突显和落实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发展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以学生为本应该是每个学校的学校文化的核心。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作用的发挥不仅在显性层面的学校制度的管理与落实上,也在于学校文化这种隐性层面的塑造和养成上。只有显性和隐性层面都做好才能真正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也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下去。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仅靠作报告似的宣传,还必须灵活地通过老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所体现出的教学智慧来使集体认识、认同和营造以人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上述案例中校长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通过对这位老师的教学智慧的表扬,给其他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学校文化课。学校文化的塑造是一个系统、长期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们的校长必须持续关注在自己的学校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通过及时、恰当的表扬使我们的学校文化深入每个老师的心田,并最终成为大家认可、自觉履行的生活方式。

(二)校长要满足老师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校长是一位管理者,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对人的管理决不能光靠制度,因为人是能动而有差异的个体。只靠制度人就会失去活力、变得死板。校长应在坚持学校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更富有个人特色的灵活的方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满足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对人的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而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人类行为的主要原因。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对人的成长具有更大的价值。

对我们的老师而言,受到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更加期望实现或获得的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一方面来自学生,另一方面来自同事与校长。所以校长在与自己学校的老师相处时,要注意满足老师的这些高级需要。校长对老师的适时、恰当的表扬便是一种对老师所付出劳动的认可与肯定,便是对老师的尊重的需要的满足。校长为这位老师买巧克力便是对她的成绩最好的认可。而且是当着其他同事的面送的巧克力,令其他老师羡慕不已,这样也使我们这位老师受到了同事们的尊重。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来自校长的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表扬更为老师所看重。这位老师没有与她的同事分享这些糖果,而是拿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这在老师看来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也是自己的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极好的满足。校长的这一带有个人色彩的奖励对其他老师而言也是一种督促与调动,使他们更好地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期望获得同样的温馨、富有特色的校长奖励。

(三)非正式的奖励方式能激发老师的积极性

校长通过送给老师巧克力,以巧克力来使其他人也认识到这位老师的优秀,同时对其他的老师也是一种激励。尽管巧克力不是很贵重,但是这是校长亲自掏钱买的,其意义与别的奖励具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校长通过这份奖励传达给这位老师以信任与肯定。一方面,这是激励我们这位老师继续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树立榜样,使其他教师能见贤思齐。学校管理者应该补充、发展我们的奖励机制。在我们的有些学校里有些奖励金额可能很大,但是结果未必很好,未必能激励老师们。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有时老师认可的奖励不在金额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真正打动了老师、是否真正走进了老师的心扉。所以我们学校的校长应该多尝试一些能够走入老师心田的奖励方式,多给我们的老师一种人文关怀,这才是对获奖者的最好的肯定,也才能更好地激励我们的老师,促进我们的老师的成长。

老师要以学生为本,校长也要以老师和学生为本。

校长领导力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包含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识、人格等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校管理者统帅、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

我想,一个好的学校领导者一定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一定能充分地尊重、信任、关爱师生员工发展,一定能扬其长避其短,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愿把个人融入到群体中去,心情舒畅地工作与生活。

一个小承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展现了校长的胸怀与涵养。小承诺也能产生大效应,小承诺也能蕴含大道理。

突破二元,捕捉游走于规范管理中的个性光芒

我们发现一切成功的变革和改良,其目的不是变革和改良本身,而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流程管理的渐变现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案作业统一进度,听课评课统一标准,质量监控统一试卷,考核奖励统一操作”,这四句话应该可以概括传统的教学流程管理,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其严肃的一面,即“规范的划一性”。

但是,当这种“规范的划一”走进了由三类课程构成的课程表,走进了由“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现场,走进了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修平台,走进了或多或少感染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家庭教育广角……你会发现,为了务求“划一”而进行的“规范操作”中出现了很多不置可否的判断。

·完整的教案就一定是好的教案吗?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定是那几条吗?

·个位之差的分数真能监控出教学质量吗?

·以物质奖励为主的考核真能激发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吗?

……

随着课改的日渐深入,当初围着一本教材转的茫然状态已慢慢消失,教育圈内和圈外的人们都开始理性而自觉地去认同与转化应该说是非常先进的课改理念,从聚焦课程到聚焦课堂,从关注教师评价到关注教师成长,溯本同源,都归向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内核。

既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就要以适应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出发点;教学进度的设定就要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情况、思维水平和情感状态为出发点;作业的布置和反馈就要以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为出发点;评课标准的设计就要以能否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否为学生搭建认知与思维阶梯为出发点。同样,对学生的考查就要以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探询学生的学习动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当然,这一切都指向了对瞬息万变的学情的分析和把握,试问,对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学生状况,我们的标准如何“统一”?

是的,传统的划一性教学流程管理受到了挑战,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促成这次挑战的还不只来自课改浪潮的冲击,更源自当今世界“多元”特质的推动。

社会体制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成员——人的多元化。从人的个性特点和多元发展来讲,我们应该承认个性差别,允许个性发展。遗憾的是,一般的学校往往只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根据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而创设了不同的发展条件与环境,为学生设计了实现成材的多元选择和多元评价路径,但他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要发展,教师更要发展,教师的发展才能促成学生更好的发展。而以“划一性”为特质的传统教学流程管理,恰恰遏制了教师的个性发展。磨灭个性,就是磨灭创造力;无视教师的个性发展,必将导致学生创新意识的淡漠。因此,我们要突破“划一”。

那么,怎样突破?取消管理?不讲规范?废除标准?拒绝评价?不。过于强调个性也会使得人们对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困惑和迷茫,在诸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在实践中不得不向价值的多元化妥协,也就是出现我们通常所说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而这种局面的形成,就意味着管理的失败。

所以,我们认为,突破了“划一性”的教学流程管理并非是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到不用管理的地步,我们要尝试的是“有序的个性化”管理。

所谓“有序”管理,就是要保留基本的流程管理环节,比如现有的对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管理,对听课评课活动的管理,对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对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管理等。所谓“个性化”管理,就是鼓励教师在遵从某些大原则(如适切性原则、认同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而且,我们更倾向于发展“伙伴个性”,即并非一个人鹤立独行、标新立异式的“个性化”,而是在一个学科备课组内、或在一个班级课任组内得到认同的“个性化”,是在小范围内针对某个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几位教师的协作,采用适当的教学和教育方式,达到因材施教效果的“个性化”。

在以“有序的个性化”为特质的教学流程管理中,也许传统的管理标准和模式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它更能激发和凝聚教师潜在的力量,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实现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的欲求,而教学管理部门也能借助这样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当然,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形成是变革的最终成功标志,但变革的起步往往从细节操作开始,从一些极微小的转变开始。

其实,在教学流程管理变革的背后是教学管理部门功能的转变。现在有一句非常时髦的话,“管理者就是服务者”,但是单纯“服务者”的定位对于一个管理部门而言是有失偏颇的。我们认为,管理者并不用避讳“督察”的功能,但督察的目的不是约束和威胁,而是“发现”,即在检查中发现教师的个性光芒,将一些有效的和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进行推广。所以,我们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如何能急教师所急,真正将“服务”做到实处。我们的尝试是,充分挖掘管理者的职能,建立和健全一些制度等,搜集有效信息反馈给我们的一线教师,让他们在工作改进中能有的放矢。

“规范的划一性”让我们看到了教学流程管理严肃的一面,而“有序的个性化”又表现出其活泼的一面,如果我们习惯于从“二元背反”的思维模式去观察问题,那么突破“划一”就是彻底丢弃规范,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这两者并不矛盾。管理是需要规范的,但规范并不意味着扼杀个性,如果我们能突破我们的思维方式,你就能捕捉到游走于规范管理中的个性光芒,这是一种智慧。

“幸福”是一门必修课——对高中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一点思考

※一个现象引发的关注:

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三十余载,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逐日提升,已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随着与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入的接触、交流与融合,中国人的眼光与见地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在基础教育领域,经济的腾飞造就了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90后”、“00后”们,也造就了已然步入“家长”行列的“70后”、“80后”们,这些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同步成长的新一代学生和家长,他们,不再是只关注分数,唯师命是从的简单“附和者”;他们,也不再是全然认可西方教育,一心留洋的盲目“追随者”!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求与期待。

然而,在当今社会,似乎有这样一种现象正呈越演越烈之势,那就是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纷纷将未成年的孩子送到海外求学。我们发现,这一股浪潮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出国镀金热”不同,现在的家长送孩子出国并非以拿一张海外文凭作为主要目的,当然,也并非纯粹是让孩子避开国内高考压力的一种无奈之举,我们认为,这其中包含着他们对“理想”的基础教育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效果“不理想”吗?从各种调查测试的结果看,好像并非如此。2010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公布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根据OECD技术标准要求,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10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结果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位。这项结果令很多发达国家都感到震惊,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说,这种结果对美国是一个“警钟”。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份漂亮的答卷下,我们很多家长还是选择让孩子接受国外的教育,这是为什么呢?

从PISA调查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一,中国的孩子课业负担较重,上海学生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比最少的国家美国和芬兰多出10小时以上,而这还并不包括学生作业的时间;其二,数据显示,上海学生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端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优势。也许,这两点正是切中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软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出色的教学效果是以大量占据学生的时间与精力,牺牲学生的潜能开发、兴趣培养、个性发展、思维创新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我们的分数含金量并不高,我们的教学成绩成本太大,我们的孩子不幸福!

在竞争无所不在的当今社会,家长与学生所恐惧与抵触的恐怕并不是所谓的“高考竞争”,而是只关注分数的“机械备考”、“低效学习”,是“拼体力、高成本、大代价”的应试环境。新时期的家长与学生并非看轻分数,他们所关心是“分数的内涵”,因为这“内涵”中有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孩子的生命质量,也有孩子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潜质与能力,有孩子的幸福……

这就给我们今天的办学提出了一系列时代命题:学校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建立适应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适应新时期老百姓心意的高中教育品牌?……

一、“学会幸福”——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校的功能是什么?很简单,三个字: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当然和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从封建社会的“忠臣孝子”到新中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复杂的变化背后,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主旋律,那就是教育对人的终身幸福和发展的本源功能,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今年3月,上海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在教育价值观上,要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源价值的尊重和回归”,并把这一条置于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实现的“五大转型”的首位。当然,我们在座各位都非常清楚,这些都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而来的,从中,我们看到了权威专家对直指“幸福”的教育终极目标的解读,我们听到了全社会对“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境界、发展幸福能力”的教育人文价值回归的呼唤,我们也捕捉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提升每个孩子的幸福感”的关注与决心!那么,如何落实?

随着“幸福感”、“幸福指数”等词的悄然流行,给“幸福”支招,似乎也已成了一项全民运动。从华裔学者奚恺元站在经济学视角开展的“幸福学”研究,到今年两会热议的“幸福公式”,我们仿佛觉得要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也并非难事,只需要取消几次测验考试,减少几条回家作业,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多留点时间给孩子玩就行了。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培养的孩子的幸福感吗?这就算是达成了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对孩子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帮助?

看来,要让学生“学会幸福”,首先要理清的是,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历史的积淀充实着它的内涵,因此对它的理解应当是多元化的,它包含着物质需求层面,身心健康层面,主观情感层面,精神追求层面等众多维度的性质与特征。当前学生缺乏幸福感,确实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等因素,但是不能否认,学生对“幸福”理解的单一、片面也是令自己缺乏幸福感的原因之一,社会上某些功利、浮躁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调查对象取自全国10个省市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其众多结论中,有两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一,在幸福观上,当代少年儿童比较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2010年调查显示:注重“个人小幸福”,“有温暖的家”(58.6%)和“有知心的朋友”(38.5%)成为最普遍认可的两项幸福指标;“为社会作贡献”(24.3%)、“健康”(21.4%)是认同度较高的两项人生幸福指标。

但是,在2010年的调查中,尽管有87%的少年儿童表示“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会像对自己的事那样去做好,然而,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近半数(48.1%)表示不愿意放弃个人利益。其二,数据表明,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十年间持续提高。然而对他人的接纳程度,调查并未涉及。

其实大家一定也发现了,这两个方面结论所指向的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当今社会,孩子们的“自我中心倾向”正在加剧。

表现在对幸福的理解上,我们的学生较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与获得,且聚焦点集中于物质享受与情感需求上。图轻松,要温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与关心;然而,在幸福内涵的更高维度上,学生是忽视的。具体而言,就是从自己的精神需求方面、理想追求方面,以及从对他人的付出与关怀方面所获得的幸福体验,是苍白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基层学校的校长,我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让学生“学会幸福”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从目前的形势而言,我觉得要帮助学生学会幸福,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帮助学生从“高强度·低效度”的学业负担中走出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成长道路,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一是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在需求,突破幸福感的低纬度瓶颈,走向更持久更高尚的幸福境界。

从“自我中心”色彩浓郁的学生心理现状出发,为了更好地赢得学生的认同,我们给幸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幸福是自我意识的最高境界。这一界定试图引导学生将“自我意识”从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到突破自己,从而到达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最高境界;继而引导学生明白:真正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只有在追求理想、捍卫信念、造福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的,这恰是人抵御困境、战胜自我的精神力量,也是至高幸福的绝妙体验。

因此,“学会幸福”就是要学会发现幸福,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把握幸福,这应当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由此我们必须对新时期学校教育功能的架构和定位作出进一步思考。

那么,学校教育如何达成让学生“学会幸福”的教育终极目标呢?

二、“授予幸福”——学校文化的特定意义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幸福”,是不是意味着学校应当去开设一门名为“幸福”的课程,从幸福的定义、渊源、性质教起,再搜集一些名人伟人的案例来传授赢得幸福的技巧呢?显然,这是很可笑的!仅从简单的逻辑推理来看,既然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就不可能有哪一门显性课程能担当起如此重任,否则学生只要学一门课程就足够了。

那么怎样带学生修这门“必修课”呢?

我们还是从幸福的定义出发吧。如果说“幸福是自我意识的最高境界”,那么让学生“学会幸福”的核心就在于幸福观的转化与提升,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问题是,在学校中,是否存在着这样一种力量,强大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优化人的行为方式,唤醒人的自觉意识?我们的回答是:有的,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力量,那就是学校文化的力量!

其实,学校文化是可以自然形成的,只要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人群,有了人的活动,就会在这个群落中产生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文化。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往往带有着一些杂乱不良的文化因素,而学校的良性发展将或多或少受累于此。事实证明,优良的、积极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一定是需要后天的设计、塑造和经营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不仅是保持学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和动力,而且如果我们在进行学校文化设计与改良的时候,有意识地将高层次的幸福观融入其中,那么在这样一种文化的熏陶和践行下,学生的幸福观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转化与提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学校文化具有帮助学生“学会幸福”的特定意义,在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的作用下,学校教育就能达成让学生“学会幸福”的教育终极目标。

那么,看似虚无飘渺的学校文化,如何为它塑形,使之产生“授予幸福”的意义呢?

下面,我就以我目前所在的学校,上大附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为例加以说明。

文化首先是一种精神,理念是其中的“内核”,如果说任何一种成形的文化都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作为支撑,那么学校文化也不例外。支撑学校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观念就是体现教育终极目标的办学理念,它是一个学校的文化价值体现,是学校文化之魂。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铸造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形成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因此,对学校进行文化塑形的工作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文化能否产生“授予幸福”的意义,也取决于办学理念的定位与设计。

其实,在学校文化整个的精神内核中,办学理念是一个上位概念,支撑着它的还有三个下位概念,分别是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教育思想是针对培养什么人的,是从微观角度阐述有关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培养与发展。办学思想是对于学校举办者而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校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多的是考虑到学校整体的规划,办学思想也可以浓缩成校训。办学目标则属于客观具体的实施内容。教育思想是办学理念的核心,校训是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练,而办学目标则是办学理念得以贯彻的保证。

上大附中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优质教育,幸福人生

——优质教育:充分整合、开发和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a.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开发,体现人文关怀;

b.贴近社会,服务社会,辐射社会,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培养优质人才。

——幸福人生: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及高品质、高品位的美好人生创设条件。

a.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创造,学会终生学习,学会幸福;

b.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宽容大度、气质儒雅。

上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优质教育,幸福人生”。“优质教育”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也是能够担当起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幸福人生”则是关注师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拥有高品质人生的目标导向。“优质教育,幸福人生”充分体现了上大附中对于达成教育终极目标的办学追求,充实了学校文化的内核,明确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

·教育思想:学会做人,学做学问

——求真:扬弃传统、永不言败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坦途,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能力的培育;

▲科学创新:尊重科学,勇于挑战;

▲科学作风:务实严谨,坚持真理。

——向善:仁爱大度、诚信公正的人生哲学

▲诚信守法的生活原则

▲公正和谐的处事原则

▲仁爱大度的生活信念

——唯美:健康合群、气质儒雅的高雅情操

▲健康人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健康;

▲情趣高雅:学会欣赏美的事物,了解欣赏技巧,体验美好的人生。

上大附中的教育思想是“学会做人,学做学问”,二者既各有重心,又互相促进,紧密联系。做人是根本,做人引领做学问,做学问也是做人,是做人的深化;做人是做学问的起点也是做学问的终极目标;做学问是学会做人的途径和凭借,也是做人的重要体现。“学会做人”是培养“优秀的人”,“学做学问”是培养“有用之才”,二者统一,才是人才。

那么具体做怎样的人,怎样做学问,三个信条支撑着教育思想,那就是“求真、向善、唯美”。“真”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追求真,“授予幸福”则须育人趋真;“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世原则讲善,生活信念讲善,“授予幸福”更须引人向善;“美”是指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文学艺术是美,心志气度要美,“授予幸福”还须教人尚美。这三个信条是“幸福人生”至高至纯的精神境界。

·校训:明德·致远

校训是一校之魂,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高度提炼,也是一所学校面向社会的精神旗帜。我校的校训,“明德”二字取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致远”二字取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德而至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也是人性成长的极致;宁静而致远,是一种淡逸的人生智慧,更是人格修为的高峰。“明德·致远”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它源于远大理想的执著追寻,融于道德人格的自我修炼,它是“真善美”人生哲学的外显,也是志存高远、品位高尚的人生境界的体现。这四个字诠释了“优质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的内涵,也揭示了“学会做人,学做学问”的教育思想的实质。

·办学目标:教育高质量·教师有特长·文化创特色·学校现代化

——教育高质量:优质完成政府教育计划,对整体学生而言,培养学生品德良好、情趣高雅、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对精英学生而言要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所有学科及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面,使学生带着他们走进社会,成为具有良好道德观、创新意识的健康合格的社会人。

——教师有特长: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教师发展舞台,时刻关注、内化最新教育理论,不断进行教育实践,在素质教育与学校的具体工作、具体学科的交融中寻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通过教研与科研的结合,促使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形成一支个性鲜明、有一技之长、师德高尚、气质儒雅、业务有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文化创特色:学校文化特色是指由校情出发,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在办学主体的不断追求下,学校发展的某一方面成为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并已深入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中,成为一种能代代传承的学校生命特质;学校的文化特色是建立在学科特色、项目特色等学校品牌特色的基础上的,而学校品牌特色的创建则必须建立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学校现代化: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这给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保证。学校要发展,校园环境也要不断改善,要创设美的环境,利用环境育人。但学校现代化不仅仅只包括硬件设施上的更新,更主要的是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新。因此,学校现代化应涵盖:教育思想和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等。

依据“优质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教育高质量,教师有特长,文化创特色,学校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是对办学理念抽象内涵的具体化,上承学校文化内核,下接各个工作条线,提出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

可见,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是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它们将看似虚无缥缈的学校文化具体化了出来,由此,学校文化建设就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而让学生“学会幸福”的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达成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落实,贯彻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制度管理、环境打造、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课程设置、人际关系、人文修养等。

仍然以上大附中为例,我们是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去落实“授予幸福”的学校文化功效的呢?

1.调整课程体系,提供“学会幸福”的丰富经历

2.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学会幸福”的实验舞台

3.组织社团活动,挖掘“学会幸福”的教育资源

4.倡导志愿服务,拓展“学会幸福”的体验空间

这四个方面并不全面,但是比较能说明问题。

上大附中拓展型课程设置表

(续表)

第一,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科学、有机地整合三类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建让学生“追求幸福,体验快乐”的课程体系,在不同类型课程中渗透“学会做人,学做学问——求真、向善、唯美”的思想。

上大附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课程模块示例

(续表)

其次,我们依托上海大学的力量,积极参与上海市教委“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发掘自身优势,统整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师生合作研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卓越发展。

上大附中社团名录

同时,学校还大力扶持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求知领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收获了辛苦付出后得到的幸福,也找到了自身的特长,并以特长促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近两年上大附中学生获国家级、市级比赛一等奖一览表

更重要的一点是,2010年起,上大附中组建了学生志愿队,他们活跃在敬老院、地铁站、2010世博会、区运动会等场所和大型活动中。学校承办第24届全国头脑奥林匹克大赛时,115名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大赛的各项服务工作。大赛之后,学校专门组织了志愿者表彰大会,我为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证书,并认认真真地亲笔写上寄语:仁爱、奉献——人类最美好的情操。激励他们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坚持志愿者精神。表彰会后,更多的学生争先恐后要加入志愿队,志愿队队伍逐渐壮大,教师也深受感染,成立了教师志愿队,与困难学生结对,照料生病住院的学生,整个校园洋溢着和谐温暖的气氛,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办学理念,其立意都是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站在达成教育终极目标的角度展开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下学生的学业,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终身收益,为幸福人生奠基。

最后,我想回到我们今天大会的主题: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与内涵发展”的视角,来重申我今天的观点:

第一,多样化办学的意义在于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奠基幸福。

目前的基础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比如江苏省以星级制来评定学校;上海将高中分为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普通学校等。造成这样分类的原因有多种,有体制原因,有历史原因,有区域地域原因,有生源结构原因等等,可以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在不平衡的状况下发展至今的。但是,无论哪一类学校,学生都有权利追求幸福,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梦想,成功的机会,有责任让他们学会追求幸福。

我以为,学校多样化办学的意义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将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为他们种下人生幸福的种子。无论是哪种学校,都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特色办学,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空间、条件,提供适合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教育、课程,为学生创造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幸福,为学生奠基未来人生道路的幸福。

第二,文化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高级别

一个学校如果靠人治立校,那会随着人员变动而变化,这是低层次的办学模式;法治立校能形成制度,但人文精神不够,也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文化立校则是将办学理念深深地烙在意识深处,使大家有共同的意念和信念,内化为习惯,深化为思想,不会因人员变动而变动,这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办学模式。因此,最有价值的特色办学就是依靠学校文化的运作来进行学校管理,文化特色是最高级别的学校特色。

第三,走内涵发展之路就是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的内涵首先体现在文体积淀的厚度上,它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根本体现,以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全校各项工作,可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效益,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开创学校的特色品牌,就是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学校的文化特色,加大在现有体制下创建优质高中教育的探索力度。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对学校成员进行熏陶和培养,逐步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财富,外显于师生幸福感的提升。

同时,学校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也必须发挥文化的辐射作用,如果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短视的,那么学校必须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去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担当起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回归的重任。

各位同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唤醒人们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诉求。我们今天讨论学校的“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与内涵发展”,其最终目的也在于此。

幸福是一门“必修课”,哪个学校上好了这一门课,也就实现了特色办学与学校内涵发展。但是,很有可能,我们将永远处于无限接近的探索中,正如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到的那样:“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但追求它却能使人生更美好。”

那就让我们带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走上这条“无限接近”的道路,品尝人间最可贵的幸福,最真实的美好吧,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