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状调查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现状调查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状调查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一、现状调查1.调查方式和途径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福州市5所中职学校进行样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样本为598份,计有效率为99.7%。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年

现状调查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一、现状调查

1.调查方式和途径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福州市5所中职学校进行样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样本为598份,计有效率为99.7%。调查共覆盖中职教育阶段的三个年级,30个班级(每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作答),涉及专业17个。其中一年级调查对象有330人,占总数的55%;二年级210人,占35%;三年级60人,占10%。此外,本次调研还以会议座谈、宿舍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中职在校学生及部分教师展开进一步深入的探访活动。调查内容涉及中职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专业选择和专业兴趣的相关因素、对专业的适应情况、对专业与就业情况的了解、职业能力具备情况、自我认识和定位情况、就业与升学取向、择业的价值取向、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情况以及对学校毕业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以充分了解福州市中职学生对专业、职业、就业的看法,探究其就业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2.调查统计与结果

(1)专业的选择与认可情况(www.guayunfan.com)

关于专业的选择,37.6%的学生表示目前就读的专业是由父母选择的,根据该专业往届就业情况而选择的占25.1%,由师友推荐而选择的占15.9%,按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仅占21.4%。由数据可知,中职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多于按个人意愿选择的,外因的干扰较大。与之相关,在回答选择专业时对专业的了解情况,是否做过相关的职业咨询或参加职业培训的问题,只有8.9%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选专业“非常了解”,选择了“比较了解”的占14.3%,“了解一些”的占52.8%,“不了解”的占24.0%。另据数据统计,有77.7%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对未来职业和就业市场抱有积极的希望。对于“不了解”所学专业情况的学生,绝大部分对专业的态度较为端正,在主观上有积极融入和了解的愿望。但是,尚有37.2%的学生既不太了解所选专业又对专业的未来信心不足,对专业前景感到迷茫。还有9.1%的学生表现出不关心所选专业的发展情况。另据进一步统计,38.6%的学生表示对未来就业“很有危机感”,36.3%的学生表示“有点危机感”,25.1%的学生表示“无危机感”或“说不清”。而这种危机感主要是来自于担心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认为在校所学“不一定”和“不可以”满足未来岗位要求的占77.9%的比例。由这几组数据的综合分析可知,大多数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慎重的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能对所选专业的发展前景予以关注,但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专业选择缺乏足够的自主性,而表现出较大的投机性和从众性的特点。(见表1)

据对所学专业兴趣问题的回答也呈现出喜恶参半的结果,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所学专业的占49.7%,表示“一般”和“不喜欢”的占50.3%,这与专业选择时是否遵循个人意愿的数据相佐证。专业选择符合个人意愿,有明确职业意识的学生大多能对所选专业表示适意或接受。而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选择专业的学生,因不是自己的意愿,选择“一般”或“不喜欢”选项的较多,对专业的态度显得较为淡漠或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而这部分学生也大多数选择了对未来就业“没有危机感”或“说不清”,对专业前景持无所谓的态度,令人堪忧。

表1 中职学生入学时的专业认可情况   单位:%

(2)自我认识与定位情况

据专业适应性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8.2%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所学专业,学得很好;44.6%表示学得一般,22.8%表示能勉强跟上专业课程,4.4%对专业课程表现出不适。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后的专业适应性情况良好。问卷中涉及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优、劣势等方面的认识,因学生个体差异性大而呈现出答案多样化、分散化的特点。其中,关于个人职业发展优势的答案相对集中表现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占45.9%,表现在个人主观驱动能力方面(善于思考、勤奋踏实)的占16.9%,表现在客观条件因素(经济及身体状况)的占5.1%,在专业知识技术的才能方面(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占据优势的学生不到半数(31.5%)(见图1)。

图1 中职学生职业发展优势情况

而对自己最不满意的方面,则集中在“专业成绩”(29.3%)、“职业技能”(14.2%)、“善于思考”(18.5%)、“勤奋”(14.8%)方面上(见图2)。数据反映出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成绩和职业技能缺少信心的比其他因素都多。综合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职学生虽然认为自己能够适应专业的学习,但真正能把专业知识和技术能视为自身职业发展基石的不及半数,这正是反映出学生职业观的一种偏差:不够重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是寄希望于社会交往技巧、外形、机遇等外部条件,是侥幸心理的表现,同时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尚有一定质疑,对职前教育能否有效促成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还存在着隐忧。

图2 中职学生职业发展劣势情况

对于自身所向往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情况,有59.0%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地知道”或“有所了解”。而与之相关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只有14.3%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与所向往职业的从业要求之间的差距,而有多达半数的学生表示只“知道一点”(50.3%)。通过对这两组调查结果的对比,说明尽管多数学生能够对所向往的职业予以较大的关注,但却对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认识不足,对自我的知识功底和能力程度的认知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放松自己。

(3)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关于是否确立职业目标的回答,有12.3%的学生表示早已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愿意为追求理想的目标而不懈奋斗。40.7%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职业目标,但认为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与理想可能存在不一致。29.4%的学生表示正在酝酿中,但会在毕业前尽快制订好。17.6%的学生表示没有确定的职业目标,将视就业市场的情况而定。从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还很是清晰的,职业方向较为明确。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年级细分后,发现职业目标不清晰(正在酝酿目标和没有目标)的现象在中、低年级学生中占的比例较大,随着向高年级发展这部分人数比例明显减少,说明大部分中职学生还是能在毕业前为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做好思想准备的。但一、二年级职业目标尚不明确或没有职业理想的学生比例是不容忽视的,需要职业学校加大对中低年级的职业指导力度。

在访谈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坦言非常有必要在校期间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但问卷结果又显示,已对未来职业有过思考,能拟出非常详尽的规划并付诸实践的学生只占11.7%,22.4%表示曾经制订了规划但没有实践。正在摸索和从未想过的占65.9%。与之相关,调查问及是否知道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时,仅有9.6%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表示“有所了解”的占31.8%;而表示“知道一点”和“不知道”的分别占43.5%和15.1%。当问及学校是否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知识时,表示“偶尔涉及”和“几乎没有”的占到86.3%的比例。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但却在行动力上显得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尚有缺失,无从下手。

(4)择业倾向与职业期望值情况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升学与就业去向的问题回答,选择找工作的占75.5%,选择继续读书深造的学生占13.6%。选择视学业或就业市场情况再做决定的占10.1%,选择出国或待业的占0.8%。而关于就业途径的回答,希望通过学校推荐上岗的占大多数,有71.6%;希望能通过中介组织或亲朋介绍上岗的,占19.3%;希望通过社会公开竞聘来实现就业的占7.8%,选择自主就业、自谋出路的学生人数最少,占1.3%。数据显示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就急于走上社会,对继续深造的诉求不大,在择业问题上也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和自信心的不足。

对于工作的环境条件、薪酬待遇、强度难度、发展潜力的排序问题的回答,多数学生的选择倾向于“薪资待遇”、“工作强度和难度”、“工作环境”、“发展潜力”、“工作稳定性”的排序方式。在这些影响择业决策的各项因素中时,最看重“薪资待遇”的高达79.6%。而对于期望的月薪问题,53.4%的学生选择了1500—2000元,36.7%的学生选择了2000—2500元,选择2500元以上以及1500元以下的合占9.9%。调查数据还显示,对于成功职业生涯的认可,31.7%的学生是以经济收入来衡量;30.5%的学生是以社会地位来衡量;30.6%是以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工作愉悦来看待;7.2%是以专业造诣来判定的。这几组数据表明,中职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对薪酬待遇有较高的关注且对工作舒适度也要求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