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激励措施_科技资源整合与产

完善激励措施_科技资源整合与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激励措施_科技资源整合与产二、完善激励措施利用物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只有两名工程师,人才奇缺,严重地制约了特区建设事业的发展。深圳市利用环境、机制、政策、资金等优势,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目前进站人员30人,调入深圳工作的出站博士后85名。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拥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6.8%。

完善激励措施_科技资源整合与产

二、完善激励措施

(1)利用物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只有两名工程师,人才奇缺,严重地制约了特区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区政府制定了包括相对较高的收入、福利性住房、优先解决户口、家属子女随迁等优惠政策。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深圳派出工作小组,先后到京、津、沪等十大城市选调、招聘人才。1982年至1985年,从全国招聘到4万~5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干部。深圳引进人才工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人才结构。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到处是一派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当时引进的人才大多是最急需的建筑行业规划、建设方面的工程师。接着,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又专门从大企业较集中的地区引进一批工业管理干部。随着深圳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文教卫生类的人才也开始大量涌入深圳。1988年,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专门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100多名懂外语、懂外贸的专业人才。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证券业逐渐升温,深圳对这类人才敞开大门。近几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对高科技人才更是“一路绿灯”。截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为357万人。其中,全职“两院”院士7人,中央“干人计划”人才2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研发人员29万多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近4万名,持外国专家证的外籍人才15万人次。

(2)建立保障体制。

深圳率先在全国实行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工资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等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用人机制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特区的不断发展,企业急需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大军。1983年8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规定市属国营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新招工人一律实行合同制,建立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取消固定工资,实行不同形式的岗位工资。干部和工人的选聘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1983年11月,深圳市正式颁布了《深圳市社会劳动保险暂行规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为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前提与后盾,也为市场经济的建立铺垫了安全的环境。对劳动力的态度是市场说了算,只要有本事,就有人开工资,没谁管你户口、档案、行政关系在哪儿。劳动市场的闸门被打开了,人们开始向这片热土涌来,寻求创业机会。据市劳动局统计,目前以暂住身份在深圳工作的外地劳动者达28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0%左右。他们是深圳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深圳经济建设的基础力量。(www.guayunfan.com)

(3)“借脑开发”。

深圳市利用环境、机制、政策、资金等优势,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内容包括技术合作、人才培训、组建实体等。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深圳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1983年,深圳市与国家农业部合建了深圳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1985年,深圳市与中国科学院合建了科技工业院;1987年,深圳市又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分院;蛇口工业区与国内40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联合兴办了中国高校科研联合中心。1996年以后,深圳市与清华大学合办清华大学研究院;1998年,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办深港产学研基地;1999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办国际创新技术学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开发体系,走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截至1999年底,全市共有700余家科研机构,其中90%建立在企业;全市科研技术人员90%集中在企业,科研经费90%来源于企业。1996年,深圳市报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到2001年已有13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博士后。目前进站人员30人,调入深圳工作的出站博士后85名。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了实用型人才,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拥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6.8%。

深圳市政府设立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引进人才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近些年来,先后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专业人才150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00多名。专业涉及电子、计算机、通讯信息、机械电力、城市规划与交通、教育、金融等,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还注重挖掘国外先进的项目,“以项目引人才”。这些年引进的项目有:科技工业园总公司电脑实验室引进香港专家的“全汉字编码与字型输出技术”及聚合系统项目,市公安局聘请美国专家设计的全市区域交通灯自动控制工作电脑软件项目,广东核电合营投资公司聘请了几万名法国专家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深圳开发科技公司引进美国和香港专家的温彻斯磁盘生产项目,四季青鲜花公司引进荷兰专家的鲜花生产项目,市农科中心引进的日本、中国台湾专家的果树改良项目,粤宝电子技术公司引进日本专家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