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奋勇前行_和谐之声_九江三

我们奋勇前行_和谐之声_九江三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奋勇前行_和谐之声_九江三面对新课改 我们奋勇前行万金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大力营建和谐教学的氛围,力求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愉悦,走出一条具有九江三中特色的教与学之路。

我们奋勇前行_和谐之声_九江三

面对新课改 我们奋勇前行

万金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素质教育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实现突破。2004年启动的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原则上在全国全面展开。面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课程改革,我们做了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有了一些思考。

一、对高中新课改的认识

1.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综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加以改革和建设。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它重建了高中课程体系,核心理念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使之更具生存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www.guayunfan.com)

这样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教育的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内涵扩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一次教材的更新,更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就像有的教育专家所说,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具体有七方面的变化:课程功能更强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课程内容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设置新增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三门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课程实施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更关注个性成长,更强调校本资源建设;课程评价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管理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统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学分管理,规定学生高中三年总学分必须达到144个最低学分方可毕业,包括116个必修学分,28个选修学分(其中至少6个选修Ⅱ学分)。

这些突破和变革牵涉到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家庭,因此其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教育的责任也是重大的,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统筹谋划,及早启动。

二、我们目前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正是基于对高中新课程实验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我校为迎接高中新课程实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高度重视,提前准备。成立九江三中新课程实验准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实验准备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写进《九江三中2007-2012五年发展规划》。

在办学思想上主动向新课程靠拢,在充分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更新,两个优化,三个狠抓”的具体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和谐校园,营建乐教乐学的环境;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厚实文化积淀;着力德育创新,夯实学生未来发展思想之基;着力教学科研战略实施,夯实学生未来发展知识之基;着力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带领教职员工朝着“市内先发展,省里树品牌,国内有影响,国际能知名”的目标奋勇前进,宏观上,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方法引领,全面提升质量;微观上,立足夯实基础,探讨教法学法,培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品质。我们大力营建和谐教学的氛围,力求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愉悦,走出一条具有九江三中特色的教与学之路。

2.加强宣传,组织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宣传,使得教师对即将到来的课程实验在思想上有足够的准备,并能够自觉地搜集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信息,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迎接新课程实验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要求学校各处室,特别是教务处、教科研处在工作中逐步渗透新课程实验的思想,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部学科,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向严格的教育管理要质量,向一流的敬业精神要质量,向扎实的各科教研要质量,向各科竞赛要质量,向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质量。

3.观念更新,科研先行。实践证明,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质量必然会大有提高。2007年下半年,我校“新时期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究”、“新课标下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中学数学分层式教学法’可行性方案的研究”、“关于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英语快乐教学法的实践与效果”、“课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标‘3+ x’高考历史复习策略”、“于高一化学课堂内师生互动的研究”共8个课题申报省级课题,均获通过,其中“新时期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究”为省级重点课题。

4.“三抓四重”,奠定基础。

(1)抓队伍建设。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做好上好一门必修课,开好一门选修课,指导好一门活动课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和机会;从教职工的长远发展出发,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业务培训;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①研究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理念。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改目的,树立科学理念,观念上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观”到“学习观”、由“传授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四个转变”。②学习教育理论,提升教学功底。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③研究高考命题,洞悉高考与课改。④勇于探索创新,开辟课改新途径。⑤参加教学大赛,加快专业水平的提高。

(2)抓设施建设。根据新课程实验的需要,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以及体育、艺术、技术等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高中教育的现代化。

(3)抓手段建设。采取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办法,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性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

(4)重校本课程开发。重视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校内教研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提倡课例研究与新课标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提倡将具体的课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校内听课研讨,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对典型的课例进行“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反思”的研究。

(5)重选修课程开设。我们以系列讲座或报告的形式,做了选修课程开设的准备,为选修课的开设积累了经验。

(6)重活动课程开展。我们高度重视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体育、艺术活动课继承学校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作为特色办校写进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之中。

(7)重科学评价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积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记录册,努力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我校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队伍有待充实。

2.教学设施不充足,教学手段不完备,真正实施到位显得学校资金不足,压力很大。

3.班级设置被打破,管理将会存在困难。

4.焦虑课改与高考如何衔接。

高中新课改作为一种国家意志将以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在我省全面展开,我们定会继续奋勇前行。这项复杂而意义深远的工程,倘若能最终取得实效,则实为子孙后代之福和国家之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